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2025-03-22 07:59:20

霍氏婚前也是独自做买卖糊口的。

自然知道这其中艰辛。

难得邓媛和骊娘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志气。

霍氏自是十分支持。

不仅让两个小姑娘来家里做酸梅汤,还把当日里她摆摊卖豆腐脑的车子桶子,盆盆碗碗都一并借给两个小孩使用。

邓媛又同她说起骊娘和家人打赌之事。

霍氏原本想着,媛儿刚多大,哪个又忍心让她出去吃苦受累。

不过是当她出去玩耍一番,见识一下市井人情。

不论买卖亏盈,其实无所谓。

霍氏愿意全力支持她。

不想邓媛俪娘这两个姑娘,竟是如此认真,竟还同家里立下赌约。

霍氏不禁叹了口气,又说道:既然是打赌,那这些东西包括那小厨房也不能白借你们,算是租的。

不过月底再来结算租金如何。

这样一来既不耽误俪娘的赌约,又为她们前期留下了充足的银子。

邓媛和俪娘自是立马就答应下来。

有了她这边的支持,两个姑娘信心大增。

回去坐在牛车上,俪娘便开始说起自己的计划和对未来的展望。

邓媛一耳出一耳进地听着,倒也及时回应了俪娘,却还是有些晃神。

到家下车的时候,俪娘终是忍不住推了邓媛一下,又说道:这一路你都在想什么呢?怎么一脸魂不守舍的?邓媛连忙说道:我在想咱们未来的商号到底是叫马邓记,还是俪媛商号。

虽然只是个买水的小摊子,也得起个响亮的店名吧?俪娘听了这话,连忙拍着腿说道:是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么重要的事情呢?看书看得眼花,来到院中练武的仓偈,一墙之隔听着糯米糕要给她们的水摊取名。

一时差点把手里的长剑掉落在地上。

偏偏他们家那个一心想靠一两银赚钱养家的小大人,却在一旁拍手叫好。

甚至跟糯米糕商量起来,马蹬肯定不行,与她们气质不符。

还是丽媛更好些,只是叫商号不好听,不如叫作俪媛记,俪媛轩。

俩小豆丁进行了热烈讨论,又决定回去后再征求家里人的意见,明日两人再另行商议。

仓偈忍无可忍,终于破功无声地笑了出来。

就一个买水的摊位,糯米糕非要给它起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

胖豆丁这小脑袋,一天到晚都在想什么呢?好不容易下了车,邓媛又连忙叫住了俪娘,怯怯问道:俪娘,你的字写得如何?也就一般。

我三岁便开始那笔练字,却始终比不上兄长。

俪娘面上有些不爽。

邓媛连忙说道,这已然足够了,清楚大方不露怯就行。

咱们的宣传语就交给你来写吧。

何为宣传语?俪娘又问。

仓偈自然也想知道。

就听糯米糕解释:古法传承,独家秘制酸梅汤,添加六种滋补药材,慢火精心熬制而成。

乃夏日消暑提神之佳品,健脾生津解渴之良药,有解酒养肝之能,亦可强身健体预防时疫。

总之就是这么一套说辞,你回去再润色一下,把它写得更好些。

俪娘一时都惊了,连忙问道:这就是宣传语?未免太夸张了?这不就是乌梅熬制而成的吗?邓媛却摇着白胖胖的手指说道:怎么就夸张了?这分明都是大实话,乌梅本来就是一种药材。

酸梅汤可不就是用来消暑提神的?至于那些功效样样都有。

只是人们只把它当成一种饮品,反而忽略了它的药用。

咱们写一张宣传语,字迹清晰大方,不过是提醒顾客们,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况且本来就是我自己从书里翻出的失传的方子,想尽办法复制出来,说独家秘制有问题吗?别人绝对做不出这个味道来。

俪娘呀,咱们丽媛记第一款商品必须用心做,争取一炮打响。

往后陶城甚至是省城,一提起酸梅汤,立马就要想到咱们俪媛坊。

说完,便一脸信任地看向她。

俪娘顿时受到激励,也忙附和道:媛儿说得有道理。

你放心,这个宣传语就算我写不好也不要紧,可以请我外公帮忙。

外公最是疼我,一定不忍拒绝咱们的大业。

邓媛点了点头,又说道:那我们就各自行动起来,明儿见面再说。

好。

说完,两人便郑重告辞。

院内仓偈剑早已放在一旁,他一边捂肚子,一边抠着土墙笑得腰都弯了。

心话说,这糯米糕到底怎么回事?一碗小小酸梅汤居然也能被她夸上天?俪娘也是,就这宣传语也要劳烦外祖父亲手写,简直就是胡闹。

更让人不解的是,等到俪娘期期艾艾求到外祖父面前,没怎么开口,马老爷子居然答应了。

饭后祖孙俩进了书房,竟当真商量起宣传语来。

马老爷子一边写,一边撸着胡子说道:邓家丫头平日里看着只会吃,想不到还有这般灵巧的心思。

俪娘在一旁夸道:媛儿聪明得紧,可她这人大智若愚。

不过这次既然答应了和我一起做买卖,媛儿自然也是要尽全力的。

外公您且放心,我们定会把事业做起来。

听着屋内俪娘的豪言壮语,仓偈却忍不住想起那日邓媛躺在椅子上纳凉的样子,真真如同懒猫儿一般。

他认识那人养的那只雪里白,也不过如此。

想着邓媛笑眯眯的脸,想着她抱着俪娘的手臂撒娇,想着她得意洋洋的亮出小胖手。

仓偈突然发现,邓媛当真是只胖猫儿。

可他却不觉得两豆丁靠卖水便能月入十两银。

她们到底年岁太小,根本不懂人□□故,难免有些异想天开了。

作为长兄,他定会包容她们的任性。

就算她们失败,也不会说风凉话。

只是还得尽快安排人,教她们读书。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邓媛和俪娘便打算开张了。

张捕头家离青山书苑并不远,霍氏那辆豆腐车又十分特殊,稍微一整修,就成了卖水的小车子。

霍氏见两个女孩个头小小,便准备让家里的妈妈推着车帮她们送到青山书苑去。

不想却被邓媛俪娘齐声拒绝了。

我俩互相配合,弄得动水车。

霍氏没办法,只得让妈妈把她们送出门去。

眼见着两个小不点一人推车一人拉车,互相配合一路前行。

霍氏忍不住摇头叹道:还是太小了些。

刚想让妈妈跟上去看看,不想巷口晃过一抹熟悉的身影。

妈妈又问道:太太,咱们还要跟吗?霍氏摇头道:罢了,回家去吧。

有老严跟着,又有什么人能动那两个孩子?*到了青山书院门口,邓媛和俪娘才发现这里的确热闹,就像个小型市集。

多半都是卖吃食的小摊位,也有卖笔墨纸的。

可惜她们来晚了,好地方全被人占了。

没办法只得找到一个角落。

两小姑娘便开始齐心协力搬出家伙事来。

四周其他商贩都一脸好奇地看着她们干活。

这时,却见一个十四五岁卖饼姑娘几步上前,主动帮邓媛她们搬东西。

邓媛和俪娘忍不住看了她一眼,那姑娘脸色不好,双眼却十分明亮。

又在一旁提醒两人,过会儿书院里的学生就出来找吃食了。

你们不快些准备好,等会儿还得吭哧吭哧把这水车运回去。

邓媛和俪娘连忙道谢。

那卖饼的姑娘倒也没说什么。

默默帮她俩收拾了大概,便回去看饼摊了。

倒是对面卖粥的妇人,见两个小丫头也跑来买水,便当作是抢她家生意的。

于是阴阳怪气地说道:好家伙,全陶城的孤女怕不是都跑到青山书院抢饭吃了?往后咱们的日子越发艰难了。

旁边那卖梨的小老儿又说道:什么人都觉得随便弄点吃食就能做买卖,那卖饼的到现在可还没开张呢。

她那饼都是什么玩意?想做买卖也不早些来占地方。

哪来的小孩,也跑到这里胡闹?俪娘听了这些话,便有些恼了,想上前跟他们理论。

却被邓媛一把拉住,又说道:俪娘,你个子高些,帮我把这宣传板挂好。

此时邓媛仍是眉眼弯弯,天生一副笑模样。

可她那双眸子却像是在山泉水中浸过一般,清凌凌的,还带着一抹暗光。

作者有话说:弱小无辜且能吃的糕姐:嗯哼,打脸的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