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个头发梳在脑后、身穿暗蓝色对襟衫的妇人气势汹汹的朝着舒语冲过来。
一上来,二话不说揪着舒语的耳朵转圈圈、掐着她的手臂边打边骂:你翅膀硬了是不是?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当妈的?分家这么大的事都不回家吱一声,你有能耐了。
舒语犹豫半响,眼神偷瞄试探道:吱~又是一顿毒打!小瑾跑过来抱住外婆的脚:外婆,你别打妈妈,你打我吧,是我要分家,都是我错。
接着又跑过来俩个小豆丁,一个抱住舒语护在面前,一个伸手拦在中间。
这俩人分别是沈文瑜、沈文安。
安安抱住妈妈扭头乞求外婆:外外,不打、不打。
小鱼也是唱作俱佳:外婆,你别生气了,你打妈妈不要紧,不要把自己气坏了,我心疼。
捂着胸口装得似模似样的。
李桂花面色动容:还是小鱼心疼外婆,不像你那没良心的妈,整天惹我生气。
再找不到比小鱼更招人疼的了。
李桂花就是原主的亲妈,现在是舒语的亲妈了。
小鱼殷勤道:外婆,天热了,我们进去吧,你在我心里那是最最最温柔、最最最优雅大方的老太太,跟我妈生气不值当。
最最最温柔的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了:可不是,我最温柔不过了,犯不着和你妈那种二愣子生气。
优雅的老太太警告舒语:你自己看看,三个孩子多孝顺、多招人疼,你要是再干那些不着调的事,仔细你的皮。
脸上柔和带笑,眼里对舒语下刀子,似乎只要舒语的回答不是她想要的就要刀了她。
......区别对待不要太明显!识相的低头告饶:是是是,我保证以后绝不干蠢事,好好照顾他们。
也不知什么原因,舒语在李桂花面前怂的很,难道是血脉压制?其实她很羡慕原主。
比起血脉亲缘淡薄的她,原主可以说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
原主家有俩个哥哥、一个弟弟,前面的哥哥都已经结婚生子、弟弟也在读高中。
亲妈也不重男轻女,甚至更疼女儿,只要原主受欺负都会帮原主出头,就连她的三个孩子大半时间都是娘家带大的。
人与人之间就是那么微妙,磁场一对,你就知道自己能不能和她相处下去。
舒语对李桂花就是这样,就刚刚那么一瞬间,舒语产生一种李桂花才是她亲妈的感觉,所以她任打任骂。
李桂花瞥了她一眼,算你识相!她弯腰对三个小崽子温柔道:小瑾,你带着弟弟妹妹玩,这里交给我们。
小瑾点头:好。
牵着弟弟妹妹的手就走:小鱼、安安,走,我们去玩。
看他们走远以后,李桂花又变脸了,反正就是对舒语没个好脸色:还要干什么?准备在哪里吃饭?狂风暴雨咋都留给她了,不是说好的娇宠吗?一般在农村,只要不是什么大工程,像砌墙这种小事都是请附近的人帮忙,只要煮好吃好喝的招待好就行。
她和三房是一起的,他们从村里借来锅碗瓢盆放在三房,请了几个同村的妇人来帮忙煮饭,还借了几张桌椅摆在三房院子,饭准备在三房吃。
舒语他们这边就放材料,什么土砖、泥沙就在他们这边准备好拿过三房那边用,既不互相打扰又干干净净。
她感觉老妈在压抑怒火,也不敢拔老虎须:饭菜都在三房,我们准备在那边吃。
带着她朝三房煮饭的地方走去。
李桂花面无表情的跟在后面:准备了几个菜?有多少人吃饭。
有......全部说清楚后地方也到了,同村的几个嫂嫂婶婶和舒语打招呼:小语,你妈妈也来啦!互相介绍后,给她们解释舒母过来的原因:是,我妈听说这边忙,过来帮忙。
那几人当即和李桂花搭上话。
李桂花也是交际一把手,不多会儿就和大家熟悉起来。
其实舒语他们村和娘家村子隔得不远,俩个村的人遇到还能攀攀关系,上数十八代、下数左亲右戚,都是亲戚!不信?看李桂花他们就知道了!我是舒家村的,舒友全家。
舒家村?我小姑子就是嫁到舒家的,舒大山你知道吗?不会是舒大山媳妇沈小花吧?舒大山是我同族侄子,他叫我伯母。
哎呦,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了。
按理,我该跟着小花叫你伯母了。
叫啥都行,我不计较这些。
伯母,我听说你们那xx和老公离婚啦?可不是,我跟你说......她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只要在妇女堆里坐三十分钟,全村的事情你都了解的差不多了!现在看来所言非虚。
在厨房这种地方,只有她们不知道的,没有她们这群老娘们不敢说的。
.二嫂,伯母去厨房啦?周然鬼鬼祟祟走过来。
舒家伯母有点厉害,把她牛气冲天的二嫂打得毫无反手之力,屁都不敢放一个,完事儿之后还得毕恭毕敬,是个狠人!这几天相处下来,舒语能不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唯恐天下不乱,哪有好戏她往哪钻。
她去厨房看看。
周然捂住嘴偷笑:二嫂,你刚才被揍的样子好怂啊!舒语:......怎么回事,你哪壶不开提哪壶是吧!等她笑完,问她:水泥来没?说正事,她也收敛起玩笑的心思:刚才送到了,我带你过去看看。
目前农村的厕所大多是茅坑,用几根木块搭着,周围是土墙或者是篱笆围起来,舒语每天上厕所都在担心自己掉下去,所以厕所她强制根据她的要求来造,用水泥、用红砖,好冲洗又干净。
厕所按着她的要求分男女厕,请了专业的人来搞好化粪池,再用水泥抹上干了之后就可以使用了。
舒语过去的时候他们正在用水泡水泥,据说这样可以使水泥抹过的地面更光滑沈大爷,水泥够吗?买水泥的时候,她不知道该买多少。
索性她身上的资金充足,又想把自己住的地方收拾的好点儿,有机会就多买了。
买水泥地方还是沈穆给她找的关系。
现在是1979年8月,虽然市场宽松了些,但是有些东西还是靠指标、靠票证。
沈大爷是他们同村的长辈,按辈分就叫大爷,至于从哪里叫起,她也不清楚。
买来的水泥都是交给他使的,他是个技术工,听说他抹的水泥最平滑规整。
他回道:够了,有余有盛的,再来一个厕所都够。
舒语心下一动:能不能修个灶台?现在普遍是土灶,灰突突的,她打算做点东西拿去卖,有一个好一点的灶台很省事。
沈大爷看着舒语:......不想给我吃饭直说。
我和你讲厕所,你跟我讲灶台。
他没好气的问:你想打一个什么灶?现下的灶台普遍是一灶一锅,舒语在后世见过那种双灶和三灶,只需凑一份柴可以放俩个和三个锅,方便又快。
于是舒语把自己的想法和沈大爷说了,他低头思考一会,点头道:可以。
这下舒语高兴了:沈大爷,那我待会和沈二叔他们说一声。
沈二叔也是同村的,特意请来修灶台的。
灶台可是技术活,修的不好火上不来、还会到处冒烟,不好用。
沈大爷点头:去吧。
舒语又跑到灶台那边和他们说了自己想法,他们表示能修。
周然看着修得干干净净的厕所:二嫂,你这厕所修得比人住的还好。
看着就想上!舒语:......看她真的喜欢,就跟她说:要不你们也修一个?钱不够从我这里拿。
周然摇头:算了,等有钱了我要换大房子,现在修不值当。
见她拒绝舒语也不恼,说道:放心,你一定会住上大房子的。
她想做点生意,肯定需要人帮忙的。
周然就是个好帮手,爽快大方,又不会闹什么幺蛾子,以后发展起来什么大房子住不起。
舒语,饭好了,叫大家先来吃饭。
还不待周然说什么,李桂花的声音从厨房那边传过来。
好。
舒语大声回道,叫着周然一起:走,叫大家吃饭。
.一行人往三房那边去,隔壁的沈大嫂和沈老太见这边吃饭了,准备带上大房还有沈老四过来吃现成的。
对舒语俩人咒骂道:吃饭了都不喊一声,一家子糟心玩意儿,小心遭雷劈。
正巧小瑾带着弟弟妹妹从外面走过来,听到沈老太又在骂妈妈,攥紧拳头怒视沈老太一行人。
小鱼反而行兴高采烈跑到沈老太他们跟前,殷勤又羡慕的说道:奶奶,怪不得村里人都说你是咋们这最享福的老太太,你瞧瞧,四叔多孝顺,怕你住城里不适应把你留村里,还经常回来看你。
对着沈老四就是一顿夸赞:四叔真棒,我以后也这样对我妈,让我妈跟奶奶一样幸福。
别站着,去吃饭啊。
都是自己人,不要见外,帮不帮忙有什么,不就是一顿饭嘛。
何况你们看着大家忙前忙后辛苦了,这饭应该吃。
小鱼叭叭一顿输出,不说其他人,舒语也傻眼了,咋回事?她儿子是个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