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何处金屋可藏娇 > 第二十一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十一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2025-03-29 01:04:28

主父偃者,齐临菑人也。

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

游齐诸生间,莫能厚遇也。

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於齐。

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主父偃,照你的意思,我大汉应该在边关常备兵马?刘彻皱着眉头问道。

正是!主父偃跪坐于前席回答道,此刻的宣室殿仅他们君臣二人。

匈奴自去岁以来,数度盗边,与我大汉已成不两立之势。

以臣之见,此地虽名为汉土,实则为无主之地,其地处荒凉,我大汉之民皆畏其寒,一旦兵戈起,谁人守之?故而,臣请置辽东沧海郡,以辽东城为中心,迁十万之民以实边。

主父偃指着天下形势图侃侃而谈,而朔方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北逐匈奴,人省转输戌漕,故而宜于此处再立一城,另迁十万之民。

辽东,朔方……刘彻的眼睛落到了案前的玻璃腾龙上面,他略微一想,便道,爱卿说得对。

既然如此,需派一有力之人负责此事。

臣不才,愿为陛下赴辽东一行。

听到皇帝允了自己的进言之后,主父偃立刻说道。

虽然请置辽东沧海郡是他亲口提出,但是以他的性格却不是愿意长途跋涉前往那边远之地的人,所图者,唯这玻璃二字。

第62节:何处金屋可藏娇(62)主父偃少贫,习长短纵横之数,又学《易》、《春秋》及诸子学说,因其为人不随,难得诸儒生相容,遂去游学燕、赵、中山诸国。

但是由于其主张不随诸侯意,故不得用,游学四十年,身不得遂。

这番经历使得他在功成名就之后嗜财如命,待人极为傲慢无理,人谓之偃太横,而他却不以为意,反回应道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吾日暮途远,故倒行逆施之。

但是,对于他的这一德行,刘彻虽有耳闻,却不以为意,私德有亏,并不妨碍他重用,毕竟当年高祖无视陈平盗嫂而重用之,方有后来的曲逆侯灭诸吕,迎文帝。

所以,对于主父偃这个权力欲极大的人忽然主动请缨到辽东,刘彻只是了然一笑,便当场应允了。

辽东城乃自行建成,远离朝廷久矣,爱卿抵达之后,可善加管理,短则一年,长则三载,必有后来者替卿行政。

刘彻应允之后,又说道。

臣遵旨!主父偃磕头承命。

爱卿也不必急着出宫,你这一走,经年方回,最后去见见皇子吧。

刘彻谈完正事,又想到自己的那个儿子,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是,臣谢主隆恩!主父偃因为帮助卫子夫登上后位,所以与皇后关系相当不错,对皇子也可说是有大功劳的人,因此刘彻对于请他到椒房殿一事并不避讳。

未央宫。

椒房殿。

母,母后,卫长公主还是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她提起自己的裙子,拉着两个妹妹的手,冲进内室,口里喊着还不习惯的称呼,父皇要来了。

什么?卫子夫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光彩,美丽的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憔悴,反倒是初登尊位的荣耀使得她整个人看来精神极了。

我们刚刚看到的,父皇和主父大人从宣室殿出来,要来这里。

诸邑公主今年也已经三岁了,刚刚学会走路的她奶声奶气地告诉自己的母亲。

母后知道了。

你们到一边玩去。

卫子夫小心地将方一个月大的儿子从床上抱起。

虽然已经有过照顾三个孩子的经验,但是对于这个儿子,她仍旧十分小心翼翼,因为她知道这个儿子,才是她在后宫立身的根本,也是她后位的有力保障。

臣妾恭迎陛下!卫子夫抱着孩子在殿前盈盈跪下。

起来吧。

刘彻连忙上前一步,将她扶起来。

这几乎已经成了他们之间的习惯动作,卫子夫永远都是谨小慎微的,任何礼节都能做到一丝不苟,也许是因为出身不好,所以对于这些才更加在乎。

臣主父偃,拜见皇后娘娘,皇子殿下。

主父偃见帝后寒暄完了后,立刻说道。

主父大人请起。

卫子夫含笑说道,对于这个主父偃她心中确实十分感激,只是弟弟卫青总是警告她要和此人保持距离,所以她一直以来对他仅仅是以礼相待。

偃卿即将离京,我让他来此和你以及皇子告个别。

刘彻向卫子夫说道。

主父大人要离京?卫子夫听到此话,猛然抬眼,但是却不敢将内心的情绪明显地表达出来。

主父偃可说是朝臣中少数肯给予她帮助的人,大部分人因为她的出身以及馆陶公主的关系总是不大友好。

所以,此人的离开,让卫子夫心中一颤。

不错。

朕有重要的事情让他去办。

刘彻淡淡地说道。

是吗?那恭喜主父大人了。

卫子夫怕自己的忧心被人发现,她脸上扯出一丝笑容。

三人各自对答了一番之后,主父偃告辞离开,只余下刘彻、卫子夫二人。

子夫,你很好。

刘彻撩起卫子夫垂在耳边的一缕发丝,轻轻把玩着说道。

啊?卫子夫目送着主父偃离开,正想和刘彻告罪一声,将皇子放回床上。

朕知道你和主父偃交情不错,不过,他是外臣,你是后宫,做事要有分寸知道吗?刘彻的眼神忽然变得凌厉了起来,卫青,朕是要一直重用下去的,你现在是皇后,又是皇子的生母,身份地位自然和以前不同了。

不过,你千万不要让朕发现你有什么越矩的行为。

否则,朕可以给你的,随时也可以收回,就像今天,朕可以让主父偃离开一样。

第63节:何处金屋可藏娇(63)臣妾知道了!卫子夫脸色一白,明白今日为何皇帝要亲自带主父偃来见她了。

是为了警告她,因为她和主父偃的交好,已经使得皇帝略略有些不悦,担心她将来联合外臣,影响朝政,甚至是行吕后之事。

你一贯谨慎,朕是知道的。

朕最喜欢的也是你这一点,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身份变了就忘记了。

知道吗?刘彻冷眼看着卫子夫,虽然她入宫十一年来一直表现良好,所以他才会专宠于她,不过在这个身份剧变的关头,刘彻最怕的就是她忽然有了不该有的野心。

什么,主父偃亲自前来理辽东事?陈娇听到这个消息,愣了一愣,虽然也想过一旦张骞将消息通报上去,必定会有一个大汉朝的官员来。

到时候,凭李希的能力自然能将这人掌控在手,则辽东城还是和以前一样。

但是,来人居然是主父偃?这个以才华和胸襟的强烈反差而名留史册的家伙?看来妹妹也是知道此人的了?李希看着陈娇苦笑不已,同样的他也没有想到来的居然会是朝廷中最难对付的主父偃。

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

我自然知道了。

陈娇忍住翻白眼的冲动,没好气地说道,心想,这次真是来了个大麻烦啊。

此人元光元年入仕,所献之策皆尽阴狠毒辣,其中犹以推恩令最为难缠。

最可惧者,他无惧生死,笑骂由人,要的只是一己痛快。

真真叫人不知如何下手对付。

李希想起他和主父偃之间的几次交往,不由得摇头不已。

他怎么会亲自到辽东来?陈娇很是郁闷地问道。

他请陛下置朔方及沧海郡,以备边患,辽东城正是所议定沧海郡之中心。

李希将刚刚收到的消息拿给陈娇看。

陈娇扫了一眼之后,交还给李希,她咬着手指问道:难道朝中就没有人反对吗?陈娇依稀记得,史书上说过,朔方郡曾经因为朝廷大臣认为它劳民伤财而险些被废弃。

自然是有的。

那人,你也不陌生。

便是公孙先生。

李希叹了口气,但是,中大夫朱买臣受主父偃指使,当面诘难于他,公孙先生拙于辩论,便应允了置朔方郡事,但仍然反对置沧海郡。

后来,朝中大臣却多赞同,公孙先生独力难支,只得……主父偃与朝中诸臣的关系何时如此之好了?陈娇有些错愕,不知道那些公卿们瞎掺和什么。

这都是玻璃的功劳。

世人以为是什么奇珍异宝,朝廷诸卿也不能免俗,自然希望这些东西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到他们的府第里。

李希说道。

但是,如果主父偃理辽东事,他们也得不到好处的啊?陈娇奇怪地问道。

这就是主父偃的聪明之处,他又耍了这些公卿们一次。

他应该是早看出了公卿们的贪心,故而庭议之时,对于沧海郡的长官人选不置一言,众人以为尚未选定,为了自己的钱财,自然是要极力将此事定下来,再争官位了。

若是早知道由主父偃主理此事,他们只怕是要大力反对了。

主父偃! 陈娇光是说这个名字就觉得一阵头痛。

辽东城已经成为她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基地了,墨门的弟子们在此城进行科学研究,那些流民的孩子们在此读书识字,这些都是她最重要的力量。

原想着,挂个汉朝的名字,被派到此处的官员定然是不受宠的小官,控制住了他,山高皇帝远的,自然是自己说了算。

可是主父偃?这可是明摆着,还要回京大用的官啊,最重要是,他还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姐夫,此人决不简单,我们到底该如何?陈娇前思后想了许久,仍然没想出应该如何对付主父偃此人,想到李希一贯神通广大,便抬头询问希望能够得到一点帮助。

皎儿,你知道吗?想要控制一个人,无非是从他的弱点下手,用他不能拒绝的条件使其屈服。

李希见妹妹抬头看自己,便开口说道,其最高者便是着形聚势相逼之,此亦即世间之所谓阳谋者。

次之,便是以财色诱之,再次之,则是以生死相胁。

主父偃,他自负才学而大器晚成,于世间人世间事积怨深重,故而献推恩令而不顾生死,难道是他真的无惧生死吗?第64节:何处金屋可藏娇(64)不,不是。

陈娇也是一点就透,立刻明白了主父偃的关键所在,主父偃现在或者不怕死,但是却并非天生不怕。

只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死的结局,所以才如此无畏。

对吗?姐夫。

不错!李希赞许地点了点头,人言无知者无畏。

殊不知,深知之者亦无畏。

主父偃,正是因为看透了结局,所以才如此无所顾忌。

那么,只要让他看到一丝生的希望就可以了吗?陈娇紧接着问道,但是她又立刻自己摇了摇头,不对,主父偃此人并非只要求生即可的,若是要隐姓埋名地活着,他定是宁愿倒行逆施。

所以,如果我们要让他为我们所用,那么,就必须同时保证他的生命以及他的荣华富贵。

可是,这……这无异于养虎为患。

李希代她将剩下的话说完了,以主父偃之才,一朝反噬,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陈娇终究还是嫩了些,听李希如是说便没了主意。

皎儿放心。

我们要的只是主父偃在这城中时的合作罢了,如果只是那样,为兄还是办得到的。

李希摸了摸陈娇的头,笑着安慰道,姐夫今天和你说这些,只是希望你能够学会,一个上位者应该如何面对一切的变化,你如今也是一城之主,这些事情终须学会的。

但是还有一句话,李希却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他越发地觉得这个妹妹不是凡品,或许终有一日这小小辽东城会掩不住她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