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2025-03-22 08:01:59

向来冷静稳妥的阿准, 第一次如此失态和暴怒,沈小茶对上他发红的眼睛,心里酸酸涩涩, 突然之间不知该如何反应, 只呆呆地站在原地。

阿准哥哥,别吓到阿姐,你看她衣服都湿透了,先换身衣服。

阿俊见两人无声对立,只好硬着头皮提醒。

经历恐惧、惊慌之后松弛下来的沈小茶,突然有股暴哭的冲动, 不是委屈而是劫后余生的喜极而泣。

阿准拿下她手腕上挎着的竹篮子, 忍不住皱眉, 都什么时候了还记得这玩意儿?阿俊搀扶着她疲惫的身子, 三个人内心皆思绪万千,院子里的篝火燃得正旺,映红了小院的每个旮旯, 沈小茶贪婪地看着这一切,悄悄湿了眼眶。

如果坑里有毒蛇、如果她昏迷过去......她闭了闭眼驱散乱七八糟的想法, 阿准帮她打了热水放门口洗漱下,我来做晚饭。

拉上窗帘,直到热水彻底变冷, 她才依依不舍地从澡盆里出来, 浑身的酸疼疲惫、心里的那点后怕, 被热水澡疏解,整个人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院子里, 阿准正就着露营灯准备晚饭, 她看了看便招呼阿俊一起拾掇那泼泼洒洒还剩小半篮的枞菌, 这东西不经放,即便放冰箱明天怕也不新鲜了,毕竟她在坑里耽搁了太久。

等阿准做好饭,他们刚刚把菌子择净、洗好,南瓜粥还在冒热气,这会儿吃肯定吃得一身汗。

我再加道菜,等会儿。

她看了眼柴禾烧尽只炭火的篝火堆,从角落里翻出几根苞谷棒子、五根茄子、几个辣椒。

苞谷放在火堆边烤,烤到苞谷粒金黄就翻一翻,辣椒跟茄子直接放到炭火上烤,烤到软烂才行......交代完,她开始捣鼓枞菌。

先调出淘宝,买了一小罐炼制好的鸡油、几两花椒跟干辣椒,锅烧热加足量鸡油,加入完整的蒜瓣,倒入沥干水的枞菌,慢慢翻炒,直到水分炒干,放入花椒、辣椒、盐,再加入少量糖提味,灶里仅留少量炭火徐徐焙着。

浓郁的香气,吵醒了整个小荒村,小黑小白急得转圈圈,恨不得跳进锅里大饱口福,沈小茶踢了踢它们,烧起另外一口锅,用剩下的枞菌做了一盘青椒爆炒枞菌,又将拌辣椒茄子的酱料制好。

辣椒跟茄子好了吗?她冲着火堆边伸长了脖子往灶台看的两人叫道。

差不多了。

他们忙不迭异口同声地回答。

她将枞菌装盘、熄灭熬鸡油枞菌的火,这才走过去用火钳夹住烤好的茄子跟辣椒放在龙头下冲去黑皮。

冲凉的辣椒、茄子撕成条,倒入大蒜、干辣椒、酱油、醋等调好的酱料,一道解腻又美味的火烧茄子就做好了。

三个人围着桌子吃了一顿宵夜,沈小茶说了自己下午的经历,阿准自责不已我该去那边看看的。

吃完,阿准阿俊抢着收拾碗筷,沈小茶乐得轻松,她回屋重新擦洗一番,歇息了。

躺在床上,清幽的月光从没拉严实的窗帘缝里倾泻下来,她闭着眼想心事。

地里的菜跟庄稼慢慢就要熟了,等秋天真正来临后,山上的野果子跟地里的庄稼都要丰收了,唉,房子什么时候才能盖起来呢.....第二天,他们就将猕猴桃晒得晒、熬得熬,沈小茶最终还是没有酿猕猴桃酒,她怕自己酿的酒温度控制不好容易变质中毒。

立秋后的日子,事情一波接着一波,农活好像永远没有尽头,那乐极生悲的一天,反倒成了记忆里最闲散的日子。

黄花菜花期期间,沈小茶跟阿俊每隔几天天不亮就上山采摘黄花菜花苞,花海之行成了他们每天的固定行程。

阿准则每天按部就班的夯房子,在夯土机的加持下,土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上生长着,一切都井然有序。

半个月后的某天清晨,沈小茶跟阿准一人一个背篓往山上去,现在频繁采摘,每天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就能采摘完,花苞越来越少,绽放的花却越来越多,黄色花海随风起伏,摇曳多姿。

阿姐,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儿......阿俊抬头看看前方正忙着采摘的沈小茶,鼓起勇气终于开了口。

嗯嗯,你说。

这些日子相处下,两个人越来越像姐弟,距离在不知不觉间越走越近。

我想每天挤些许时间看书,不想荒废了学业.....沈小茶回头认真点头这是好事啊,怪我疏忽了,我给你准备一些笔墨纸砚,你都看些什么书?临谁的字......阿俊没想到沈小茶对此毫不排斥,一一回答了,沈小茶暗暗决定回去就给他安置妥帖,就不知现代能买到的科举相关的书,跟这个时代是否一样?他还年轻,一辈子困在这样的小荒村委实不太现实,科举入仕才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归属。

阿准呢?她记得他说过,他想留在这里生活一辈子的,但总得问清楚才好,她自己社恐且厌倦人情往来十分复杂的多人群居社会,不能强求别人亦如她一般,一生过这种离群索居的日子。

一阵鸟鸣打断了她的思绪,两个人加快速度。

卖完今日份的黄花菜,余额变成了四万多,一边花一边挣,还能存下钱,沈小茶已然十分满足。

走,去地里摘点菜做早饭。

她招呼阿俊。

清晨,山风习习,尚不太热,他们默默绕着两块田走了一圈。

这些日子隔三差五掰土豆茎回去喂小动物们,眼见着土豆植株渐渐变黄,看样子过不了几日就要挖土豆了。

她蹲下/身,折了一根木棍子,选了一株茎已有些枯萎的土豆,先将土豆秧拔掉,秧子带出了几个沾着湿润泥巴的小土豆,挖开根部的土,几只长长的黄皮土豆露出来,个头均匀且大。

没白瞎了那么多肥料!沈小茶随意抹了抹土豆上的泥巴,统统丢进背篓,再等等吧,再长长,挖早了有些土豆娃娃还在长,可惜了。

土豆地旁边的红豆,花期已过正在结果,每棵秧子上都挂满了绿色的荚,看着很是喜人。

苞谷颗粒都变/硬了,一指甲掐下去都不冒浆了,啧啧,就吃了一顿包谷浆,怪可惜的!旱灾过后,他们在那些苞谷被拔掉的地方,见缝插针地撒了许多上海青,如今已绿油油的,每一窝差不多刚好够一顿的量,沈小茶随手拔了一大把,打算中午吃。

与包谷间作种植的花生,也长得不错,她拔了一株花生,根须上挂满八字型的果子,扯一个捏一捏壳子硬/硬的,差不多可以拔了。

旱稻的穗子正由青变黄,稻谷杆子被压弯了腰,收成看着不错,之前拔掉的稻谷地空隙,被她撒了一些芥菜菜籽,本来不抱什么指望的,没想到竟也长得极好,一棵棵挺拔而苍翠,幸好她撒种的时候没撒那么密,不然这硕大的芥菜还不得抢了稻谷的阳光?她掰了一些芥菜叶子,这个焯水凉拌很好吃。

他们每隔几天就要摘一次豇豆、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炒着吃,或腌或晒做成储备菜,所以这些蔬菜显得有些稀稀落落,她顺手摘了一些扔进背篓。

后来补种在白菜地跟萝卜地里的雪里蕻这会儿也一片繁茂,等再过几天跟芥菜一起腌吧,不过在此之前,她还想吃一顿芥菜炖猪大肠。

那些佐料们也老了,紫苏倒还能吃,她摘了一把打算拌个黄瓜,嫩黄瓜也越来越少了——且吃且珍惜吧,沈小茶幸福地叹口气。

关上地里的木门,沈小茶突然有种自己是园长的错觉,这满园庄稼在他们的呵护下,经过漫长生长旅途中的风吹日晒、洪涝旱灾,出苗、开花、结果、成熟,走完庄稼的一生,留给他们满仓的粮食与希望。

不过,地里的庄稼一夜之间跟约好了似的,都变成了待丰收状态,真是让人又喜又愁的一件事啊——喜的是些大好的收成,愁的是活儿赶活儿,盖房子、收庄稼一件撵着一件。

阿俊,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沈小茶扭头看向嘴角一直挂着淡淡笑意的阿俊。

这种生活更适合告老还乡。

阿俊思考了一番,颇为正经地回答。

沈小茶瞪他一眼你才多大年纪就想到告老还乡了?先考上状元再谈什么告老还乡吧!说完两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他们站在山上默默俯瞰脚下,夯土机的轰鸣声让整座村子都热闹起来,淡白色的袅袅炊烟消失在天空中。

再过不久,咱们就能住上真正的房子啦~她看着绿树已遮不住的土墙,心生向往。

两个人到家时,阿准已将粥煮好,是解暑的绿豆粥,豆子跟米融为一体,不加糖自有回甘。

沈小茶炒了一个酸辣土豆丝,又将芥菜焯水做了个凉拌菜。

阿准夯完一面墙,手都还没来得及洗就一溜烟儿跑向沈小茶,着急地像个孩子快!快!来看看。

说完就将她往鸡圈那里扯,沈小茶好笑又好气,你急个什么?等看清地上放着的东西,她也狂喜不已,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大概就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