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 张之夏便跟大家说了明后两天歇业休息过元宵节的事。
连续高强度干了一周,张宏丰听到这个消息很是兴奋,那咱们今天中午干完收拾好, 是不是就能回去了!张之夏笑道:嗯。
何永梅却是皱着眉头, 有些担忧,咱这才开业没几天,就这样关门休息会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意?这不碍事,只要味道做得好,该来吃的人还是会来吃。
再说咱们也开业这么些天了,顿顿都来这吃饭的人并不在少数, 总得给他们个机会在家里吃几顿吧。
张之夏一说这话,众人都笑了。
何永梅点头赞同, 也是, 虽说这县城有自来水有电的, 干啥都方便,但这好几天没回去了,还怪想家的。
中午的麻辣烫一如既往的火爆,他们辛苦准备了一天的食材, 仍旧是不到三小时就卖完了。
关门后, 大家不像前两天那样先靠在椅子上歇上一会儿然后再打扫卫生, 一想到回家都积极主动的很。
为庆贺元宵佳节, 小店明后两天休息, 敬请期待新品。
张之夏也写了张纸条, 从另一头绕出去贴在店铺大门上, 才转身去了不远处的裁缝铺那接安安他们几个。
时军军听到后张大了嘴巴, 眼泪汪汪的, 这段日子除了晚上睡觉他们几个几乎都在一块玩, 还没怎么分开过,手牵着手依依不舍的深情告别。
张之夏看着几个小家伙的样子,像是以后不见面了一样,忍不住笑道。
军军,你要不要跟姨姨一起去张家村玩两天啊?时军军听见这话眼睛一亮,满脸期待的转头看着时晏殊夫妇俩。
妈妈,我可以去吗?这些天两家人已经混的很熟,都知根知底的,他们裁缝铺的生意好逐渐起来了,来回互相帮忙看孩子已是常态。
张家村离县城也不算远,骑车二十多分钟就能到,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叶温也就没客气,对着张之夏笑了笑,那就麻烦夏夏了。
时军军听见父母同意后,高兴的活蹦乱跳的。
张之夏看着温温柔柔的叶温,嘿嘿笑着:不麻烦不麻烦,虽说是两天,但后天我们就回来了。
就这样张之夏领着一群小娃娃回去了,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得亏这三轮车后面够大,他们还有一辆自行车,这么多人刚好能坐下。
他们到到村口时正下午,虽说过来年后有人陆陆续续的上工,但村口仍有不少人在闲聊,看见他们热切的打着招呼:吆,夏夏跟爱国回来了呀。
张之夏朝他们点点头,这过两天不就是十五了吗,回来过节。
回来过节啊,那你们这些天在城里是不是赚大钱了。
夏夏啊,我家芳芳年纪也不小了,你也带带她怎么做生意。
还有我家茜茜,可机灵了!张爱国听见这话,嘴角抽了抽脚下一使力,蹬着三轮车一溜烟跑了老远。
姐,你可别听那些长舌妇的话!何叶也跟着点头,深知村头这些人的本性,夏夏,你可不能心软!哎呀,不至于不至于,张之夏摆手笑道:我又不是烂好人,人家那么热情地给我打招呼,不回应多不好,这都是街里街坊平时又没仇没怨的。
他们走后,最先提起话头的王婆子吐出嘴里的瓜子皮,满脸不屑。
这话还没说完呢,人就跑没影了,爱国这态度在外面能做成生意吗。
有人劝道:老嫂子,别气了,别跟小辈们一般见识。
一旁的刘老太嗤笑一声,我看指定是在城里头过的不顺心了,打算回来呢,但他机械厂的工作便宜卖给了他弟,这会估计心里头难受着呢。
就是,那么好的工作说卖就卖,现在后悔也晚了!周围的人纷纷点头附和。
王婆子听见这话面色好了许多,转头笑眯呼呼的跟他们聊起其他的来了。
张爱国把他们载到家门口后,就乐滋滋的拎着给他爷带的卤味回家了。
张宏丰载着何永梅比他们先到家,张之夏跟何叶领着几个孩子进去时,屋里已经坐了不少人,都在这唠嗑。
张之夏一一笑着打招呼,询问过几个孩子要不要一起跟她出去转转,结果几个人跟个小大人似的到处领着时军军参观院子,根本没空搭理她。
无奈摇摇头,独自一人拎着礼品去了村子另一头她大姨家。
这两天张河东每天都会往县城送他自己逮到的鱼虾,他们这今天回来也没说,路上也没碰见他人,怕他跑空。
谁知刚走到他们家门口,就见她大姨被被河东河西两人掺着出来。
张之夏快速走过去,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张河西,眉眼弯弯道:大姨,你这是去干啥呀。
何秀婕乐呵呵的摸着张之夏的手,听说你回来了,大姨想去看看你,没想到了你个小丫头片子竟然过来了,咱们娘俩还真是心有灵犀。
进屋坐下,姨甥俩好一番热聊后,何秀婕叹了口气,夏夏,趁你今天来了,好好给我劝劝河东这小子。
这过了十五,初一就要开学了,他还不去报名,整天就知道下河摸鱼的,对学业一点都不上心,这哪能行!张之夏扫了张河东一眼,张河东心虚的低了低头。
张之夏顿时心里明了,看来是没敢跟她姨说逮鱼赚钱的事,淡声道:你知道我最遗憾的事是什么吗?张河东诧异抬头,他姑不仅聪明漂亮能干会赚钱,姑父长相帅气人也特别好,安安康康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老姨老姨夫身体也健健康康的,他不理解。
姑,你这…还有遗憾的事?张之夏叹了口气,怎么没有。
那是什么?没考大学。
她当年成绩可是县里高中数一数二的,原本是有机会走工农兵大学生。
最后因为早些年家庭的原因,档案被人给卡住了没去成,后来机缘巧合之下遇见李风,两人很快就结婚了。
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她是想考来着,但那会刚生了安安康康不久,看着他们一天一天慢慢的长大,突然就舍不得离开他们了,要说遗憾那肯定有。
但她不后悔,人生总要有舍得。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家里的事你就放心吧,我还能让我大姨饿着不行吗,也别想着在下河摸鱼了,我以后是不会收你任何东西的。
以后你跟河西上学的钱我全包了,我会资助你们上到大学,前提是你们能考得上,等你们工作有能力了,赚了钱加倍还我就成。
张之夏知道她前面说的太严肃了,对着呆呆的张河东补充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赚钱吗?张河东眼里闪着光,迫切点头。
看着他崇拜的目光,张之夏心里美滋滋的,颇有些不要脸道:因为你姑我是高中生,读书多,见识广!何秀婕这会才知道孙子每天下河摸鱼是为了赚钱,肯定是想攒钱给她看腿上的老毛病,有些后悔刚才说的话。
缓缓走过去摸摸他的头,你之夏姑说得对,等你以后考上大学了当个医生,然后不花一分钱给奶看腿。
张河东早在张之夏说话的时候就心动了,这会又听他奶说的狠狠点头。
奶,我哥他想赚钱就赚钱吧!张河西这时不知从哪冒出来了,扶着何秀婕笑嘻嘻道: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你等我长大了我当医生给你治腿,不用我哥!张河西这一翻话,直接引来了张河东恶狠狠的眼神。
何秀婕高兴的笑了笑,又拉张之夏在这说会话,最后又照例塞给了她颗大白兔奶糖才放她回去。
张之夏出去后,看着手里有些化了的奶糖,剥开塞进嘴里。
这大冬天的奶糖怎么可能会化,肯定是从前攒的舍不得吃,她大姨就是这样,只要她来永远不会空着手回去。
张之夏到家,就见三大爷和村支书和大队长坐在那唠嗑。
张栋梁摸着安安的头,见张之夏进来后道:夏夏真是个大忙人。
张之夏嘿嘿一笑,从口袋里摸出一颗牛轧糖剥开递过去,三爷爷,我请你吃全世界最最最好吃的牛轧糖!张栋梁轻啧一声,还不算笨。
张爱国站在旁边无奈一笑,他爷就喜欢逗她之夏姐。
张栋梁吃着糖,问起了他们在县里的情况,还有关于一些做买卖的事。
别看张栋梁已经不是村里的大队长,但老一辈的革命家都免不了这么一个毛病,总是十分关心村子里的发展。
这回说听他孙子说县城大有变化,就坐不住脚了,他早就在广播里听了说好些回改革开放,但因少时读书少,对那些一知半解始终理解不透彻。
村里也没几个高中生,好不容易等着张之夏回来了,恰逢村支书过来向他请教问题,他们就一块过来了。
张之夏笑着跟他们说了说,又讲述了县里的一些发展和改变。
跟过来的几个村干部心动了,他们原本就是去找张栋梁拿主意的。
年后的这段时间,村子里有不少人听了张之夏的话去黑市上摆摊,有的还在路口摆,一点事都没有。
村支书家的儿媳妇也跟着做了些酸白菜,想着去县城试试水,没想到还真给卖出去了,还赚了不少呢。
想着张之夏脑袋灵光,看看有什么能让村子增收的想法。
张之夏没想到大队长这么有远见,竟然问起了这个,她之前养猪的想法是不是也可以提前实现了!随着年中上面颁发的一系列措施,她敢打保票,这批猪养的绝对不会亏。
而且村集体出面养的话,各种手续什么防疫针之类的好办多了,这可比她半年后单干养猪要强多了。
再有一个就是现在养猪的话,年底刚好能出栏,想想就有些激动。
但话到嘴边,她换了个说法。
这城里不能种菜,想要吃菜只能去菜站买,但城里就那么一个菜站,每天都要靠抢去晚了就剩菜叶子,咱们村离县城也近,可以试着开辟一块菜地,到时候拉到县城上卖。
菜的成熟周期短就算卖不出,咱们也能及时改种粮食,损失不大。
村支书几人被这么一说,突然间就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满脸喜色,对啊,种菜好,这我怎么没想到!张之夏见他们接受良好,又道:其实现在县城里的人,日子过的都挺不错手里有闲钱,他们不紧缺菜更缺肉,或许我们可以在村里设一个养猪场,要是现在养的话年底刚好能出栏,不管怎样,猪都是不愁卖的。
大队长有些犹豫道:养猪可以是可以,但咱们村往年养的猪都不怎么肥,送到肉站卖的价钱也不怎么高。
张之夏笑了笑,这简单,村里可以派专门人员去县城畜牧站学习下。
对了,英子不是在隔壁省农大上学吗,咱们可以让她在学校里找些关于养猪的书来看,科学养猪吗。
村支书几人听见这话,纷纷点头,这上过学就是不一样!都匆匆忙忙的站了起来,准备回去商议,临走时对于张之夏不断的夸。
张栋梁也是竖起大拇指。
张之夏含蓄一笑,真的有点不敢当,其实她这也是沾了重生的光知到后面政策怎么走,提了一个建议而已,具体要怎么养这怎么干,还是得看他们。
张宏丰何永梅两人在一旁听的也是津津有味,听着村支书和大队长的夸赞,脸上老是有光了。
原本他们还为闺女可惜没考大学,就被女婿给拐走了,以前那些人总是背地里嘲笑他们就生一个闺女,现在让他们看看闺女并不比儿子差,更何况女婿以后还跟他们一块住!晚上的饭菜也是十分丰盛,不仅有自己带来的菜,还有周围邻居送来的。
吃完饭后,一家人在帮着何叶筹谋离婚的事,说是明天一起去,何叶执意没让,说自已一个人能行,她有的是法子让刘家人同意。
何永梅:叶叶,听何姨的话离婚不丢人,又不是咱的过错,明天不仅咱们去,还得叫上爱国兄弟几个。
人越多气势越大,也就越容易。
何叶心里软了软,以前从来没有人跟她说过这些,遇事都是自己扛。
这边在筹谋着明天怎么扯离婚证,老刘家那边也在商量着说离婚。
自打那天刘建军回去后,也不在周围邻里面前装模做样了,气急败坏的说离婚,这可把刘老太给高兴坏了当天就拎着一兜子点心去了媒婆家,让他们帮忙给他小儿子相看,很快就有人相中了,眼看定好的日子要到了,突然想到他跟何叶还没扯离婚证。
周围的街坊邻里,自是知道了刘家儿媳妇没在这过年的事,刘家人已然成了村子里茶余饭后的谈资。
她家儿媳妇那么能干,到底是做了什么天理难容的事,把人给逼走了。
刘老太听到后,往他们身上吐了口唾沫,破口大骂,在能干有什么用,还不是个不会下蛋的老母鸡,不离婚难道想让我老刘家香火断了吗!这话一出,众人也都没音了,这理由的确没办法反驳。
第二天,何永梅领着一大帮人去讨说法闹离婚的时候,因为双方都有意,何叶这个婚离得那是相当顺利。
最后关于糖糖的问题,何叶不准备放手,因为要娶新儿媳妇了,刘老太直接说不认她这个孙女。
何叶回去后,抱着糖糖大哭一场,跟她说着对不起。
糖糖不知为何一点都不难过,反而还有点开心,笑着安慰何叶。
虽说是来家里过元宵节,因为还要准备明日开店用的东西材料,他们十五一早在家里吃完了汤圆就走了。
在家里歇了两天之后,每个人都精神抖擞的,到张记小吃店后不用张之夏说话,就自觉的开始熬高汤洗大肠。
张之夏在思考卖什么,之前熬的火锅底料都已经用完了,这麻辣烫已经已经连着卖好几天了,不管食客吃着腻不腻,反正她是腻了不想再做了。
这几天也攒了不少肉票,也是时候可以换个吃食了,看着墙角的冬笋,张之夏突然馋起了灌汤包。
这年头肉包子常有,灌汤包可不常有!那灌汤包咬上一口汁水四溢,那滋味鲜的呦,不自觉的砸吧砸吧嘴。
说动就动,立马让张爱国去肉站买五花肉,张爱国去买肉的时候她也没闲着,把家里竹笋切成丁,木耳泡发,调制其他口味的包子。
等张爱国回来时,把五花肉猪肉猪皮分离,猪皮刮干净,放锅里下葱姜料酒焯水,然后捞出来再检查下还有没有猪毛,没毛的话就切丁捣碎加大骨汤熬出里面的胶质,放外冷却做成猪皮冻。
这灌汤包出汁的关键就在于猪皮冻。
熬猪皮冻的时候,她也没闲着,五花肉剁成肉馅,做面皮。
包好蒸上,不出半个小时,就闻到了浓郁的香味,张爱国几人口水止不住的流,好香,这也太香了,跟前几天吃那包子的香味完全不一样。
掀盖子那一瞬间,热乎白胖的灌汤包瞬时间像是泄了气塌了回去,变得晶莹剔透,夹起来时,隐约透过半透明的面皮可以看到里面的汤汁在晃动。
这灌汤包烫得很,我先给你吃一个示范下,张之夏拍掉他们蠢蠢欲动的手,笑道:我教你们一个口诀,开个小窗先喝汤,一口下去满口香。
说完她拿起一个轻轻的吸允了起来,好一会才把里面的汤汁吸溜干净,一口吃了,慢慢咀嚼,虽然刚才已经把汤汁吸溜完了,但肉馅料扔有些爆汁,她满足长谓一口气。
张爱国几个忍不住了,也不看她怎么吃了,直接从笼里拿出吃了起来。
滚烫鲜美的汤汁瞬间溢出,烫的舌尖微麻,烫的人连连吹气,脑子里只有一个字,鲜!也不顾的烫,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一口就给吞了。
作者有话说:啊啊啊,我对不起大家~昨天的没补完,灌汤包只写了一半QAQ我争取明天也是这个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