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2025-03-22 08:06:41

时辰一到, 各宫浩浩荡荡地向昭阳殿去。

前朝后宫,齐聚一殿,以屏风隔断。

越临近去昭阳殿的时候, 沈兰亭话越少, 看上去有些心不在焉, 魂儿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女孩子们渐渐察觉到她不寻常之处,各自交换个眼色, 最后由许清如问:公主?沈兰亭根本没听见般并不理人。

许清如下意识看看周寅, 潜意识里将她当作主心骨。

周寅正巧不知所措地看向她, 这一眼虽然无助,却让许清如心中稍定,又略大声叫了一句:公主!沈兰亭吓了一跳, 回过神来,带着嗔怪看向许清如:做什么?吓我一跳。

她这样如常回答让众人松了口气,看样子困扰她的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见不是大事, 许清如直截了当道:差不多该是时候往昭阳殿去了,看公主走神儿, 在想什么?沈兰亭顿了一下,最终很坦诚道:我在想我母妃,这两日太忙我都忘了, 今日去昭阳殿是能见着我母妃的。

女孩子们一下不知道接什么话好, 宫中规矩她们多少清楚, 不让母子相见,能这样见上一面实在是殊为不易。

周寅柔声开口:是好事啊。

听到她出声, 女孩们一愣, 不由想起她父母俱已不在世上的事, 心中是说不出的滋味儿。

沈兰亭心中一愧, 有些无措。

自己好歹还能见到母亲,周寅是想见母亲也见不到了。

房中一片沉郁。

只听周寅笑吟吟又软软糯糯道:开心一些,公主。

众人这才明白她是为了劝沈兰亭放宽心才如此道,纷纷很配合地开口:是,该高兴些。

沈兰亭揉揉脸道:走吧,咱们去昭阳殿。

我倒还好,没有很不开心,只是近人情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母妃。

戚杏爽快道:见着便情之所至自然而然了,此时莫想太多。

她践行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原则,并致力于将这一原则发扬光大。

也是。

沈兰亭同样不是会自苦的人,很快变得豁达,起身带着女孩子们向外去,在外的宫人忙取伞出来撑着。

宫道上向来肃穆萧条,今日难得热闹。

尽管落雨,依旧一派喜庆祥和的氛围。

昭阳殿正门供朝臣及外邦使者入内,偏门则供后宫诸人入殿。

无论在后宫之中品阶再高,有多风光,能走的却只有偏门。

而哪怕只是京官中身份低微者,也有资格从正门进入。

昭阳殿外长阶之上布满盆盆奇花异草,沾了雨露绕阶盛放,霏霏霭霭,绚烂夺目。

兼之带来芬芳,所经昭阳殿者身上皆沾染馥郁,令人心旷神怡。

座次是早早安排好的。

沈兰亭再受宠也只是公主,与后宫宫妃公主坐在一处。

女孩子们作为沈兰亭的伴读,坐在沈兰亭之后,比一般嫔妃公主还要靠前。

一道屏风之隔,另一侧是朝臣百官。

殿中燃麝香,以金箔涂壁,地上铺以牡丹纹饰。

另有文武百官应酬寒暄,一片喧哗。

沈兰亭坐在屏风后看不出高不高兴,端起公主风姿,威仪无比。

周寅等人陪侍其后则低调许多,各自低下头去没有神色。

品级越高,来得越晚,是宫中无言的规矩。

秦贵妃作为皇后之下后宫第一人姗姗来迟,待偏门的内侍唱名,后宫诸人站起齐向宫门,至秦贵妃入内,所有人向秦贵妃行礼。

皇上貌若寻常书生,温文儒雅,而沈兰亭娇艳明媚,自然遗传母亲的好相貌。

秦贵妃踏入昭阳殿的一刻整座昭阳殿似乎都亮了一亮。

她一身绛紫色宫装,岁月犹在她脸上留下痕迹却依旧不掩天姿国色。

她衣袂翩跹踏入殿内,仙姿灵耀,风华绝代。

与极有攻击性的容貌截然不同,秦贵妃性情随和,温和向着众人一笑,嗓音轻柔:免礼,请坐。

众人这才起身重新坐下。

秦贵妃在最前坐好,目光有意无意在殿下一扫,微微一凝。

似是母女连心,沈兰亭正好抬起头来,二人目光顷刻间对上,有千言万语。

但目光相接只是一瞬,几乎是沾之即离,表现得极为冷淡。

沈兰亭垂下头去,秦贵妃同样垂下眼帘,不是亲母女般。

女孩子们自秦贵妃入殿起便观察着她一举一动,瞧见二人间来往不免在心中唏嘘。

她们是知道公主私下对秦贵妃并不冷淡,甚至还会为见到秦贵妃而紧张。

但碍于宫中规矩,即便再多思念孺慕都要藏在心中。

刻漏滴答,午时已到。

大太监腰几乎对半弯去,头深深埋低,尖声唱道:皇上驾到,皇后娘娘到。

无论前朝后宫,这一刻齐齐起身,弯腰向宫门,随皇上皇后动作一步步由殿门转向主位。

直到二人齐齐登上金殿最上,大太监再唱:拜!所有人齐齐撩袍下拜,以首贴地,行礼道:参见陛下,皇后娘娘。

皇上顿时笑道:不必多礼,快快起来。

众人这才起身,纷纷落座,等待皇上发话。

皇上坐好,居高临下俯瞰众人,胸中意气风发,微微一叹,感慨万千道:今日为朕之生日,生日可喜乐……他说着说着字不成句,似要涕泣。

皇后雍容大度,及时在一旁劝慰:陛下自当时时喜乐。

昭阳殿中人齐声附和:陛下应当时时喜乐。

皇上被众人情绪感染,终于有了笑意,却摇摇头道:人生一途,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哪有时时喜乐的道理?戚太傅反应最快,率先说道:愿为陛下排忧解难。

不愧能坐上太傅之位。

众人争相效尤:愿为陛下排忧解难。

皇上龙颜大悦,摆摆手道:哎?今日不谈政事,只享宴乐。

他说罢看一眼一旁站立的大太监。

大太监立时道:开宴!熏风拂过碧瓦朱墙,昭阳殿中悬挂的铃铛轻响。

宫人们鱼贯而入,整齐划一,半挽衣袖向每人杯中斟酒添茶。

乐人击缶敲鼓,殿中顿时被舞乐充满。

舞姬自殿两侧翩然而入,如穿花戏柳的蝶,片叶不沾身,最终在中央空出的大块空地上款款而舞。

她们目光灵动,腰肢纤细,罗裙热切翻飞,裙边花纹随舞而动,与殿墙上金箔交相辉映,叫人不由屏息,看花了眼。

谈漪漪隔着屏风依稀能瞧到绰绰影子,看得痴痴,不由自主感叹:真好看!周寅应道:好看!她眼中是最完美的赞赏神色,像是真的很欣赏这舞姿一样。

沈兰珏坐在皇子之首,目光中朝对面投去。

礼部布置昭阳殿时他便来检查过,默默将座次表记在心中,如今是知道周寅坐在哪里的。

虽隔着屏风,他却像是能亲眼看到她一样。

王雎作为沈兰珏的伴读自是与他坐在一处,同样无暇理会舞姬,以桌为琴,手上小幅度弹奏,为接下来表演做准备。

沈兰息一副与世无争的淡漠模样坐于殿中,无论歌舞还是奏乐都与他无关。

他此时不像三皇子,更像是菩提寺中的明净。

王栩与他共坐,二人心照不宣地不如过去那样亲如兄弟,默契地疏远不少。

说是疏远也不准确,只是不像过去那样交心。

王栩见着沈兰息还是会亲切叫他阿息,沈兰息也会答应,只是各人心中各有心思。

崔骜坐于沈兰息之后,动作随性不羁却又在礼数允许的范围之内。

他盯着场上款摆的舞姬,思绪不知道飞到哪里,生茧的手指在桌上随着鼓点轻敲。

至于坐在使者团最前的司月则是面色如常地欣赏大雍歌舞。

而说是欣赏,或许用观察来形容更加合适。

面对风格截然不同的舞蹈,司月心中的惊疑越发深重。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同样一道舞蹈也不仅仅是舞蹈,更能传达出不同的文化底蕴。

舞蹈完全没有相似,也证明两国文化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更说明游戏公司在制作游戏时的用心程度未免过高,连一丝为了省事的借鉴也没有。

自他进游戏以来他便没有找到过一个bug,这绝不是一个未完善的内测游戏该有的程度,他根本无法想到合理的解释。

司月深思,一曲终了,舞姬退下,换另一道歌舞进殿,并传膳。

伴随歌舞以及传菜宫人们的来往,原先因陛下圣威而寂静无声的昭阳殿渐渐热络起来。

不同大臣有不同的效用。

朝堂上不仅有忠心耿耿的谏臣,也要有起调节作用的圆滑臣子。

彼时他们便发挥了大效用,一言一语地叫起好来,并奉承起皇上。

皇上但笑不语,放任此举,臣子们见风使舵,纷纷效仿。

司月注视着眼前一切,心中默默分析。

如果大雍皇帝寿宴是一个大剧情,那么现在发生的一切就是过场动画,总会有大事发生。

然而过场动画都做得这样精细。

他心中一阵阵惊疑骤起,耳中似乎生出一道隔膜来,听起周围声音都是闷闷的。

当一切正常想法都无法用逻辑解释时,最不可能的答案就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