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自尽

2025-03-22 07:58:08

回到家中, 李太傅直接去了书房,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沉思。

小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要动赵右相。

但是想扳倒赵右相绝非易事,除非赵右相亲自杀人, 犯了人命案子。

或者通敌谋逆。

否则, 收受贿赂,结党营私, 这些罪名都不足以将对方拉下高位!现在李太傅心里忐忑不安。

他不知道小皇帝是单纯地因为宋尚书的案子, 彻查到底, 将所有涉案官员都查一遍。

还是针对右相派下手。

动了右相派,左相派必定快速壮大。

小皇帝是想让另一方势力代替右相派跟左相派争斗,还是连带着左相派也要彻查!若是同时对左相派跟右相派下手, 这无疑是抽出一座屋子的木架子, 没有了木架子梁柱支撑, 这屋子必然会崩塌!这才是李太傅最担忧的情况。

李太傅突然后悔,自己在宫里的时候太过震惊, 没能冷静下来,直接询问小皇帝的真实想法!拍了拍书案, 李太傅幽幽地叹了一声。

低声呢喃道:不行, 明日老夫还是得问清楚。

宫中, 在李太傅离开后,王总管分别见了小马跟小桌子, 让他们相互暗中监视对方。

防止身边人被李太傅利用, 在他背后捅刀子。

李太傅今晚看他的眼神,虽然掩饰的很好, 但还是被王总管察觉到了对方的杀意。

之前有乱臣贼子觊觎皇位谋反, 所以朝廷上下团结一致, 同仇敌忾。

现在逆贼已经扫清,朝廷党派就开始相互算计争权夺利。

戚二娘的事情,李太傅必定会认为是他撺掇小皇帝给出兵权。

找机会收拾他,让王总管失去现在所拥有的权力。

这一晚,赵右相没有休息,坐在书房里静静看书。

宋尚书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盯着一杯酒发呆。

宋家人在外面哭哭啼啼。

天色渐渐亮了,大年初二,各家女眷开始回娘家。

宋夫人一脸憔悴,没心情梳妆,起来后先去书房找丈夫。

夫君?叫了好几声,里边都没有声音,门推不开,外面也没有上锁。

宋夫人突然产生不好的想法。

脸色大变,立马尖叫道:来人!把门撞开!一群人跑过来,把门撞开后,看到宋尚书倒在地上,众人大惊。

宋夫人四肢发软,身子踉跄,险些站不稳。

夫君……老爷!管事凑过去,看清楚宋尚书的脸毫无血色,嘴唇又黑又紫,流着血,他伸出颤抖的手,探了探宋尚书的呼吸。

然后一脸崩溃,大声喊道:老爷!一股气冲上了脑门,宋夫人两眼一闭,晕了归去。

夫人!李太傅昨夜休息不好,醒来的时候,神色疲惫,正准备洗漱。

一人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告诉李太傅:太傅!宋尚书自尽了!什么?李太傅的手一抖,洗脸巾掉进了水盆里。

水溅到了他的衣服上。

宋尚书竟然死了!哪怕查出贪污收受贿赂,宋尚书是顾命大臣,罪不至死!怎么会自杀呢!难道,这是为了保护赵右相与右相派其他官员?李太傅沉着脸,面色凝重。

没心情洗漱了,连早膳都没有吃,赶紧换衣服出门,到宋家了解情况。

李老夫人正准备跟他说回娘家拜年的事情,看到他急匆匆的出门了,无奈地摇了摇头。

宋家上下正在痛哭流涕。

李太傅穿过人群,来到了书房。

宋尚书还躺在地上,仵作正在为他验尸。

看到李太傅来了,屋里的官员向他行礼,把情况告诉他。

昨夜宋尚书将自己锁在书房里,写下认罪书后,便服毒自尽。

今晨宋夫人过来寻他,叫了好几声没有回应,便让人撞开门,然后就看到了他这样……李太傅接过那份认罪书,看完之后,他白眉紧锁。

宋尚书只认下了收受贿赂,包庇青州太守的罪行。

他的死,的确是为了保护赵右相与右相派官员!看来,这件事只能到此为止。

确定宋尚书死于自杀后,李太傅进宫汇报这件事。

顾旸吃过早膳后,就被王总管带去了上林苑。

这阵子一直在下雪,上林苑白雪皑皑,王总管按照顾旸的意思,搞了个滑雪场。

顾旸特别开心,拉着王总管跟小桌子他们一同玩耍。

李太傅来到万岁殿,得知王总管带着小皇帝去上林苑玩了,皱着眉头跑去上林苑找人。

哈哈哈哈!一群人在滑雪场玩得不亦乐乎。

李太傅出现的时候,便看到如此场景。

除了一些侍卫,宫人跟小皇帝都在玩耍。

心情复杂地走过去,李太傅大声喊道:陛下!听到声音,王总管停下动作,回头望向那边。

看到李太傅的身影,他拦住小皇帝。

陛下,太傅来了。

待会儿再玩吧?顾旸点头,乖乖从雪橇上下来。

李太傅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小皇帝一步一步朝他走来。

若是王总管等人不在小皇帝身旁,如此雪景,小皇帝如此相貌,就像从画中走出来的神仙。

陛下。

臣有事禀告。

等小皇帝走近了,李太傅弯腰行礼。

顾旸做了个手势,问道:何事?李太傅语气沉重地言道:宋尚书留下认罪书后,昨夜服毒自尽了。

闻言,顾旸怔然。

原本灿若星辰的眼眸,突然失去了光彩,愣愣地看着李太傅。

王总管皱起了眉头,立马明白这是宋尚书为了保护赵右相与右相派势力选择的手段。

昨日可是大年初一啊!挑在这一天自尽,以后宋家人如何能开心过年?王总管低头一看,果然,小皇帝不开心了。

王总管出声询问李太傅:太傅可有将宋尚书的认罪书带来?李太傅将认罪书拿出来,递给王总管。

王总管看了一遍内容,轻声询问小皇帝:陛下可要听听?顾旸呆呆地点头。

他知道赵右相与宋尚书都是先皇亲封的顾命大臣,罪不至死,所以才打算查下去,拔掉右相派大半势力,震慑朝堂。

可是没想到宋尚书宁愿死,也要保护权势。

在政客的面前,权力真的比生命更为重要吗?王总管将认罪书的内容念了一遍。

大意是宋尚书交代了自己收受贿赂,包庇青州太守罪行,觉得自己愧对先皇与小皇帝,无脸活在世上,所以选择自尽。

听完之后,顾旸张了张嘴,低声说:太傅认为,此事应该如何处理?李太傅回答道:老臣直言,宋尚书此举,是为了保护右相派,也是为了朝堂稳定。

陛下可还要追查下去?那此事就到此为止。

太傅,王公公认为,应该成立一个暗中督查部门,监察百官。

太傅觉得如何?说话的时候,顾旸抬头看向王总管。

李太傅目光深邃地盯着王总管,淡淡地问道:难道王掌印想要让宦官来监察百官吗?这无疑是,让宦官跟朝堂百官相斗!有了监察权力后,宦官还会满足于监察权吗?王总管微笑着跟李太傅说:太傅,青州太守与文州太守在地方作恶,欺压百姓。

御史台可有发现此事?御史台已经失去了监察的能力,那就要有一个部门来督促御史台好好做事。

太傅以为呢?李太傅没有搭理王总管,而是蹲下身子,与小皇帝平视,询问道:陛下赞同王掌印的提议吗?顾旸点头,告诉李太傅:之前朕在宫外,看到了乞丐。

那个乞丐,明明是个孩子,比叶三年纪还小。

王公公说乞丐都是无家可归,留宿街头的人。

王公公说,让天下的乞丐,成为朕的眼睛。

乞丐为朕做事,有了收入,会吃得好一些,过得好一些。

李太傅沉默了少顷,出声问王总管:王掌印想让内官来管理这个暗中监察百官的部门?王总管认真地回答:陛下年幼,这个监察机构暂时由内官来管理。

等将来陛下亲政后,由陛下自己决定,这个监察部门该交给哪一方来管理。

王总管这是在告诉李太傅,他想成立这个监察部门不是为了争夺权力,针对朝堂官员,而是为了小皇帝考虑。

现在小皇帝年幼,管不住朝中官员,所以才需要这样的机构盯着朝中官员。

一旦发现违反朝纲的官员,就按律处置。

这个监察机构,能不能长久存在,得看小皇帝将来的想法。

李太傅明白了他的意思,也觉得需要这样一个暗中监察部门来监督百官,与御史台抗衡。

便说道:臣没有异议。

顾旸问李太傅:那从宋家查获的不明收入,是不是上缴国库?知道小皇帝的心思,李太傅顺着这话点头:的确是要上缴国库。

陛下可以利用这笔钱财,发展暗中监察机构。

那宋家人如何处置?顾旸又问。

李太傅缓缓言道:宋尚书毕竟是先皇亲封的顾命大臣,他已经认罪且自尽,为的就是保护他人。

宋家人不受牵连。

嗯。

顾旸颔首。

看到这附近这么多人,李太傅打消了询问小皇帝的念头。

打算另外再找机会询问小皇帝的心思。

臣告退。

在李太傅离开后,顾旸叹了口气,低声说:朕没想到宋尚书会选择死……王总管轻声宽慰小皇帝。

他也没料到宋尚书行事如此果决,为了保住右相派的势力,为了保住家人,对自己挺狠。

作者有话说:宋尚书:嘀——下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