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50 章

2025-03-22 07:59:21

俪娘眼见着邓翠翠初时一旁冷眼看着, 看似并不十分在意玻璃买卖。

而后却跟邓媛你一言我一语商量起来。

邓翠翠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说话有一搭没一搭倒像是在试探。

邓媛这种时候也懒得跟她作戏,反而一个又一个问题直言不讳地抛出来, 可以说是步步紧逼。

两人讨论的相当激烈, 再加上李九娘一旁听着, 时不时插上几句。

一番商量下来,玻璃器具的商路竟就此定下了。

俪娘又想起昨日兄长跟她说得那番话,不禁深深叹了口气,到底棋差一招。

万万没想到, 最后邓小媛竟用不上她们家在京城的人脉。

等到她回到家里, 把这事跟兄长一说。

仓偈脸色微微变了变, 最后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既然你们小姐俩已经想出妥贴的办法来, 自然也用不得咱们家里了。

罢了,等下次再说吧。

你也不必特意跟邓媛说了。

仓偈就不相信, 京城势力如此混乱。

若不借助他的势力, 俪媛坊真能在京城站住脚?他也只等那块糯米糕亲自求他就是了。

想到这里, 仓偈面露微笑。

俪娘被他吓得汗毛倒立, 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她心话说, 你都被媛儿折腾几回了, 怎么如今还是这副不死心的模样?她倒也没多说,叹了口气去了。

*另一边, 邓翠翠果然是泉州本地的地头蛇。

第一批精致玻璃器具运往泉州之后,那些西洋商人果然对这批玻璃瓶十分看好, 甚至打算高价收回去。

邓翠翠又暗中使用了一些手段,不止把瓶子卖给了西洋商人, 还分批卖给了行商。

当然俪媛坊手里还留下了最好的货。

这样一来, 虽然卖货商路比较曲折, 可短时间内怕是很难有人发现这批玻璃器具出自俪媛坊了。

当然玻璃工坊这边也是保密的。

随着玻璃工坊逐渐步入正规,邓翠翠也尝到了甜头。

很快,她又陆续挖来制作水银镜子的工匠,钟表工匠等;又为邓媛带回来了不少新鲜种子以及药品。

邓媛见到这些,自是大喜过旺。

只是她心中不免有些疑惑,邓翠翠的路子是不是也太野了?似乎就没有他们挖不到的工匠,找不到的东西?只不过大家如今一起做买卖,合作关系,互利互惠,利益也是均等的。

这种条件下基本上不存在背叛。

邓媛因而也没有想太多。

光是把这些东西都弄出来,便耗费了她不少心力。

可只要能磨出一件产品出来,俪媛坊短时间内便倒不了了。

邓媛后来几乎是不予余力地投入资金,让工匠们不断仿制各种西洋货,西洋钟表、千里眼(望远镜)、显微镜、寒暑表、自行船、西洋刀剑、天地球仪、自行人、八音盒、以及各式测量仪器。

花样繁多,只让人看得头晕目眩。

李九娘和俪娘那边自是全力支持邓媛。

也不知是不是吃到了玻璃的红利。

邓翠翠那边居然也全力支持邓媛。

几乎不管赚钱不赚钱,只要邓媛一句话,她那边要钱给钱,要人出人。

可以说那段时日,俪媛工坊向着一个相当奇怪的方向发展。

只不过邓媛似乎已经习惯了,同时她也认准了马老爷子是有大眼界之人,但凡工坊出产的新品都会送到马家来。

有的东西是马老爷子见过,有些东西却是他们也不曾见过的。

等到邓媛把一副老花镜送给马老爷子,老爷子戴上之后看书写字就方便多了。

他甚至激动地说道:想不到媛儿竟能做出如此好物来?邓媛含笑说道:马爷爷这本也不是我做的,是我们工坊的那些工匠做出来的,他们都很能干。

仓偈拿着那支千里眼,久久没有言语。

他倒是有心提醒邓媛,工坊出品的东西有些更适用于战场,就不必大批量制作了。

寻常人家拿去也就赏玩一番,实在辱没了它的价值。

只是他从不插手邓媛俪娘做买卖,一时也不知这些话要如何说起。

正在左右纠结之际,俪娘偶然间却对他提起:兄长那支‘千里眼’便小心保存好吧。

媛儿说,我们工坊并不做这个。

加上兄长这支,也仅剩下三支,兄长可要好好收藏起来。

坏了都没地方寻了。

仓偈忍不住问道:那其他两支呢?俪娘想了想说道:一支媛儿留在工坊展示房里了,另一支邓翠翠拿走了,说是要送给一位经常远行的长辈。

仓偈听了这话,心里方舒坦了不少。

没想到那块糯米糕到底还有几分良心,知道特意送他一份礼物。

也不枉费他这些年用心教她一场。

想到手里这只千里眼也算是独一无二的精品,他越发忍不住把玩起来。

不想还没开心多一会儿,又听俪娘随口说道:这‘千里眼’其实也是偶然间做出来的。

媛儿当初吩咐手下工匠加班加点做放大镜出来,好给她哥哥送去,说是探案时能用到。

工匠也是顺手,便把这‘千里眼’做出来了。

……原来是随手做出的搭头,怪不得不往出卖呢。

仓偈叹了口气,随手便把千里眼放在一旁。

偏偏俪媛也没看他的脸色,又说道:媛儿说了,若是在京城开间眼镜铺就好了。

起码像外公那种老人家肯定愿意花大价钱买个老花镜。

这生意肯定稳赚不亏。

若是以往仓偈总是有意无意提起自家人脉,这次他却一言不发,眼神都没往这边看。

俪娘等了半晌,心中也觉得无趣。

冷哼一声,便又跑隔壁寻邓媛去了。

仓偈则是一人呆在书房里。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继续摆弄那支千里眼。

*靠着玻璃器具,俪媛坊的买卖也算又冲上了一层。

如今就连京城大铺也知道俪媛坊路子野,能搞到上品玻璃器具。

因此对他们越发另眼相待。

另一边,俪媛记糕点铺如今也不落下风。

就算邓媛忙于玻璃工坊这边,只能偶尔去俪媛记做作,可却丝毫没有影响买卖。

周大姐那边如今如同灵光灌顶一般,隔一段时日便能自发研制出新的糕点糖果出来。

她已然开了窍,白案手艺取各家之长,手艺早已在周氏之上,是俪媛记当之无愧的首席白案大师。

只不过周大姐到底已经习惯邓媛在她身边了。

她甚至有些过分依赖邓媛那条灵敏的好舌头。

因此新品就算做出来,也一定要送到邓媛面前,给她试吃一番,再由邓媛拍板定下,才会开始售卖。

这事俪娘也曾经跟邓媛说过,周大姐如今明明可以独当一面了,也只是缺乏些许的胆气和自信。

当然,这也和她过去那番遭遇有关。

想要勉强让她很快立起来,也不是那般容易的事。

此事还需得一个契机。

就在邓媛俪娘百般想着,到底该如何争取这个契机的时候,谁成想周大姐也开始纠结了。

她甚至夜不能寐,茶不思饭不想,邓媛上次去俪媛坊竟然见到周大姐在安排前面发呆。

做出的糕点也是奇奇怪怪。

亏得邓媛及时提醒,不然一锅糕饼怕是白费了。

周大姐当时看着邓媛,一脸欲言又止,却到底什么都没有说。

邓媛跑去问周家姐妹以及周氏,周氏却误以为大姐是年岁大了,该找婆家了,难免生出几分念头来。

周氏借此机会,找到媒婆,想尽快给大姐物色婆家。

谁成想,这时周大姐却亲自找到邓媛,对她说道:邻省要筹办美食大会,不知媛儿可抽得出空来,陪我走上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