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2025-03-22 08:07:03

谢临月在晚上返校前给谢庆打了一通电话。

她表示自己已经想清楚了, 决定继续参加艺考,不会再轻言放弃。

以为又要被爸爸教训一顿时, 谁知谢庆长舒口气欣慰笑着说道:其实一直没有去接你, 就是希望你自己能做出决定。

毕竟人生的道路爸爸妈妈只能陪你一段,而剩下的路怎么走,只有自己能决定。

谢临月满含热泪, 爸爸,妈妈, 我爱你们。

还有帮我转告我哥和嫂子,我也爱他们。

从来, 家人都是她的靠山。

所以她才无论如何做选择, 都不怕行差踏错。

而挂了电话的谢庆,下一秒便变了脸色。

他狠狠将拳头揍了几下枕头, 还不解气的又看向陈红。

陈红正在涂护肤品,冷撇他一眼道:怎么?要再打我几下?你说, 她又回心转意, 是不是因为陶一舟那个小兔崽子澄清恋情?...谢庆泄气般坐在床上,一脸沮丧, 就知道不能听谢临阳那个兔崽子的主意, 现在好了,女儿又不回来了。

那当初也是她自己选的, 就算再苦再累也要坚持。

不能从小就让孩子养成知难而退的心理,这还是你当初教育阳阳的时候讲的。

我有说过这种话么?那儿子和女儿能一样么?你们还我女儿!陈红冷切一声,躺进被子里,能不能有点出息, 谢主任!谢庆躺倒, 用被子蒙住自己头。

多时, 又突然翻身抱着陈红,老婆,要不咱俩再要一个吧?翌日,谢庆起了大早。

陈红全身酸痛,皱着眉不悦,你又干什么?壹京那么冷,我再去给月月邮一床被子。

还有她走的匆忙,我还没来得及给她准备其他东西。

陈红揉了揉肩,起身下床,那我和你一起吧。

纵使夫妻俩知道女儿在壹京有赵敏照顾,但还是放心不下。

-得知谢临月不退学后,寒菡和周伊像是失而复得一个宝贝。

三人挤在一张床上,死死抱着对方。

于亚楠一进宿舍便看到这一幕,心中不忿,恶心。

寒菡看了她一眼,指指她脖颈上的红斑,也不知道谁恶心。

于亚楠钻进自己床铺,不再言语。

进入十二月份,各省开始艺术统考。

蜀市影视表演统考定于十二月二十三日,谢临月于前一天反蜀。

时隔数月,谢庆再次见到女儿。

看着消瘦一圈的谢临月,老父亲心疼的泪洒机场。

直说着考完试先在家里住上一周,好好休息休息,非要养胖十斤才许回京。

谢临月想到来之前,赵宥齐送自己到机场。

一路上他都在嘱咐考试细节,临到机场,他转换话题。

最后就是,考完快点回京,我十二月二十六的生日,会在家里举办聚会。

谢临月挠了挠头,不知该如何和爸爸说自己考完就要立刻回去这件事。

而谢庆已经开始计划接下来一周要做的事情。

当谢临月统考结束,走出考场那一刻。

谢庆已经将行李箱搬上后备箱,准备一家三口自驾去川西玩。

谢临月看着爸爸劲头满满的样子,咬了咬嘴唇,艰难说道:我明天要回壹京,恐怕不能跟您和妈妈去川西自驾游。

谢庆顿住,手里还拿着给她准备的路上吃的零食。

宥齐哥哥26号生日,我答应他要参加的。

谢庆强挤出一个笑容,将零食往茶几上一扔,回了房间。

谢临月站在客厅,看着空荡荡的房子。

从前这里总是充满吵嚷声,她会和谢临阳从客厅沙发扭打到爸妈卧室。

然后谢庆便会不分青红皂白将谢临阳一顿胖揍。

可现在,谢临阳去读大学了,自己也在已经参加艺考集训。

家里突然就剩下父母二人,那是一种无法言明的孤寂感。

而这份孤寂,会伴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滋生更盛。

儿女的人生道路,他们正在驶离。

但即使再舍不得,谢庆还是选择高高兴兴的送谢临月回京。

唉,儿女长大了,就是要飞远的。

-十二月二十六,赵宥齐十八岁生日。

聚会办的并不大,赵宥齐只邀请了一些玩得比较好的同学。

谢临月是唯一和大家不认识的,有些许的不自在,便一直和赵敏待在厨房。

赵敏:你出去和哥哥姐姐们玩嘛,他们都是京戏的学生,你们可以多交流交流。

谢临月别扭着不愿意出去,因为她看到了秦妙也在。

今天的秦妙穿了一条米白色连衣裙,而赵宥齐也穿着一件同色系卫衣。

两个人站在一处聊天,像是偶像剧般。

即使之前壹京动物园的事情是场乌龙闹剧,可她心里还是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特别女生之间的第六感,她能感觉出秦妙对赵宥齐是有好感的。

去吧去吧,不要在这里待着。

最后是赵敏将她推出厨房。

大家看到谢临月也是一愣,没听说你还有妹妹呀?似是察觉出她的尴尬,赵宥齐朝她走去,揽着她肩膀往人群中带,不是妹妹。

谢临月低垂着视线,不敢看在场人的目光。

宥齐,那介绍一下嘛。

是秦妙,她落落大方说道。

赵宥齐带她到中间位置,谢临月,是我学妹,正在准备艺考。

秦妙浅笑看向她,上下仔细打量一番,真漂亮,一看就像是我们京戏的,那以后就是大家的学妹了。

谢临月依旧不语,而秦妙则像是女主人般。

什么大家的学妹?一道满是痞味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怎么就你们京戏的了?谢临月看过去时,刚好和陶一舟对上视线。

他长得极高,穿了一件黑色呢子大衣。

略长的黑发全部隆起梳成背头,显得人痞气十足。

而他看向谢临月时,那种被惊艳的神情也是全然外露的,这么漂亮,分明就是我们京影的。

谢临月感觉到搭在她肩膀上的手捏了自己一下。

赵宥齐正在看她,眼神里全然都是警示。

没看到一屋子都是京戏,想公然抢人?赵宥齐声音不甚和善,带了些许怒意。

陶一舟吊儿郎当的慵懒坐到他们两人身边,兄弟,怎么还急眼了?玩不起,是不是?现场气氛说不上尴尬,但有些微妙情愫的存在。

秦妙最先开口,柔声说道:那也要学妹自己决定想去哪个学校。

看热闹般,众人的视线再次落在谢临月身上。

怎么那么像小时候亲戚问我,是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谢临月强颜微笑,搪塞说道。

那小妹妹,你是喜欢京戏还是京电呢?陶一舟挑眉看向她问道。

谢临月一瞬哑言,不知该如何回答。

正当谢临月下不来台时,秦妙将人拉到自己身后,好了,你们两个一见面就像仇人,干嘛为难小姑娘。

陶一舟朝赵宥齐冷呵一声,抖着腿端起一杯饮料,那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邀请仇人参加生日宴的。

赵宥齐抱臂,也是一脸的冷意,我可没有邀请你,还得是某些人脸皮厚,仇人的生日宴也参加。

秦妙笑着解围:是我邀请的,因为绯闻的事,你们那么久不和对方说话,有必要么?陶一舟附和道:就是,有必要么?我又不是和秦妙传绯闻,看你阴阳怪气那劲吧。

谢临月像一个局外人,看着他们聊自己听不懂的事。

全程她一句话也插不进去,反而越看赵宥齐和秦妙,越觉得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同学一样简单。

你爱和谁传绯闻和谁传绯闻,拉我和秦妙挡枪亏你想的出来。

他怎么可能不生气,因为传绯闻。

那个小姑娘伤心的摔下楼梯,差点就要抛下他回蜀市了。

陶一舟努努嘴,不以为然,你们两个迟早的事,帮兄弟插下刀怎么了,人秦大小姐都没怪我。

秦妙:宥齐,事情都过去了,我没关系的。

赵宥齐语气依旧满是怒意,我有关系,以后少他妈乱传。

那天,因为陶一舟的突然到访,生日宴提早结束。

秦妙没有和同学们一起走,而是留下来帮忙收拾。

对不起,我没想到你会这么生气。

秦妙拉住赵宥齐说道。

谢临月刚准备从厨房出来,便看到这一幕。

好奇心驱使她藏在柱子后,偷偷听他们说话。

我没有生气,你早点回学校吧。

你是生气他拉你挡枪,还是生气拉我和你?赵宥齐静默端起一杯果味酒一饮而下,我不喜欢被乱传绯闻,我也传不起。

别人传不起是真的,但你赵大前辈还没寒酸落魄至此。

秦妙声音甚至开始颤抖,公司有意让我们炒CP,你为什么不同意?我想保持热度,自然会凭借作品,不需要假恋情。

我以为我们之间是有一份真的,你知道,我喜...不等秦妙说完,赵宥齐直接便打断她道:不谈工作,你快回学校吧。

我没有和你谈工作,你知道,我在和你谈感情。

说着,秦妙激动的抱住赵宥齐。

就像那天在壹京动物园,她也是这样抱住赵宥齐,我能感受到你是喜欢我的,是不是因为秦家?谢临月紧咬住嘴唇,仓皇转身上楼。

甚至连赵宥齐的回应都没有听清楚。

然后,她便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

像是害怕撞见什么,或者确定什么,于是选择将自己藏起来。

直到深夜,她趴在书桌上昏昏欲睡,突然听到有人敲自己卧室门的声音。

她起身,走过去打开门。

整个三楼走了,只有一盏壁灯亮着。

赵宥齐拿着一瓶几乎喝完的酒,站在她房间门口。

昏暗的走廊,将赵宥齐的身影晕染的十分孤寂。

像个漂浮多时的人,心底总是没有根一样。

谢临月看着他,小声问道:宥齐哥哥,你怎么还不睡?赵宥齐眼睛有些红,又因为喝了酒,多了几分迷离。

他看着自己,缓缓说道:月月,你能答应我,考京戏么?谢临月顿了顿,想到刚刚秦妙抱他,心里像被堵了一团棉花,必须考京戏么?全国有很多艺术学院的赵宥齐皱起眉头,拉住她手腕,颇为强硬道:必须考京戏,其他学校不可以。

谢临月被他抓的手腕生疼,心底的委屈一触即发,凭什么,凭什么必须考京戏。

你明明答应过我的...谢临月眼眶通红,为什么是我?你明明已经有秦妙了,为什么还要我陪着你?我又以什么身份陪着你?赵学长!赵宥齐抬起头看她,他喉结缓缓滑动,多时才小心说道:我以为你都知道。

我不知道。

从前追星的时候,她以为自己非常了解赵宥齐。

连剧组内发生的事情都能如数家珍,可现在她发现,追星和接触活人是不一样的。

赵宥齐长叹一口气,半晌才苦笑说道:你就那么喜欢陶一舟?今天你看他的眼神都直了。

这件事过不去了是么?我都忘了,你学表演本来就是为了他。

谢临月忍着疼,挣开自己手腕,为什么连你都觉得我喜欢陶一舟?那你喜欢谁?他像一只被人遗弃的小狗,小心翼翼的试探。

我喜欢一个大傻子,行了吧。

谢临月气不打一处来,说完直接将卧室门关上并反锁。

翌日。

赵宥齐从卧室床上醒来,头疼欲裂。

一些记忆不由控制的开始回流,而最清晰的便是。

有个极其漂亮的小姑娘,站在他面前,气呼呼同他说。

我喜欢陶一舟那个大傻子,行了吧。

◉ 28、双向暗恋那个晚上, 我向流星许愿。

希望他的愿望里,也有我。

——摘自谢临月《月亮港湾》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