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2025-03-22 08:07:03

进入十二月下旬,随着一场又一场雨, 壹京正式加入到深冬行列。

早上起床成了学生们最痛苦的事情, 直到闹铃响了又响,谢临月才不情不愿得从床上爬起来。

呀!寒菡、一一,迟到了, 快起床!三人也顾不得刷牙和洗脸,气喘吁吁的一路小跑到达教室, 几乎是踏着上课铃才坐到了座位上。

谢临月叹了声气,看着窗外萧条的树枝。

上次这样望出去时, 那里还站着赵宥齐。

这就开始唉声叹气了。

寒菡凑近道:叹气只会叹走好运气哦。

谢临月托腮, 更加忧愁了,今晚是华语奖的颁奖典礼。

华语奖, 国内电影最高奖项,于每年的十二月最后一个周一举办。

《长征》自点映起便收获不少民众口碑, 成绩更是力压所有国庆档电影居首位, 截止到十一月末,票房共计54亿。

无论是电影质量还是票房收益, 都获得了业界的高标准评价。

此次华语奖, 不少《长征》剧组的参演演员和工作人员获得提名。

谢临月和赵宥齐便在其中,前者是最佳新人, 后者则是今晚夺得影帝的热门人选。

无论是以什么样的身份,谢临月都想和赵宥齐一起见证这一时刻。

那是他们彼此人生中的高光,是第一次并肩所得。

可天不遂人意,今年华语奖的颁奖时间刚好也是京戏大一形体课大考的日子。

京戏最忌讳学生缺考挂科, 凡挂科者一律按留级处理。

寒菡抿嘴, 同她一起叹了声气, 这可是我们小可怜第一次被如此重量级的奖项提名,真的想说一万句可惜!谢临月瘪瘪嘴,蔫蔫得趴倒在桌上。

现在,她只能祈祷自己的考试抽签位置能靠前一点,看网络直播反而成了谢临月关于华语奖最后的心愿。

下午六点,华语奖官微陆续发布到场剧组的名单和现场照片。

《长征》作为压轴剧目之一,几乎排在最后。

谢临月坐在考场外边热身边时刻关注着华语奖直播。

林颖开始考试,下一位谢临月请做准备。

协考老师说大声道。

谢临月失落到极点,想来自己考试前是不能看到《长征》剧组了。

而就在她准备关掉手机时,耳机内传出主持人清甜的声音,下面,向我们走来的是《长征》剧组...谢临月心跳一瞬加快,随后屏幕内先是出现了《长征》剧组的全体合照,然后摄像将镜头对准赵宥齐。

今晚的赵宥齐着一套黑色丝绒西装,白衬衣扣的一丝不苟。

最后又束了一条黑色领带,位置刚好在他喉结处,那是欲和禁的结合。

冷色调的夜,为赵宥齐本就深邃的五官添了精致一笔。

见到摄像机,赵宥齐自然的抬手打招呼。

同手表一块露出的,是谢临月为他求得平安符。

招手后,他将手腕贴近心脏,眉目含情的对着摄像机招了招手。

通过屏幕,谢临月整个人像是被电流击中。

赵宥齐那含情的点头一笑,就像是隔空在与她对话。

也是那一笑,让谢临月充满力量。

她一定要用最快的时间,成为足以站在赵宥齐身边的人。

要可以与之势均力敌的匹配,而非借着他的亮度发光。

谢临月开始考试,下一位陈彤请做准备。

考场内,摄像机对着应考区域。

谢临月挺直腰背,起势迈步。

那一刻她如同华服加身,踏在华语奖红毯之上,行至赵宥齐身边。

本来上午还唉声叹气的人,此刻是考场内最夺目的存在。

谢临月将每个动作,每个表情变化都演绎的淋漓尽致。

监考老师看着她连连点头,那是透露着赞许之意的笑。

一舞毕,谢临月站定,鞠躬退场。

一出考场,谢临月便迫不及待的跑到教室继续观看直播。

此时《长征》剧组已经进入内场,红毯也随之宣告结束,即将开始颁奖礼。

内场摄像似乎十分偏爱《长征》剧组,刚一转场镜头就对着正在整理着装的赵宥齐。

看到摄像,赵宥齐也毫不吝啬,一改往常正襟危坐的形象,十分活跃的和镜头互动,引得现场粉丝尖叫连连。

谢临月却不由心生落寞,她此刻羡慕现场能见到赵宥齐的任何一个人。

颁奖礼于半个小时后开始,主持人是知名影帝徐杨。

也是赵宥齐第一次出演电影时,在影片中饰演他父亲一角的演员。

便是这样的知遇之恩,开启了赵宥齐的演艺之路。

按照华语奖习惯,开场时需要主持人将到场剧组和演员做一个简短的介绍,一般按照电影热度和演员咖位排序。

今年,徐杨最先提到的人便是赵宥齐,一如既往,以儿子称之。

徐杨眼中的骄傲溢于言表,夸得全场爆笑。

另一位主持人立刻打趣,那徐老师对儿子有什么除去业务上的期待么?徐杨轻挑眉峰,一脸惋惜,今天听说,我儿媳妇谢临月因为考试不能来到现场,非常可惜。

所以对我儿子的期许就是,不要像我一样一把年纪才结婚。

早早的成家立业,老父亲很想抱孙子。

本来十分严肃紧张的现场,被徐杨这么以长辈身份打趣着催婚,反而轻松活络起来。

摄像此时也十分恰到好处得给了赵宥齐一个镜头,只见他配合着徐杨一同做出可惜的表情。

听到催自己早日成家、抱孙子后,他颔首浅笑着点头应和,眉眼中的温柔几乎溢出屏幕。

而坐在屏幕前的谢临月却是抱以另一种心情。

虽然明知徐杨说的是他们在电影中的身份,但她还是会因为自己和赵宥齐的名字并列提及而心生雀跃。

特别看到赵宥齐的反应,他们就像是一对再普通不过的情侣被长辈打趣玩笑。

开场后,现场气氛热闹起来,然后再次进入到颁奖环节。

随着一个个奖项被揭晓,终于迎来最佳新人奖,提名一共有四位。

比起刚刚被长辈调侃的雀跃心情,现在的谢临月几乎紧张到小腹作痛。

按照年龄,大屏幕先是播放了其他三位入围者的影片,最后才轮到年龄最小的谢临月。

大荧幕上,女孩身着朴素的藏服,手捧一束格桑花。

她眉目含情,不带丝毫扭捏地朝人群中的小红军走去。

当花被抛向小红军时,她的笑一同点亮整个颁奖现场。

这时大家才发现谢临月是今年获得入围奖项中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台词,仅凭一个抛花的动作和笑容闯进最佳新人提名奖的演员。

那无疑是演艺圈此后得一大名场面,是无论过去多少年都会被津津乐道的殊荣。

而再没有比纯洁无瑕的笑,更能抚慰战争带来的残酷。

所以,谢临月那莞尔一笑,足矣封神。

随后大屏幕上出现她的名字,谢临月/《长征》·小藏女台上颁奖嘉宾一直到大屏幕暗下还没回味过来,那是被惊艳的表现,但也能从颁奖嘉宾揭开手卡时的表情看出细枝末节。

本届最佳新人奖获得者——祝星冉,让我们恭喜这朵人间玫瑰。

随着荧幕开始播放自祝星冉出道以来的精彩回录,台下掌声雷鸣。

女孩优雅地施施然起身,脸上同样充满了稚嫩的美丽。

暗下来得手机屏幕中,谢临月看到了自己的表情。

失落但不颓败,仅是一个笑容一个动作,她已经表现了自己。

这次陪跑,不代表下次还会。

与此同时,她手机震动一声。

最上面弹出一个窗口,来自微信。

赵宥齐:你在哥哥心中就是最佳新人奖获得者!赵宥齐:恭喜谢临月获得第一届赵宥齐奖——最佳新人奖、最佳女主角奖。

谢临月盯着屏幕,全身都开始发烫。

所以,他是猜到了自己会在学校看直播,然后在颁奖的同时发来安慰信息。

颁完最佳新人奖的空隙,屏幕内再次出现赵宥齐。

这次他唇角勾起,伸出戴着黑色平安符的那只手拍了拍心脏处。

谢临月觉得那个动作像极了在安慰自己,然后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

她好想要一个抱抱,赵宥齐的抱抱。

谢临月:只有一点点失落,如果以后能一直参加宥齐哥哥奖评选,就可以治愈...赵宥齐几乎是第一时间回复:这么好哄呀!还以为需要一个哥哥的拥抱呢。

透过手机屏幕,谢临月看到自己已经高高扬起的嘴角。

随后又收到一条信息。

赵宥齐:只要你愿意,宥齐哥哥奖可以一直评到你息影以后。

至于拥抱那就先欠着,等哥哥回去了还你。

面对着无数的镜头,赵宥齐还要第一时间回复她的信息。

谢临月心中是说不出的滋味,类似于酸酸甜甜、带着冰激凌的凉爽和脆筒的酥脆。

是爱情么?谢临月想道。

最佳男主角是压轴奖项,公布入围影片时,每一个都是实力派演员。

赵宥齐也是第一次突破自己,出演战争史题材。

作为最佳男主角入围奖年龄最小的,赵宥齐同样被最后一个播放入围片段。

不同于其他演员或精致或病态的装束,赵宥齐整一段都是灰头土脸的形象。

他穿着破旧的灰色红军服,脸上是冻疮和高反带来的潮红,本就黝黑的人又被平添了一丝憨土气。

但少年的眼睛却是亮的,没有丝毫怯懦,那是对新生的希望。

面对饥饿、炮火,或是安逸,他一刻没有选择停留脚步。

小红军是该影片中成长类角色,他代表着不断发展中的每个人,是时代的缩影。

最后屏幕上出现他的名字:赵宥齐/《长征》·小红军阿绥面对《长征》大家似乎更为严肃,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演员和剧组的敬佩。

颁奖嘉宾出场,是徐杨。

想不到吧,又是我。

徐杨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故作玄虚,直接便展开手卡宣读。

像是毋庸置疑,不需要保留悬念的环节。

本届华语奖最佳男主角获得者就是——赵宥齐!镜头和追光等一同追击到赵宥齐的座位,少年缓缓起身,带着胜者的睥睨。

从赵宥齐四岁正式出道,到今年,整整十五年。

大荧幕上开始播放他自出道以来的精彩回录,足有四十多部作品。

将少年从满眼稚嫩记录到现在的意气风发,用以实力证明,他已经可以独挡一面,扛起大制作、高票房。

台下掌声雷鸣,为这个刚满十九岁的少年喝彩。

-颁奖礼还未结束,而赵宥齐成为亚洲最高电影类奖项——华语奖史上最年轻影帝的新闻已然传遍。

少年披荆斩棘,终于摘得桂冠。

没有人眼红艳羡,那是他应得的殊荣。

后台采访前,赵宥齐收到最在乎的一条祝贺信息。

然后在记者举着摄像朝他走来时,少年影帝拨通了视频电话。

鲸媒记者与他对视一眼,笑着点了点头。

与赵宥齐一起出现在摄像机里的,还有一位素颜的清丽佳人。

谢临月仅有一瞬的慌神,然后大方自然的对着镜头打招呼。

哈喽,大家好,我是谢临月,因为考试原因,没有跟随《长征》剧组到达华语奖现场。

首先祝贺我的小红军——宥齐哥哥获得华语奖最佳男主角,其次祝贺其他获奖前辈,大家都是我的榜样。

少女清纯灵动,莞尔一笑,梦回小藏女。

随之赵宥齐侧目看着屏幕内的人温柔浅笑,道:同时让我们也祝贺谢临月获得赵宥齐奖最佳女主角!◉ 46、双向奔赴爱是我想和他并肩。

——摘自谢临月《月亮港湾》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