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6 章

2025-03-22 07:59:20

俪娘虽然觉得邓媛有些过分小心了, 可事关打赌容不得半点疏忽。

她自然答应了邓媛,绝不把此事告诉别人,回家也不会说。

另一边周大姐如今已经决定跟她俩合作, 自然一切听这二人安排。

于是邓媛又将这几日卖酸梅汤所得银两, 全数交于她手中, 又在周母建议下立了字据。

周大姐往后便会用这钱做本钱,到时候赚钱两边再分。

等一切商定好后,邓媛和俪娘便先一步离开。

下午还是照常做酸梅汤买卖。

也有熟客问她们,为何上午没出摊?却被俪娘三言两语挡回去。

一切都与往常没什么两样。

仓偈那边属下也是如此汇报的。

他这边安排的人手只负责保护俪娘和邓媛两人的安全。

自然也没有专人负责去打听内情。

因此仓偈虽然知道俪娘和邓媛去了趟周家, 倒也没多想。

等到邓媛俪娘再坐牛车赶回家, 不知怎的发生了些许小争执。

俪娘很是不满:你今日也未免太冒失了。

还没怎么, 便把做饼的看家本领都教给周大姐了?什么鸡蛋灌饼, 酱香饼,葱花饼统统倾囊而授, 一个不留。

下次万万不能这般了。

若是遇见有心人, 故意把你这身本领学了去, 又传出去, 别人都学会了。

往后咱们的买卖又该怎么做?媛儿你可真是, 老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你总该听过吧?邓媛连忙解释道:我自然知道。

只是周大姐本来就是白案厨师出身,咱们那饼做出来, 她看看便学会了。

就算不看,好好琢磨几日也学会了。

我今日教的那些做饼的法子, 根本算不得商业机密,教了也就教了。

倒是周大姐当时那脸色你也不是没看到, 当真像是要垮掉一般。

咱们若是不想办法扶她一把, 说不定她就要从此一蹶不振了。

我想周大姐必定是遇见难事了, 而且还钻了牛角尖了。

何况咱们又不做饼的买卖,教她就教她了。

到时候两家一处做买卖,互相合作,说不定还能打开酸梅汤的销路呢。

就比如买饼再送个酸梅汤。

俪娘听了这话,气得都想挠她了,又连忙质问道:合着咱们这酸梅汤只能当个搭头?邓小媛呀邓小媛,你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呢?除了食谱就没别的了吧?我还告诉你,这次便算了,下次你再要教别人做菜,可得先争得我的允许。

再说了那碱水也是,明明是你自己弄出来的,说给人用就给人用了,这也就算了。

可你偏偏还要把方子无偿给人家。

咱们手里合着什么都留不住是吧?邓媛忙又解释道:这碱水是从白大夫药典里学的。

我不是早跟你说了,这本药典真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书,等有机会定要先把它出版了。

到时候所有人都能看到。

碱水方子又有什么稀奇。

这些可都是小事情。

俪娘,你便不要太过计较了吧。

她声音软乎乎,听起来异常乖巧。

可俪娘却被气得不轻,当场吼道:是我计较吗?是你糯米糕根本没防人之心,还嫌弃我太计较?邓媛少不得卖萌求饶的,说些软话哄她。

可这次俪娘却铁了心要给邓媛留个教训。

因而气呼呼地说道:你没错,是我小气了,不够大方。

咱们别这样,好吗?邓媛继续小小声求饶。

可俪娘却直接拂袖而去。

喜欢在院中练剑的仓偈,又再次正好把两人的对话听了个正着。

他心话说,豆丁们果然不够成熟。

大话倒是说下了,这还没怎么着,她们先内斗上了。

那酸梅汤的买卖,怕是不好做了。

当天晚上,俪娘饭都没好好吃。

直说不舒服,早早就回房休息了。

正在修养身体的马老爷子也被惊动了,连忙又问马三娘:俪娘今儿到底是怎么了?她平日不是最喜欢在饭桌上说她和邓媛儿做买卖发生的趣事吗?每次一提起小媛儿,她便开心的不行。

如今怎么翻脸了?马三娘笑了笑,也并未在意,又说道:小姑娘们走得太近,难免有些磕磕绊绊的。

闹一闹两丫头也就合好了。

父亲大可不必为她们挂心。

马老爷子感叹道:这要是一直吵闹也伤感情。

不如吃完饭,三娘你去劝劝俪娘。

也好。

马三娘一口答应下来。

仓偈倒是没说什么,只是他今日胃口似乎格外好,比平日还多添了一碗米饭。

马三娘看着他,心中却暗道,自从遇见邓媛,何止是俪娘,就连仓偈也变了许多。

偶尔看着倒有几分孩子气了。

之前俪娘还悄悄跟她抱怨:兄长是个坏心眼的,他巴不得让我们的买卖做不成呢。

我才不会输给他。

不知怎么的,这会儿看着仓偈那一脸春风得意,马三娘忽然觉得,他所想之事十有八九大概不能如愿了。

到了第二日,果然如马三娘所想,邓媛一大早就跑来找俪娘了。

大概是俪娘告诉邓媛,马老爷子曾经是探花的缘故。

如今邓媛在马老爷子面前恭敬的不得了。

规规矩矩地跟马老爷子行了礼,满脸都是不加掩饰的崇拜和仰望。

马老爷子也没想到,如今他都告老还乡了,还能受到小姑娘的崇拜。

一时间心情好的不得了,难免跟邓媛多说了几句。

邓媛又抓住机会,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若是将来我们的俪媛坊开起来,马爷爷还会帮我们写招牌,提字吗?马老爷子听了这话,笑得不成,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不止是招牌,题字,往后你再有那个宣传板,大可以找我来写。

邓媛听了这话,那双杏眼瞬间眯成了小月牙,胖乎乎的小脸上堆满了笑意。

屋中的马三娘见她这副模样,也忍不住想,这小邓媛儿实在讨喜。

怨不得俪娘那般喜欢她。

再侧头一看仓偈,那张脸上的表情竟也变得丰富起来。

起初是要笑不笑的,后来是略带讽刺,再后来抽了抽嘴角,一副听到笑话忍俊不禁的模样。

马三娘正想着,却见仓偈已经拿了架子上的书本,去外面找他外公请教功课了。

不想正在院中跟老爷子说话的邓媛,被他吓了一跳,忙说道:那马爷爷,那我就不打扰您教马大哥念书了。

我先去找俪娘了。

马老爷子笑眯眯地说道:快去吧。

就见邓媛迈着小短腿,果然奔着俪娘的房间就去了。

另一边,马老爷子跟仓偈一起进了书房,才开口说道:邓媛这孩子倒也乖巧懂事得很。

时常劝俪娘不要跟你吵架,省得耽误你读书。

仓偈却说道:她哪里是怕耽误我时间,分明是一见到我就像老鼠见到猫儿一般。

我倒不知我到底做了什么,竟让她这般怕我?马老爷子上下打量他一番。

此时的仓偈身量尚不足,五官眉眼却已然逐渐成型。

此时他身穿一件蓝色书生长衫,发髻高高束起,微垂着细长的双眸,倒也眉眼如画,如同干净利落的俊俏书生一般。

可偏偏他剑眉一挑,转瞬间气场全变了,眼底满是煞气。

马老爷子见状,忍不住说道:你倒是也注意收敛些,旁人或许看不出什么。

可有些年岁不大的孩子,眼睛却净得很,观察力也是极好的。

不定什么时候,便被你的眼神吓到了,自然也是本能地惧怕你。

仓偈顿时有些无语,心中又忍不住怀疑,当真是如此吗?那块糯米糕不经意间便看穿了他的本质?莫非是小动物的直觉?*另一边,邓媛一过来找俪娘,俩小姑娘立马就和解了。

没说几句话,俪娘便跑过来告诉马三娘:娘亲,我和媛儿去做买卖了。

马三娘连忙叫住她:倒是吃完早饭再去呀?媛儿也留在家里吃早饭吧?俪娘连忙摇头道:不吃了,媛儿给我带了鸡蛋灌饼,我路上吃就行。

说罢,她便拉着邓媛风风火火地跑了。

马三娘隔着窗子看着两孩子的背影,忍不住笑着直摇头。

不知怎么的,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少女时光。

那时候,她住在深宅大院里,经常和一些官员的女儿们来往走动。

大家也会坐在一起开茶会,谈笑风生;或是想出一些有趣的游戏。

可却从来不曾像俪娘这般灵动鲜活过。

如今的俪娘从大宅院走了出来,小小年纪就在做一些曾经的她们想做却又不敢做,然后憧憬过无数次的事情。

这不是很好吗?他们一家已经不在繁华的京城里,也不是被礼数束缚的大家族,而是来到人情淳朴的乡下,像许许多多平民百姓那般过活。

俪娘自然也可以如邓媛儿那般开心自在,大声说笑,走出家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难道她这当娘的,当真要如仓偈所说,把俪娘带回来,拘在家中,给她戴上枷锁吗?马三娘不忍,也不愿这么做。

她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同隔壁的媛儿一起,继续绽放灿烂的笑脸。

这一刻,马三娘也暗中谋算起来。

*与此同时,一切如计划那般,很快周大姐又出来摆摊。

而且还带着她妹子周二姐一起过来帮忙。

也不知怎么的,她们也弄了个桶车。

一开始旁人还以为她在作怪,也想学邓媛俪娘卖水。

谁成想,周大姐和她妹子并没有轻易把吃食摆出来,也没有写宣传板。

周二姐甚至还占了旁边的摊位。

一直到邓媛俪娘来了,众人才发现,那位置原来是给这两人留的。

就这样,两个摊位挨在一起。

众人看了一眼,心中暗想,周大姐这是学聪明了,也想着沾邓媛俪娘酸梅汤的光。

可哪有那么容易?就周大姐做的饼子,是个人都吃不下去,就算玩出个花样来,也未必有人买它。

于是,众人各怀心思,冷眼等着看她们的出糗。

最好是卖饼的和卖酸梅汤的打起来。

很快便是中午下课的时间,周大姐这才把所有东西都摆好,众人这才看见周大姐那筐里满满都是做好的薄饼。

周大姐把那桶子收拾出来,那居然是个炉具,下面可以生火那种。

很快,周二姐便灵活地把生好火,周大姐又拿出几张薄饼子放在饼铛上面开始烤。

小书生们下课后,便聚到这边要买酸梅汤,排队间便闻到一股蹿鼻子的香味。

众人侧目看去,本来想买些尝尝。

可一看见周大姐那张熟悉的脸,顿时便转回头去。

也就在这时,邓媛忍不了了,忙里偷闲对周大姐说道:姐姐,你那饼子烙得真香,给我来一个吃吧?吴城正好也在排队买酸梅汤,连忙就想劝阻邓媛。

可又不好直接说,周大姐那饼根本不是人吃的,能酸掉牙。

犹豫间,周大姐已经开始给邓媛摊饼子了,那饼遇火很快鼓了起来,她又问道:加蛋吗?自然是要加的?邓媛说道。

众人只见周大姐拿筷子给饼子开了个洞,直接把一整只鸡蛋灌了进去。

这样的手艺,陶城从未有人做过,一时间众人都看呆了。

这时周大姐又问道:咸菜,鸡肉,生菜加不加?要不要辣酱?邓媛立马说道:都加,不要辣酱。

于是周大姐又是刷酱,又是加入新鲜的绿叶蔬菜,以及精致的小料,里面还裹了一块儿香喷喷鸡肉。

这未免也太诱人了。

邓媛连忙拿了饼去,满脸都是期待。

吴城忙说道:媛儿,先不要吃。

可惜说晚了,只听嘎吱一声,邓媛已经一口咬下,并且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吴城整个人都看呆了。

这时旁边人问道:这饼真有这么好吃?邓媛又喝了一口自家的酸梅汤,这才开口说道:好吃,非常好吃,跟我家酸梅汤简直绝配。

还有人问道:这饼难道不酸吗?邓媛一脸懵圈,怎么会酸呢?这饼的酱料很好吃。

这时周二姐也连忙解释道:我家的酱也是独家秘制的祖传配方,一种偏甜口,一种茱萸做的辣口。

哪来的酸酱?众人听了这话,再一看邓媛吃的那般香甜,就连周二姐也拿出一张饼开吃了。

俪娘也急了,又冲着邓媛说道:快点,你吃完换我。

众人哪里还会犹豫,于是排队买酸梅汤的时候,顺便就仰着嗓子说道:店家麻烦给我一个饼,加蛋,加菜,要茱萸酱。

那人买好以后,喝着酸梅汤,吃着鸡蛋灌饼,也露出了一脸享受美味的快慰神情。

直说:这饼实在好吃,果然跟酸梅汤是绝配。

接下来,但凡买酸梅汤的,顺手就买一份鸡蛋灌饼。

邓媛俪娘也不在意,周家姐妹也乐得如此。

一时间,被酸梅汤一带,鸡蛋灌饼的生意很快便起来了。

周围的小商贩都看呆了,纷纷说道:没想到她们居然搭火一起卖。

周大姐居然坐了顺风车了。

但凡心胸狭窄的商贩定然不愿意让别人白白占自家便宜,更加不愿意把客人分流到别的摊位去。

邓媛俪娘俩小丫头也不知怎么想的,居然心甘情愿给周家姐妹抬轿。

很快仓偈也收到了属下的汇报了。

可有了俪娘和邓媛吵架那事,仓偈便推测,肯定是那块糯米糕又心软了,见不得周大姐要死要活。

这才让人白白占了自家便宜。

只是俪娘一向头脑聪明灵活,也不知道糯米糕怎么劝服她的?其实在马老爷子接仓偈回来之前,仓偈也曾流浪在外,并且没少吃苦受罪。

他早已把人性给看透了。

对所有人事物都没什么热情。

平日里,他最是看不上糯米糕这般一味好心之人。

只是这次一想到周家姐妹跟豆丁们也不熟,若当真背后捅刀,那糯米糕指不定会难过成什么样呢?说不定还会躲在树下偷偷抹眼泪。

仓偈到底心软了,连忙又安排手下,悄悄调查了周家姐妹的底细。

这些事情暂且不提,邓媛俪娘的酸梅汤和周家姐妹的鸡蛋灌饼联起手来,果然很快就大卖了。

不止是青山书院的师生,居然还有别的地方的人闻名而来,跑到这里来吃鸡蛋灌饼,喝酸梅汤。

也不是没有人眼红她们的买卖。

只是灌饼通常是周大姐在家里做好的,过来摆摊也是再加工。

因此重要的那一步加油酥,至今也没人学会。

四周出现了许多卖烙饼盖被子(烙饼摊鸡蛋)的,也有卖大饼加菜的。

客人们吃过之后,还是觉得周大姐的鸡蛋灌饼更有趣更好吃。

这样一来,反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鸡蛋灌饼。

周大姐那手白案技艺自然也不是白练的。

再加上家里有人帮忙,她每日都能带来足够的饼。

相反邓媛她们的酸梅汤时常不够卖的。

最后反而跟不上饼的进度了。

仓偈很快便得知鸡蛋灌饼生意火爆,如今还有了赶超酸梅汤的趋势。

周家姐妹羽翼渐丰,似乎已经可以甩开酸梅汤自己单干了。

虽然仓偈也不希望两豆丁出门做买卖受罪。

可这会儿却又忍不住操起心来。

那鸡蛋灌饼本就是糯米糕同情周大姐,特意教她做的。

若是她和俪娘早就做这个,十两银子怕是早就有着落了。

如今可倒好,别人用她们的点子赚了大钱,她俩还在没日没夜熬酸梅汤。

又因为定价低,成本高,利太薄,根本不可能赚十两银。

那糯米糕想必如今已经后悔了,甚至开始嫉妒周大姐了。

这便是人之本性。

这几日,俪娘回家都吃不下晚饭,经常是关起房门倒头便睡。

糯米糕的情况,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

仓偈忍不住想去看看两豆丁。

自然不是去安慰糯米糕的。

倒是可以把周大姐的背景先透露给她们一丁点。

当然也要看她们的笑话。

这样想着,仓偈散步似的便出门了,在院门外面徘徊了许久,等着糯米糕和俪娘垂头丧气地回家。

谁成想,那牛车还离着很远,便听见邓媛和俪娘似乎是在吵架。

一向好脾气的邓媛难得骄纵了一回,冲着俪娘说道:我才不管你,我就要那盆果子,一看那红果子红彤彤的,就很好吃。

让你借我些钱,想先把那果子拿下来。

你怎么直接上手就把我拖走了?仗着你身强体壮,力气比我大是吧?马俪娘你太欺负人了。

邓媛气得眼圈都红了。

俪娘这边还一肚子火气呢。

她满脸无语地说道:是我小气,不给你买果子吗?那盆里种的我曾经见过,叫作喜报三元,根本不是什么果子。

就是别人家里种来观赏的。

谁像你似的,看见个红彤彤的果子就想往嘴里塞。

那玩意能吃吗?再把你给吃死。

反正你说破天,我也不会凑钱给你买它。

不止我不给你买,等会儿我就去你家里,跟叔叔婶婶好好说说这事。

邓小媛,你怎么看见什么都想嘴里塞呢?邓媛听了这话,两只眼睛都瞪圆了,难以置信地问道:马俪娘,你怎么能这样?你说不能吃就不能吃呀?不试试,你怎么它到底能不能吃?我很肯定,那果子能当水果能入菜,一定好吃得不得了。

俪娘直接扑上去,伸手便撕她嘴,又骂道:你还想试吃?当真以为这是神龙尝百草呢?你试吃完,人就没了。

告诉你,邓小媛儿,有我马俪娘在的一天,你想都不要想。

忘了喜报三元吧,那就是大户人家的观赏植物,根本没人去吃它。

两人说着,便在牛车上打闹了起来。

邓媛甚至站起来叉腰骂道:马俪娘总有一天你会后悔。

就算你挡得了我爹娘,也挡不住我叔。

他最疼我了,回头就让他给我弄两盆喜报三元。

我还要开个试吃大会。

你做梦吧,我提前给你哥你叔写封信,坚决不让他们陪你作死。

哼……哼……直到牛车停在家门口,两豆丁这才消停下来。

邓媛没吃成喜报三元,根本不想跟俪娘说话,转头就要回家。

反倒是俪娘用力一把拉住她,又说道:赌气归赌气,邓小媛儿,你可别忘了干活。

你不是说,咱们要破釜沉舟,走薄利多销的路线,配合鸡蛋灌饼吗?你倒是好好想想怎么处理药材呀?那些药材可都给你买好了,千万不能浪费了。

邓媛连忙拍者掉她的手,哼道:吃归吃,一码归一码,我才不会忘了正事呢。

两豆丁互相瞪了对方一眼,转头就各回各家了。

根本没人注意到路边的仓偈。

最后还是严爷爷看了他一眼,招呼都没打,便赶着牛车往后院去了。

显然,两豆丁非但没有因为周家姐妹生意红火,而心生怨怼。

反倒被激起了几分斗志来。

被晾在外面的仓偈无奈地叹了口气,咬牙暗道:罢了,看来两豆丁暂时不需要周家的背景资料。

过几日假装不经意间,让俪娘看见吧。

走了几步,他又停住了脚步,迟疑了一下。

那像小灯笼似的喜报三元,怎么就被糯米糕看上了,还吵着非要买回家来炒菜吃?也亏得有俪娘在一旁盯着她,不然糯米糕什么都敢往嘴里塞,还不真把自己给吃死?这样想着,仓偈想起糯米糕气得嘟噜着小脸,骄纵不理人的样子,不知怎么就笑了。

没办法,那表情实在太有趣了,就像馋嘴的猫儿吃不到小鱼儿似的。

*转过天来,邓媛和俪娘把那些药材打碎了,配成酸梅汤包。

又请小时工帮忙熬酸梅汤,然后又安排专人定点送酸梅汤过去。

这样一来,自然也就能跟上周家姐妹的出饼速度了。

酸梅汤和鸡蛋灌饼进一步绑定售卖,自然也大受欢迎。

就在这时,万记酒楼的大东家再次找到了邓媛。

原本这事轮不到万东家亲自出马,可他实在太喜欢小邓媛了,这两人也算是饭友以及半个知己。

因此这次万东家不止自己来了,还带了万记新出的两款菜式,来给邓媛尝尝。

邓媛一听有好吃食,自然把俪娘也拉了过来。

万东家也不介意,笑眯眯地坐在一旁看着两个小姑娘吃饭。

时不时还问问邓媛吃菜心得,可有改进的地方?邓媛作为资深吃货,舌头也相当灵敏,基本吃过就能猜到里面放了什么。

自然也提出了一些小小的改进意见。

万东家很快便纪录下来。

还说正式售卖,再请邓媛吃上一回。

好不容易,试吃结束,万东家这才意味深长地说道:我还琢磨到底是谁靠着一锅汤水,就搅动了县城里的卖水生意,引得人人如今都想出来卖水。

原来竟是小媛儿。

这身材矮粗,还挺着个大肚子。

他倒也是天生一副笑模样,未开口说话,小眼一眯,就给人一种和气生财的感觉。

俪娘却觉得这人看起来实在不像什么良善之辈。

只是这人对邓媛格外亲近,俪娘一个跟着蹭饭的,也不好指手画脚。

这时只见邓媛杏眼一眯,讨喜的小猫儿似的,又开口道:这次还真不是我一个人,多亏了俪娘推了我一把,不然如今我还想不到要出来做买卖呢。

万东家微微垂下眼眸,无奈地叹了道:但凡媛儿你能勤快点,来我这酒楼上工,也不求你日日不落的来,想来就过来走上走,我一月给你十两银子,出新菜谱另算提成。

俪娘听了这话,顿时脸色泛白。

她心话说,这不是当着她的面挖人吗?这万记东家实在好不讲究。

好在邓媛不为所动,又笑着说道:用我娘的话说,我这才多大,哪里就需要我在外奔波赚钱养家聊?我之所以要跟俪娘一起,开始纯粹是为了好玩。

现在我们或许只是个卖水的小摊,慢慢我们的俪媛坊会不断做大。

然后一点一点积累。

这不是很有趣吗?这话听起来孩子气十足,可邓媛的双眼却闪闪发亮。

若不是遇见俪娘,我都不敢这样去想。

指不定现在还躺在家里喂兔呢。

所以,万叔叔往后您可千万别这么说了,我和俪娘如今绑在一起了,便再也不会分开。

万东家看着邓媛那张微微鼓起的小圆脸,以及那严肃认真的小模样。

倒也觉得十分有趣。

他又忙开口问道:媛儿是只想卖水,还是想要继续卖些其他吃食?这话看似打趣,其实已经隐含着几分试探了。

邓媛好像没察觉似的,仍笑眯眯地说道:如今我们也没想好,但我心里大体有个想法,我们的俪媛坊将来或许会弄些香胰子,面膏,唇脂之类。

或许会做其他东西,总归就是一家让女人愿意进来坐坐的店。

万东家听了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又说道:好想法,好想法呀。

媛儿果然还是这般有趣。

将来若是有需要万叔叔的地方,尽管开口。

只是往后有了新食谱,也要记得往万记送,叔叔自然不会亏待你。

邓媛笑眯眯地答应下来。

万东家又说道:对了,如今还有一事,听闻你这里的酸梅汤有消食解酒保肝之妙用。

万记正好也缺这款饮品,不知媛儿你出不出汤谱?邓媛立马说道:这酸梅汤如今是我们俪媛坊第一个买卖,自然是不能往出给的。

若是万叔叔需要的话,我们可以每日给万记送酸梅汤。

供给您那边的汤,自然与这街边的有所不同。

我可以改进汤谱,给万记提供浓缩酸梅汤,比如今这个效用更好,味道也更纯正。

不知万叔叔意下如何?这万东家其实是陶县出了名的笑面虎,他面上虽然总是带着三分笑,可做起买卖来手段十分阴狠。

在商场上,他一旦咬到一块儿大肥肉,是绝不会轻易松口的。

这些事邓媛自是不知,如今她带着几分孩子气,直接便回绝了万东家的收购请求。

这万东家也不知怎么的,这次居然没有采取任何强硬手段,反而笑眯眯地接受了邓媛的办法。

甚至像过去那般又给她开了个高价。

俪娘对此故作不知,冷眼看着万东家和邓媛聊天打趣。

可她总觉得万东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眼神十分骇人。

倒是邓媛却似乎一点都不怕他。

俪娘心中暗道,莫非是我看错了?可这万东家怎么看背后都藏着几分阴狠。

好不容易等他离开,俪娘旁敲侧击地问了许多万东家之事。

邓媛倒也不隐瞒她,把自己知道的原原本本都说了。

甚至还直言不讳地说道:我也曾疑惑过万叔叔或许有些问题。

甚至想过他是不是有什么把柄落在我爹手里了,才会对我家这般客气。

我也曾试着问过我爹这事,可我爹只说他和万东家算是老相识,曾经一起做过买卖。

别的什么也没说过。

后来我便想着,他既然也没有恶意,那我便把他当长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也别跟他闹别扭了。

如今再一细想,邓媛其实很怀疑,万东家或许也跟海盗有些关联。

或许从某种渠道得知了他们家里的另一重身份,这才会如此善待邓家。

只是原著信息只有那么一丁点,凡事多想无异,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邓媛也仍是用之前的态度与万东家往来。

比起这些乱麻一般的原著小细节,邓媛更想把俪媛坊尽快做起来。

只有有了属于她的力量,她才可以真正掌握话语权,决定自己的命运。

不管怎么说,有了万记这单买卖,他们立马多了一大笔银子入账。

那万老板也是豪爽之人,立马让账房送来了十两银子当作定金。

俪娘也是个刁钻古怪的。

当天晚上,求得邓媛同意,便带了那十两银子回到家中。

直接掷到仓偈面前的书桌上,又大声说道:兄长,你看这是什么?这次你可算输了吧?仓偈看着那锭银子,不禁愣住了。

虽然他也知道两豆丁决定搞薄利多销,产量倒是也上去了一些,可离十两银子还差得很远。

仓偈看豆丁们那么努力,也不忍心用什么手段去破坏她们的买卖。

谁成想,这才清静没几日,俪娘便当真拿回了十两银子?仓偈初时还不愿意相信,连忙说道:就你们那酸梅汤的买卖,我可一直帮你们记账呢。

那就赚够十两银子了?别是俪娘你把自己私房钱贴补进来了吧?前两日我看母亲便想贴补你。

俪娘听了这话,本来很生气,可她很快便大笑道:兄长,你可知我们俪媛坊的酸梅汤如今在县城已经打出名号了。

那万记酒楼的东家亲自登门,请我们给他店里送酸梅汤。

这十两还只是他给的押金,到了月底只会更多。

媛儿说,我们马上就要从销售转制造商了。

只要酸梅汤方子握在我们手中,跟我们定货的商家只会越来越多。

哈哈哈,枉我兄长聪明一世,却没想到我们还有这一招吧?不止这一招,还有别的妙招,只可惜她答应了邓媛暂时还不能说。

俪娘实在太开心了,难得在兄长扬眉吐气一回,自然也就放肆起来。

就连马老爷子和马三娘都被她的笑声惊动了,忙过来看他们。

俪娘又激动地把她和邓媛赚到十两银的事情,大声说了一遍。

此时仓偈已经麻了,苍白着脸,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俪娘又在一旁跳脚问道:怎么样,兄长你脸上疼不疼?当初是怎么说的,按照约定往后你可不能再管着我和媛儿去做买卖了?仓偈垂着头,半晌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不过是侥幸拿了一张酸梅汤的汤谱,你们两个小妮子当真还以为,这便是靠你们自己做起来的买卖了?还没怎么样,就跑来我面前吹嘘。

俪娘,你可知这汤谱能不能保住都两说。

作者有话说:3合1肥更,本章随机掉落小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