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33 章

2025-03-22 08:00:53

大战之后, 战场上充斥着悲悸与低沉的气息,无数倒在血泊中的尸首中,还有许多并不完整, 一眼望去叫人触目心惊, 双方休战后会各派人带回自己的战友,这场仗太过惨烈, 等处理好一切已经过了三日。

在这场战争中存活下来的将士, 多多少少都受了伤,致残的亦不在少数,自三日前休战后, 边城军营中的大夫便几乎是不眠不休的为将士们诊治, 贺若真等人也帮着给将士们做些简单的包扎, 喂药等。

吴清给一个重伤的士兵喂完药, 看着他昏睡过去后,便看向一旁正在给人包扎的贺若真,缓缓道,若非国师与小殿下来的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三日前, 贺若真与李凤璟景子颜三人各带一队人马在战场上杀出了一条血路,打了风岳人一个措手不及,最后以贺若真穿过千军万马重伤风岳主将后,风岳撤兵。

对于云宋士兵来说, 援军的到来自然是意外之喜,让边城绝处逢生,而对于风岳来说, 明明是胜券在握的一仗, 最后不仅没有攻破边城, 反而还失去了主将,这于风岳而言打击不可谓不大。

昨日,重伤的风岳主将身亡。

这对云宋将士来说,是大快人心的消息。

也是自开战以来最让人欢腾的消息。

这场惨胜狠狠地挫了风岳的锐气,短时间内,他们不敢再发起进攻。

贺若真给士兵包扎好伤口,才抬头看向吴清,认真道,若非吴将军临危受命,誓死保护边城,此时边城早已被破。

她向来不会说客气话,这句话她是由心而发。

吴清与安磷二城的两位后生,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激发超常的潜能,如今军中提起几人都是赞不绝口,任谁也没想到,最后守在边关的会是几位年纪较轻的小辈。

而今军营中说的最多的几句话便是,后生可畏,英雄出少年。

吴清略有愧色的低下头,若我昔日随父兄多学些本事,也不会被逼上绝路下令封城门死战,也不至于死那么多....吴将军。

贺若真打断道,正色道,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是啊,换成我,或许还不如你。

李凤璟不知何时走了过来道。

他这话并非自谦,风岳来的太急,太猛,几乎让边关毫无招架之力,且兵力相差太大,能在这样的劣势下拖延数日,并非易事。

吴清见此忙颔首,小殿下。

李凤璟朝他点点头,道,吴将军伤势不轻,这里有我们,吴将军还是回帐休养为好。

我没事。

吴清苦笑道,我总归是死不了,可兄弟们......他话没说完已经哽咽,一想到被他下令封死在城外,最后却还用性命保护他的将士们,他就觉得万分愧疚,这几日他都不敢合眼,闭上眼眼前便是战场上血肉模糊的将士们。

另一边正给士兵喂药的陆窈手微微一颤,一行泪不可控给落了下来。

她是战场上唯一的女子,在最后的关头,她被所有人护着,即便都知道最后一样会死,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挡在她的前面,而却是她亲口下令让他们死战,亲手将他们送上一条不归路。

贺若真与李凤璟经过这几日,自然是知道他们的心结,二人对视一眼后,贺若真看了眼陆窈,才轻声道,你们下令封城门,是在尽最后的力量保护边城,若非你们下此令,我们来时边城就已经破了,先不说边城一破,磷城安城皆危矣,就说这城中百姓,这是他们的故土,是他们的家,他们不撤退就是已经做好了与边城共存亡的准备,若非你们用生命拖延时间,边城与他们,都不在了。

而边城一破,所带来的一连串的祸事远不止于此。

吴清紧了紧拳,眼眶一片猩红。

陆窈咬着唇,肩膀耸动的厉害。

你们想保住边城,保住一城百姓,而你们的将士在保护家国的同时,也想保护你们,最后,你们都保住了自己想保护的人。

贺若真轻缓道,他们不会怪你们,你们都是英雄。

吴清猛地抬头看向贺若真。

他心中快要将他折磨疯了的郁结,在这一刻缓缓的消散,那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洞,徒然照进了一束光。

将士们的抚恤金会加倍发放,他们的亲人余生都会衣食无忧。

李凤璟拍了拍吴清的肩膀,轻声安抚道。

虽然再多的抚恤金也换不回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可这已是他们活着的人唯一能做的。

一阵轻而压抑的呜咽声传来,几人回头看去,却见王亭不知何时醒来,显然时听见了他们对话,亦是与吴清,陆窈一样有着同样的心结。

他们都是不到二十的少年少女,过往都是顺风顺水,头一次经历战场便是这样的惨烈,虽然在危急关头他们表现的临危不惧,英勇无比,可他们的心里怎会不怕,眼睁睁看着一条又一条生命在眼前凄惨壮烈的战死,他们心中早已是千疮百孔。

边城吴家最受宠爱的老幺褪去一身散漫,成了军中稳定人心的将军;安城陆家长女失去了父亲的庇佑,用她纤细单薄的肩膀扛起了安家军;磷城王家惯爱与父亲唱反调的独子,义无反顾的接过了父亲肩上的担子。

仿若一夜之间,他们都长大了。

门口,杨家小公子静静的望着里头的这一幕,历来鲜明活泼的脸上,头一次有了悲悸。

他也是刚刚才得知,在边城苦战数日的主将竟与他一般年纪。

而他在来之前,还在街头斗蛐蛐儿。

他自来就无意官场,直到听闻战事起,直到祖父要以年迈之躯上战场,他才惊觉自己身上的责任,但哪怕是那时,他也只是想保护祖父,不想让祖父涉险,所谓的想要建功立业,也只是明白在那种情况下,杨家应该去一个人。

而现在,当他亲眼看见鲜血淋漓的战场,看见失去亲人悲痛欲绝的百姓,看见无法拼出一具完整尸身的残肢,他才如梦初醒。

有些事,只有亲眼见证,亲身经历才懂得其中滋味。

在和平的年代,在盛世中,他可以游手好闲,浑浑噩噩,但如今...他昨夜从国师与小殿下口中得知,边城战事恐怕只是个开始,也就是说安稳了多年的天下,要乱了。

乱世中,他不能再躲在祖父的庇佑下。

这一次他是真心的想要为国家献出一份力。

当今府衙文官皆是以考取功名,并非一代传一代,而武将却大多都是家中子弟有出色者得朝廷认可后可接管,尤其是边关,几乎都是子承父业。

如今这三城小辈临危受命,不用说已是立下了威名,将来这三城兵马自会落到他们手中。

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而他的路,又在何方。

而他不知,这一场战争不止让他醍醐灌顶,还有一人也感触颇深。

-秋风瑟瑟,打在坚固的城墙上,带来一片呼啸。

李凤璟负手而立,眼神晦暗的看着远方。

几日前,目光所及是尸横遍野,如今已被清理干净,若非空气中飘荡着浓浓的血腥味,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可他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李凤璟不用回头都知道是谁,他微微偏头唤了声,师父。

贺若真浅浅嗯了声,上前与他并肩而立。

之后二人久久无话,皆沉默的看向远方。

虽无言语,但彼此都知道对方心中在想什么。

果然,一刻钟后,李凤璟转头道,师父,真的要乱了吗。

亲身参与这场战争后,他的眼中已少了很多光,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悲凉。

贺若真对上他的视线,打破了他眼底存留的些微的侥幸,风岳兵力远不及云宋,虽然突袭打了云宋措手不及,但他们知道,一旦朝廷的援兵一到他们必会惨败。

李凤璟眸子暗了暗,而后接着贺若真的话道,所以,他们敢以一国半数兵力攻击,是因为还有后盾,亦或者说,他们觉得云宋的援兵来不了。

什么样的情况云宋的援兵不能来。

那只有云宋其他边境陷入了更大的危机。

除去风岳,云宋的边境还有祁周,沧和。

沧和倒不足为惧,但祁周.....今晨接道消息,援兵十五万已经快到了。

贺若真继续道。

李凤璟一愣,颇有些诧异。

十五万?若按照他们的猜测,朝廷不应该派这么多兵力来边城才对!毕竟比起风岳,祁周更让人忌惮。

该不是父皇是因为我在这里!李凤璟皱起眉,焦急道。

贺若真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过了许久才道,是,也不是。

朝廷派十五万兵力支援,其一,圣上知道他们在江城,也知道他们一定会前往边城,所以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派兵支援,虽有她在,但李凤璟是云宋皇室唯一的嫡出,在这紧要的关头,他绝不能出事。

风岳与暮云相连。

这便是其二。

李凤璟一怔,看着贺若真半晌后,才突然明白过来她的意思,师父是说,风岳的背后不止有祁周,还有暮云。

他的话音微颤。

若真是这样,天下真的要乱了。

如今天下四大强国,分别为云宋,西擎,祁周,暮云。

若是其中两国同时攻打云宋,那云宋即将面临一场大战!雪山送来消息,暮云已整顿二十万兵力驻扎风岳边境。

贺若真沉声道。

雪山的生意遍布天下,这是风岳暮云那边先后传来的消息。

李凤璟闻言脸色彻底变了。

若这消息从别处来的,他尚还存几分疑心,可若是雪山送出来的,那就是板上钉钉了。

呼啸的风刮过耳畔,让人心中生起一股焦急与烦闷。

李凤璟深深吸了口气,压下心头浓浓的不安。

安稳的日子过惯了,大战来时,便更让人心悸。

而李凤璟的这股不安,很快得到了证实。

五日后,朝廷援兵至,带兵的是一位曾于帝师上过战场的大将。

有他坐镇,加上如今二十万的兵力,就算暮云当真越过风岳来犯,也尚有敌对之力。

但众人还没有来得及松口气,便又得到了另一个让人窒息的消息。

祁周已发起进攻,边境沦陷一城,肃城已岌岌可危。

程将军拧着眉头道,我离京时,朝廷以派侯将军带十五万兵力前往沧和边境。

饶是李凤璟这些年不关心朝政,也知道朝廷有名的大将只有两位。

一是程将军,二是侯将军。

如今这两分别带兵出征,那么朝廷已经没有了威震一方的将军!为何!李凤璟急道,祁周来犯,为何不派侯将军前往。

沧和与祁周暮云皆有交界处。

贺若真听到这里脸色极其的暗沉,低声道。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便都明白了。

所以,一旦沧和发起战事,情况比祁周更为危急。

帐篷内陷入了很长一阵沉寂。

吴清几人都是面色苍白。

他们都很想能献出自己一份力,但他们心里都清楚,之前他们拼劲全力也只是多拖延了几日的时间,若暮云大军来犯,他们没有抵抗之力,边城必须得有老将镇守。

祁周,父皇如何安排。

不止过了多久,李凤璟才道。

贺若真闻言神色复杂的看向他。

她大约能猜到陛下的意思。

果然,程将军沉声道,朝廷如今虽说已没有经验十足的老将,但上过战场的将领也不少,可打仗士气极为重要,若没有威名在外的将军,一般这种情况....他说到这里顿了顿,才继续道,御驾亲征。

话落,众人皆无声的看向李凤璟。

御驾亲征无疑是最能鼓舞士气的。

但众所周知,圣上不会武。

虽然圣上曾得帝师教导,但并不包括武功,不过兵法自是懂的。

御驾亲征倒也不用圣上亲自上阵杀敌,但边境刀剑无眼,谁也不敢打包票圣上一定能毫发无损的归来。

不过,眼下已有将领带并前往肃城,若能退敌,圣上便不必御驾亲征。

程将军又道。

但他这话并没有让众人松一口气,他们都知道祁周是最难啃的骨头。

我要回京。

李凤璟突然道。

李凤璟的决定在众人意料之中,若圣上御驾亲征,京中需要人坐镇后方,而这个人自然是小殿下。

贺若真也有此打算,闻言只点了点头,小殿下想何时启程。

越快越好。

李凤璟道。

好。

边城已有程将军坐镇,他们自然是放心,几人当天便收拾行囊快马离开了边城。

杨小公子也一道离开回江城。

与贺若真几人分开时,他已经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

他决定参加科考,在这之前他会陪在祖父身边,度过这次难关。

回到京城,已是十月底。

途中,他们总算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前往祁周的胡将军虽然没有来得及救下肃城,但保下了第三座城池,霜城。

霜城易守难攻,加上胡将军极善阵法,祁周久攻不下,双方已陷入胶着的局面,霜城暂时没有危险。

风岳进攻两次皆失败,目前暂且无动作。

沧和举兵十万进攻被侯将军打了回去,之后再也没动静。

局势看起来一片大好,但战争没有结束,所有人心里都仍绷着那根弦。

进京的前一夜,贺若真等人歇在一处客栈。

正是贺若真与李凤璟初次见面时的地方。

彼时,小殿下一身污泥,脏的只剩下一双眼睛在外,沈念嫌弃的退到了门边上。

贺若真亦不想挨他。

那时的小殿下,明朗,灿烂,朝气蓬勃。

如今的李凤璟,眼里满是深邃与沉重。

他站在廊下望着那间,他曾经被绑架呆过的房间。

他犹记得,那时她一身白衣,仿若从天而降,他一度以为是仙女下了凡尘。

其实,这个想法倒没有错。

雪上贺若族居于世外,她不食人间烟火,用一锭金子买一个包子,可不就像那未入人世间的仙女。

她一路的事迹是那三年在贺府,他从锦衣卫口中得知的。

想到此他唇角轻轻一弯。

那时的她一定很可爱,可惜他从未见过。

贺若真刚打开房门,便看见李凤璟立在廊下盯着那间屋子瞧,她微微一怔后便欲关上门进屋,便还没来及得及便听他道,师父。

贺若真停下动作抬头望去,只见他正遥遥望着她,目光深沉而又坚定。

师父,我有话想说。

贺若真当即意识到了什么,心中猛地一跳,我...我累了,想早些休息。

可师父刚刚不是要出吗?李凤璟只当看不出她的回避,接着道,师父为何见了我便要关门,是不想见到我?是我何处惹师父生气了?不止今日,这些时日她都是如此。

几乎不给他们二人独处的机会。

他明白她的意思,他也想过就此作罢。

毕竟他很快就要及冠,很快就要册封太子。

已经到了他放下她的时候。

可是,每每这样想着他就心痛难忍,他也想过会不会这只是他的执念,会不会时间一久,他就能忘了。

但最后他发现,他忘不了。

他不想放手,不想与她疏远,更不想放她走。

从初时心动到后来喜欢,再到如今,她已深深的刻在了他的心上。

他想和她在一起,想娶她。

除了她,他不会再爱上任何人。

所以,他想再努力一下。

纵是百年规矩那也是人定的,他想试试。

若最后实在不行,他起码也拼尽了全力,也无憾。

贺若真被他的眼神灼的偏过了头。

他们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近三年,对彼此不说了如指掌,也是有着一定的了解。

有些事,即便不说出口,彼此心中也都有计较。

就比如,她这些日子的疏远,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比如,他此时光一个眼神,她就已经知道他想做什么。

她不知道事情为何会发展到这一步,令她措手不及,也在她的意料之外。

但事已至此,或许逃避已经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他们之间,或许需要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

好。

她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淡淡说了声好。

李凤璟勾了勾唇,此时此刻,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决断,他要知道,她是否对他动过心。

抛开他们的身份,她是否喜欢他,哪怕只有一点点,一刻的心动,他也不会放弃。

反之,他便就此做个了断。

若她从未对他有过半点男女之情,那么不管他如何努力,都是在对她造成困扰。

这于她不公平。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