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姐垂下双眸,黯然说道:或许有人天生便不配做厨师,天赋实在差太多了。
抱歉,辜负了两位妹妹的期待。
说罢,她便挑着担子想要离开。
邓媛忙一把拉住了她。
方才饼入口的那一瞬间,她就发现那饼子是发酵过头了。
这年月也没有酵母粉,一般都会留一块老面做肥,进行发酵。
邓媛也不知周家的老面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可她却想到一个可以解决面饼酸度的办法。
她又开口问道:姐姐往后可还会做饼的买卖吗?周大姐此时虽一脸颓败,眼神却越发坚定明亮了。
她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道:自然要继续做下去,就像你们想要开俪媛坊,我也想要做饼,想成为真正的白案厨师。
邓媛听了这话,双眸亮晶晶地说道:既是如此,姐姐可愿意相信我一次。
明日我们带些东西来,定能叫你这饼不酸,变得好吃起来。
若这事成了,到时我们再谈合作如何?若还是失败了,由我来赔偿姐姐这一锅饼的损失。
以后再不谈合作之事。
邓媛天生一副笑模样,前几日做买卖,她不争不抢的,多是站在俪娘身后。
干活虽不曾偷懒,可却总是慢个半拍。
相较于俪娘的爽利勤快,邓媛实在有些不够看了。
若不是上次无赖闹事,邓媛一把拉开俪娘,上前去挡。
周大姐便真把这小丫头当作俪娘跟班看了。
此刻,小小的圆脸姑娘正盯着她看,那双水润的眼眸如同幼鹿一般,固执又坚持。
眼神柔和至极,却带着股劲头,仿佛要把她点燃一般。
倒是周大姐先坚持不住了,忙错开眼,略显狼狈地说道:罢了,反正我也没什么可亏的。
不要你赔钱,明日我正好想歇歇,练练厨艺。
就等你来我家里,倒要看看你做的饼比我做的好在哪里?接着,她又自报家门地址。
邓媛知会她需得预先发好面团,双方做好约定,便各自离开了。
回去路上,俪娘忍不住问道:媛儿,你当真有办法吗?她那饼可是难吃得紧。
那酸味还能除了不成?邓媛看了俪娘一眼,又笑道:放心,我既然说得出口,自然有法子。
俪娘你刚刚不是也说过,至少在做饭这事上面,我还蛮靠谱的。
她的语气十分轻松,仿佛是在说一件信手拈来的小事。
看她那般自信,俪娘也忍不住笑骂道:看把你得意的,小心到时翻车。
邓媛却皮皮地回道:翻车也不打紧,反正有你在背后拉我,我才不怕呢。
俪娘拿她没辙,很快两人又笑闹在一处。
当日下午她们便不准备卖酸梅汤了,反而早早回到了桃源村。
俪娘并不着急回家,下车后,便跟去了邓家。
倒要看看邓媛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来。
马三娘这会儿正好在院中乘凉。
俪娘接连数日跟着邓媛,俩小姑娘去城中做买卖。
马三娘自是不放心,还是仓偈说了安排了人手盯着。
马三娘这才强忍着没去城里看她们。
如今一听牛车的响动,她立马就知道俪娘她们回来了。
刚想让刘妈妈做些俪娘爱吃的饭菜,再去给邓家送上一些。
却不想外面窸窸窣窣一阵响动之后又没动静了。
马三娘到底没忍不住,又问仓偈:俪娘是不打算回家吃饭了?仓偈放下手中的书,沉着脸说道:那丫头如今性子都野了,也不爱着家了。
是时候该让人过来教教她了。
马三娘满脸心疼地说道:俪娘从小就没了爹娘,在京城时没少在外受气。
她才多大,跟着咱们一路风雨,吃尽了苦头,还险些死在土匪的刀下。
好容易到了桃源村,认识了邓家小媛儿。
俪娘才又开心起来。
也有了真心想做的事情。
她这才宽慰几日,怎么好又把她拘在家中?俪娘定是会哭闹的。
仓偈却说道:娘,我并非不让俪娘交朋友。
隔壁媛儿,人虽然不够聪明,性格也是极好的。
可她们这个年岁,总要学会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哪能让她们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虽说如今有人看着,可指不定什么时候便要吃大亏了。
依我之见,不止俪娘,连媛儿也一并招来,一起跟马嬷嬷学习。
俪娘有了陪伴,自然不会哭闹了。
这,能行吗?马三娘到底还有些不忍。
为何不成?马嬷嬷是宫里出来的,教导这年龄的女孩最是擅长。
母亲跟隔壁邓家太太如今也算亲近。
不如找机会同她说了此事。
想必邓家太太也是极其愿意的。
仓偈说话间微垂下双眸。
马三娘向来猜不透养子的心思。
只是仓偈到底非池中之物,家中之事多由他亲自拿主意。
马三娘又忍不住问道:倘若俪娘赚了十两银,还要继续做买卖,那要如何是好?她前几日还说,如今她们的酸梅汤买卖红火的不得了。
恨不得全书院的人都跑来喝呢?仓偈微微扬起唇角,轻笑道:不可能赚到十两银,她们初时没经验,两文钱一碗酸梅汤,定价太低。
短时间内,价钱涨不上去。
这几日乌梅却一直在涨价。
她们想要一月赚到十两银,简直异想天开。
看着养子脸上的表情,马三娘心中暗道:那乌梅涨价,该不会跟他有关吧?她和仓偈虽有母亲情分,可对仓偈背后所做之事,马三娘却一概不知。
当日他们逃难来到桃源村,仓偈也曾与那些人失去联络。
只是不知什么时候,那些人便又找过来了。
马三娘也知道,既然选择了这条路。
这辈子就别想安生。
只是她还是希望养子和女儿可以和睦相处,女儿能够快活些。
自然还是想为女儿分辨几句。
仓偈见她面有异色,又随口解释道:既然立下赌约,我自是不会插手俪娘的买卖。
只是如今让她受些打击也好。
再过一二年,若是俪娘还想做买卖,我自会寻一些合适的店铺给她。
马三娘这才勉强点了下头。
*另一边,邓媛带着俪娘回家以后,跟父母打了招呼,便往厨房去了。
到了厨房里,只见靠墙的架子上,放着几个罐子。
邓媛随手拿出一个瓷罐,细细查看一番。
这才说道:亏得之前收倭豆,我提前做了一些。
这不就要用上了。
俪娘忙问道:这到底是什么?当真能去除饼的酸气?邓媛便笑眯眯地解释道:这是碱水,我在白爷爷的药典上看见的方子。
取倭豆壳子在太阳底下,曝晒个四五日,等它干透后,点火烧成灰。
然后浸泡在冷水中,沉淀十余天,就成了碱水。
这碱水不止可以去除发面中的酸味,用它来泡糯米,做粽子也特别香甜美味。
(1)除了这方子,我还用草木灰做了碱水。
对了,俪娘你从京城来,可曾用过那种桂花香胰子?不如我们有空一起做那个吧?俪娘也不知邓媛怎么突然从碱水又想到了香胰子了?只是这并不妨碍她打心底感到震惊:小媛儿,你不是只爱弄些吃食?怎么突然又想做香胰子了?邓媛便上前搂住俪娘的肩膀,笑眯眯地说道:因为我们这里只有最普通的澡豆呀?根本不能‘十日内面白如雪,二十日如凝脂。
’正好白大夫那本药典里记载了制作方法。
我不止想做香胰子,还想做玉容散,养颜露,面脂手膏唇脂。
原先我也是自己摸索着做来用用,顶多给我娘用用。
如今不是有你了,往后我们一起把这些做出来。
不止可以自家人拿来用,也能拿到俪媛坊去卖呀。
但凡是女子谁不想香喷喷的,漂漂亮亮的。
咱们的生意一定会很好。
俪娘,你说对不对?俪娘听得晕乎乎,又觉得心里高兴得厉害。
干脆便把脑袋枕在邓媛肩上,又说道:你这小脑瓜一天到晚都在想什么呢?但凡书里写的,你就真敢动手去做吧?邓媛理所当然地说道:你认识我又不是这一日两日了,还不了解我吗?无非就是想把日子过得舒服点,要吃好吃的,还要面如凝脂,貌美如花。
面对这样一个不求上进的糯米团子,俪娘心里突然觉得几分无力。
这时邓媛又忙问道:对了,白大夫的药典你要不要拿去看?真的很实用,上面写得东西有趣得很。
我捡重要的自己抄录一份。
俪娘忙摇头说道:不看,也就你觉得药典有趣。
作者有话说:(1)古法制碱,查自百度~然后,书名把我整哭了,反正又叫农门女配了。
我也不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