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兰珏絮絮说着, 一双眼亮晶晶的,与他平日读了好书时的神情一模一样。
我对晋陵招伴读一事有所耳闻,只是不知周女郎是哪家女郎。
沈兰珏说到周女郎三字时声音都下意识放轻。
为什么是周寅?王雎一时间陷入困惑之中。
明明太子不是攻略者, 为什么也要掺合一脚。
他忽然想通什么, 难道攻略任务的难度就在于和当朝太子抢女人上?他是这么想的, 也是这么问系统的。
然而系统依旧是那一句话:请玩家自行探索。
大郎?沈兰珏见王雎沉思,还以为他为自己思索感情之事, 赧然开口轻唤他。
王雎回神, 依旧是平日里的沉郁模样:您大约是平日里与女郎相处太少。
他语气笃定, 有着让人信服的力量。
沈兰珏微怔,思考起来:竟是如此吗?他善于自省,此时先按着他的话自我审视一番。
王雎毫无误导了人的心虚, 端起茶盏轻抿。
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太子对周寅产生兴趣,一旦太子决定加入竞争,任何攻略者都没戏。
无论是在游戏世界还是在现实世界当中, 权势都是很好用的东西。
好在他与太子从小一起长大,已经对之性格十分了解。
太子从小到大都只对书本感兴趣, 虽有宫人伺候,宫宴上也常能见着贵女,却从未见他对谁动过心。
在感情之上, 太子如一张白纸, 这倒是给了他一些可操作的余地。
沈兰珏思忖良久, 很郑重向王雎道谢:大郎,多谢你指点我, 是我孟浪。
王雎淡淡道:为您分忧是我分内之事。
沈兰珏笑道:我该与周女郎多相处些时日再确定心意。
王栩眉头一挑, 他说的是这个意思么?他分明是要太子多接触些女郎。
于是他开口提议:或许您只是接触的女郎太少。
点到为止。
沈兰珏听罢不由弯起眼睛摇摇头道:非也。
我虽接触的女郎并不多, 但日常起居, 在宫中见到的女子却不少。
让我有此种感觉的,只有周女郎一人。
王雎叩桌子的手指一顿。
是么?他无话可说,只能随口一问。
是啊。
沈兰珏虽说着应当与周寅多相处些时日,眼中的喜欢却藏也藏不住。
王雎看着不适,恶意作祟,亦想为沈兰珏添些堵。
他不免正色,严肃正直,看上去宛如什么古板的士大夫。
殿下,您是太子。
王雎将气氛一下子变得肃然,或许您不爱听,我却还是要说的。
您当以学业为先,若这位女郎只会让您分神,我必须要说她并非良配。
他将太子的情窦初开狠狠歪曲,并将周寅打作什么不可饶恕之物。
沈兰珏被打击得愕然,顿时萎靡下来,又忍不住开口为周寅解释:她并不是只会让我分神。
王雎义正严辞:您已经被她迷惑,开始为她解释。
沈兰珏微张着嘴,不由自问,他果真是被迷惑了吗?您与她相处过多久?王雎趁热打铁问道。
沈兰珏凝眉回想:二三时辰。
王雎又问:那您可了解她性格?沈兰珏笑道:应当了解。
周女郎她勤勉好学,单纯善良。
王雎眉头直跳,勉强道:常说日久见人心,殿下与她认识不过二三时辰,便能说了解她性情?沈兰珏被问住,缄默不语。
王雎适时开口:殿下,您被她蛊惑了。
沈兰珏不言,却不是不为周寅争辩,而是恰恰不想再听王雎所谓的蛊惑之语。
王雎深谙一松一紧的道理,稍稍放温和了声音道:何况殿下,您的婚事并不能够自主。
他又是直接劝诫,又是间接点出障碍,将二人说得无比不合适,势要将沈兰珏心中那点儿苗头掐灭。
沈兰珏尚未来得及说什么,外面便有内侍有话通传。
内侍的出现让他松了口气,他迫不及待地传人入内。
出什么事了?沈兰珏遇着正事毫不含糊,虽并不绷着脸,却自有一种天家威严。
内侍低声道:三皇子今日在太苑发病。
沈兰珏当即拢起眉头,起身紧张问道:如今在哪?病情如何?内侍忙道:三皇子已经回宫。
当时三皇子身边无人,多亏晋陵公主的伴读周女郎经过,不然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沈兰珏先是展开眉头,很快神情变得不大自然,轻声问道:周女郎?王雎额上青筋一跳,还有沈兰息。
内侍笑道:正是,还好有周女郎在,她是三皇子的救命恩人,方才陛下与皇后娘娘已经赏过一轮了。
沈兰珏分明唇角上上翘,却还要强忍喜悦一本正经道:救三皇弟是大功,当赏。
我也送些礼物过去。
他分明是想送周寅礼物,终于找到合理借口。
王雎便知道他说的太子是一句没听进去。
但机不可失,这的确是个送礼物的好机会,他决定做一回好同窗,向周寅表达一下谢意。
周寅所居的清光凝魄中堆了许许多多的赏赐与礼物。
妙华一面帮周寅归置,一面赞叹:女郎,许多人送了东西来。
没想到三皇子平日里看着不爱与人说话,人缘倒是很好。
春光堂人人送了礼物来答谢周寅救沈兰息,实在是很感人肺腑的同窗之情。
便是最古怪的崔骜也送了东西来,平常实在看不出他与沈兰息有多少交情。
周寅梳洗罢,正手抄上次从躬行楼借出的《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闻言微微一笑,露出些艳羡:是啊。
妙华当她是羡慕沈兰息人缘好,便安慰道:女郎与其余女郎相处的也好呢。
周寅终于露出些真切的、并非在脸上飘着的笑容:我喜欢她们。
妙华附和:是,她们也很喜欢您。
周寅便显得更加高兴,是与平日里做出来的不同的高兴。
……沈兰息亦差人送去谢礼,踌躇半晌,究竟是不曾自己去送。
送礼的内侍回来复命,沈兰息正靠坐在床上喝药。
药汁虽苦,他却已经习惯这味道。
握着身上披的外衫,他冷淡抬眸似是随意问:周女郎那里可有说什么?内侍笑道:女郎倒真有话让我带给您,她说很喜欢您送的礼物,叫我代为转告谢意。
他在宫中伺候久了,深谙说话之道。
譬如周女郎对每位送礼的人都是这么说的,但这话三皇子显然爱听。
沈兰息将药碗放在床头,并没有什么语气,让人看不出他对这答案满不满意:你做的不错,下去领赏吧。
内侍:哎!便知道这话是说对了。
沈兰息想他是知道她的。
他送去的不是别的,正是他在菩提寺修行时手抄的寺中经文。
到今日他才发现自己清楚记得当日在菩提寺中与周寅初次见面的情形。
她通晓佛学,是会喜欢经书的。
他这一病要一段时间不能去太苑,正好也可以有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感情。
大约不见便好了。
日子不会因缺谁便不过了。
周寅在太苑进学的每一日都颇为规律,偶有攻略者会打乱她平静的生活,但她总能四两拨千斤的应付,让总体生活向着前进的方向发展。
清晨草木上的霜成了冰晶,从深秋到了初冬。
魏夫子教了女孩子们一段时日,看法已经彻底改变。
每当夫子们聚在一处,旁的夫子皆用同情的目光瞧着魏夫子时,魏夫子只想嗤笑。
眼界狭窄,思想古板。
相较于男学生,女学生在智慧上不输分毫,且更加努力刻苦。
她们更具有同理心,也更加尊师重道,易于教授。
魏夫子止了话头扫了眼学堂中正襟危坐的女孩子们慢慢道:将放月假,你们一路顺风。
在宫中伴读比在外进学不同,在外每读十日书有一日旬假,而在宫中是每二十日放两日假,好叫伴读们在家团圆两日。
要放假了,女孩子们看上去都是开心的样子,乖巧地齐应:多谢夫子。
魏夫子咳嗽两日又道:待你们假后归来便该考课了。
女孩子们顿时睁大眼睛看向夫子,十分惊讶:还要考课?魏夫子不苟言笑:自然,哪有学了不考的道理。
我已出好试题,莫要想着我会忘了考课这回事。
一片唉声叹气。
所以说。
魏夫子拖长腔,回去放松之余,也莫要落下课业。
说罢散学。
谈漪漪垂头丧气地往书袋里装书,原本她都不打算带书袋回去,这时候又要临时抱佛脚。
她没精打采地跟周寅闲谈:阿寅,你家里人来接你么?不若和我一同去我家吧。
周寅含笑:来接的。
谈漪漪顿时更萎靡了:哎,我一个人反而不想回去。
她也只是抱怨,再不想回去还是要回去的。
周寅带着歉意望向她,没有说什么话。
谈漪漪感受到她的眼神顿时想掌自己的嘴。
她再不想回家中也是有父母在的,而周寅如今寄住在外祖家。
周寅对她抱歉,因为那并不是她自己家,她无法贸然将自己带回去。
没关系的。
谈漪漪陷入深深的自责中就听到周寅如是道。
她苦着脸抬起头,就看见周寅对自己真诚地笑,她顿时更愧疚了。
周寅总是这样云淡风轻,对所有伤害她的事物都能包容地原谅。
她们尚在说着话,许清如已经神色匆匆地拿着书袋与众人道别后离开。
谈漪漪瞧着许清如离去的背影眨眨眼:她走得好快。
周寅笑笑:是。
谈漪漪忽然鬼鬼祟祟,抱着书袋凑到周寅跟前嘀咕:阿寅你知道吗?周寅歪了歪头:什么?谈漪漪压低声音:许清如她娘亲是个疯子!周寅蹙眉,没有说话。
谈漪漪忙道:我可不是背后说人坏话的人,她娘这事全京城都知道。
她父亲是吏部尚书,对她母亲不离不弃,很感人呢。
京城人说谁痴情,都用她父亲来夸。
周寅眨眨眼,意味不明道:全京城都知道,真厉害。
谈漪漪点点头:毕竟这样痴情的人很少见嘛。
不嫌弃不抛弃发妻,实在难得。
周寅垂下眼去,唇边是时常挂着、很容易让人放下戒心的笑。
女孩们乘轿辇到宫门前分别,各家派了马车来接。
打轿子上下来,周寅回头看去,只见空旷巷道一眼望不到头。
谈漪漪问她:怎么了?有东西忘带了吗?周寅羞怯笑笑:没什么。
谈漪漪便同她告别:阿寅,两日后见。
周寅向她笑:好,两日后见。
笑时总是娇娇怯怯的。
林诗蕴打她二人身边经过,目不斜视,腰板挺直,径直上了一架没有雕花的旧马车去。
谈漪漪偷偷与周寅八卦:林诗蕴那样心高气傲,我却一点都不讨厌她,你猜为什么?周寅摇摇头,看上去懵懵的:不知道。
她也怪可怜的,出生在那样的家族里。
谈漪漪叹息,她父亲是一等一的大儒,她要百倍努力,绝不能辱没林家的名头。
他还有个才名动京城的兄长,可想而知日子会多难过。
周寅很配合地跟着轻轻叹气。
两人这次是真互相道别,各自上了马车。
谢夫人怕周寅冷,特意派车夫带了斗篷来。
周寅被裹在斗篷里,帽檐上一圈白毛将他衬得稚嫩许多。
她眼睛眨啊眨,实在是世界上最单纯的人。
车外狂风将车窗上的帘子吹起些,卷着细细密密的雪窜了进来。
妙华冷得缩了下脖子,旋即很惊喜的叫道:女郎,下雪了!周寅眉眼弯弯:喜欢下雪。
妙华将帘子挂好笑道:今年的雪下得可真早,一入冬便下了。
周寅因为下雪,眉间眼底都是笑意。
马车戛然停下,车厢一番左右摇摆后勉强平衡,怎么都让人觉得车厢向左偏。
妙华忙护住周寅让她坐稳,一面向外面问:怎么回事?片刻,车外传来车夫惶恐的声音:女郎,车轴坏了。
周寅顿时无措地望着妙华,她好像任何时候都习惯依附于人。
无论何人被她这样的眼神望着都会油然而生出一种责任感,妙华便站出来问:能修好吗?我试一试。
车夫的语气并不乐观,女郎请先下来,车容易翻。
妙华扶着周寅小心翼翼地从车上下来,粒粒冰晶自九天飘落,盐粒一样落在实处瞬间化为乌有。
车恰好停在向府上去的冷清路上,倒是不会影响旁人出行。
女郎,天可真冷。
妙华一面说着一面探头去看车辕是怎么一回事,只见车辕不规则地断裂开,勉强凑在一起支撑着马车。
这怎么修得好?妙华大吃一惊。
车夫束手无策,显得很悲惨的样子。
周寅可怜兮兮地站在风雪中,被潦草的风吹得几乎要随风归去。
众人无能为力之际只听得马蹄声由远及近,抬头看去,崔骜纵马疾驰,在诸人面前勒马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