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仆三人连带一狗, 四双乌溜溜的眼睛呆望着门外仿佛刚从浴池里走出来的人,面对面静止许久,姜稚衣迟疑道:你这是……?元策的神色些微有点不自然, 一指她怀里的狗:跟它一样, 淋雨了。
姜稚衣低下头去看了看狗, 又抬眼看了看元策:你这是淋雨淋的?元策轻咳一声点头。
姜稚衣抱着狗走上前去,狐疑地眯起眼,观察着他头顶那一缕白烟:那怎么人家都冻得发抖了,你这头顶还冒热气儿?元策:……他就说穆新鸿这个不牢靠的,让拿桶水来,像生怕他感染风寒, 拿了一桶沐浴用的热水。
你上次淋雨走两个时辰路都没这样, 骗谁……那不是上次有人给我擦脸,这次没有吗?元策紧盯着她。
……屋里两人一狗缓缓斜过眼珠看向姜稚衣。
姜稚衣神情局促地抱着狗背过身去:……活该你没有。
不给擦脸, 避雨行吧。
这雨都停半天了,你还避什……夜雨过后的穿堂凉风从大敞的房门外袭来, 姜稚衣话没说完,先打了个寒噤。
元策眼疾手快一脚跨进屋里,反手把门带上。
你是强盗?谁让你进来了。
姜稚衣蹙眉瞪他。
开着门你不是冷?你可以在外面关上门。
我也冷。
……二月里还是这点雨也叫雨,三月里就是我也冷了, 天气都没他能变。
话没说两句, 对面人一身的水滴滴答答淋淌下来,很快在地板上留下一滩水渍。
你这一身……姜稚衣糟心地看着这一地的狼藉,催促婢女,你俩快来收拾,我这屋子都要淹了!谷雨和惊蛰连忙上前,一个去擦地板, 一个给元策递上一块干手巾。
擦地板的那个刚擦完一滩,一转眼发现又是一滩。
递手巾的那个眼看一块手巾湿透,又递上第二块。
姜稚衣抱着狗坐在美人榻上叹气:你不换衣裳怎么干?我这儿又没你衣裳,你倒是回屋去……话音刚落,眼前黑乎乎一团一闪而过:少将军!元策手一扬,一把接住了一只包袱。
姜稚衣扭头看了看身后半开的窗子和窗外溜得飞快的穆新鸿:……元策:那我进去换个衣裳。
你敢再弄湿我里间?就在这儿换,换完立刻走。
姜稚衣抱着狗往里间走去。
两名婢女跟着回避。
姜稚衣进了里间,像从前抱着虎虎一样揉了揉小京巴的脑袋:用过膳了没?一门之隔外,元策摘革带的动作一顿,有些意外地抬起头来:没有。
姜稚衣缓缓回头看向身后半掩的房门:我问狗,谁问你了?门外安静下来,片刻后革带落地,带钩砸到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当啷一声响。
姜稚衣耳朵一麻,像看到那革带在眼前落下来似的,有些僵硬地清了清嗓,朝外道:你这狗叫什么名儿?元策:等你取。
看在这狗今日为她淋了场雨的份上,姜稚衣仔细想了想,一时却没想到什么寓意好的名儿,都说狗随主人……你叫——沈什么?门外的人沉默了会儿:跟你说了,你可以当我叫沈元策。
谁家取名这么奇怪,俩兄弟用一个名儿……不想说就拉倒。
我叫元策。
姜稚衣一愣:沈元策的——元策?元策没再说话。
姜稚衣眨了眨眼,忽然想起过去一些细碎小事。
她脚伤好的那天和元策一起去逛西市,因与裴雪青争风吃醋了一场,非逼他立誓,他说自己此生从未沾花惹草,用的好像是元策的名义,但说到对她不离不弃,就用了沈元策的名义。
起个誓也狡兔三窟,哪儿有漏洞往哪儿钻,真是高明。
姜稚衣冷笑。
元策也想起了这件事:后来你说要元策,我是不是又起了一遍誓?……好像是,生气生快了。
不是,她生什么气,她已经不是话本里的依依了,要这种无聊的誓言做什么。
姜稚衣蹙了蹙眉,重新低头看向缩在她怀里的白团子,想了想道:我不过暂时收留你避雨,你往后还是要跟着你主子的,既然你主子姓元,你就叫元团吧。
元策在外听着,一字一顿确认:元、团?听到主子的召唤,元团浑身的毛一立,一下从姜稚衣怀里蹿了出去。
哎!姜稚衣一惊之下追出去,追到外间,元团身上的白在眼前一晃,元策身上的白也在眼前一晃。
姜稚衣一点点抬起眼来,看见元策赤着微湿的半身站在那里,宽肩窄腰,肌理分明,那清冽的水珠竟可以顺着肌理从胸膛往下淌,一路没入裤头……姜稚衣脑袋一热,晕怔着眨了眨眼:你、你给我转过去!说着自己也飞快转过了身。
元策一滞之下背过身去,低头看了眼自己:……又不是第一次看了。
我什么时候看过你?第一天进京不就被你看了。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可她记得,她当时轻易就撞破了他换衣裳,他对自己的身体似乎没有任何遮掩的意思。
所以你和你兄长脸一样,连——身体也一样?怎么,看我就当看我兄长了?……那要让你失望了,我们的身体不一样。
元策一把扔下擦身的手巾。
不一样不会露馅吗?姜稚衣奇怪道。
身量差不多,身板过了三年长结实也无甚奇怪,这些都不必遮掩,要藏的我已经藏好。
哪里要藏?旧伤留下的疤,手上太厚的茧。
姜稚衣抬起头,看向面前的铜镜,铜镜里,十九岁少年的后背已被好几道狰狞的疤痕占据,她分不清具体是什么武器伤的,可能有刀剑,也可能有枪戟。
所以,这些疤他有,而沈元策没有。
姜稚衣怔怔看了好一会儿:……可你这些疤不是还在吗?陈年的疤自然消不掉,做成新留的疤,表面看着是兄长最近才受的伤就行。
怎么做成新留的疤……姜稚衣半张着嘴,怎么想好像都只有一种办法,可这也太……把它们全都重新剜一遍就是了。
元策轻飘飘道。
姜稚衣一个激灵呼吸一窒,颤着手扶住了妆台,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些血肉模糊的可怕场景。
……难怪他在京城受点伤,都觉得她是大惊小怪。
元策似有所觉,回头看向她僵直的背影,轻一挑眉:又不是剜在你身上,你怕什么。
姜稚衣缓着劲儿吞咽了下,定了定神继续问:所以你这些疤是怎么来的?她猜到沈节使应当将这个不能露面的儿子养在了河西,既然元策身上有那么多陈年旧伤,难道从小就参军?有些是十岁之后从军受的,有些是小时候习武留下的。
习武还能伤成这样?习武不该像书院里那样有教头在旁看护吗?若都像那群花架子一样习武,怎么打赢仗。
元策披起外衣,系上革带,回过身来,再说我哪儿有书院上?姜稚衣也转回身去:那你习武都在哪里?没人看见的地方。
你这伤大多在后背,难道私下习武还有人从后背偷袭?战场上有的,训练时当然要有。
元策依然十分理所当然。
姜稚衣哽在了原地,从震撼于一个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触目惊心的世界,到细思之后像被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的胆寒和窒息。
这样出身的一对双生子,弟弟与哥哥共用一个名字,从小在不见天日、你死我生的搏杀式训练里长大,身边即战场,十年如一日地置身于命悬一线的危险之中……所以他当初才会说,他睡觉的时候,不要靠近他。
所以那日,也真的是他第一次光明正大地走在姑臧的夜市里。
这些都是你自己愿意的吗?姜稚衣不可置信地问。
元策眨了眨眼,似乎从没被问过这个问题,也没想到她好奇了一通,最后问的是这么一个问题。
……是吧。
半晌过去,元策随口一答,拎起那一身湿漉漉的衣服,不欢迎就走了。
哦……姜稚衣点了下头,见他推开房门跨了出去,忽然叫了一声,元策。
元策跨出门槛的脚步一顿,回过头来,像是愣了愣。
长安城里不是没有人这样叫他,但实则都是称呼兄长,却极少、也很久没有人用元策二字真正地叫他这个人了。
姜稚衣一出口也有点僵滞,这么叫好像是有点奇怪,仿佛在亲热地称呼沈元策,但谁让他叫这个名字……怎么了?元策哑着声望向她的眼,牵连起她的目光。
姜稚衣稍稍移开些眼,指了指一旁的红泥小火炉:你要不要带碗姜茶回去……翌日清晨,姜稚衣正在内院用早膳,听惊蛰说裴雪青一大清早来了府上。
她一个人来的吗?姜稚衣喝着粥抬起眼问。
惊蛰:是,不过您若想给裴公子带信,估计可行,奴婢瞧沈少将军并没有藏着掖着裴姑娘来的事。
这他敢藏?毕竟是我吃过——惊蛰一愣:吃过什么?没什么。
姜稚衣目光闪烁着低下头去,又喝了几口粥,眼下倒没什么新的口信要带给裴子宋,不过该去跟裴雪青道声歉,若不是因为我,她的玉佩也不会碎,也不知道元策后来还给她没……那奴婢陪您过去,人就在沈少将军的正院呢。
姜稚衣匆匆用完早膳,漱过口,梳妆过后出了院子,不想刚走到正院附近,便见裴雪青从里头走了出来。
裴雪青依然一身雪青色长裙,帷帽遮面,一看见她便停下来福身行礼:郡主。
上回见到这一幕还是正月,虽时隔不久,此间翻天覆地,她像活了两辈子一样,竟生出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姜稚衣走上前去:不必多礼,不是才来吗,这就要走了?不是,是我冒昧请求沈少将军带我去祭拜——裴雪青没把话说完,姜稚衣一看她手里拎着的素色食盒便也明白了。
祭拜沈元策应当是裴雪青千里迢迢来河西最大的目的。
看来裴雪青已经从元策那儿得知她也明白了真相,如今三人不必遮掩,尽可坦诚直言了:这怎么是冒昧,是应当的,不过他就这么让你自己一个人去吗?地方很难找,我带路过去。
听出她语气里责怪的意味,元策换好一身轻装从后头走了上来。
哦。
抬头看见来人,想起昨晚他不穿衣裳的样子,姜稚衣不太自在地应了声。
元策试探着瞟了瞟她:你也想去?想去就一起,省得我带两次路。
姜稚衣一张嘴,想说其实并没有,但想着也不知下次再见裴雪青是何时,万一她祭拜完就回京了呢,思忖了下道:那行吧,也算我一个,我与裴姑娘刚好有些话说。
那行吧?说得还挺勉强。
在人家正经相好跟前,借口倒找得不错。
元策目光复杂地看了看姜稚衣,带着她们出了府。
因祭拜之地的确太过私密,姜稚衣和裴雪青都没带贴身婢女,此行除了元策,只跟来一个三七——给她们当车夫,赶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
马车驶出姑臧城,一路朝城外不知名的山驶去。
姜稚衣和裴雪青对坐在车内,与她道:裴姑娘,我才知来龙去脉不久,与你道个歉,若不是因为我闹了一出阴差阳错,你的玉佩也不会摔碎,此前我在你面前还说了些重话,叫你受了不少委屈。
裴雪青面露愧色,摇头道:沈少将军已与我解释过了,你不知情,我怎会怪你,若我要怪你,我也害你受了不少委屈,你也该怪我了,再说我之前还帮沈少将军骗了你,其实也一直想同你道声歉……元策屈膝坐在御车前室,回过头来:一个也别怪了,怪我。
你怎么还偷听人讲话?姜稚衣朝外轻斥一声。
那你要不问问这车门怎么不挡声。
裴雪青笑着看了看噎住的姜稚衣。
在城郊颠簸不平的路上驶过约莫半个时辰,马车终于在山脚停稳。
姜稚衣先一步弯身下去,到车门边上,正垂眼挑着落脚的泥地,一双手臂直接将她竖抱了下去。
姜稚衣险些一声惊呼,想起裴雪青还在身后,不宜失态,硬是将溢到嘴边的声儿压了下去,落地之后扶着元策的腰站稳,眼神微微一闪,抬头看了看他。
一转眼,裴雪青搭着三七的小臂走了下来,朝三七道了声谢。
三七接过裴雪青手里的食盒:裴姑娘别客气,上山一路且有得走,只要裴姑娘不嫌弃,您就当小人是个男婢,扶着小人就行。
怎会嫌弃,那这一路便麻烦你了。
三七将马车挪去隐蔽处掩藏起来,领着裴雪青上山。
姜稚衣缓缓转头看向剩下的元策,那她的男婢就是——元策:嫌弃?我可没这么说。
姜稚衣瞥开眼去。
想我背你也行,反正都是男婢。
……才不用。
姜稚衣转身跟上裴雪青和三七,一低头却看见一面十足之悬的陡坡,不得不一脚站住。
视线里出现了一只熟悉的手。
姜稚衣默默抓过元策的小臂,借力踩上去。
罕有人迹的荒山,路当真难行,哪怕今日天晴,脚下泥地干燥,三七在前边开路时也拨开了长草和荆棘,元策也在旁护持着她,姜稚衣还是走得吃力无比,没多久便已是气喘吁吁,腿脚发软。
抬头往前看去,裴雪青分明也在一声声喘着气,却努力克服困难,每一脚都踩得十分坚定。
自然了,对于祭拜沈元策这件事,她与裴雪青的信念如何能比?眼看姜稚衣扶着腰停了下来,犹豫地望向上头杂草丛生,不见尽头的黄泥路,元策搀着她的胳膊瞥了瞥她:走不动了?刚不是还挺想来。
姜稚衣压低声道:我也不知道是这么个情形……知道是这样就不想来了?元策瞧着她有些勉强的神色。
姜稚衣嘴上没答,但眼神已经出卖了她的意思。
姜稚衣,我今日算是看出来了。
元策抱起臂盯住了她。
看、看出什么?你可远不如人家裴雪青喜欢我兄长。
元策朝上头努努下巴。
……姜稚衣被他盯得心虚地转开眼:那人家是一对,我又不……话说一半,一眼看见脚下杂草丛中一条花花绿绿的软物游了过去。
元策一低头,刚要把人拉过来,姜稚衣当先一声惊叫跳了起来。
电光石火的下一刹,姜稚衣已将整个人挂到元策身上,一双手牢牢搂住他脖子,两条腿圈住了他的腰。
元策轻轻掂了下人,将她抱稳了些,往草丛一看:一条花蛇而已,已经走了。
姜稚衣头晕目眩地喘着气,低头看他:一条、花蛇、而已?你在说什么轻描淡写的话……元策眉梢一扬,抬起头来:那——这山里居然有一条花蛇?当然是居然!怎么不是居然呢?姜稚衣脸色发白地腾出一只手摁住狂跳的心口。
是居然,元策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你来祭拜我兄长,他居然拿花蛇吓唬你,却没有吓唬裴雪青,可见兄长不论生前身后,选择始终如一,所以——所、所以?姜稚衣愣愣垂下眼来。
所以——元策抬眼看着她一笑,别喜欢我兄长了,喜欢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