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日里, 曾经在京城富贵人家都很少见的玻璃器具,马家却越来越多。
邓媛花了许多心思参与到玻璃工坊当中去。
再加上,马家人也算见识广博, 马老爷子和马三娘都有着独特的个人品味。
倒也给玻璃器具提出了许多意见。
随着材料和技术不断改进, 俪媛坊出的几乎件件都是珍品。
而且产量日益增加。
只是如何把这些玻璃器具销往京城, 倒也成了新的难题。
如今反王称帝,却不顾忌天下安危,贪图享受,沉迷修仙炼丹之术, 一心只想长生。
京城各方势力倾轧, 可以说龙蛇混杂。
外地商户其实很难在京城立住脚。
也就是李九娘多年从商, 不止经验丰富, 人脉也相当广。
就算这样俪媛坊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偶尔便会遇见危机, 甚至遭遇过地头蛇的欺凌盘剥。
好在当日里李九娘算准了白砂糖买卖不可能一直独占配方。
在俪媛坊危难之时, 李九娘便按照当初跟邓媛商量好的。
索性就分出一部分红利来, 把白砂糖的秘方拿出来, 与两家世代做糖的大商户合作。
正是因为退了这一步, 换来了更多的人脉以及其他利益。
俪媛坊这才得到喘息的时机, 得意继续发展下去。
更何况这时候虽然白砂糖仍是俪媛坊的主要业务,可西洋货的买卖也已经成了俪媛坊的另一个支柱。
而且随着时间流逝, 俪媛坊逐渐开始扩展到高级糖果市场。
因而就算分出部分白砂糖利益,也并未延缓俪媛坊前进的步伐。
反而让他们的商路一直延续到京城。
甚至还在京城开了一家小小的高端糖果铺。
如今也打响了小小的名声。
俪媛坊的糖果不止味道甜美, 口味多,而且造型精巧美观。
那些水果糖做的跟宝石一般。
几乎一到京城, 立马就得到了闺秀们的青睐。
可就算只是一间小小糖果铺出头之后, 也受到了各方势力排挤。
时不时就会陷入到麻烦中。
经常都会有各府门人上来拉拢。
也就是李九娘特意安排了最伶俐的彭掌柜过去, 不然俪媛记京城糖果铺早就保不住了。
李九娘如今便把这事拿出来跟俪娘和邓媛商谈。
其实若是单单京城糖果铺投奔了某方势力,倒也并无不可。
只是后面又牵涉着整个俪媛坊俪媛记,甚至还有泉州的西洋货买卖。
一旦他们投入权势之争,不小心所有产业都会被吞掉。
这就是所谓的民不与官争。
可在这样一个乱世,想要不依靠任何势力,还想要继续壮大发展,实在太难了。
李九娘正是为此事十分发愁。
邓媛却心知只要再撑过几年,仓偈一旦成事,俪媛坊便拥有了全天下最大的靠山。
到那时哪里还需要依附别人的势力?只是这种时候又不能直接跟李九娘说这些后话,于是邓媛只得说道:倒不如暂且不投入各府势力,暂时不站队,否则一旦站错队,俪媛坊所有一切仍是保不住。
况且咱们远在陶城,京城那边的情况实在摸不清楚。
就算有可靠的消息来源,到咱们这边已经是经过四五手了。
咱们如何跟得上那边的事态发展?这话李九娘倒是十分同意。
原本她也计划着先开一家小小糖果铺子,暗中做西洋货的买卖。
他们一般只是做中间商,靠着不断牵线搭桥往那些京城大铺大商号送上一些上乘的西洋货。
玳瑁、象牙、犀角、牛角、龟甲,各种珍禽皮毛,香料,玻璃器具。
俪媛坊靠着货物品种齐全品质上乘,慢慢赢得一席之地。
即便只是吃个中间差价,倒也赚下了大笔的利益。
也是通过上层商铺之间的保护,才能一路走到今天。
也不是没人忌惮过他们,想要一口吞下俪媛坊的商队,却也靠李九娘的手腕给应付过去。
这其中巧合也有俪媛记一些贵人的帮助。
这才顺顺当当,一路走到今天。
可如今玻璃工坊的成品已然做出来了,当初想的便是一部分运到京城,交给那些京城大商号去售卖。
这样一来,利润更加惊人。
可一旦京城上层大商号发现俪媛坊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这便相当危险了。
他们很可能借助各方势力,不顾一切打压俪媛坊,甚至直接吞并。
玻璃的利益实在太过可观,一旦运作不当,就算将来他们想放出玻璃的技术,断尾求生,也未必能侥幸脱困。
李九娘当初也没想到,靠酸梅汤起家的俪媛坊短短数年,居然能发展到今日的程度。
靠着她多年经验,如今倒还能应付下来。
可若是不早些做出玻璃器具的决策,将来俪媛坊指不定会如何呢?邓媛俪娘听了师父的话,也十分发愁。
若是现代社会,虽然也需要一些关系人情,可只要商品质量够好,营销到位,基本上就能发展起一个品牌来。
可放在王权社会,商人便是最轻贱那一等。
稍微想做点买卖,便需要依靠一方实力。
邓媛细想起来,当日里她们俪媛坊误打误撞做起来,还多亏了运气好找到了李九娘,后来又找来了栓子哥。
这些人才在地方已经足够了。
再加上靠着俪媛记,她们又结实了不少夫人,所以基本上都没有遇见什么大坎坷。
可一旦到了京城,各府门人一压下来,她们就如同蝼蚁一般。
有个好商品,却不敢冒然出头,否则别人明面上打不过你,就会使用一些隐私手段了。
甚至会利用官府势力。
为这事邓媛心里十分苦闷,一夜没得好睡,倒也理清思路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出来。
*与此同时,俪娘也被这事憋屈坏了,回到家里,便同兄长说起此事。
原来想要去京城卖他们自己做的玻璃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仓偈又详细问清楚俪娘的问题所在,转瞬间已然想出个办法来。
若是俪媛坊一定要投奔某方势力,才能把买卖进一步发展起来。
倒不如投在他的势力门下。
这样一来,倒也没人敢欺负她们了。
当然这话他也不能直接跟俪娘讲,于是只是说道:不如明日让邓媛早些过来上课,顺便中午来家里吃饭,母亲已经念道她好几日了。
我这里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不知能不能帮你们顺利拿下京城的买卖?俪娘听了这话,顿时心中便是一喜,连忙又问道:莫不是外公在京城还有什么徒子徒孙?也是呀,我怎么忘了这一茬呢?咱们家里倒也有些人脉关系。
仓偈只是含笑看着她,却没多做解释。
俪娘空等了半天,无论再如何问,兄长却没有吐露分毫,到底要找谁帮忙。
她一时气闷,又赌气说道:不说便不说,等明日媛儿来了,看你怎么卖关子。
到了如今俪媛也算看明白了,兄长到了她面前,便是各种拿乔摆谱卖关子,一路折腾她。
可等到邓小媛一过来,指不定怎么收拾他呢?这人也就是欠收拾。
想到这些,俪娘心里倒也有些痛快起来。
却不想转过天俪娘还没来得及让邓媛来家里详谈,李九娘便直接把霍氏,周大姐,以及邓翠翠几人都叫到俪媛坊,详细商谈此事。
若不是栓子和几个有股份的掌柜都各有外务,不方便来陶城开会,估计这会儿也就都叫来了。
这次开会便是讨论玻璃器具的销路问题。
李九娘也不再遮掩,直接就把俪媛坊如今的困境都说了。
周大姐虽说是糕点铺的东家兼任掌柜,可她大半心思都用在了白案厨艺上面,如今经营店铺多半还是同俪娘邓媛学来的。
因而初时也没听懂,她甚至觉得投奔一方势力倒也没有什么不好。
倒是钱庄出身的霍氏已然看出几分危机来,只是她一时也没有良策,只得垂头苦思。
那邓翠翠仍是一副爱笑的模样。
就算听到玻璃器具京城销路受阻,在她面前似乎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她好像根本没往心里去。
俪娘见她这般模样,不禁暗中猜测,邓翠翠定然还有其他想法,只是她不说而已。
也就在这时邓媛见无人提出对策,便先开口说道:我昨夜回家细想一番,若是不想做门客投靠一方势力,那最好还是依着之前师父的计策,先不在京城里开铺子,继续当中间商赚差价。
这样的话最好先想办法隐瞒,不让那些上层商铺知道所有玻璃器具都是咱们俪媛坊做的。
除了玻璃工坊那边下功夫改变些花样,分出高中档做玻璃器具。
除此以外,少不得多弄几只商队,假意先把玻璃器具运到泉州,再分批运到京城去。
这事虽然麻烦些,可只要做的周密些,一时半刻别人大体发现不了玻璃器具的出处。
邓翠翠听了这话,双眸一亮,满脸都是喜色。
她又连忙说道:邓东家此话有理。
正合了我的心思,只不过我想着如今咱们这玻璃工坊出的玻璃制品,根本不输那些西洋玻璃瓶。
玻璃这东西如今稀有且贵重,暂时也没必要做中下等。
倒不如多花功夫只做最好的瓶子。
然后统统运到泉州,先尝试卖给西洋人。
剩下的再挑一些运往京城即可?这样实际上运往京城的瓶子也没有多少。
说是西洋玻璃瓶,也有人信。
李九娘忍不住问道:邓翠翠,你那边有几分把握,西洋商人一定会收咱们的玻璃瓶?邓翠翠笑道:至少七分,邓小东家日日留在玻璃工坊跟工匠一起整改技术。
咱们如今做出的瓶子,当真跟水晶的一般。
比那些西洋商人运来的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