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邓喜是跟师叔提前告了假。
同时也是回家里想办法说成亲事。
他既然回应了俪娘的感情, 就没得留一句誓言,让她回去空等的道理。
之所以没有提前跟俪娘说,也是为了给俪娘一个惊喜。
俪娘见到邓喜, 果然开心异常。
一路上都跟邓喜凑在一起。
就算回程路上也同来时那般艰苦, 俪娘仍是满面春风, 笑脸如花。
亏得她还不算太过见色忘友,还知道邓媛路上不太舒服,一直抽空照顾她。
可即便如此,邓媛见了俪娘和邓喜那些奇奇怪怪的举动, 也忍不住感叹一声:这怕不是疯了吧?果然恋爱使人头脑发热。
好在周大姐惯是个会照顾人的, 她和邓权也很亲近, 却一直很有分寸。
也是怕邓媛会寂寞, 周大姐一路都陪伴在邓媛的身边。
偶尔也会敲锣边似的说道:再过个一二年,媛儿也该张罗婚事了。
到时候可就是个大姑娘了。
谁成想邓媛却是个怪胎, 竟直接开口说道:那还是免了吧?这事我是不急的。
周大姐见她这般反应, 倒也不再说什么。
由于跟着商队, 也省去了不少路途上的麻烦。
一路走走停停, 很快就回到了陶城。
一到陶城, 周大姐自是先行回家去了。
看了俪媛记的情况, 见并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便同母亲妹妹们说了这次她回省城, 遇见的那些事情。
由于邓权插手,邹世奇和杨氏那点破事, 闹得省城人尽皆知。
再加上周大姐得了美食大会的冠军,弄得跟传奇话本一般。
如今整个白案厨师圈子的人都知道邹世奇人品低劣, 杨氏勾搭人夫, 未婚先孕, 更是备受众人唾弃。
就连杨家他未嫁姑娘的婚事也受到了波及。
虽然周大姐之后也没有关注他们茶楼的生意,却也知道大不如前了。
听说邹世奇还大病一场,茶楼中有能力的白案厨师羞于与他为伍,便辞工不干了。
妹妹们一听这话,顿时都道:实在大快人心。
哪有白叫他捡了咱们周家便宜的道理?这次总得叫他知道何为因果报应了吧?大姐说得十分有理,他就如同被我们周家休弃的妻子一般。
哪里有他撒野的道理。
周氏听了女儿们的话,眼圈都红了,连忙又上前握住周大姐的手,说道:蓝儿,这些年咱们周家多亏了你。
你可是辛苦了。
邹世奇如何,她已然不在乎了。
谁成想她女儿竟是这般出色,如今不仅报了仇,为她们母女讨回了公道,还替周家光宗耀祖了。
竟比十个儿子还强。
她父亲若是泉下有知,也该知道老规矩早该舍弃了。
因为有了这摊子事作为开头,周大姐再继续告知家人,她如今遇见了合适的缘分,打算嫁人了,并且要嫁的就是邓媛的小叔叔邓权。
周家上下非但不觉得有何不妥,反而对邓权十分满意。
周二姐笑嘻嘻地说道:大姐,你可不知。
母亲前些时日还曾经唠叨过,媛儿的叔叔当真是个不错的好人。
也不知怎么,姻缘竟如此不顺遂。
谁成想,这么个才俊如今竟然落到咱们家了。
周三姐也忙说道:这些年小邓叔叔倒也经常过来看媛儿,每次来都给咱们家里带蔬菜米粮。
遇见咱们店里家里不妥的事情,他也会帮忙。
如今成了姐夫,倒也是好事一桩。
周母也一脸欣慰地点头说道:我还生怕你受了我的影响,这辈子都不愿意嫁人了,往后便想守着俪媛记过活了。
如今这般,再好不过了。
若将来你们也生个媛儿那样的孩子,岂不是更有福分了?她常和霍氏来往,再加上邓媛的确聪慧灵秀,也给她家带来了转机和好运气。
于是,便也把邓媛当作有福之人看待了。
周大姐见家人都对邓权十分满意,竟没有嫌弃他年龄大的,倒也终于安下心来。
与此同时,一行人很快回到桃源村,到了门口才分开。
邓权自然也跟着去了邓家,身后还带着个邓喜。
邓母见了儿子回家,已经忘了其他,只顾着高兴了。
就连看见小叔子,也没功夫凑上前去给他找不痛快了。
女儿也早早被她抛在脑后了。
邓母抱着邓喜,眼圈一红,便要落下泪来。
嘴里刚说道:瘦了,也黑了,我儿在外面定是受了不少的委屈?这时却听见邓父忍不住大声说道:什么,你叔竟要成亲了?这可是咱们邓家天大的好事。
邓母哪里还有心思抱着儿子痛哭,连忙几步走到那父女三人面前,叉腰问道:什么?权子终于要成亲了?哪里的姑娘,咱们家可认识?这都可以算是邓母十多年来的心病了。
作为长嫂,自打邓权长成十五六岁起,邓母就一直想让邓权成个家。
省得他总在外面东奔西跑的,就跟没笼头的野马似的。
回家还是冷锅冷灶,也无人照顾。
只可惜邓权是个固执的,又是个极有成算的。
他自己不想成亲,任由嫂子再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或者使出各种手段逼他就犯。
邓权却诡计百出,跟长嫂斗智斗勇。
这些年竟也都逃脱过去了,始终都没有结婚。
如今都已经成了桃源村里得传奇人物了。
直到今日邓权才正色说道:是呀,嫂子,我想成婚了。
这次去了一趟邻省省城,我跟周大姐相处下来,都觉得对方不错。
这不是特意过来求嫂子帮我找媒婆,去周家保媒说亲吗?听了这话,邓母只觉得眼前一亮,差点激动得落下眼泪来。
又忙去拉着邓父,嘴里直说道:好好好。
当日母亲在时,叫我无论如何把你当亲兄弟看待。
你若成亲了,母亲地下有知,必定也会十分开怀。
邓父见状,只得紧紧反握住了妻子的手,也开口说道:这些年,你一直把咱们家里操持得很好。
你做事母亲自是放心的。
邓母连忙垂下头,摩挲着脸颊,强压下泪意,半晌才说道:不行,我立马就去找王媒婆过来,好好商量此事,这聘礼咱们必须操办起来,也就村里那些烂嘴的婆娘们好好开开眼见。
邓父连忙拦道:就算再急也等明日再去说吧。
孩子们好不容易回来,怎么也得给他们张罗顿好吃食。
邓母却说道:不行,这事哪里耽搁得了?这时邓喜又连忙说道:娘呀,这事当真不用着急。
更何况也不止我小叔,我这里还有话跟您说呢。
你又有什么事?哪里有你小叔成婚重要?她如今巴不得敲锣打鼓,赶紧告诉全村人,我家邓权才不是老鳏夫,我老邓家才不是孤寡命,如今我小叔子要成婚了。
不想邓喜垂着头,红着脸,到底还是开口说道:娘亲呀,我想求您,也去隔壁马家说亲,我和我叔两件事都一并办了吧?啥?邓母顿时眼冒金星,若不是邓父在背后贴心搀扶着她。
邓母当真会因为兴奋而昏倒在地。
亏得邓媛机灵,连忙帮着邓父把邓母扶到椅子上,坐了下来,又去找了清凉的草药膏子,给母亲太阳穴上涂了一些,又在鼻翼间涂了少许。
邓母顿时清醒了不少,一脸难以置信地问道:咱们老邓家这还双喜临门了?这婚事岂不是跟媛儿说的买一送一?这趟省城的确去的好。
她还忍不住掐了大腿一下,疼得直咧嘴。
然后又问邓父:媛儿爹,刚刚我没听错吧?邓父连忙安慰道:没错,没错,权子要成婚了,喜子这般情况,恐怕先要订婚。
邓母听了这话,终于忍不住大哭一场。
别人怎么劝都劝不住,邓母如同孩子一般嚎啕大哭。
一边哭一边又说道:就说我们老邓家也算常年积德行善的人家,神仙怎么就把咱们家孩子们的婚事都给忘了?如今才知道,神仙不是忘了,而是各自做了最好的安排。
那周大姐我也是见过的,最是利落能干的一个好姑娘,小小年纪便撑起了俪媛记。
又体贴孝顺母亲,又悉心教养妹妹们,对咱们媛儿也是照顾有佳,待人也有礼貌。
若不是她心气高,周家门槛早就被媒婆踩烂了。
我从前想都不敢想,她能愿意跟咱们权子。
再说俪娘,那等身份,那等样貌,咱们从小看她长大,性格再是随和不过。
只是咱们邓家当真能攀得起马家吗?若是马家不肯答应,非要棒打鸳鸯,这要如何是好?她本就大喜大悲,情绪已经接近失控,这时又担心起那些不必要的麻烦事来。
好在邓媛连忙安慰她道:哥哥和俪娘这事,娘亲倒是不必烦恼。
在省城时,马大哥便已经知晓了此事。
等回家后,他定会想尽办法帮着哥哥跟马爷爷说情。
只是还需咱们先等上一等,此事并不急于一时。
恐怕哥哥就算能订婚,也得需要经过马爷爷的考验。
邓氏连忙又说道:等等等,这事若是能成,就算你哥拖到你叔叔那年岁也无不可。
这其实是一句昏话。
只是如今邓氏心事已了,再也不用担心村里人说他家的是非。
这心里一宽,说话也百无禁忌起来。
只是说了这话,她又先自打嘴,连忙又说了几句吉祥话。
邓家这边大喜大悲,鸡飞狗跳的。
最后还是邓媛亲自带着家里的婆子做了一顿饭食。
本来邓家如今条件就不错,再加上邓媛也是个爱吃会吃的。
时隔两年,这顿团圆饭,邓家人吃的自是十分尽兴。
偏偏吃着一半,忽然听见隔壁传来了摔盘的声音,一片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