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 曹掌柜最后还是答应了暂住桃源村。
邓父年轻时与曹掌柜也算不打不相识。
他十分钦佩曹掌柜的人品。
两人虽说各为其主,可经商理念却十分相投,都是讲求诚信经商。
倘若双方一起外出经商, 也会互相帮助, 患难与共。
后来, 邓父跑商途中出事,鲁家族人欺负邓家无人,妄图对邓氏的商铺下手。
初时也是瞒着耿直的曹掌柜,不让他得知此事。
后来曹掌柜还是知道了, 也是极力为邓家周转。
也正是因为他全力相助, 当初邓媛娘亲一个不曾出门的妇道人家, 才能全力保住家业。
把损失降到最低。
也正是因为这事, 曹掌柜与鲁家经商作风,越发格格不入。
这些年始终没能得到重用, 倒像是被发配到陶城一般。
不然鲁三才也不敢如此待他。
邓媛父母十分感激曹掌柜, 鉴于身份, 两边明面上并没有任何往来。
如今曹掌柜落难了, 邓家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邓父身体不好, 并不经常出门。
这次曹掌柜来投奔他, 邓父自然欣喜异常。
不止出门迎客,还特意在家中备下了丰盛的韭菜。
就连邓权和邓喜也都特意赶回来, 同曹掌柜父子见面。
所有人齐聚一堂,好不热闹。
这使得昨日刚刚尝遍人情冷暖的栓子不禁感慨万千。
一杯果酒下肚, 眼泪差点落下来。
那边邓父却在告饶,求邓母让他喝一口媛儿自己酿的低度果酒。
如今老曹来看我, 家里已经许久不曾这样高兴。
娘子, 你就让喝一杯, 又能如何?媛儿也说了,这酒有药用价值,能通经活络,安神助眠。
任由邓父好话说尽,邓母只是挑眉,弯着眼看向他。
半晌才说道:罢了,难得高兴,今日你便喝些吧。
三杯为限,你可莫要多喝。
邓母似是早有准备,拿出那酒杯是玉雕的,不止做工精美,而且样式不凡。
可惜一看那就不算是正经酒盅,倒像是小孩子家的玩意。
充其量也只能倒一丢丢酒。
三杯的量根本没有多少。
即便是这样,邓父也已然满足了,一个劲跟老曹敬酒畅饮。
一旁的小桌上,邓媛也正拿着同款小玉杯,跟俪娘一起喝着另一种果酒。
说是果酒其实只能算是果汁,一点度数都没有。
偏偏两个小丫头喜欢得很,完全是一副要畅饮,今夜不醉不归的样子。
另一边,邓小叔一旁作陪,三杯以后便不让邓父继续再喝了。
他自己反而热情地给曹掌柜敬酒。
从始至终,他并没说过半句客气的话,然而眼角眉梢却堆满了真诚。
邓喜虽然不从商,可却是个极其爽朗痛快之人。
很快,他便拉着栓子,一口一个哥哥叫着,两人好不亲切。
见这饭桌上如此情形,栓子心头又重新温暖起来。
他虽然没在当场表态,心里却早已拿定主意。
若是邓小东家不嫌弃,他便留在俪媛坊了。
酒足饭饱之后,再回到那处租赁的农宅一看,也超乎曹家父子的想象。
院子虽然不大,却打扫得十分干净利落。
屋子里里外外没什么贵重物件,可却十分细致,吃的用的样样都有。
屋里院内,竟无一处不让人觉得舒适自在。
当真如同回到自家一般。
再加上床铺是新的,被子也是洗过晾晒过的。
到了第二日居然还有一位上了干净利落的老婆子,特意过来帮他们父子二人做饭。
也干一些粗活。
饭后,还有一位白大夫受了邓家所托,特意过来给他父亲治伤。
到了此时,曹氏父子已然无话可说。
邓家对他们样样都周到。
栓子只想着,那邓家若是来人找他,他立马就乐意跟小东家一起走。
只可惜邓家那边似乎无意此事。
邓父隔三差五便会看望曹掌柜,两人或是喝茶两天,或是下一盘围棋。
就像邓媛当日说得那般,她父亲身体是真不好。
往往在这院子里呆不了太久,邓母便要过来寻他,或是直接带他回去。
至于帮俪媛坊干活的事,邓父也没说,曹掌柜也不问。
两人都像是忘了此事一般。
只是每日闲来无事的栓子,时常一个人坐在院中,直眉楞眼地望着院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近日来,他越来越焦躁了。
就在栓子煎熬得不行,甚至开始胡思乱想,俪媛坊该不会根本就看不上他这个万盛昌弃用的旧人吧?或许是因为他名声小,也没有父亲那身好本领?直到半月之后某天早晨,李九娘坐着马车,亲自登门拜访他们家。
栓子这才知道,那混不吝的鲁三终是遭了报应,如今已经被鲁家给带回。
少东家怕是也做不成了。
李九娘那边收到的信息是,鲁老爷到底没能熬过去。
一位鲁家不孝子,悄悄打小报告,向他透露鲁三才在陶城抽空几家分号的银两,疯狂购入俪媛坊的酸梅汤包和白砂糖。
又把曹大掌柜曾写信回来求助,却被鲁三才那一脉强行扣下。
鲁三才又把曹掌柜赶走的事情,添油加醋地全说了。
鲁老爷闻得此事,当场便吐了一口黑血。
直说道:报应,当真是报应,鲁家做了那么许多恶事,如今终于还是遭报应了。
说完这句话,他便倒床不起。
当夜便去世了。
鲁家乱作一团。
鲁三才被全族上下,视为气死鲁老爷的凶手。
如今已经被强行压了回去。
鲁家几房借机搬倒大房,如今内斗得厉害,都想抢家产。
短时间内,怕是无力再管陶城这边的事情了。
陶城分号已经彻底沦为万盛昌的弃子,如今群龙无首,便有人提出想请回曹大掌柜重新坐镇。
就连鲁家本家也放下话来,只要曹掌柜愿意回去,他们定会替鲁三才向他赔罪。
李九娘并没有过多提及鲁家那部那些风风雨雨,反而开口询问道:事到如今,曹大掌柜,您可还愿意回去重掌万盛昌陶城分号?曹掌柜经过半月的修养,如今身体早已大好了。
精神状态也与在陶城完全两样。
如今的他双目灼灼,充满睿智,哪里还有半分老态?可他却推脱道:这些时日,邓福时常过来为我宽心,生怕我再想不开,会继续为难自己。
可我如今都五十的人了,还有几年好活?我为万盛昌辛苦了半辈子,没用功劳也有苦劳,也算报了老东家的知遇之恩。
如今走都走了,何必再回头。
我也该像邓福那般,好好保养身体,颐养天年了。
倒是我这儿子,打小就随着我做买卖,为人也算灵活。
李大掌柜若是看得上眼,不如赏他一口饭吃。
李九娘含笑点头道:您可是太过自谦了,陶城谁人不知道曹小掌柜的厉害。
如今我们俪媛坊又多一名悍将。
两人又各自自谦了一回,说了许多客套话。
栓子到了此时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些日子老爹在等,李大掌柜也在等。
他们等的便是鲁家或者说鲁三才的结局。
不管怎么说,知道鲁三才得了报应,栓子心头也十分畅快。
在他离开桃源村,到俪媛坊上工之前,曹老掌柜在家里曾反复敲打过他,李九娘不是嫉贤妒能之辈,你只要适时展示出自己的本事,她定会重用你。
如今俪媛坊少主尚且年幼,里里外外皆仰仗李九娘做主。
栓子,你可要牢记是谁在关键时候救你我父子二人的性命,还收留我们。
栓子你出门在外,需得谦逊低调。
你也看了那鲁少东家当日如何张狂,如今又是何等下场?也正因如此,栓子去了俪媛坊,谨遵他父亲教导,也不求职位。
干脆从伙计干起。
上面交代下来的活计,他样样都完成得很好。
甚至不计前嫌,又和过去那些老朋友往来,与从前并没两样,仍是笑脸迎人。
陶城那些旧时朋友,哪个不夸他一句大度。
不久后,当真给栓子抓到一个机会。
如今鲁家闹得不可开交,万盛昌那边派了一位年龄很大的刘姓掌柜接手陶城分号。
可那刘掌柜早已没了雄心壮志,一看陶城分号除了仓库里的货如今什么都没了。
鲁家那边也有意放弃这个分号。
刘掌柜如今年老体衰,并不愿意长期留在陶城,便暗中放出消息,想要低价出售陶城分号铺面以及仓库里的白糖和酸梅汤汤包。
只可惜,如今陶城根本就没人愿意吃下这么个烂摊子。
栓子在万盛昌呆久了,自然知道那里不止有这些,还有一些珍贵的货。
而且,他还在其中看到了难得的商机。
于是连忙把此事汇报给李九娘。
李九娘又拉来两个少东家进行分析。
俪娘当场便说道:如今咱们的白砂糖根本卖都卖不完,吃尽万盛昌的货也没用,反而把大部分资金都压在上面。
邓媛稀里呼噜地喝着酸梅汤,一大口下肚后,她才漫不经心地说道:白砂糖在咱们陶城如今已经不稀奇了。
往来行商如今都来陶城收购白砂糖。
可这东西在别的地方却仍是稀有品。
若咱们有办法把白砂糖运出去,运到稍微远点的地方,便能卖个高价。
俪娘当场反驳:可这需要商路呀,行商都有自己跑出来的商路。
你以为做这买卖那么容易吗?邓媛却站起身,几步走到李九娘房间里那副地图前面,突然问了一句:如果能走到这里呢?她伸出小小的手指在地图上画出一条路线来,一直通向泉州,然后又说道:糖在我们国家售卖的价格或许不算贵,平民也能吃得起。
我爹说过,我爷爷曾有幸跟西洋商人做过买卖。
在大海另一边有许多地方根本吃不到糖,他们也不懂得制糖的技术。
只会从蜂蜜中取糖。
在他们那里糖是宫廷贵族才能享用的美食。
邓媛说的这番话,也有从邓父那里打听到的,也有一些来自于现代的常识。
我国本来就是古代造糖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到了元朝提炼白砂糖的技术得到广泛推广,白砂糖也就不足为奇了。
到了明朝,我国甚至是世界上的白砂糖出口大国。
在这个架空的书中世界里,根本没有元朝一说,自然没有推广过黄泥过滤红糖的技术。
事实上,红糖只要经过活性炭吸附过滤,就能脱色变成白砂糖。
邓媛便把这个技术拿过来用。
如今他们既然能大量产糖,倒不如直接卖给西洋商人,换些粮食种子,奇珍异宝。
也不一定只有茶叶、丝绸、瓷器、生活用品能出口,白糖若是出去,肯定会在海外大受欢迎。
而且这种时候还能卖个天价,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别人都没有。
邓媛如今弄不清的是商家到底要如何跟西洋商人做交易?反正当初她祖父是自己走出一条海上商路来。
也不知这与她亲祖父海盗王邓通到底有什么关联?自打和俪娘一起做买卖之后,邓媛就发现她的胆子是越发肥了。
似乎已经压不住心中那股热血了,时不时便跃跃欲试,既然都开始做了,为何不把买卖做大做强,为何不能直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却不想,她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一出,栓子直接便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父亲曾经说过,邓媛祖父便是了不得的行商。
当初曾和西洋人做买卖做的极大。
他若是长寿,还有别人什么事?如今商界都说,邓福身子弱,他儿子成了衙差。
邓家彻底完了。
却不想邓家还有个胆子大到,想把糖卖到西洋的大小姐。
俪娘那边早已见惯了,但凡跟吃食相关,邓媛小脑袋瓜子里总能蹦出一些奇思妙想。
因此这一次俪娘虽然也被吓到了,却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倒是李九娘听了这话,脸色稍微一变,很快又恢复如常。
她突然开口说道:媛儿今日倒是不懒了,开始敢想敢说了。
这么看来,媛儿可愿意去泉州看看?邓媛听了这话,脸色大变,连忙告饶道:师父,你莫要吓唬我。
我才刚多大,别说泉州,我接连两日不回家,我娘能跑到城里把咱们铺子烧光。
李九娘其实就是故意逗她,又说道:这么说来,也不全是嘴皮上的功夫,到底还是想出去闯闯看看。
那不如再过几年,等你长成,我亲自跟你娘说,倒要叫你去泉州好好玩一玩?啊……邓媛突然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错觉,整个人都念了。
众人看着她那一脸为难又尴尬的表情,到底忍不住大笑起来。
作者有话说:感谢支持,争取平时一更,周末两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