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35 章

2025-03-22 07:59:20

陶城说白了也只不过是个不显眼的内陆小城。

只能算是一个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

往年这里虽然也有很多行商, 那也只不过是路过,为了把南边的货贩到北方去售卖。

今年因为俪媛坊出产白砂糖,且价格偏低, 很多行商闻讯而来抢购白砂糖。

可这些人也不过是暂居此地, 并没有足够大的财力收购万盛昌陶城分号, 以及他们仓库里积压的那些货。

就算有人知道那里堆积着大量白砂糖,动了几分心思。

可也未必有实力能够一口吃得下那么许多。

更何况如今只知道他们库里存放白砂糖,至于有没有别的值钱的商品还真不好说。

就在年老体衰的刘掌柜,因为无法及时处理陶城分号, 感到心烦意燥, 甚至打算贱价出售的时候, 陶城分号的赵管事特意来到他家里做客。

两人摆上一桌简单的酒, 弄了两个小菜,边喝边聊。

掌柜的, 如今底下人心惶惶, 您倒是拿出个章程来呀?刘掌柜喝着闷酒, 苦涩道:不止陶城分号, 其他附近几个城镇的分号都被鲁家的败家子给掏空了。

如今哪里还有什么章程?不过是我老了, 被那群人排挤, 打发过来收拾烂摊子罢了。

他们是故意不想让我回去。

他这边也是露了底。

两人很快说了许多推心置腹的话,一时骂鲁三才无德, 一时又为曹大掌柜感到惋惜。

同时也觉得老东家过世之后,万盛昌怕是已经完了大半。

刘掌柜又说道:如今不止鲁家兄弟内斗, 万盛昌号子跟号子也在斗。

各派系不同,斗得十分厉害。

若不是我上了年纪, 又胆小怕事, 又哪里会被打发到这里来?若不早些回去, 我辛苦经营大半辈子的号子,怕是也要被他们给毁了。

说到这里,他不禁老泪纵横。

赵管事只得安慰他:不如想个办法,早些处理了陶城分号才是。

哪里像你说的这般容易?直到两人喝的醉眼朦胧,那赵管事才问了一句:掌柜的,如今为了解了这套子,您如今跟我说句心里话,到底什么价位肯出?刘掌柜此时已经醉眼朦胧,爬在桌上嚷嚷道:哪里还肯有人要它?鲁三才早已被收拾了,哪里还需要别人替他背锅?又过了一二日,刘掌柜都开始愁得掉头发了。

那赵管事才再次过来旁敲侧击一番。

又说了栓子昨儿去他家里喝酒,提起了俪媛坊那两个不懂事的小东家,看上陶城分号的铺子了。

刘掌柜一听还有这种好事,那双颓废老眼立马瞪得溜圆。

忙又说道:此话当真?不如赵管事帮忙牵上这条线,事后我少不得你的好处。

就这样,栓子那边得了俪媛坊全力支持,再加上他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

又有赵管事两头凑合,两家顺利谈起买卖来。

栓子那边完全不像是活计,或者管事的,甚至跟他来的吴管事都没怎么开口。

栓子已经跟刘掌柜谈开了。

俪媛坊如今早已累积大量白糖,且有稳定供货。

如今东家们看中万盛昌陶城分号的铺面,位置以及仓库。

临近几座城的铺面也都可以收。

只是仓库里的货,他们并不想要,根本抽不出人手处理那批旧货。

初时栓子甚至提出,不如万盛昌派专人把货拉走,把仓库清出来。

他们甚至可以支付一定运送费。

刘掌柜哪里又肯同意。

若是以往他断然不会这么快亮出自己的底牌。

可这次烂摊子实在太大,他也心浮气躁按耐不住。

再加上如今刘掌柜也对鲁家心灰意冷。

根本不想管鲁家未来如何。

既然俪媛坊想着一并把几座城商号拿下来,若当真如此,把这笔买卖谈成,刘掌柜非但没有过,反而算是立下一大功。

也正因为如此,谈判过程中,他一再退上,甚至给出很多红利。

谈到最后,万盛昌这边不止给了骨折价格出售白糖。

还许诺若是俪媛坊收购万盛昌仓库里全部活物。

到时候,若是需要把这批货运到外地售卖,可以走万盛昌的商道。

可以说栓子靠着三寸不烂之舌,以及他对万盛昌的了解,首战便全胜而归。

不止给俪媛坊弄到了附近几座城的店铺仓库。

就连白砂糖也以三成价格,成功回收。

除此之外,单单陶城这边仓库里就有许多瓷器,临近几座城的分号里还有大量丝绸,茶叶。

这些东西若是只在内陆销售,还不如白砂糖有价值。

可若是按照邓媛小东家所言,想办法运到泉州,卖给西洋商人,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栓子自然也迎来了他在俪媛坊当掌柜之后的开门红。

李九娘带着邓媛俪娘,以及俪媛坊的众多大小骨干为栓子摆酒庆功。

好酒好菜,推杯换盏自是就不必多说。

出人意料的是,在庆功宴上,李九娘居然直接给栓子发放了俪媛坊的股份。

虽然并不多,可只要栓子在俪媛坊一直干下去,年底就永远都有分红。

不止是栓子,所有俪媛坊的管事活计跑堂活计,只要在俪媛坊干一年,年底都有一些红利。

而且有能力的可以升职。

学徒并非永远都是学徒,伙计也并不永远都是伙计。

有本事有能力的,直接升管事,管事有本事直接升掌柜的。

但凡能给俪媛坊立大功的,便会奖励股份。

就算没立下大功,只要兢兢业业好好为俪媛坊干活的,五年以上都会有股份,而且年头越高股份越多。

这样一来,就说明不论大小,只要给俪媛坊死心塌地干活,俪媛坊将来就会出资给他们养老。

俪媛坊如今这些骨干,要不就是李九娘带来的,又不就是李九娘来了之后,把生意做大,又另招过来的新人。

这些人基本都在别的商号铺子做过,哪里又听说过这样的店规。

到底是李九娘属下已经跟她混熟了。

也不用顾及那么许多,于是直接便开口问道:大掌柜的,这新店规到底是谁想出来的?别说陶城了,走南闯北,随便拿出一家商号,也没这种照顾活计的店规?李九娘倒是十分淡定,放下手中酒杯,斜眼看向邓媛俪娘。

邓媛作为东家,顶多算是个陪客。

一看满桌都是好吃的,还是她提前跟李九娘商量好了,这次请了个难得厉害的大厨过来。

说是给栓子哥庆功,邓媛看着满桌好菜,哪还有别的心思顾及那么许多?于是宴会开始后,她便埋头吃饭。

顶多就是让自己尽量符合餐桌礼仪,看着像那么回事。

可实际上,离得近的掌柜管事哪个没看见邓小东家在海吃海喝。

不知她自己吃,好吃的还不忘给俪娘和李九娘夹菜。

被她这么一带,原本想要端大东家架子,学兄长摆出一张冷酷睿智脸的马俪娘愣是没能抵挡诱惑。

此时她嘴里也正塞了一根鸡腿。

就在这时候,却听李九娘说道:这店规谁想出来的?自然是两位东家想出来的。

我们东家说了,英雄不问出处,有能力者居上。

哪怕只是个小伙计,真有本事的将来就可以在俪媛坊当掌柜。

至于那些兢兢业业一直给俪媛坊干活的人,俪媛坊就有义务给他养老。

这店规可是两位东家一句一句商量出来的。

俪娘听了这话,差点被鸡腿卡到喉咙。

好在她灵活,勉强拿下鸡腿,维持住了大东家的尊严。

往旁边扫了一眼,邓媛就更倒霉了,一大口都是美食,吐出来就失态了,咽下去也太为难她了。

邓媛只能把头埋在饭碗里,假装自己不存在。

俪娘可被邓小媛气坏了,心话说,这种时候,你居然让我一人应付所有骨干的目光,你那脸皮呢?最后实在受不了,只得在桌子底下踢了糯米糕一脚。

糯米糕偷偷看她一眼,冲着她做了一个握拳手势。

意思是,事到如今全靠你了,大东家。

俪娘差点气晕过去,好嘛,糯米糕这是想着,反正已经丢人了,干脆装死到底了?好在俪娘心理素质过硬,就算只有她一人,碗里的肉都堆成小山,上面还摆着吃了一半的大鸡腿。

她仍是无所顾忌地抬起头,挺直脊背,如同女王一般,毫不在意地看向所有俪媛坊的骨干。

这一刻,她就是大东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今儿这店规虽然是臭媛儿先提起的,可锅她一人背了。

众人初时还在想,两东家实在太年轻,不知世事,所以才敢提出这般大胆鲁莽的店规。

可一看向马大东家那无比坚定眼神,无比从容的气度,到底又信了七八分。

有些新来的管事甚至忍不住暗自嘀咕,干五年不出纰漏,就有股份。

干十年,只要俪媛坊还在,将来就给他们养老?当真如此,这辈子都交给俪媛坊又何妨呢?这时邓媛终于吃完了,抹净了嘴,又开口说道:不错,这的确是我和俪娘所想的。

这俪媛坊虽然是我和俪娘一手创办的。

可它能走到今日,全赖各位叔叔伯伯。

如今你们为俪媛坊兢兢业业的付出,他日俪媛坊自然要给各位养老。

不止如此将来退休了,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回头找到俪媛坊。

俪媛坊有什么大事,众位股东也有发言权决策权。

……此话一出,底下一片哗然。

这小邓东家到底哪里来的底气?什么都敢说是吧?不如你是继续海吃海喝吧?偏偏那位看上去特别靠谱的马大东家居然也起身说道:邓东家说得不错,不管别家怎么样,我俪媛坊从今日起执行新店规。

只要我和邓媛还在,店规永远有效。

两个小东家都无比认真,无比霸气,再加上她们背后站着似笑非笑的李大掌柜。

在坐的大小管事不得不相信,新店规是真实的。

这时坐在最角落的小管事突然开口说道:管他的,别的号子未必把我当人看,我往后还就给咱们俪媛坊干了。

有他这么一其他,其他人也纷纷应和。

就是,我要在俪媛坊干到老。

我要当掌柜的。

另一边,栓子听了众人言语,只觉得头肿胀得厉害。

前几日,他父亲效力了一辈子的万盛昌,随便派来一个嫡系小子,说赶走便把他父亲赶走了,一点颜面都不给留。

他转投了看起来没什么前途的俪媛坊,半月便升他做了掌柜,这且不说了。

居然还给他的发了股份,还说要帮他们养老?这可是鲁家从未给过的待遇?又算是哪门子的知遇之恩?栓子再一想,他如今坐在正位,李大掌柜亲自给他斟茶倒酒。

两位东家直接喊他一声,栓子哥。

谁也不把他当外人,这才是知遇之恩吧?曹栓子突然觉得,自己这辈子一直在俪媛坊干下去,便也值了。

那一日,栓子喝的酩酊大醉。

嘴里还说道:大掌柜,给个机会,我要去泉州。

*俪媛坊新店规一出台,那些底层活计们便已经疯了。

短工想变长工,长工想当活计;活计加倍努力工作,也想试试能不能升管事。

管事想拿股份,想当掌柜的。

小掌柜想起外地分店。

所有人似乎一下就有了盼头。

整个俪媛坊再也不是一盘散砂。

就连之前有人暗中重金收买,想探知俪媛坊的白砂糖货源,以及内幕。

却不想之前被收买之人,突然临时反口,愣是把钱退了回来。

甚至还直接去找掌柜的举报了。

李九娘什么手段,经过万盛昌一事,陶城如今无人不怕她。

管李九娘叫作女魔头。

于是许多人连夜离开了陶城,生怕女魔头发起火来,直接对他们下死手。

*很快,仓偈收到张三密报,拿到了俪媛坊的新店规。

细细品读之后,仓偈不禁大吃一惊。

他倒是也知道一些仁商体贴照顾下属。

也知道千金买马骨。

却从没见过商家如此行事的。

就连朝廷也没有给官员养老这一说。

任你在朝中多大权势,坐到多大官职。

有朝一日,告老还乡,什么都没了。

所以当权者不喜欢致仕,反而喜欢扶持子孙学生亲友继续当官。

只有这样他们家族才能长长久久兴盛下去。

谁也不想辉煌一时,到头来沦落到回乡当农夫的下场。

仓偈突然对这店规感兴趣起来,便在课间时借着话引子说到了俪媛坊的新店规。

邓媛哪里愿意理他,就如同泄了气一般,眼睛都睁不开,抱着小花抱枕侧着头呼呼大睡。

倒是俪娘如今对仓偈观感还不错,便说道:我们俪媛坊的确弄了新店规。

还是媛儿想到的。

她说,你想让马儿跑得快,哪有不给马儿喂饱草料的道理?不仅要给吃,还要给它最鲜嫩最可口的小青草。

媛儿说,她在小叔的农庄看见过驴拉磨,一般的做法就是给驴戴个眼罩,驴就能拉上一整天。

可媛儿试过了,不给它戴眼罩,给它前面挂根胡萝卜,那驴拉磨反而更快。

不止动物这样,人也是一样的,要想让手下主动好好干活,就得给他们按时发点胡萝卜。

仓偈听了这话,差点没喷出来。

他忍不住看了糯米糕一眼,心想这小丫头到底在哪里想出的这歪道理?居然还成功把所有人都绑在她那条船上了?俪娘见他没言语,只得又接触道:这大概就是媛儿长期喂兔子喂出来的经验。

兄长你也不用想太多,将来你是要考科举的。

偶尔不如媛儿灵光一闪聪明,那也没关系。

媛儿说,这叫实践出真知。

不过兄长呀,你是不是有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除了读书习武以外,是不是也该结合一下实际呀?往后你没事多出去走走看看,就会发现像陶城这种小地方,女人出门做买卖完全不新鲜。

所以书本上那些老旧的东西,该忘就忘了吧。

媛儿是怎么说的来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就这样。

说完这一套话,再看兄长脸色发白,哑口无言。

俪娘顿时便觉得心头大爽,终于为自己报仇了。

然而,仓偈此时却只顾盯着邓媛,视线犹如实质。

一向贪睡的邓媛不得不抱着自己的小花枕头,慢吞吞地翻了身,背冲着他。

仓偈咬牙切齿地问道:这些歪理都是邓小媛告诉你的?俪娘立马反驳:哪里是歪理?是兄长你读书太多,头脑都死板了。

邓媛在心里默默点了点头,暗想道:就是,才不是歪理。

邓小媛这一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俪媛坊的店规就是现代社会企业文化,社会福利那一套。

至于仓偈这个书中开了外挂的暴君,老古板一个,他又能懂什么?……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