转眼过去一个月, 赵王父子谋逆案已经结案。
瘟|疫也结束了。
左相派跟右相派开始争抢空缺的官位。
叶大郎跟叶三郎查案结束,押着文州太守父子回京。
叶家兄弟三人,加官晋升。
叶大郎与叶二郎分别成为大理寺的官员以及刑部的官员。
叶三郎现在是御前侍卫,叶四郎跟叶五郎身体恢复之后, 又能入宫陪小皇帝玩乐了。
但是骆三这个人就跟消失了一样, 根本找不到。
王总管纳闷极了。
临近过年,顾旸来了兴致, 带着叶三郎他们玩剪纸。
王总管怕这几个孩子伤着手, 让人紧紧盯着。
北疆军报!一道响亮的声音, 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顾旸放下小剪刀,叶三郎他们也放下了手中的剪刀跟彩纸。
王总管放下笔,将玉玺收好。
叶统领带着军报进来, 递给小皇帝。
王总管直接言道:叶统领念吧。
顾旸对叶统领点头。
叶统领这才拆开军报, 扫了一眼内容后, 微微一怔。
明明早就猜到了,但是事情真的发生, 他难免还是惊讶了一下。
陛下,臣妻已经整顿好了北疆军。
处置了军中的叛军, 另外有一份逆贼将领名单, 询问陛下如何处置这些曾经有军功的逆贼将领。
顾旸没有回应叶统领, 而是看向王总管。
王总管挑了挑眉,派戚二娘去暂时接管北疆大军, 果然是选对了人。
她的确有能力。
只是接下来要面对诸多压力, 不知道她能不能扛得住这些压力。
王总管出声言道:褫夺军功,全部流放!他们的子嗣, 三代之内不得入朝为官, 考取功名!对待普通叛军, 尚可赦罪,但是这些叛贼将领,决不能轻饶。
顾旸颔首,附和道:依王公公所言。
臣明白了。
叶统领将军报交给王总管。
王总管写了一份处置北疆叛军将领的懿旨,让人送去北疆。
正午过后,文王入宫来讲故事。
这一个月,他养好了身子,但是却不想离开京城。
赵王父子谋逆已经解决,他对朝廷没有了用处,周尚书多次暗示他何时离开京城。
虽然赵王父子死了,可是朝廷赦免了普通叛军投降无罪,万一那些忠心赵王父子的叛军,找机会报复他怎么办?说到底,还是留在京城最安全!思来想去,只能凭借着给小皇帝讲故事,才能厚着脸皮继续留在京城。
看到顾旸他们剪出了这么多可爱的图案,文王狠狠夸赞了一番。
甚至提议:陛下做了这么多,不如像‘派花’一样,送给百姓。
听到这话。
小桌子瞪了眼文王。
小皇帝跟叶家三位郎君总共就做了上百张剪纸图案。
哪里够百姓来抢?顾旸却觉得有趣,笑眯眯地说:好主意。
这段时日,朕就跟叶三他们多做点有趣的剪纸。
到了除夕那日,送给百姓们!文王,你若是无事,可以叫上余王跟梁王入宫,跟朕一同剪纸!臣遵命!文王高兴地点头。
太好了,从现在开始,到春节结束,他都能留在京城!等开了春,再找理由继续留下来!顾旸转头跟小桌子说:小卓卓手巧,你若是有空,也一同剪纸吧。
小皇帝的话,小桌子自然要遵从。
只能微笑着点头。
顾旸告诉王总管:年底忙碌,辛苦王公公了。
朕要做一个独一无二最漂亮的剪纸,送给王公公!原本王总管也想帮忙,见小皇帝这么说,心里慰贴,笑吟吟地谢恩,然后继续处理政务。
这两个月,朝廷一直很忙碌。
尤其是解决了赵王父子谋逆后,更是忙碌。
很多朝廷的公文,需要王总管盖章审批,然后下发诏令,公布天下。
小桌子心里再次泛起羡慕的情绪。
哪怕是普通人家孩子孝顺父母,也不及小皇帝对王总管的一半好。
小皇帝信赖王总管,心疼王总管,关心王总管,这是最纯净的情感。
是权力与金钱无法代替的。
这是他们每一个宦官所渴望得到的关爱!爱这个字,对于阉人而言,实在是太奢侈太遥远。
可是王总管就得到了!王总管不单得到了权力与地位,还得到了最真诚干净的关爱。
怎能不让人心生羡慕与嫉妒。
察觉到什么,王总管瞥了眼小桌子。
哪怕小桌子快速收回视线,也还是让王总管捕捉到了他的眼神。
王总管眯起眼睛,淡淡的对小桌子言道:咱家交代的事情,都办妥了吗?小桌子连忙点头,心里有些不安,生怕被王总管看出他的心思。
顾旸听到声音,抬头朝小桌子招手:小卓卓没有事情忙,就过来一起剪纸呀!是。
小桌子露出笑容,凑过去跟着他们一同剪纸。
左相派跟右相派一直在争抢朝廷空缺的官位。
李太傅冷眼旁观,没有站队,也不表态。
所以周尚书就变成了被这两派拉拢的对象。
周尚书想到王总管先前说的话,打算自己也争一争。
趁机扶持吕家人晋升。
先前吕二娘名义上入宫照顾小皇帝,但是死于宫变。
王总管以安抚为由,让几位大臣意思意思,给吕家人小官当当。
现在周尚书打算扶持吕家人,这可引了赵右相与何左相的极大不满。
李太傅却一反常态,出声支持周尚书扶持吕家人晋升。
震惊了赵右相与何左相。
青州太守所做的事情,还有叶二郎为何会出现在青州,能够调动青州兵,李太傅都已经知晓。
这朝堂上,肯定会有一股势力,因为青州太守的事情而受到严重打击。
到时候另一派势力必定快速掌控朝堂。
如此局势,直接打破了朝堂平衡。
权臣当道,到时候连李太傅都未必能阻拦对方。
所以,的确需要扶持另一股势力,跟对方抗衡。
这外戚,就特别适合利用。
赵右相想要自己的人填补朝廷上的高官空缺,何左相想安排自己的人填补这些空缺的位置。
周尚书跟李太傅想让吕家人暂时接替这些空缺的官职。
现在六位辅臣,三种想法,六人僵持住了。
李太傅便搬出宁太后,让她来做主决定。
何左相跟赵右相直接气笑了。
宁太后是个什么情况,他们最清楚不过。
问宁太后的意思,不如说是问王总管的意思!看看王总管支持哪一派!王总管直接挑了个合适的机会,在朝堂上提出填补高官空缺的事情。
然后拿出懿旨,让吕家子弟接替这些位置。
如此举动,让赵右相与何左相气得脸色发黑。
当着群臣的面,他们根本没法反驳太后懿旨!退朝后,双方拦住王总管打算质问对方。
顾旸看出他们要为难王总管,笑着拿出剪纸,分给他们。
右相,左相。
这是朕近日做的剪纸图案,好看吗?赵右相连忙笑着夸赞道:陛下大才!手艺高超!这图案瞧着甚是有趣!臣斗胆,请陛下都赏赐给臣。
两张剪纸,都是胖乎乎的兔子。
虽然不是栩栩如生,但是看着很喜庆可爱。
何左相本来脸色就差,见赵右相如此不要脸,两张剪纸都想据为己有,顿时黑了脸。
冷声讥讽道:右相的确大胆!陛下亲手做的东西,右相看上了,便想拥有。
今日是小小的剪纸,不知明日右相看上了陛下的江山……话还没说话,何左相就被赵右相激动地吐了一口唾骂。
赵右相骂道:呸!龌龊之人,总是喜欢以恶意揣测正人君子!何左相被恶心到了,这绝对是赵右相喷得最直接的一次!他连忙拿出手巾,擦了擦脸上的唾沫,指着赵右相骂道:有辱斯文!陛下面前,如此不敬!右相未免太放肆了!见这两人吵架,唾沫要喷到小皇帝脸上,王总管赶紧将小皇帝拉到身后。
这段时间要商议的政事实在是太多了,李太傅都没空教导小皇帝。
看到小皇帝学会了剪纸,他眉头微微一簇。
提醒道:陛下应该多了解人心,而不该将心思都放在玩乐上。
顾旸又拿出了一张剪纸,递给李太傅,笑着说:这是朕专门为太傅剪的图案。
送给太傅。
李太傅突然后悔刚才教训了小皇帝。
小皇帝这哪是玩乐,这是对他们的一片心意!臣多谢陛下!陛下剪的很好,臣很喜欢。
李太傅接过剪纸,轻飘飘的看了眼何左相跟赵右相。
看到李太傅得到了剪纸,赵右相跟何左相突然不吵了,两人抢着跟小皇帝讨要剪纸。
顾旸高兴地拿出剪纸,挨个送给他们。
跟他们说道:你们都是父皇挑选的辅臣,朕相信父皇,相信你们。
故事里说,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才能面对所有困难。
你们要好好相处,不要争吵。
虽然看他们撕逼很有意思,但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考虑,顾旸希望他们能够团结。
第一次被小皇帝如此教训,何左相与赵右相老脸挂不住,讪讪地点头。
臣等明白。
作者有话说:李太傅:老夫是第一个剪纸的大臣!王总管:不好意思。
咱家才是第一个收到剪纸的人。
李太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