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惜晚 >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2025-03-29 00:54:24

十月的夜晚已有些寒凉,夜一身黑色夜行衣窜到了安阳宫。

宁贵妃惊恐的看着冷气森森的黑衣人,几个月前的记忆浮上脑海。

你,你想干什么?贾宁的声音已经有些颤抖了。

不想做什么,宁贵妃想必对上次印象深刻,还记得在下。

在下前来,不过是请宁贵妃施以援手罢了。

宁贵妃就大方些,把名单交给我吧。

名单?什么名单?你要做什么?你想发动宫变?贾宁虽然骄纵,却也不傻,深宫的历练让她对此类事情更为敏感。

宁贵妃既然知道了,又何必多问,不必等我动手了吧,我没有太大耐心。

你,你欺人太甚,我为什么要交给你?有什么好处?宁贵妃想必是日子太过安逸,忘了身体里面还有我的礼物。

你,哼,死就死,与其借把我的势力白白送你,让我苟活一时,还不如我们就同归于尽。

说着,宁贵妃竟从腰间抽出一把匕首迅速的朝夜刺去。

夜身为暗卫,反应敏捷,这点把戏自然不放在眼里,只是在心底暗自庆幸幸好来的不是惜晚,否则这一刀惜晚能不能躲过就难说了。

夜利落的打落了贾宁飞来的匕首,冷冷的看着垂死挣扎的宁贵妃。

这个女人,是高贵的尚书千金,贵妃娘娘呢,此刻也不过是恐惧的伏在自己这个见不得光的人的脚下。

贾宁几近绝望,自从上次遇刺,她就经常惊惧不已,特意在腰间藏了一把锋利的匕首以备不时之需。

这次被此人逼得走投无路,奋力一搏,却还是失败了,难道说真的是注定败亡了吗?上天怎会如此残酷?毁了我的爱情,婚姻,如今又要夺我性命吗?满怀悲愤的贾宁愤怒的盯着那个无动于衷的给一人,对上了他枯井无波的眼神,瞬间无力。

那眼神平静的没有一丝涟漪,仿佛没有看到她的绝望、愤怒、怨恨,只是一味的空洞无神。

对视了几十秒,贾宁知道自己败了。

自己做不到他那样的无谓,自己还是贪恋,贪恋富贵荣华,贪恋爱恨欲念,只有妥协。

贾宁慢慢爬起,媚笑着望着那个人,伸出纤纤玉手,试图去触碰夜。

夜早已先一步闪开,冷冷的说:名单!解药!既然夜不吃那一套,贾宁也就不再白费力气。

我会给你的,先给我名单。

我凭什么相信你?你可以不相信我吗?还是想再受一次噬心之苦?你,贾宁狠狠的看着软硬不吃的夜,说着,从梳妆盒里拿出一块晶莹润泽的翠玉片,说:我知道的不多,这是信物!夜夺过那块玉片,扔了一个小黑瓷瓶子到贾宁怀里,飞身跳出了窗子,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惜晚玩味的把玩着那块翠玉片,并不是多么上乘的玉,会是贾氏在宫中的信物吗?试一下吧!春燕看着惜晚手中把玩的玉片,没来由的一阵心慌,端茶的手也有些颤抖。

怎么?春燕,你认识这块玉片?这玉片也算不上什么好东西,你喜欢?本宫就送了你如何?春燕砰地一声就跪在地上不敢动弹,颤声说:奴婢不敢,奴婢见过主人。

还真管用啊,春燕,你不知道茹妃的势力分布,总该知道宁贵妃的爪牙都有哪些吧?那里有纸笔,一一写下来吧。

是,奴婢遵命。

惜晚拿着那张写满端庄小楷的纸,微微冷笑,贾氏还真是不能轻视!下午时分,茹妃前来拜访。

水绿色的宫装穿在茹妃身上还是那般妩媚动人,眼角眉梢的笑意让惜晚几乎以为她还是那个权倾后宫的倾城佳人,但惜晚清楚不是了,自己才是!妹妹身子可还好,姐姐有一阵子没见妹妹了,怪想念的。

茹妃姐姐真是客气,有你的关心,惜晚怎会不好呢?姐姐的关心算得了什么?关键是妹妹自己争气,姐姐佩服得紧呢。

哪比得上姐姐手段高明,才智超群。

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而已,妹妹何必这样笑话于我?惜晚岂敢,姐姐,你我既为姐妹,又志同道合,那惜晚借这么点东西,姐姐定是不会推辞的,对吧?妹妹胃口真大,姐姐可是经营了五年呢。

是啊,不容易呢,所以惜晚要好好谢谢姐姐,姐姐今儿个就留在安源宫用膳如何?妹妹盛情,却之不恭!来人,吩咐小厨房,今晚茹妃娘娘再次用膳,多加几个好菜。

妹妹,不必客气,天还早,我们出去走动走动吧。

全听姐姐的。

惜晚掩唇而笑,妩媚娇俏,看的旁边的春燕也是一愣。

妹妹肚子有六个月了吧,一切安稳,真是恭喜妹妹了。

托姐姐的福罢了。

妹妹,姐姐在家时曾认识一个名医,说是能断胎,可准着呢。

不如改日将他请来,给妹妹断断。

姐姐费心了,这些事都靠老天掌着呢,惜晚听天由命,还是不操这个心了。

是姐姐唐突了,妹妹有福之人,定能一举产下皇子。

借姐姐吉言了。

茹妃望着小花园里即将凋谢的菊花,伤感的说:妹妹看那菊花,上月还是丰妍多姿,今日已是残花易落。

真真是红颜薄命啊。

这样的事,宫里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身为女子已是可悲之事,身为深宫中的女子更是薄命的红颜,比之秋花尚且不如呢!姐姐为何事生这等凄凉之谈?既已身在宫廷,还是看开些好。

妹妹说的是,是我今日触景伤情罢了,前事犹可作鉴,后事不远了啊!茹妃喃喃自语,眼神迷离的跟着惜晚的脚步回到了安源宫内殿。

惜晚何尝不明白茹妃之叹,却也无能为力。

茹妃一个弱女子,为报家仇,甘愿入宫筹谋,心思那样细致,心计谋略均是高人一等,奈何生不逢时,她可能永远无法亲眼看见大仇得报。

这样的女子怎不让人怜惜?这样的现实怎不让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