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2025-03-22 08:06:41

虽然今日落雨使得皇上不快, 但其后发生的桩桩件件还是令他十分满意。

他难得龙心大悦,在热闹的气氛中沉醉。

他连饮三杯美酒,皇家规矩所谓食不过三, 酒水亦然。

大太监在一旁见了心中暗急, 想制止皇上行为又不能直言。

一旦直言皇上此时不说什么, 必当怀恨在心,日后定会找理由发落他。

但若不制止, 皇上自己坏了规矩是大事, 他看护不力, 同样要被发落。

见陛下要饮第四杯酒,情急之下他道:陛下!皇上送酒的手一顿,看向大太监, 不知他有什么要说。

被陛下看这一眼大太监几乎心神俱丧,大脑下意识转动,脱口而出:太苑。

说到太苑, 陛下,您还未带群臣品评今年太苑文章。

皇上无奈笑笑:倒忙忘了, 着人将文章拿来。

哎。

大太监应下,随意指了内侍去将早已备好的文章来。

皇上再伸手去摸酒杯,骤然想起自己已过三杯, 于是将手收回。

换给司月的配菜已经呈上, 司月自然又是对着陛下一阵感恩戴德, 比雍人还要尊敬大雍的皇帝。

可惜今日有雨,不好去百兽园中观兽, 不然朕今日便能一睹乌斯藏国汗血马的风采了。

皇上说到这里很是遗憾, 因为不能立刻看到汗血马。

司月缓声道:马已经是大雍的马, 您想看日后何时都看得, 它也跑不掉。

这话说得很有水准,直接说到皇上痒处,极大程度地满足了皇上的虚荣心。

皇上面色顿霁,笑道:不过今日虽看不得马,但能满足你的愿望。

司月不解:我的愿望?皇上笑道:你不是仰慕大雍文化?今日正要品评太苑文章,王子也一道看看。

司月立刻兴奋起来,看样子仰慕大雍文化一事的确不似假话:多谢陛下。

还有诸位大人,一道品评吧。

近日忙于国事,倒将此事一时忘了,是我疏忽。

不过今日也巧,王子正好在此,便将所有文章都展示一遍吧,共同选个魁首出来。

皇上颇随意道。

历来都是皇上个人排序后将最优文章拿出,由大太监诵读,再由文武百官点评一番。

自然所谓点评只有夸赞,没有任何批判。

毕竟是皇上亲自选出的魁首,谁敢不认?更重要的是魁首每次都是太子沈兰珏。

皇上话音一落,大臣们便立刻关心道:陛下一定要以龙体为重,莫要太过操劳。

今日要共同点评,大臣们不敢拒绝,却也不敢真发表什么意见来。

若真要选,他们自然还是老样子,选太子总没错。

皇上听到众臣担忧,不管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这话听来倒都很顺耳,于是他愈发显示出自己的勤奋:孤心中有数,爱卿放心。

大太监此刻斗胆插嘴:您一旦操劳起政事便是最没数的,忙时一日睡不上一个时辰,奴才看着心惊胆颤,叫人如何能放下心去?他这样贸然开口也是在赌,赌皇上不会生他的气。

而大太监这样插话皇上也不见有任何不悦,只是带了些严厉道:好了,此等小事无需在大人们面前提起。

再有下次孤定要罚你了。

意思是这一次就放过他了。

大太监哪里听不出皇上的言外之意,知道对方对他此举心中满意,只是面上不好说。

大臣们便爆发出更殷切地叮嘱,要陛下哪怕是为大雍着想也一定保重龙体。

皇上对这些嘱咐十分受用,看上去无奈且感动,最后只好道:孤知道了,孤会保重。

俨然一副明君模样。

至于大臣们却没有因皇上的保证而有所停歇,依旧说着关切的话。

女孩子们对皇上操不操劳并不感兴趣,只想着自己的文章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念出。

完了。

沈兰亭与谈漪漪默契地齐声道,俱是两眼一黑,感到前方一片黑暗。

皇上要将所有文章拿出念简直是在对她们公开处刑。

许清如心中涌起激动,表面上瞧起来还算镇定,只是不由得轻轻看向林诗蕴。

林诗蕴还是往常那副泰山崩于前依旧不会为之所动的冷若冰霜的模样,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有些紧张。

而戚杏也难得显示出些不自然,她那文章写得没走心到哪里去,没想到竟然要被公开。

祖父听了她那文章只怕要气晕过去,哎。

司月心中全然没有面上的半分激动,颇冷静地想着既然如此周寅作为太苑中的一员文章也定然会展示出来,他可以借此判断出她的能力。

跑腿儿的内侍腿脚麻利,很快将文章从御书房取来交给大太监。

皇上打眼一扫倒有些惊讶,将话问出口来:今年的文章这样多?比往年多了一倍有余。

大太监提醒道:晋陵公主也入了太苑。

皇上向来将晋陵公主进太苑当作小打小闹,根本未放在心上。

她入太苑那点儿小心思他作为父皇哪里会不清楚,不过是疼爱女儿由她去了。

不过若早记得此事,他定然不会说展示太苑所有文章的话。

既为沈兰亭留些面子,也为皇家留两分薄面。

他做出如此决定原本是想为太子造势,倒是失策了。

昭阳殿中众人已然收声,安静等着大太监念文章。

皇上自然是要在开始前发表演讲的,装模作样地说了一句:此番评选诸位从心便是,莫要因各种缘由偏了心去。

朝臣们自然满口答应:正是,正是。

但会不会这么做是另一回事,只是表面上显得公平公正是真的。

皇上似乎很乐见这样的公平,看看大太监,示意他可以念了。

大太监上前两步,清了清嗓要念,拿着纸张的手一顿,其上赫然是沈兰亭三个大字。

一片鸦雀无声中大太监念了起来:第一篇是晋陵公主所作……龙椅上的皇上扶着扶手的手一紧,眉头便是一紧,显然不对沈兰亭能作出好文章抱有任何希望。

但他也没想到第一篇文章就是她的,而大太监已经念起文章内容。

沈兰亭向后一倒,被戚杏稳稳接住。

她双眼毫无神采地看着前方,看样子已经失去生的希望。

朝臣们听到晋陵公主所作时便忍不住一笑,端要看看这样容色倾城的公主能作出什么好文章来。

他们皆知沈兰亭在太苑中进学,却断定她是绝学不到什么东西的。

对于这位公主他们实在很了解,漂亮、娇气、讨喜,但就是不爱学习,吃不了苦。

然而在大太监一字一句的诵读声中笑声渐停。

晋陵公主这篇文章说不上词藻有多华丽,也说不上内容有多巧思,但行文却很流畅,最为难得的是言之有物。

虽然立意很俗,是夸皇上的,但晋陵公主显然很仰慕皇上,能将文章写得这样真情实感。

皇上也没想到晋陵还能作出完整文章,非但是完整文章,还是有些水准的文章。

作为公主,她非但没有辱没皇家颜面,反而给皇家长脸,一时间有那么些出神。

昭阳殿内响起掌声来,大臣们你一眼我一语称赞起来。

沈兰亭听着掌声分毫没有恢复精神,只觉得朝臣们是为了奉承父皇才这么做的,与她自己的本事无关,她觉得怪尴尬的。

一旁宫妃公主凑趣地伸过头来赞赏沈兰亭,她们是真心实意觉得她写得好的。

越是如此,沈兰亭越觉得不好意思。

她不过是比她们多学了些,有了进太苑的机会,根本不该因比她们强些就高高在上。

尤其是看到她们其中真心实意的赞美,她便更觉得过意不去。

想到只有自己有这个机会而她们没有,她甚至觉得过意不去,想做些什么。

她觉得自己好奇怪。

谈漪漪真心实意地夸赞:我觉得比我写得好多了,大家还给你鼓掌呢,公主。

沈兰亭叹息:旁人不懂,你还不懂吗?我哪里写得好,大家只不过是看在父皇的面子上才这样。

我若不是公主,他们看见这样的文章只怕气得胡子乱抖,大骂‘这是什么东西’。

谈漪漪被逗得一笑,又诚挚道:别妄自菲薄,我是真觉得很好。

林诗蕴也道:不错。

虽然只有两个字。

沈兰亭一愣,转头看向林诗蕴,摸不准她是在哄自己还是真这么觉得。

屏风之外,皇上发言:晋陵进步甚大,是用心学了,当真出乎我意料。

当然,沈兰亭如此真心地称赞他这个父王更让他愉悦,不枉他如此疼爱。

当然沈兰亭学业进步也叫他很开心,不过他开心倒不是沈兰亭成了个多么有才华的人,而是他果然是个完美的人,让女儿继承了他的才学与智慧。

沈兰亭正郁闷着,还不至于郁闷到失去理智,很聪明地起身谢过夸奖。

一番讨论过后大太监继续向下念,然后发现:谈漪漪很真情实感地夸赞皇上。

戚杏很真情实感地夸赞皇上。

周寅很真情实感地夸赞皇上。

作者有话说:汪汪汪汪!!!!什么夸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