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日子,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仓偈果然找了当地最有名的媒婆,诚意十足地来到邓家提亲。
邓母得知这个消息,不禁喜极而涕。
她万万没想到, 自家姑娘竟能嫁给桃源村最有出息的马大郎。
虽然马大郎比邓媛大了几岁, 可是近几年两家相处下来, 邓母越发觉得马大郎沉稳又有担当,着实不错。
她正想一口答应这门婚事,却被邓父拦了下来。
邓父那边早知道邓媛另有安排。
那丫头如今心思大了,想干什么, 别人想拦都拦不住。
而且这些年看着邓媛一路走来, 邓父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
当初他因为身体不好, 没能实现亡父的心愿, 如今邓媛一路跌跌撞撞,却正在慢慢达成。
而见证了女儿成长的邓父, 也不禁产生了一种哪怕孤注一掷, 也要为女儿保驾护航的念头。
他想看着媛儿到底能走多远?正因如此, 他并没有直接答应这桩在任何人看来都十分般配的好婚事。
反而客客气气地王媒婆说道, 我家女儿娇养惯了, 从小到大, 所有事情都她一人做主。
如今婚姻大事,我们也要先听听女儿的想法, 再回复您。
劳烦王媒婆过几日再来一趟我家。
那王媒婆也是极有眼色的,而且之前她也曾受过仓偈的厚礼。
自然不敢为难了邓家, 于是又说了一番客套话,这才起身离开了。
就这样, 邓媛总算有机会跟父亲进行了一番长谈。
她倒也没藏着掖着, 便把那日三巧儿联合海盗们抓了她和仓偈的事情都跟邓父说了。
只是差过了中药之事不提。
邓父心中有些起疑, 本想详加细问,不想邓媛直接便问道:爹,您可知道邓通吗?邓父一脸病色,表情虽然没有明显起伏,可他放在茶杯旁边的手指却忍不住轻扣了一下。
他刚想开口说道:我不认识。
邓媛却直接说道:那日听闻三巧儿说,原来我不是祖父的亲外孙,而是海盗王邓通的后代。
三巧儿说,我体内流淌着贼寇的血脉,还用此事在仓偈面前嘲讽我一番。
邓父听了这话,顿时忍不住满脸怒容,又骂道:这三巧儿怕是疯了,咱们媛儿最是正派一个姑娘,哪里容得她这般污蔑?邓媛听了这话,满不在意地又说道:爹也不必再想方设法,刻意隐瞒着我。
若我当真是邓通的亲孙女,我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
事实上,那次侥幸逃生之后,我百思不得其解,泉州那边的海盗为何要对我痛下杀手。
我到底没能忍住,又去找邓翠翠旁敲侧击一番,这才知道原来邓通身体如今已然不好了,那班海盗正在选接班人呢。
这才牵连到我头上。
邓父听了这话,再也克制不住,不止神色大变,且又连声说道:这又与你何甘?咱们家早与邓通断了关联。
邓媛也生怕父亲急出个好歹来,连忙倒了一杯茶给他吃。
邓父缓缓吃下,这才稍微好了些。
邓媛把她从邓翠翠那边打听来的消息,也跟父亲说了。
邓父自然不愿意,直说早早就断了关联,邓媛无需再去理会泉州那边事务。
他会想方设法写信给邓通的,叫他约束好那些手下人。
邓媛这才知道,原来父亲从未真正跟那边断了关联。
只是邓通如今年老体衰,已然活不了多久了,哪里还有余力去束缚管教底下人?就算他想办法处置了一些心怀不轨的人。
难免还是会留下后患,一旦邓通去世,也难免会有些漏网之鱼。
一旦邓家人在陶城的秘密被泄露出去,指不定还会有多少邓通仇人找上门来。
想到此处,邓媛头脑越发清醒,事到如今,她不得不去泉州。
于是这一日,邓媛细细跟邓父说了自己的想法。
她想去泉州重新打通商路,再则若有机会,她会想方设法,暗中扶持一个可靠之人继承邓通衣钵。
同时加强两边的联系。
若有可能,将来俪媛坊出海去西洋做买卖,少不得还要那些海盗助力呢。
邓父先时是不同意的,可架不住邓媛说的有理有据,并且不断在一旁劝他。
到最后邓父还是被说服了,松了口风。
他又问道:你说要跟马大郎订婚,一旦订了婚,你又如何到泉州去?邓媛则是信誓旦旦地说道:他如今有他的事业要做,估计三五年都做不完。
这段时日,我刚好拿来做自己的事。
邓父越发跟不上年轻人的想法了,只是邓媛的性子他又十分了解。
一旦这丫头不懒了,认真做起事情来,便是要做到底的。
几头牛都拉不回来。
想到这些年邓媛取得的成就,邓父既是欣慰又是无奈。
最后只得说道,罢了,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就这样,邓媛和仓偈很快定下婚事。
他们订婚礼在桃源村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过得那些礼更是让村人看得直咂舌。
那马三娘更是对邓媛满意得紧,拉着邓媛的手便不断对村中妇人们说道,这个儿媳妇我打心里喜欢。
我家仓偈也一直等着她长大。
如今我们家也算终于如愿了。
只盼着媛儿早些嫁到我家。
邓母也说了许多吉祥话。
她早些年便跟马氏交好,后来俪娘嫁入邓家,邓母待她更是如同亲女儿一般。
马氏感激在心,如今对邓媛也是加倍的好。
可以说,两家也是极其和谐的,引得桃源村众人都是羡慕不已。
那沈二娘自打三巧儿死了之后,便有些疯疯癫癫。
也不知怎么的听见家里的婆子说起邓媛和马仓偈订婚之事,又忍不住发疯闹了一场。
好在吴秀才找人把门已经锁死,她再怎么折腾倒也出不了门。
邓家马家总算得了个清静。
订婚之后,邓媛又去找邓翠翠说了自己的决定。
邓翠翠自是十分欣喜。
之后的安排由她全权处理自是不必多说。
仓偈有了邓媛的私印,军费自然十分充实。
他一直忙于自己的事情,这段时间嫌少回家。
倒是派人送了各式各样新奇有趣的事物回来。
俪娘直说,兄长待你也是十分上心的。
邓媛也只是故作羞涩地笑笑。
两人许久不曾见面,她也谈不上有多思念,反而觉得不用见面,不用动心眼,各自谋划,反而轻松许多。
如今的邓媛甚至有些迫不及待要去泉州了。
也就在这时候,俪娘也终于要生了。
那一日,邓家三口人本来都守在房门外等着。
后来,邓母见邓父身体状况不好,便叫他先回房休息。
邓父也不想在这时候给家里人再添麻烦,便回去休息了。
邓媛和邓母两人守在外面。
有个经验丰富的产婆在屋内帮着俪娘生产。
邓媛上辈子也没经历过这些,听着俪娘一声声惨叫,她只觉得头皮发麻。
远离了现代医学各种手段,女人生孩子就如同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似的。
一不小心,便会出现意外。
邓媛吓得瑟瑟发抖,心里只想着,她不如不生算了。
反正有的是人想给仓偈生孩子。
她忍不住胡思乱想的。
好在有惊无险,俪娘折腾到下午,总算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孩。
邓母抱着那个哭声响亮的男孩,直说:你哥终于后继有人了。
邓媛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之后家里总是很忙,洗三的时候,马氏和马老爷子特意来了。
可惜邓喜却没能回来。
为这事,俪娘心里还有些不痛快,邓媛没少安慰俪娘。
好在为母则刚,儿子给俪娘带来不少乐趣,她也很快便振作起来。
眼看着一切正在恢复,邓媛也要启程去泉州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