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2025-03-22 08:07:49

七百万,对于他那种富人世家来说好像听起来也不多,可如果七百万的等号后跟着一只碗,不管那有多金贵,方潋都觉得太夸张了。

一只碗而已,难道七百万的吃起来特别香吗?……说不定呢。

方潋放下筷子,抽了张纸巾擦嘴角,嘟哝了声:确实有病。

吴松月看见她手腕上的串珠,起了兴趣:这新买的啊?好看诶。

方潋低头瞥了眼,早上没事干,她把菩提根拿在手里盘了会儿,随手戴上去后忘了摘。

吴松月问:哪里买的?就前两天在南街上,我去买了个胶片机。

怎么突然想买胶片机了?收拾东西的时候翻到相册,想起来小时候家里有一台相机,也不知道后来去哪里了。

吴松月把话题又扯了回去:那你和那个赵行呢?相处得怎么样啊?方潋的回答还是一样:就那样,再看看吧。

看她兴致不高,吴松月撇撇嘴,说:感觉你不是很喜欢他。

方潋扯了下嘴角。

店里还有事,她拿起桌上的手机放进口袋里,起身说:走了啊。

吴松月叫住她:诶等等,给你把菜打包一下,带回去给陈彻他们尝尝。

方潋提着打包盒回到益木坊,隔着落地窗看见元叔和陈彻忙碌的身影。

田柠养了几盆多肉,中午阳光好,它们在门口排成一排,稍息立定站军姿。

方潋踏上台阶,推开门进去,打磨机的声音嗡嗡作响。

带什么回来了?李肃元抬头看向她问。

方潋拎高袋子回答:松月店里的新菜,吃饭了没啊?陈彻放下木条,抬起胳膊擦了擦汗:没呢,在等你回来。

方潋走到小桌子边,取出打包盒打开盖子,喊田柠去拿碗筷。

好香好香。

陈彻把脑袋凑过来,他自己的手刚干了活是脏的,推了推方潋,说:我要吃牛肉。

方潋擦了擦手,拈起一片卤牛肉喂给他。

李肃元过来看见这一幕,打趣道:喂小狗呢?方潋笑起来,配合地发出逗狗的嘬嘬声。

陈彻嚼着肉,幽怨地瞪了李肃元一眼。

方潋笑着笑着,走了个神。

她在想,这才是她熟悉、习惯,并能拥有的一切。

-五一假期结束了,但调休还没结束,明明是周六,但街上空空荡荡的,和平常的工作日下午不无区别。

上次的胶卷用完了,方潋带到店里去冲洗。

老板还记得她,让她在外面等等,很快就好。

方潋坐在沙发上刷了会手机,一抬头看见对面有一家手作工坊,门店招牌上写着串珠·香包·蜡烛。

反正在这等得无聊,方潋起身走出相机店,朝街对面走去。

推开门后,店里光线偏暗,安静的让人不自觉放轻脚步。

柜台后的老板娘站起身接待她,是个面容和善的中年女人,穿着蓝白扎染长裙。

她问方潋:你好,想来做手工吗?方潋摇头,告诉她:我就随便逛逛。

店铺分为两个区域,手工区放置着桌椅,每张操作台上都有工具,另一边就是展示用的木质货架,上面摆着许多可以直接购买的成品。

方潋的目光一排一排浏览过去,最后停在手串区,她问老板娘:这些是菩提根吗?老板娘为她解释:这里的是菩提根,这上面的是蜜蜡,这个是绿松石。

她留意到方潋手上就戴着一串绿色飘花菩提根,夸道:你手上这个就挺漂亮的。

方潋抬起手:别人给的,我也不太懂。

老板娘又仔细看了看,突然嘶了一声:我怎么觉得这串有点眼熟呢?方潋懵怔地眨了眨眼。

老板娘抬头仔细端详她的脸,问:你是不是认识温誓啊?方潋点点头。

老板娘露出笑容,又问:他在追你?方潋果断否认:没有。

老板娘一副看破不说破的样子,笑笑,说:这串成色好,我本来想自己留着,盘了好两天了,被他要走了,就知道是要送人。

方潋:……她瞬间不想多待了,找借口说:那个,我照片还在对面洗,应该快好了,先走了。

老板娘热情道:诶,有空过来玩啊,温誓和我老公关系很好的。

方潋提着嘴角僵硬地笑了笑。

她一路加快脚步回到相机店,没等多久老板就从操作间走出来了,手里拿着刚冲好的一沓照片。

他问方潋:这些你都要吗?我看挺多都是之前留在里面的,你不要就给我,我正好拿来做个照片墙,钱我就不收你的了。

方潋答应道:行,那我把我的挑出来。

老板拿了一沓在手里,也帮着她一起分。

翻到某一张时,他刚要归到自己面前的这一类,就被方潋出声打断:这张我要的。

哦。

老板把照片递给方潋,随口问,这张你拍的?对。

老板露出一个懂了的笑容,问:上头那是你男朋友?方潋摇头:不是,就一路人。

老板记得那天她在摊位前和一个男人说过话,不是男朋友他信,但是路人他可不信。

他了然地笑笑,说:这镜头和人的眼睛一样,拍的时候眼睛在哪里,一看照片就知道了,你眼里有他。

方潋面无表情地盯了他两秒,问:你这么八卦呢?老板哈哈笑了声,从抽屉里拿了个纸袋给她装照片。

也许是新相机带来了久违的新鲜感,方潋平时这么一个不爱出门的人,最近天天都在外头,拿着相机随走随拍。

木樨路是整座城内历史最悠久的老街,傍河而建,水路并行,与其他热闹喧哗的商业街不同,这条街至今仍保留着古城风味,清静而古朴。

今日多云,又是工作日,路上行人稀少,很适合取景拍照。

方潋站在石桥上,风平浪静的好天气,河岸上停泊着一艘废弃的乌篷船。

她摁下快门,继续往前走,一转头却看见道熟悉的身影。

温誓站在桥下,微微仰着脑袋看着她,脸上也有意外。

已经数不清是两个人第几次的不期而遇了。

方潋走下台阶,问温誓:你怎么在这?温誓侧身指了个方向:来这边取个货,你呢?方潋举起手里的相机:拍照。

那天买的那台?嗯。

方潋看他两手空空,不免好奇道:你不是说取货吗?货呢?温誓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巴掌大小的百宝袋,对方潋说:手摊开。

方潋乖乖摊开右手,想到那只七百万的碗,她又伸出左手靠了上去,一并伸到温誓面前。

这幅样子看着有些呆。

温誓一边笑一边打开袋子。

几枚古铜色的圆币滚落到掌心,方潋捧高手,放到眼前仔细端详:这什么?与一般的钱币不同,这些圆币都雕刻着立体花纹,空洞的骷髅头细致精妙,看上面写的年份大多都产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这叫流浪币。

温誓把硬币翻面,给方潋看上头的镂空雕花,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很多人流离失所,成了流浪汉。

他们用简单的方法美化硬币,原本就是为了让它们多点艺术价值,好拿来买更贵的东西。

后来这种东西慢慢发展起来,加上镶嵌、点金之类的工艺,就渐渐成了一种艺术品。

一听到这些正儿八经的历史知识,方潋就想开小差,一开小差,她就忍不住张嘴打了个哈欠。

两个人对视一眼,温誓微笑着问:是不是很无聊?没有。

方潋把东西还给温誓,我是差生。

也不能一直在这干站着,方潋看了看周围,提议说:要不我请你喝杯东西?温誓自然是答应:好啊。

街上新开了许多饮品店,方潋就近找了一家,点了两杯招牌。

下午客人不多,店员很快制作好,通知她取单。

方潋一手一杯捧着奶茶,回头找温誓。

他站在岸边,对面好像是家茶楼,能听到嘤嘤呀呀的唱曲声。

方潋走过去,把其中一杯奶茶递给他。

谢谢。

温誓说。

你那杯去糖的,应该不甜。

茶底有茉莉清香,奶味浓郁,冰冰凉凉的很清爽。

温誓评价道:还不错。

方潋点点头,也说:还不错。

诶,你听过评弹吗?小时候跟着我爷爷去听过。

方潋顺着他刚刚视线的方向看过去,你想去听吗?温誓说:也不是想,就是发现我还没听过。

没听过?方潋感到惊讶,怎么会?温誓解释道:我不在这长大,大学也不是在这里上的,算起来在木樨州前前后后也就待了五年。

方潋有些懵:那你,那你在哪里长大的?温誓回答说:南蝉州,我跟着我外公长大的。

哦。

方潋点点头,其实心里更疑惑了。

两个人沿着河岸往前走,气温刚好,多云的天气也不用担心太阳晒。

看到好看的景色,方潋便停下来举起相机。

哦对了。

温誓站在一旁等她,手里拿着两杯冰饮,说,你上次做的那个小老鼠我外甥很喜欢,你最近有空吗?能不能再给他做两个?随便什么都行。

可以啊。

方潋一边看着取景框一边回,但我这两天开不了工,刀不行了,等换了新的就给你做。

温誓问:对你们来说,工具是不是很重要?方潋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问句废话:那当然,厨子切菜还挑刀呢。

温誓又被她逗笑。

下午四点多,天空神奇地出了会太阳,金灿灿的阳光斜斜打在古街上,把地上的影子拉长。

时间不早了,照片拍的够多了,饮料要喝完了,街也快走到尾了。

往回走吧。

方潋说,哪杯是我的?温誓把右手伸过去:这个。

冰块融化成水,奶茶的味道被冲得很淡,方潋喝了两口,把塑料杯丢进垃圾桶里,突然抬头问身边的人:能问你个事儿吗?温誓偏过头:什么?方潋顿了顿,开口问:你真为了一只碗花了七百万啊?她知道这问题或许会有些冒犯,但没有想到会是周身空气都尴尬凝固住的地步,温誓嘴角的笑容都收回去了。

方潋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

在短暂的沉默后,他开口回答说:是六百八十万,那只碗一百八,五百是......,是我另外欠家里的。

所以是真的,方潋收回目光,看看有钱人,都是用万做单位的。

方潋其实还有问题,但不敢多问了。

温誓低头盯着她脸上的神情,问:怎么了?没怎么。

方潋继续往前走,街上有很多关于你的传闻,我好奇,和本人求证一下。

是吗?什么传闻?好的还是坏的?方潋回头看了他一眼:好的坏的你心里没数吗?温誓笑了,又问:那你信吗?方潋的脚步慢了慢,像在等他跟上,然后告诉他:我不从别人嘴里认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