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三章

2025-03-22 08:03:39

翌日天蒙蒙亮, 云若却突然从睡梦中醒来,她揉了揉宿醉后有些微涨的眼珠,然后汲着鞋下床, 打开窗子透气。

深秋的清晨, 草地上落满了白霜, 太阳还没出来,雾气蒙蒙的。

走廊上, 一黄衣少女正急匆匆地向她跑来。

青芽姐, 太妃娘娘她……思荷话只说了一半便停下,但那泛红的眼底无不在昭示着什么。

尚且昏暗的清晨,一切都恍若梦境。

云若的大脑有一瞬间的停滞, 追问道:……太妃娘娘她怎么了?又想出去坐秋千了吗?见对方沉默着摇头,少女的眼泪登时流了出来。

那是怎么了?她想吃桃花酥了?思荷再也忍不住抽泣起来,上前拉住云若:青芽姐, 太妃娘娘她去了……据值夜的宫人说,寅时还好好的,申时换班的宫人再去看时,人已经走了。

保持着平躺的姿势,双手放在胸前,面容也没有痛苦, 若不是没了呼吸,倒像是睡着了一样。

等云若赶去时,汀兰苑里里外外挂满了白灯笼,宫人呜呜咽咽地哭着。

赵嬷嬷跪在老太妃面前, 给她擦了擦脸, 又换了衣裳, 做完这些, 又叫云若别哭,说太妃娘娘走得很安详,人老了,都得经历这么一遭。

娘娘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云夫人,待会啊,你要替娘娘好好劝劝她,叫她小心身子。

云若憋着眼泪,点头。

很快,得到消息的永顺侯一家就进了宫,原本褚书意大着肚子,云家和褚家长辈都是不希望她来的,但耐不住她执拗,见到老太妃的遗体后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最后竟当场昏了过去。

一直跪在地上的云若见状连忙起身,却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搅动着自己的灵魂,不受控制地,身子踉跄又踉跄,也跟着倒了下去。

……云若一直睡到第二天傍晚。

太医说她这个时候应该会醒来,所以小慕烊就在她房内一直守着。

寝屋外面放了一个小火炉,正小火煎着太医开给云若的药。

药已经煎好了,可是因为人一直不醒来,就一直温着。

小慕烊把手伸向药罐,想把药先倒出来晾着,这样等姐姐醒来就能立马喝了。

可是刚一触碰到罐体就被烫得缩回了手,指尖传来的灼痛叫他红了眼圈,小慕烊摸了摸耳朵,欲再次向那药罐下手时,被刚好赶回来的思荷上前阻止了他。

殿下,小心烫!思荷放下手里为云若准备的粥,知道慕烊的意图后,找了块布垫着,把药罐从炉子上端下来。

刚做完这一切,床上的人就悠悠转醒了。

听到动静的慕烊连忙跑过去,扑到云若怀里:姐姐,你终于醒了!渴不渴?饿不饿?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说罢,像是怕打扰到云若一般,又连忙从他怀里退出来,十分殷勤地哒哒跑到桌前倒了一杯温水。

姐姐,喝水。

然后亲眼瞧着云若接过水杯喝下。

这时思荷也上前,把粥递给了她,青芽姐,定是饿了吧?来先吃点粥垫垫肚子。

云若接过粥,却没着急吃,问:云夫人怎么样了?可有大碍?太医说只是忧伤过度,动了胎气,并无大碍,只是不适合守灵了,开了些安神保胎的药,现在已经被接回云府。

听到思荷的回答,云若紧皱的眉头这才放下,不知想到了什么,忽而又问。

我呢?太医可说我是什么原因昏倒?太医说,你也是忧伤过度。

思荷见她一直发愣,又劝道:青芽姐,快吃粥,吃完了粥,还要喝药呢,太医说你和云夫人都不能再伤心了。

云若却若有所思地盯着面前的粥。

不,她感觉自己晕倒,绝不单单只是太医说的这个原因。

或许跟母亲有关,更准确地来说,是跟母亲肚子里的自己有关。

自己越来越大了,等到二月初,自己在这个世界降生,那身为青芽的自己呢?世上不可能同时有两个自己,不是吗。

粥喝了一半,云若就没胃口了,这时思荷把汤药给她。

温度刚好,青芽姐,这药还是殿下煎的,快喝吧。

云若抬眼看向慕烊。

小暴君唇角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嗯,姐姐,要乖乖喝完哦。

云若只好捏着鼻子,直接一口气喝完。

喝完了药,把药碗交给思荷,思荷端着药碗和粥碗一起去了厨房。

这时小慕烊掏出一颗糖渍桃干递到云若眼前:姐姐,吃点甜的。

云若接过,这才发现他细嫩的指尖上烫了一个不小的燎泡,周围还泛着红,一看就是刚烫伤不久。

云若拉过他的手,皱起眉头:怎么烫伤了?小慕烊支支吾吾,没回答。

云若掀起被子下床,翻出柜子里的烫伤膏和绣花针,用针挑破水泡后,又给他小心地涂上膏药。

针尖去挑燎泡时,小慕烊痛得眼泪直在眼眶打转,云若去捏他的脸:痛才好,下次就知道长记性了。

说完这句话,又想起了老太妃。

她之前还说要见见慕烊呢,现在却再也没机会了。

收拾一下,待会儿跟我一起去祭拜老太妃吧。

去汀兰苑的路上听闻永顺侯,她的外公,在早朝时恳求元帝让老太妃的衣冠葬皇陵,尸骨回老家,乾州。

还说,这是老人家死前最后的愿望。

可是还没等元帝发话,就被那些老臣们驳回,并狠狠训斥了。

遗诏如此,若是违背,将来九泉之下,我等有何颜面面对先帝?你这是陷陛下于不忠不孝!如此,元帝当然否决了外公的上奏。

为了一个先帝老太妃,与老臣对着干百害无一利。

于是任凭他和父亲在大殿上跪了三个时辰,也没有转圜的余地。

什么狗屁遗诏,不遵从又如何?四下无人处,云若看向一旁的小暴君,小烊儿,我问你,若你以后当了皇帝,你会如何选择?尚且十岁的稚子哪懂这些,他只知道,他想要云若开心。

我听姐姐的,姐姐叫烊儿做什么,烊儿便做什么。

可如果要你与百官为敌呢?那又如何?小慕烊看着云若的眼睛,无比认真道:姐姐,我不管他们,只听你的。

这话说的,倒真符合前世那个恣意妄为的暴君。

云若拍着他的肩膀:好小子,没有白疼你。

来到老太妃的灵堂前,云若点燃三柱香,交给慕烊,小烊儿,来给太妃娘娘上香,谢她当初慷慨赠食的恩情。

小慕烊接过,在灵堂前磕三个头,起身时坚定地道:太奶奶,烊儿总有一天会送您魂归故里的。

老太妃的遗体并未停放太久,三天后就下葬了,料理完老太妃的后事,把汀兰苑交给思萱,赵嬷嬷便自请出宫。

她婉拒了云褚两家送的金银和奴仆,只带着三只猫做伴,回了乾州老家。

云若抱着二毛,站在城门口目送她离开,怀里的猫咪像是察觉到离别,伸长了脖颈望向远方,时不时发出呜咽。

老太妃的丧葬并未对这座宫城有太多影响,汀兰苑的白灯笼也很快拆卸。

因为还有一个多月,就是元帝的生辰了。

什么事都比得上这件事大。

尚衣局早早就开始赶制元帝那天要穿的新衣,尚食局也在加班加点研究寿诞要用的菜式和点心,教坊里的歌舞乐工更是起早贪黑排练节目。

而皇宫外的大臣们也不得闲,绞尽脑汁思索送什么讨皇帝欢心的寿礼。

就连慕烊,云若发觉他最近也越来越忙碌了。

除了上下学,去向皇后和皇帝日常问安,剩余时间都把自己关在殿内,油灯亮到很晚,也不知在做些什么。

深秋到初冬,日子一天天过着,云若发觉自己越发噬睡了,经常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可还觉得困困的。

思荷说,可能是因为天气越来越寒冷的缘故,人也像动物一样,是喜欢冬眠的。

当初褚书意带来的鸡仔早已长大,母鸡甚至还孵化了许多小鸡,除了偶尔杀几只给慕烊加餐外,其余的鸡都好好地养在院子的一角。

赵嬷嬷走后把这些鸡和菜园都托付给了思萱。

怕下大雪压坏鸡棚,云若和思荷一起帮思萱加固鸡窝,又整理了菜园里的枯草。

自老太妃病了后,菜园就荒废了,如今好好地整理一下,倒像是回到了她还健康的时候。

只是如今,再也没有老太太慈祥地唤她青丫头了。

回到铜雀宫时已经很晚了,入夜时天空突然飘下细小的雪花,今年的第一场雪,起初下得并不大。

白天一不小心睡得多了,到了夜晚反而睡不着了,云若干脆从床上爬起来,穿了一件厚厚的披风,也没燃灯,就坐在窗前,看着这安静落雪的夜。

再等三个月,自己就平安降生了,她也要离开了,到时该怎么跟慕烊告别呢?这小哭包,怕是又要哭了。

云若捧着脸想着,忽然听见不远处有一道关门的声响,接着匆匆走出一个人影来。

路过云若的窗前,云若才勉强通过身形认出这是小李子。

看他走得匆忙,还捂着裆,一副憋急了的样子,如今出门,怕是想在后院找个角落去方便。

云若连忙收回目光,把窗户关上。

正准备躺回床上时,忽然听到一道奇怪的叫声,声音不算大,像乌鸦被掐住脖子,发出的呜鸣。

但在这寂静的雪夜,隔着屋子,还是被她听见了。

云若重新打开窗子,等了一会儿,等到雪越下越大了,却仍不见小李子返回的身影。

再联合那道奇怪的声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想了想,云若还是推开门,手里拿了个宫灯,决定去看一看。

地上已经被雪铺了薄薄的一层,靴子踩在上头悄无声息。

云若往后院走了没多久,就远远瞧见一高一低两个身影立在阴影中,看不清面容。

难道是小李子和慕烊?慕烊这小子不好好睡觉半夜出来做什么?云若气势汹汹地加快了脚步,准备上前去教训他。

在距离两人大约七尺时,小李子忽地回头,发现了她。

云若也因此看清了他。

看清了他脸上的刀疤,以及他手里,那把还在往下滴血的长刀。

是查邢!定睛一看,他的脚下还躺着一具尸体!云若被这一幕冲击的猛地后退一步,却膝盖一软跌倒在雪地上,手里的宫灯一歪瞬间燃起。

火光不断照耀着查邢那张染血的脸,以及他身后,目光冷而冽的慕烊。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