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2025-03-22 08:02:24

张新民一开口, 王哥和米师傅也跟着附和:就是就是!他们拖拉机站的人,哪能让红星公社拐走?等等——他们拖拉机站的人?!再看赵琼英,那双柔软的, 完全不像能干重活儿的手被他们张站长拉着:琼英妹子,你可别理他,刚刚你修拖拉机的时候, 他还在这儿说你呢!堂堂拖拉机站站长竟然还兴告状这一套?!那人瞪大眼睛,想说些什么, 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毕竟人家说的都是实话,也没冤枉他。

听张新民说赵琼英是红旗公社拖拉机站的员工, 他也歇了拉人的心思。

不过对赵琼英的本事是真的服气,就讪讪道:是我不好, 不该乱说话。

是我刻板印象,小姑娘大人有大量啊。

挺壮实一男人,哈着腰跟她道歉, 态度还挺诚恳。

赵琼英也就没跟他计较。

张新民心里却暗暗堤防,怕这人还要挖他们墙角。

要是赵琼英说破她其实不是他们站里的站员, 那人肯定穷追不舍,没完没了。

赶紧把人拉走:哎呀,瞧这儿太阳多晒, 走走走, 琼英妹子, 我们赶紧回去。

王哥, 我们先走。

米师傅你去开车,等回站里我们再请琼英妹子讲讲修理细节。

米师傅一听这话, 眼睛亮了, 连忙点头。

王哥也来劲了, 他也闹不明白这新家伙是什么脾气,能把它收拾得妥妥帖帖,那就真是扬眉吐气了!一行人火急火燎,根本没给红星公社那人再说话的机会。

等人走了,那拖拉机手才叹息:多好的技术啊,这个张站长真是小气巴拉,跟藏宝贝似的,多说一句话都不让!赵琼英是个美人没错,但在热衷于跟大机器打交道的拖拉机手眼里,技术更重要。

不过他转念一想,觉得张新民的做法也实属正常,换做他们站里有这么个宝贝,别的公社表露出一丁点儿要挖墙脚的念头,他都得跟人急!等上了车,拖拉机摇摇晃晃开动。

张新民抓着凳子,跟赵琼英挨近:琼英妹子,我刚刚存着私心,跟红星公社那个拖拉机手说你是我们站里的人,希望你别介意。

她搔搔脸颊,还有点儿不自在:还不清楚你瞧不瞧得起我们拖拉机站,我们是真的想用你,你觉得怎么样?这是直接现场招聘了。

张新民把情况美化了一下,说:我先前就跟老刘提过,说你这么优秀,我们拖拉机站想破格用你做技术指导。

你要是进了我们站子,不用天天日晒雨淋跑运输,就每个星期带着拖拉机手做一次检修,有空教教他们维修的技术,各项待遇跟拖拉机手们一样,你乐意么?赵琼英心里明白得很,张新民留了些话,专往好的方面说。

其实她一开始和她聊天,讨论拖拉机维修的相关知识,后面邀她去看机器,都是想考察她的业务能力。

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也正常。

赵琼英也很配合,因为她目标明确,就想通过张新民的考核。

只是没有想到突发情况接二连三,修理新拖拉机直接证明了她的能力,又来了个隔壁公社的拖拉机手挖墙脚,让张新民急着把她定下来。

这年头拖拉机站的员工虽然工资不高,还要出一部分钱去买工分,但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算得上很体面很风光。

张新民给她保证各项待遇,那就是会给她一个萝卜坑。

这事说难不难,说简单却也费力,牵扯的事情还挺多。

能让张新民这么果决,还得给那位红星公社的拖拉机手记一功。

这不,俗话说得好,抢着吃饭才觉得香。

她竟也有幸做了一回香饽饽。

赵琼英自然不会拒绝。

张新民又跟她明确了福利待遇,包括工资、福利等等,就有一点让她觉得难办:我们站里的员工宿舍住满了,暂时没办法给你解决住宿问题……你看,要不我给你找个人家?先借住,等你攒了钱,就能在公社有个家了。

她是个热心肠,也不是第一次帮人出主意。

话说完才发现这个建议对赵琼英不合适,人家毕竟是下乡知青,还得以乡村为本,而且人家说不定还盼着回城呢,这不近两年上面松动了,陆陆续续也有些知青返回了城里,希望还是有的,人家可未必稀罕在公社安定下来。

琢磨一下,又说:琼英妹子啊,刚刚是姐疏忽了,毕竟说得急,没怎么细想,你要是想保留知青身份,肯定不能在公社安家,委屈你先借住着,要是站里的员工宿舍能腾出空房,姐一定第一个考虑你!赵琼英倒不是顾及知青身份,她知道再有一年知青们就开始大批回城了,但她回城有什么意思?不过是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原身的家人她愿意赡养,但只能以物质回报养恩,多的她不敢沾。

但她的人生规划里多了一个人,她必须把他考虑进来。

——贺擎。

想起贺擎,赵琼英的眼眸都变得温暖了。

她虽然没想到这趟来公社会这么顺利,顺利到张新民直接跟她讨论起住宿问题,但她的安排却是早早定好的。

她跟张新民说:姐,我想继续住队上,每天往返上班。

这其实也是个办法,这年头大家都没有代步工具,孩子走路上学一走几个小时的都有。

但双溪口三队离公社距离实在远,就张新民看来,赵琼英也不像是个能走远路的,就替她发愁,怕她太辛苦。

赵琼英当然不愿意吃这种苦,她提了个张新民意想不到的要求,她说要提前预支工资,买一辆自行车。

作为一个淳朴的七十年代的人,张新民没想到还能预支工资这么来,又听她说要买自行车,第一反应就是:自行车还要票吧?赵琼英便说:买二手的。

她在队上的时候就听桂芬婶子说她家有个条件好的亲戚,家住公社街上,家里三转一响就差个收音机,自行车都有两辆,有辆旧的说是不灵光,修又修不好,想跟赵琼英打听一下,看能不能帮忙修一修。

赵琼英当时就打上这个主意了。

她要是能把那辆自行车买下来,往后去哪儿都方便。

听赵琼英这么说,张新民不禁赞叹:你这个小姑娘啊,想得真远。

她是真喜欢这姑娘,一般人家的姑娘哪敢冒这个风险,砸这个钱?再说了,自行车放哪家不稀罕,她却坚信自己能说服人家,把旧自行车买给她。

就这份坚定与自信,就让人不敢小瞧她。

张新民就说了:你要买旧自行车,何必舍近求远?我家就有一辆旧的,原先我跟你刘哥结婚的时候买的,用了这些年,老家伙不经用了,才换了新车。

我平时就在站里,不往外去,那车闲置了很久,你要是需要,就先用着。

她不是那种瞎客气的人,跟赵琼英算得清清楚楚:那辆车我们家一百二买的,折旧给你折掉五十,算七十,还得加上自行车票钱,那个难得,你知道的,就七十五块,你要不要?其实是很良心的价格了。

赵琼英自然没有二话,答应下来。

张新民知道她拿不出现钱,也不想听她说预支工资那话,让她先用着,写个欠条给她,每个月拿工资还钱。

预支工资算什么事儿?那都是从前旧社会才有的资本主义习气,这也是在她面前说,换个人就该举报她了。

又拉着赵琼英一顿好说,让她引起重视。

回到拖拉机站,赵琼英把修理的方法详细说了说,听得王哥和米师傅纷纷惊叹,他们现在对这位女知青真是服得没话说了,听说张新民要把她招进拖拉机站,那是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赞成。

吸纳新人,可以说是大伙儿都高兴。

赵琼英也高兴,她原先只是想先走一步,到了拖拉机站再慢慢计划下一步,继续走出去,把自己的光和热照到更广更远的地方。

但她现在开始喜欢这里了,有张新民的拖拉机站,站里的风气真的很好,大家都好学,上进,没有那么多攀比的心思,只凭技术说话。

她喜欢这样的环境,简单,纯粹。

等张爱国运完良种回来,米师傅就迫不及待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

张爱国也很为赵琼英高兴,听说自己错过了赵琼英的修理讲解,那叫一个可惜。

张新民笑笑拍他肩膀,说:我们都把琼英妹子聘成技术指导了,还怕往后没机会跟她学习?没事儿的,小张,来日方长。

除了身体不舒服,今天没来站里的老周师傅,还有个黄师傅,他也是运良种去了,后面才回。

大伙儿见了个面,互相认识了。

张新民就让赵琼英先回去,等明天再来上班。

临走前,她直接招呼张爱国把她的旧自行车扛上去,给赵琼英带走。

赵琼英很感激她,跟她道了谢。

张新民笑:客气什么?快回去吧。

于是,等赵琼英回到三队,队上的人都惊了。

听听那个姓张的拖拉机手说什么?打从明儿开始,赵知青要上公社拖拉机站上工去了!比起他们这些地里刨食的,那日子可就不一样了!大伙儿有惊讶,有羡慕,人群里藏起林芳芳的嫉妒和李宝祥的惶然。

再看看人家还给赵知青扛了辆自行车来,说是赵知青买的。

嗬,小姑娘年纪轻轻,竟然就买上自行车了!了不得,真了不得!这一下,赵琼英又成了村里独一份儿了,独一份儿上公社拖拉机站工作,还是队上第三辆自行车的拥有者,大伙儿都觉得她能耐,那是龙游到他们双溪口了,凭这姑娘的本事,迟早要飞回去!那么贺擎呢?众人艳羡之余,把同情的目光转向贺擎。

心想:他是处了个好对象没错,但人家姑娘这么优秀,他恐怕留不住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