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虫子,我们之前见到过一次!第二天,调查就出现重大突破。
被带来做笔录的女同事纠结地拉着衣角,努力回忆道,当时,大家都在唱歌,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发现地上有条特别白特别胖的虫子。
因为这事,杨槟还吓得流鼻血了。
那你有看到血么?刘柠提出的角度总是很新。
没注意,当时太乱了。
那个,警察同志,别的我真的不清楚……结束笔录后,刘柠默默跟在上级身后,寻思着能不能多套点消息。
没想到,后者接了个电话,神色忽然变得异常严峻。
还记得现场的那些虫子吗?他语气不无沉重,甚至有些怪异。
嗯,被我们用筐子装起来,当做重要证物保存。
刘柠转念一想,就意识到某种可能,该不会——它们不见了。
装虫子的竹筐还在,可那些活蹦乱跳的虫子,却没影了。
查监控,快。
有人巡逻,又有二十四小时电子监控,却偏偏发生了最不可能的一种可能。
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陌生人进出过。
那些虫子,是在某一秒突然集体不见的,跟魔术把戏一样。
奇了怪了,难道还闹鬼不成?监控反反复复放了十几遍,愣是没找到半点突破,反而让更多人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
刘柠心知这是灵异现象,不可能让普通人看到。
暗中,她已把虫子这条线索列为首位。
等到自由发表看法的阶段,她主动举手道,我认为,应该将重心集中在死者一个月内减肥成功这件事上。
你的意思是,此事可能与案件有关?嗯。
她毫不犹豫地点点头,难道你们不觉得,那些本体是肉的虫子,很蹊跷吗?提示到这里,大部分人都明白她话里的潜台词。
其实,早在案发之时,相关的流掉就已经开始筛查了。
不过人数相对少,效率不高,至今没有多少有价值的线索。
有道理。
看到上级有所思考,刘柠知道,自己的目的已基本达成。
果然,不出半天,再次有好消息传来:经死者好友口述,一个月前,死者曾向他推荐过一款减肥神器。
他试着多次点进去,却发现是无效链接,便没太放在心上。
减肥神器?对,据说是靠吃肉减肥。
我们调取了死者两个月来的浏览记录,和成交记录,除了发现其账户上蒸发了一千多块钱,这点非常奇怪。
但他的购买记录,我们始终找不到。
即便如此,也算有重大突破。
刘柠想办法要到购买的原版链接,抽时间与白小琴二人汇合。
诅咒的具体形式尚不清楚,但不妨碍我们去了解一下减肥产品。
她试着点进去,没想到一下子就跳转好了。
不如说,碰上与诅咒相关之事时,参与者拥有某种优先权。
我们最好兵分三路。
怎么说?一个人去查这些晒照片的人是生是死,一个人顺着这家店往下查,最后那人购买产品试试效果。
常青一下子给出三条方向,这些只是大致方向,还存在进一步细化的可能。
可以。
刘柠刚要问派谁来购买肉块,她就主动举手,毛遂自荐。
我来吧。
单论肉身,我没什么可怕的。
这话并不夸张,她那只每天产出不同液体的小瓶已经将她的身体强化到一种极其惊人的地步。
普通的鬼都无法伤到,更遑论残缺的肉块。
相比之前,能力普遍有所衰弱,你最好再谨慎一点。
刘柠出言提醒道,不要亲身试验。
明白。
剩下的两个方向,白小琴选择了顺着店家追查,探究照片上的人这个任务,自然就归刘柠所有。
三天时间。
之后,无论有没有发现,我们再在此处碰头。
这里是杨槟公司附近的咖啡馆,距离警局也不算远。
好。
没问题。
……刘柠先将照片一张张打印出来。
大部分只是在拍某个部位,有几个人却选择露脸。
她准备先从容易辨认身份的那些人开始找起。
借着职务之便,她要来系统内部账号,挨个比对起来。
死人。
已经去世。
还是死人。
令她感到触目惊心的是,每一个死者背后,都对应着不亚于此次的重大事件。
但毫无例外,一个月后石沉大海,完全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刘柠又找出卷宗,越看,她越是面沉如水。
上万起,足足有上万个死者!她莫名感到一阵悚然。
翻出评价上传的日期,与案宗里的时间对比,发现前者要远远晚于后者。
这意味着什么?她迅速将评价翻到最前面,有一个前两天才发出的评论:物美价廉,好评[笑脸]照片的背景给她感觉有点熟悉,好像前不久才去过。
这个账号……她动手查了一下,面上不禁露出一丝苦笑,果然,是杨槟。
想起对方死时的惨状,她还有点心有余悸。
看来,凡是购买过这类产品的人,最后都沦为亡魂。
她的目光不经意上移,落在月销量一万多件这个数字上。
一万多……怎么做到的?难道,那些已经死去的人,还在继续购买?除了这个,她想不到别的可能。
问题是,既然诅咒不选择全然隐藏身份,为什么不到一月又要把事情发生的所有记录删的干干净净呢?她百思不得其解。
看似自相矛盾,可无论怎么说,一个月都象征着最后期限。
留给她们的时间,只有这一个月而已。
深吸一口气,刘柠重新将目光聚焦到店铺上来。
消失的虫子会去往哪呢?还有,那些虫子是如何进入人体内的。
——它们到底是什么?一个接一个的疑问,刘柠索性放下手边的资料,在屋内慢慢踱步。
现在这个时候,下一个受害者,会不会已经产生了?她忽然停下,再度拿起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