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73 章

2025-03-22 07:59:21

之后的日子, 邓媛过得是极其平静。

沈二娘不再跑出来闹腾,整个桃源村都变得清静许多。

自打吴城入赘之后,便去了省城他岳父安排的书院苦读。

平日里极少回家, 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看看, 或者拖人捎来一些礼物。

对此吴秀才并没有什么埋怨, 反而逢人便说,吴城的婚事是他做的安排。

至于三巧儿,一直留在婆家,许久都不曾回过娘家。

吴秀才更是决口不提这个女儿。

慢慢地, 邓媛便觉得吴秀才似乎老了许多, 身体也不算太好。

可他就像是强撑着一般, 仍是在村中那所小小私塾里, 继续当着开蒙先生,认真地教导村里的幼童们识字。

偶尔邓媛也会遇见吴秀才, 那位老先生也会冲着她礼貌的微笑。

他眼眸中带着几分愧疚, 却并不曾亲自来邓家道歉过, 或许这便是他最后的尊严。

相较于吴家的落寞, 邓家却越发红火起来。

原本被村民叫作鳏夫的邓权, 转过年就得了个大胖儿子。

平日里周大姐仍是要忙于俪媛记糕点铺的买卖。

特别是她在成了美食大会的魁首之后, 更是成了美食界首屈一指地白案大厨。

可以说周大姐如今就是糕点铺的定海神针。

虽然二姐三姐也逐渐成长起来,可日常买卖到底离不得周大姐。

邓权也不想让她留在家中带孩子, 因而荒废了前程。

两人商量之后,便搬回到桃源村里居住。

原本邓权在桃源村也是有房子的, 早年他被邓母催婚催得厉害,便搬去农庄居住了。

如今重新修整了房屋, 又跟邓家串联起来, 竟也成了一座大宅。

邓母自然而然便帮衬着他们俩带起孩子来, 自然不再话下。

邓父也多了几分养儿弄孙的乐趣。

刚好邓翠翠也生了个男孩,老曹如今也应承下照看孙子的活计来。

因而这对老朋友凑在一处,越发有话题了。

邓翠翠那边生完孩子,自然是又回到了西洋工坊。

只是如意如铱誮月姐妹被邓媛带的,也逐渐入了境。

对做买卖的事情,她们越发有心得起来。

因而这对姐妹俩干脆也跟在邓媛身边继续干,偶尔也会被派过去帮俪娘的忙。

俪娘的工作反而更加要紧,她需要管理所有掌柜管事,每家铺子的大事小情。

这样一来,仓偈为她安排的四个大丫头,小丫头们,八个管事的,连带若干伙计,越发得用起来。

偶尔邓媛也会想,仓偈是不是把他的贴身侍卫都给俪娘安排上了,真真是公主待遇。

其他不用说,起码那些掌柜大管事都在俪娘掌控之中。

其中也有能力强悍之人,竟把京城的买卖都给打通了。

一路带着俪媛坊,在京城开起了一家西洋商号来。

邓媛心里自然也明白,这肯定是仓偈暗中使力了。

事到如今,仓偈的势力与俪媛坊的势力早已混杂在一起,分不出你我了。

这不就是当日邓媛所希望看到的,也是她的初衷。

只要俪媛坊不倒,将来邓家总有用武之地。

因此邓媛越发把大部分心思用在西洋工坊。

加大投入之后,她便带着工匠,制作出了越来越多的西洋玩意。

那些东西运到泉州,由邓翠翠娘家想方设法一包装,便成了质地精良的西洋货。

或是反手卖回给西洋商人,或是贩运到京城去。

渐渐地,俪媛坊买卖越做越大,当真是由南到北都是他们的商路。

行商圈里也出现了一个传言。

俪媛坊里除了大掌柜李九娘,这几年名声鹊起的马大东家,除此之外还有一位真正能点石成金的神级工匠。

但凡是他出手做的东西,定然能买个天价。

也因此俪媛坊的买卖才能这般顺畅。

倒也有商家想方设法,过去打听。

想着一旦把那位点金手挖过来,或者控制在自家手里,他们的买卖定然也会风生水起。

赚得数不尽的金银。

谁成想,俪媛坊内部竟如同铜墙铁壁一般。

就算安排许许多多细作到了里面,也只是白白干活,反而被俪媛坊抢了不少好处过去。

至于点金手到底是谁,却始终无人说得清楚。

与此同时,邓媛明面上的身份却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制糖大师。

当日里,她在美食大会上制作的百鸟朝凤,被称作庆朝制糖作品中的巅峰。

美食大会之后,便有许多糕点师制糖师父过来,拜会邓媛,与她进行切磋。

却又每每败在邓媛的奇思妙想之下。

邓媛并不是那种孤寡之人,倒也把她的一些独特的制糖技艺传播出去。

当初还有人笑话邓媛是个傻子,这样一来,俪媛记的糖果自然也就不再是独家了。

假以时日,定然会被徐家吴家反超过去。

却不想俪媛坊刚一彻底放开白砂糖制作工艺,遭殃的首当其充便是徐家吴家。

徐家吴家当日里在省城,便依靠价格战,想要联手把俪媛坊活活治死。

却不想邓媛俪娘在那里搞了营销,直接就把俪媛坊只做顶级高端糖果的名号,弄得天下皆知。

在那之后,俪媛坊也主要以高端糖果为主。

徐家吴家虽然也想染指高端糖果市场,只可惜他们的工艺始终都不是最好的。

给大众的印象也是以廉价糖制品为主。

因此始终都没能做起来。

如今各路商贩,都知道了白砂糖的制作工艺。

自然是人人都想争这笔买卖。

特别是那些曾经迫于压力,不得不跟徐吴两家订货的糖商,如今也开始自己搞起白砂糖来。

哪里还需要仰仗徐家吴家?而且,他们为了竞争还把白砂糖的价格压得更低。

这样一来,徐吴两家也尝到了当日里,他们联手压制俪媛坊的苦果。

只不过俪媛坊成功脱困,如今已经化茧成蝶,不断推陈出新,制造出新的糖果。

反倒是徐吴两家世世代代都是制糖大户。

却很难改进工艺,如今就如同陷入泥潭里,短时间内是无力脱身了。

正因为这事,邓媛名声也是极其响亮的。

她在俪媛坊的地位始终坚如磐石,无人能够撼动。

即便所有人都知道邓媛不喜欢盘账,也不喜欢参加那些繁杂的会议。

可单凭她在糖果上的功绩,也逐渐成了行商圈里的传奇人物。

至于邓媛的另一重点金手的身份,只有俪媛坊高层才知道。

在那些拿到股份的大掌柜看来,邓媛才是俪媛坊崛起的真正命脉。

她和俪娘一个主外(搞管理),一个主内(搞技术),偶尔还能搞一些出人意料的营销方案。

每每都震惊所有人,又能让俪媛坊赚进大笔金钱。

事实上,了解内情的人甚至觉得,邓媛才是俪媛坊真正不可或缺的那一位。

可她跟俪娘就是姑嫂,两人感情很深。

总归往后就是一家人,也不可能分开。

至于谁的名号在前,谁的名号在后,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然也有人觉得,俪媛坊将来真正的危机也只有邓媛出嫁了。

邓媛一旦嫁人,势必会带走俪媛坊大部分股份。

若她嫁的婆家安分守己,且无意与俪娘相争,俪媛坊定然会继续蒸蒸日上。

一旦邓媛的丈夫有了外心,或者使出什么手段来挑唆邓媛和俪娘的关系,对于俪媛坊来说,定然会酿成大祸。

俪娘偶然间听见如此论调,气得差点砸了茶桌。

她如今工作繁忙,心里积怨难消,恐怕对决断不利。

于是跟李九娘告假,又跑去找邓媛开解。

谁成想,连跑了西洋工坊和糕点铺两处,都扑了个空。

最后才听邓如月说道:小东家说了,今日她累了,不能继续干活了。

必须得回家休整一番,明日才能过来。

俪娘没办法,只能让人架着马车早早回到桃源村。

甚至都来不及回家打个招呼,她便悄悄来到了邓家。

邓家如今早早改建了房子,变成了四进的院子。

邓母一边看着邓权的孩子,一边对俪娘说道:那丫头就在后院躲懒呢。

你过去看她就是了。

俪娘闻言,便向着后院走去。

刚迈进院门的一霎那,俪娘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倒像是许多年前她第一次踏入邓家那般。

而邓媛也跟许多年前,似乎并没有什么两样。

仍是躺在一张老摇椅上,身上盖着个小毯子,此时正在树下,睡得香甜。

她似乎还做了什么美梦,稍微舔了舔嘴角,就仿佛馋嘴的胖猫儿一般。

恍惚间,俪娘似乎已经分不清记忆和现实了。

好像邓媛一直在那里,一直都是那副样子。

不管她们到底挣了钱,做了多大买卖,邓媛始终都是那个邓媛。

又怎么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而改变?更加别说会做出危害俪媛坊的事情了。

再者说,她家兄长那般喜爱邓媛,一直在等着她长大。

又怎么可能会眼睁睁看着她嫁给别人?再怎么说,她跟邓媛分开也是不可能的。

她们会一直在一起,好好把俪媛坊做下去。

就算他们长大了,身份也改变了,唯独这点是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