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位于古长安城的西北面,汉武帝刘彻为自己选择的墓地是茂乡,陵墓因为坐落在茂乡才被命名为茂陵。
从汉武帝建元二年开始修建的这座陵墓,到汉武帝驾崩那年,整整五十三年,全国每年三分之一的赋税被投入到这里。
而在帝王陵墓附近设置陵邑,是汉代陵墓制度的一大创新。
据《关中记》载:西汉徙民置县者凡七陵,除霸陵、杜陵二邑在长安外,长陵、安陵、茂陵、平陵、阳陵五邑均在咸阳原上,故而此地后来又被称为五陵原。
同时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西汉陵邑均置县,迁各地富豪于此,移民造城,使其成为繁华富庶之地。
后世诗人笔下有五陵年少之说,便出于此。
此刻自然没有杜陵、平陵,然而十多年来的苦心营建下,五陵繁华却已经初见端倪。
茂陵东南的茂陵邑,就有众多文武大臣、富家名门在那里定居,人口达二十七万七干余人,居五陵之冠。
其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当时的都城长安,长安的达官显贵对能迁居茂陵者十分倾慕。
第99节:何处金屋可藏娇(99)姑姑,今天拜谒的人你还是一个不见吗?刘徽臣翻看着今日送入府内的名刺,开口问道。
再看看吧。
陈娇拿着手中的一份名刺回答道。
所谓的地方豪强,即使被迫迁到了这里,仍然不遗余力地发展着自己的关系网,茂陵繁华自然是有其来由的。
彭城煤行的当家迁入此处的消息传出后,拜谒的名刺便复沓而来。
姑姑,你手中的是谁的名刺?刘徽臣发现陈娇拿着一份名刺不放,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她伸手要了过来。
司马迁,谒者陈皎再拜,奏君足下。
刘徽臣如是念道,这个司马迁是谁?官家子弟?是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陈娇说道。
是吗?一个史官找我们能有什么事?刘徽臣十分不解。
司马迁的来意,陈娇从他后来完成的《史记》中也可以大概猜出,恐怕是为了认识一下她这位当代巨富吧。
也许对司马迁来说,自己这种凭新技术发家的方式很新奇,让他想要记录。
这份名刺已经是第二份了,看来他还是挺执著的,只是见与不见,自己还在犹豫之中。
算了,别看这些了。
我们出去逛逛吧。
陈娇甩了甩头,说道,来了这么久还没有出去看过呢。
我去叫上释之和嗣之。
刘徽臣眼珠子转了转,点头道。
只有真正走在茂陵邑的大街上,陈娇才能感受到所谓的五陵繁华,与陈娇曾经待过的很多古代城市不同,茂陵几乎是一个完全的商业都市。
在这里居住的大多是富贵人家,偶尔能看到面有菜色的人,也是衣着整洁,看得出是饱学之士。
陈娇猜那些都是自负才华,来此寻找自己的伯乐的读书人。
姑姑,你看。
正在陈娇失神的时候,刘徽臣碰了碰她,指着不远处的一对夫妇说道。
陈娇抬头一看,那是一名有着俊俏容貌的男子,身上一袭简单的白衣,不见任何华丽装饰,乌黑的长发只用一根丝带扎起,披散在身后,身边伴着的是一位同样衣着朴素的女子,她有着少见的美丽容貌,言笑晏晏地仰头和那男子说着话。
两人看来仿如神仙眷侣,怪不得连刘徽臣也注意到他们了。
大人,我们这是从辽东城来的,我们送回去修理,一定还给你一个完好无缺的。
那对男女正从一间店铺中走出,显然两人身份不凡,店里的掌柜一路追了出来,在门口还不断地点头哈腰。
辽东城三字让本欲转头的陈娇不觉又多看了他们两眼。
有劳了。
那男子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朝掌柜点了点头,便携妻子走下台阶,两人有说有笑地从陈娇四人身边经过。
那男子见刘徽臣和宁释之这两个美貌女子一直盯着自己看,也向两人微微点头示意。
我们去那里看看。
陈娇走进刚才那对男女出来的地方,想看看那对夫妇买的到底是什么。
店铺的装饰摆设充满了辽东城的风格,玻璃制成的货物陈列柜还有明码标价给了陈娇无比的熟悉感。
机灵的伙计马上热情地上前问道:两位姑娘,你们要买什么?刚才那两位买了什么?陈娇一边看,一边问道。
你说司马大人?司马大人?就是司马相如,司马大人啊。
伙计滔滔不绝地说道,去年陛下把他从西南召回来后,他和他的夫人就在我们茂陵邑安了家了,是我们这里的名人。
原来那一对璧人便是凤求凰的主角,怪不得他们的故事能得到当时人和后世人的传颂了。
他们看来的确当得起人们的美丽幻想。
陈娇心中有些怅然。
司马大人之前来我们这里买了辽东城来的箜篌。
伙计大约是个多嘴的人,一听有人问,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回道,可是里面有根弦坏掉了,我们这边师傅怎么修理,司马大人都觉得音色不对。
所以,掌柜的答应大人,将它送回辽东城去修理。
呵呵,陈娇听完笑了笑,说道,何必舍近求远?我听说,墨门的士子们封皇命迁到长安。
他们原是辽东城来的,墨门中人一贯杂学旁收,对箜篌一道或许有涉及,你们掌柜可以请司马大人将东西送到墨门处,不成再送往辽东城,也来得及。
陈娇自然知道墨门之中,奇才甚多,箜篌虽是境外之物,但是这群人久在辽东,只怕早已经将此道摸熟了。
第100节:何处金屋可藏娇(100)伙计听完,满怀疑窦地走到自己掌柜身边,转述刚才听到的话。
陈娇并未理会他们的讨论,就离开了店中,但是她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掌柜的会听她的话,从长安到辽东,路远迢迢,只是为了修理一把箜篌实在是太不合算了。
四人四处逛了逛,时近傍晚才回到府中,一回府就收到了下人呈上了一封请柬。
姑姑,是什么?刘徽臣问道。
重合侯马通过寿辰,宴请茂陵群豪的请帖。
陈娇看毕请柬,眼中闪过一道亮光。
马通?此人算是我大汉朝中难得的青年将军,之前听说他也在此次迁徙名单之中,原来确有其事。
刘徽臣曾经多年掌控江都王府的情报网,心向战场的江都王自然对军中将领十分关注,因而刘徽臣对马通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重合侯一贯深得陛下信任,此次却奉命举家迁入茂陵邑,此中自有深意。
陈娇笑着合上请柬,说道。
马通这个人,陈娇还是有所了解,因为他的封地重合郡靠近辽东城,也因为他没有靠任何裙带关系,年纪轻轻就以战功封侯。
虽然他的高升固然和汉武帝喜欢任用青年人有关系,但他自己的才能也是不可忽视的。
陈娇了解到的马通,用后世的观点来看,是个纯粹的军人,不通政事,对朝廷的统治并无危害,但却也被列入了此次的迁徙名单中。
此中原因不在于他自己,而是因为朝廷需要一个人物坐镇茂陵邑,防止这些被迁入此中豪强们勾连。
深意?刘徽臣略略思索,也已经明白了朝廷这么做的含义,皱眉问道,那这请柬,我们去吗?自然要去。
我想这整个茂陵没几个人敢不去为这位将军祝寿的,只要他还有点脑子。
陈娇淡淡地说道,我们自然要去,否则就太醒目了。
你知道,我们这样的身份,最要不得的就是醒目。
马通非常的年轻,而多年的征战生涯使得他身上别有一股气势,让大多数的人不敢直视他。
他刻板的叨念完自己今晚要说的话,大意是今上圣明,请大家好好享受太平,千万莫有不臣之心。
那种明显的背书语气充分地告诉在场的很多老狐狸们,他只是一个传话筒,背后的正主是谁,自然人人猜得到。
应和他的人很多很多,一个一个指天发誓要永远做善良国民,其中有多少是自愿的,有多少是不得已的,朝廷里的大佬们是不在意的。
反正这场秀只是一个警告,真出了什么事情,那就是马通这柄刀出鞘的时候。
之后,是例行的歌舞酒肉,极尽奢华。
陈娇略略有些困倦地看着眼前的歌舞,使劲忍住打哈欠的冲动,在她身旁坐着的刘徽臣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唯有在她们身后,充当侍卫的郭嗣之和宁释之仍然面无表情地站立着,脸上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两位姑娘,敝主人有请。
这时,一个侍从走到两人身边,低声说道。
陈娇犹豫地看了看大厅之内,发现这里已经成了众人淫乐的天堂,丑相毕露,每个人都自顾不暇的样子,大概不会有人发现她们的忽然离去。
她拉起刘徽臣的手,向那个侍从点了点头,起身尾随他离开。
绕过曲曲折折的回廊,陈娇等人被领到了一个房间内。
房内跪坐着数人,陈娇惊讶地看到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在他们身边还有一位她所陌生的青年男子。
那青年纵然在司马相如身边,依然是气势不坠,没有被身边这个温文如玉的男子夺走全部的风采,让陈娇不由得刮目相看。
小女子见过大人。
陈娇略略屈身,算是行礼了,刘徽臣亦同。
司马相如似乎并不在意她们这称得上无礼的行为,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
而卓文君则是满怀善意地走上前,握住陈娇的手说道:这位姑娘不知道如何称呼?敝姓陈。
陈姑娘,文君要好好谢谢你了。
那箜篌若不是有你的提议不知道要多久才可以修好呢。
卓文君一语道破了她们被请到这里的原因。
原来是掌柜将他们的建议转告给了司马相如,同时告知了他们她们一行人的存在。
原本这样一件事情,司马相如夫妻也是不放在心上的,偏偏第二日就在当今陛下特意安排的敲山震虎的宴会中又见到了这奇特的一行人。
而且,在两人的有心观察下,马上就发现了身为主子的两个女子对整场宴会心不在焉的状态。
歌舞开始后,司马相如夫妇便离开了大厅到后院,这种程度的歌舞他们是看不入眼的。
身为主人的马通也很理解,当即安排了偏厢给两人休息。
在卓文君的提议下,司马相如便派了下人去请陈娇等人来此休息,顺便表达下对她们的感谢。
第101节:何处金屋可藏娇(101)只是小事一桩。
司马夫人可不必放在心上。
陈娇了解到一切的经过后,摇了摇头,说道。
这可不是小事。
文君奉皇后的命令入宫教授她乐器,这箜篌正是皇后感兴趣之物,若是耽搁了,怕是要伤了她的心呢。
卓文君脸上满含笑意,转头对着那个青年男子说道,你说是吧?卫将军。
司马夫人说哪里话。
家姐仰慕夫人风骨甚久,才求陛下延请你入宫。
无论你教她哪样乐器,她都会很高兴的。
不消说,这位卫将军,就是当今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关内侯卫青了。
陈娇觉得自己有些窒息了,她完全没想到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见到这位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