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惜晚 >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2025-03-29 00:54:24

这一年的元宵烟火注定被无数人记住。

即使是多年后,提及烟火,京都的百姓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提及那一对神仙眷侣。

烟火放了有一个时辰才停。

随着露台上人影的消失,京都又恢复了元宵的热闹。

惜晚跟殷谦也乘车回府了。

一路上,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殷谦将惜晚一直送到了香兰苑的房间。

惜晚默默跟在殷谦旁边,几次三番欲言又止,最后站在门口。

惜晚最终鼓起所有的力气,问殷谦,你知道我三月要进宫的事吗?她终于要兴师问罪了吗?殷谦暗想。

知道送我去那个地方,你也知道?你知道对不对?惜晚的心一点点破碎,他都知道,却从未想过阻止。

我知道,可是……不必解释了,我都清楚了,惜晚刚才失礼了,请公子恕罪。

惜晚的眼泪已经抑制不住了。

不,惜晚,你先听我说,我开始是真的不知道,是后来才听说的。

殷谦急切的说。

殷谦觉得自己从未像此刻这样惊慌失措过,像是溺水中的人急于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这样强烈的情感让殷谦不自觉的害怕却又甘之如饴。

惜晚听到这一句,心扑扑的跳,隐隐升起小小的希望,至少他还有一点在乎我。

转而又化作无尽的悲伤。

他是知道的,却不曾救过我,任我在那虎狼之地,一个人受尽摧残。

甚至,他明明知道我要被送进宫,却冷眼旁观,任我为他殷氏卖身卖命。

我真是傻啊,到此时了,还心存幻想。

真的不必再说什么了,惜晚累了,先去休息了。

惜晚说完这一句,不等回应,就开门进去了。

身体屋里的滑到在门后,细小的哽咽声时断时续。

殷谦站在门外,愣了愣。

是了,自己还解释什么呢?又在妄想什么?我与她不过主与奴,各有各的宿命。

她是密探,要心性坚韧不为外物所动,要进宫保全殷氏的;而自己背负着殷氏百年的荣耀与使命,是一定要像每一代的殷氏家主一样,冷酷无情。

殷氏是那样的富贵荣耀,却不过只是一个被诅咒的家族,是一群得不到幸福的人。

无数的殷氏家主的惨例在家族秘史里记载得清清楚楚。

元宵过后,惜晚没再出去过。

只是专心的在家里温习宫礼,同时学习宫里各个势力分布和各个主子的资料。

宫廷历来是女子最惨烈的战场。

多少如花美眷,多少似水流年在宫廷被消磨殆尽,而后剩下的只是浩渺史海的一笔或是帝王陵寝的一角。

惜晚这几日都在研读大晋的《后妃传》,那里记载了大晋传承四百年来的一个个传奇女子的悲欢。

有恩爱无双的帝后也有临朝听政的皇太后、太皇太后,还有鸩杀、自缢的皇后们,她们都曾经被赞誉为风姿绝代,举世无双惜晚开始思考自己要怎么在宫廷存活下去?当今皇帝赵明德,年二十二,五岁登基。

因为皇帝在十岁时被证明是个白痴,所以目前后宫有一个一品贵妃,两个正二品妃,后宫人数极少。

一贵妃就是宁贵妃,出生贾氏,是兵部尚书长女。

惜晚初看这一段资料时,惊讶的不行,堂堂兵部尚书竟把自己的掌上明珠送个一个傻子。

后来才知道兵部尚书是坚定的皇室老臣,原是靖北将军,手握十万兵权,对先帝忠心耿耿。

而且贾宁也是贾氏的庶女,非是嫡出。

高贵的尚书千金给了一个傻子。

据说还被认为是皇室旧臣们的巨大胜利,因为那时丞相一党在宫中只挣到一个低一些的二品妃位,就是淑妃。

雯妃,殷雯,出身殷氏旁支,是礼部侍郎之女。

照资料看来,礼部侍郎一支应是殷氏较远的旁支。

殷雯之所以被送进宫应是礼部侍郎为了巴结殷丞相所为。

相党的核心人物又怎会将掌上明珠那样糟蹋。

剩下的就是茹妃魏茹了,她是先帝贤妃,逍遥王之母的表侄女,自幼孤苦无依,算作贤妃兄弟的养女。

后来魏氏犯案,魏国舅无奈,献上此女以表明效忠丞相的决心。

这样,魏茹的身份就很特殊。

魏茹的表哥,逍遥王,是众人瞩目的振兴皇室的最大指望,而她本人却是被当做殷氏送进来的。

还有一点就是魏氏出了名的温柔细致,因此颇得白痴皇帝的喜爱。

至于当今宫内掌权人太后,则是出身殷氏,是丞相的嫡亲妹妹,天子嫡母。

手握大晋皇宫大权,但却并不十分牢固。

毕竟皇室在宫内积威多年,暗地里积累的势力也不弱。

何况现在还有有心人在培养,扶持。

惜晚进宫是为了引进殷氏势力协助太后掌权,但最大的任务却还是生育一个出自殷氏的皇嗣,方便丞相掌控天子的废立。

二月二十五,太后懿旨到,宣殷五小姐殷惜晚进宫。

惜晚跪在地上,默默的接过圣旨。

三月初三,一顶蓝呢小轿将惜晚抬进了宫。

兰芷在轿子前哭的泪眼婆娑,却留不住惜晚的脚步。

殷谦从二月十八就离京去了卫郡,三月初五回来时,已是人去楼空。

终究是错过了。

殷谦站在香兰苑的房间,亭子,竹林小筑,寻寻觅觅,芳影无踪,空余青涩回忆。

第三卷 宫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