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2025-03-22 08:06:42

赏赐?周寅的语气中带着不加掩饰惊讶, 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打扰到,显然还没考虑过这回事。

她在帐后轻轻摇头,叫帐外人囫囵能看清她的动作:我没有做什么, 您不必赏赐我的。

她语中带了些惶恐, 对皇上这个提议十分受宠若惊。

皇上闻言不置可否, 没立即给出反应,只在心中想着周寅的言行举止倒与她的身世与遭遇十分匹配。

在她那样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情况下养成这种自卑的性格是件合理的事情。

只不过这种性子小家子气了, 不过崔骜也不需要一个多么端庄大气的妻子, 温柔体贴知冷知热就够了。

这么一想皇上便在看待周寅时宽容许多, 只要她爱国忠君品性不坏即可。

孤都听人说了,是你将崔骜从山林中背出来的。

若不是你,晚上个一时半刻, 崔骜的安危可就真不好说了。

周寅闻言单纯地笑起来道:怎么会?小将军有您护佑,自然会化险为夷的。

她的语气实在是太过真诚,让人毫不怀疑她完完全全就是这么想的。

皇上陡然听闻这种说法, 一时间觉得稀奇,但更生出一种微妙的爽感。

他从未被人从这方面吹捧过, 偏偏周寅还不是刻意吹捧,只是随意家常的样子,便让皇上更加高兴了。

她只将刚才的话随意一提, 接下来并未继续称赞皇上, 而是说起崔骜:况且是小将军奋力退敌我才有在之后有机会带他出来, 说起来是崔小将军先救了我,我至多是报答他。

她细声细气地认真分析, 听起来头头是道的, 足以见得她是当真如此觉得。

皇上越听越是满意, 这小女郎想的倒是与他一开始的想法有些不谋而合。

方才在崔骜那里他虽说没有反驳崔骜的话, 心里却认定崔骜是骨子里便心软的人,崔骜越心软他越满意,但他的想法却没有变过。

即崔骜不欠周寅什么。

所以他所说的赏赐是一种考验。

无论周寅是爽快地答应还是扭捏之后的答应皆被视为没有通过,而她并不居功,终于叫皇上满意,对她的印象上了一个台阶。

虽然通不通过他的考验他都会将周寅赐给崔骜,但合不合他心意却决定了一个人在宫中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好不好。

周寅不求名利,他反倒愿意给她名利,因她说的话实在合他心意,说到他的心坎儿里去了。

与平常那些大臣们的溜须拍马不同,这样真诚的赞颂最让他大悦。

怨不得他的三字与养子都对这位周女郎欢喜极了,她讲起话来实在中听。

好了,你救了崔骜,你有功,崔骜救了你,崔骜也有功,都有功,都赏。

皇上心情好,刻意逗她。

他膝下只有一名公主受他宠爱,那就是晋陵公主沈兰亭。

而沈兰亭性子张扬外向,周寅与她来说倒是截然相反了。

周寅愣在原处,没听懂似的应了一声:啊?大太监笑眯眯地望着纱帐后的身影,知道这位周女郎是得了皇上喜爱,有大造化了。

这怎么好呢。

看样子她终于明白过来,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满是对上位者的敬重,丝毫不敢轻慢。

孤话已出口,哪有不一言为定的道理。

皇上笑道。

大太监在一旁点拨周寅:周女郎,陛下金口玉言,快谢恩吧。

周寅当即诚惶诚恐地谢起恩来:多谢陛下。

皇上收下她这句谢,该考验的也已考验完,在此处便没有什么多待的意义了。

他点点头道:如今见你无恙,孤便能安心给你家中一个交代了。

周寅顿时满心愧疚:让陛下费心了,是我之过。

皇上听着听着只觉得她又要哭了,一时间有些头疼,倒真是没遇见过她这样动不动就要落泪的女郎,倒不知崔骜那样的性格是怎么愿意哄她的。

他倒不是厌恶,只是觉得棘手。

哎,哪里是你之过,是那些刺客之过。

说到刺客,皇上的声音顷刻间冷了下来。

不过只见提及刺客时帐后女郎吓得一颤,他原本心中渐渐升起的淡淡冷意倒是重新散了。

是个可人疼的孩子。

是。

周寅温顺地轻应一句。

到底是牵挂着那些刺客的来路,皇上便是要走了:好了,你便在宫中好好歇息,不必多思,快快好起来最佳。

至于你家里人那里,孤会派人知会他们一声你已经醒了,省得他们担心。

周寅这下听起来是更加感激:多谢陛下。

皇上点点头,想起崔骜,不忘为他说上两句:崔骜一直担心着你,而且伤势颇重。

你若好些了可以去他那里看看,他想来能高兴些,好得也就能快些。

是。

周寅温声答应下来,很将人话记在心里的样子,让人觉得没白嘱咐她。

皇上满意她乖顺地模样,这才带着大太监离开。

周寅直到隔着帐子目送人出了大门,才缓缓躺下。

一出了门,皇上便很有谈兴地与大太监聊起来:你觉得这位周女郎如何呀?大太监从刚才便一直察言观色,早已搞清楚皇上对周寅的情感取向,如今答起来心中有底:周女郎是个好女郎。

哦?皇上反问一声,这便是对此感兴趣了,让大太监多说两句的意思。

周女郎有分寸,知进退,懂大体,见到你敬畏又不失礼数,对于救人一事也不居功十分谦逊,是个好女郎。

大太监早已在心中将词准备好,如今说来可谓是头头是道。

皇上听了摇着头笑笑,倒不是反对,只说:你倒是有这样多的词夸人,可见这周女郎的确是个好的。

大太监跟在皇上身旁陪笑,并不喧宾夺主。

皇上又感叹道:可这世上没有两个周女郎,不然孤也不至于这样遗憾了。

大太监试探着问:陛下何出此言?皇上说:你还记得当初晋陵选伴读时孤让你查的事吗?大太监仔细回想,一下子哎哟一声,是想起来了:记性不好,竟将这事忘了!当初是三皇子……他点到为止,话未说的得太明却已然足够。

皇上点点头:是啊,当初若不是老三,周女郎还没机会入宫,更不必说与崔骜见面。

这……无论是崔骜还是沈兰息,大太监都得罪不起,因而他只端出个为难的态度来,并不偏向哪一方。

皇上不算烦恼的烦恼被人分担,心情舒爽许多,说道:这二人都对周女郎有意,可如何是好?大太监自然不会胡乱说将周寅许配给两者中哪一位的话,只是叹气起来:可惜这世上没有两个周女郎。

他这话立刻引起了皇上的共鸣:可不是吗,若世上有两个周寅就好了。

说到周寅的名字,皇上随口提了一嘴:周女郎这名字倒是怪了些。

大太监附和起来:是有些怪,给女郎起名为‘寅’,总不能是因为周女郎是在寅时出生的吧?皇上被他这话逗笑:那这父母未免有些敷衍了。

大太监笑:可不是吗!在大太监面前皇上也没透露出一星半点儿要将周寅指给崔骜的口风,还在装着为难来演出一个慈父明君的样子:不过话说回来,你觉得周女郎对崔骜的感情如何?大太监一愣,叹道:陛下问我这个倒是难为我了,我哪里看得出什么欢不欢喜的?皇上笑起来:你尽管说就是,你我二人间的密话,又怕什么。

大太监这才说道:奴才觉得周女郎大概年纪还小,应该还不通男女之情。

方才奴才听周女郎提起小将军,只觉得她是很感激崔小将军的,至于喜不喜欢吗,应当是不的,她大约只拿崔小将军当朋友了。

皇上听大太监所言深有同感。

他有后宫佳丽三千,什么样的男女之情没见过,当然一眼就能看出周寅对崔骜只有友情,哪里有什么爱情,是崔骜单相思了。

如今考虑这些还早,离他们成婚的年纪还有些时候,且看着他们日后如何发展吧。

到底也不是什么迫在眉睫的事,还有余裕斡旋。

正是,儿孙自有儿孙福,无论是崔小将军还是三皇子殿下都有您这真龙天子护佑,日后自然都是有福的。

大太监从周寅那里学了这句话,如今现学现用。

果然皇上被哄得龙心大悦,无奈笑起来:你啊你,倒是学这些学得快。

大太监笑道:奴才这是觉得周女郎方才说得甚好,这才学了来。

您是天下的主人,自然是您要谁好谁才能好。

他不愧是在皇上身边待久了的红人,一句句都能搔在皇上痒处,很令他满意。

皇上心情甚好:她这话说的是好。

有感而发更可贵呢!意思是周寅在那种情形下脱口而出的真情实感是最为可贵的。

他倒不是为周寅说话,只是为了让皇上开心。

皇上开心了,做奴才的才好伺候。

皇上闻言更是自满,心中大慰之余也该表示了:大赏周女郎。

作者有话说:汪汪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