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家的马车从城西穿过中央大街进了皇城, 等到皇宫门口时,其他人家也刚到。
众人在宫门口下马车,入东华门后在广场西侧先行等待。
放眼望去, 人群跟赶集似的,官夫人们三三两两成堆寒暄, 各家小姐们穿着鲜亮, 花枝招展。
阿圆进来, 众人眼前一亮。
她今日一身金丝白纹昙花雨丝锦长裙,外罩了件软毛织锦披风,墨发垂落于薄肩后, 亭亭玉立, 娇俏明艳。
有位夫人笑问:哟, 这是谁家的姑娘,真是水灵好看。
褚夫人不认得此人,礼貌周到地行了一礼, 道:我们乃褚家家眷。
哪个褚家?户部员外郎褚大人府上。
哦。
这声哦拉得略长,夹杂着三分遗憾三分敷衍,还有几分高傲轻蔑。
原来只是个五品小官。
这位夫人见褚家人穿着以为是哪个大户人家, 原本还想攀谈几句, 听褚夫人这么自报家门, 也就懒得费精神了。
她礼貌笑了笑,转身又去跟其他夫人寒暄。
与此同时, 阿圆也明显地感受到周围小姐们对她的态度变化。
起初她一过来,这些人明里暗里目光嫉妒或羡慕, 如今一听她只是个小官之女, 起不到威胁, 嫉妒散去, 脸上的笑就变得真诚起来。
有人还远远地朝她福了福,算是打过招呼。
仅仅就这么一小会儿工夫,阿圆觉得自己像走了趟刀山火海。
她悄悄跟姐姐褚琬咬耳朵:每年宫宴都这么多女眷?我怎么知道?我也是第一回参加。
这场面跟打仗似的。
阿圆心有余悸。
这才哪到哪,一会进了大殿,还更热闹。
阿圆嘀咕:宫宴太累人了,有这么一回我都不想来第二回。
旁的不说,应酬这些姑娘小姐们都累死个人。
但她话才说完就被褚夫人剜了一记,警告道:别胡说,在宫里行事要谨慎,你瞧瞧旁人家的小姐们,个个矜持端庄,学着点。
知道了。
阿圆点头,心想,那些小姐们矜持是矜持,但都在暗地里较劲呢。
如今是正月,才出年关,天气正是冷的时候。
众人等在广场也没个遮挡,冷风吹得簌簌的,小姐们衣裙单薄,冻得牙齿打颤。
阿圆虽穿得厚些,但也怕冷,她往母亲和姐姐身后缩了缩。
所幸没过多久,宫里内侍过来将众人带去凌霄大殿。
每年的宫宴都会设在凌霄大殿内。
凌霄殿宽敞,若是按照以往的情况是足够用的,但今年五品以上的家眷都来了,所以就不那么够坐。
好些席位都摆出了殿外头。
按官员品级依次顺序排列,褚家也得坐在殿外。
正常来讲,褚大人虽是五品官职,但资历有十几年,即便坐在殿外也不会太靠后。
但今日情况特殊,宫宴目的为何人人清楚。
席位靠前一些,能见着皇帝和太子的机会也就大一些,自家姑娘被选中的机会也大。
是以,这场看似歌舞升平的元宵宫宴,其实私底下早就开了交易。
许多人家为了靠前一些,往内务府使银子。
褚家没使,而且褚大人老实巴交好欺负,便直接给安排了个最末的席位。
因此,褚家人到的时候,还想再往前走,结果就被内侍拦住。
那人尖声尖气,说话也不大恭敬:褚夫人且留步。
他指着角落的一个席位说:这里便是褚家席位,不得再往前头走了。
褚夫人一瞧,居然是在最末。
恰巧这时其他夫人路过纷纷看过来,饶是她再镇定,也不由得脸臊。
那内侍提醒道:今日的席位皆是按官员品级布置,谁也不敢乱了规矩,还请褚夫人入席吧。
阿圆倒是很喜欢这里。
她低低跟母亲说:阿娘,这里不冷,有墙有树挡风,挺好。
......褚夫人心情复杂地瞧了眼这个心大得没边的女儿,也只能点头。
但不曾想,阿圆这话刚落,立即有人低嗤出声。
她转头一瞧,嘲笑她的是个与她年龄相当的姑娘,那姑娘一身紫衣,看着有点眼熟。
褚琬凑过来说:之前见过,你婧儿姐姐成亲时,我们在相府门口遇到的那紫衣裳姑娘。
原来是她啊。
阿圆记起来了。
这紫衣姑娘今日是跟着母亲来的,她家席位虽离褚家只隔了两桌,但是在第一排。
后来阿圆才知道,这位紫衣姑娘叫苏玉瑶,父亲是行太仆寺少卿,从四品的官职,难怪有点瞧不起人。
不过,众人看不上的席位,很快就变得羡慕起来。
别的姑娘冻得瑟瑟发抖,偶尔一阵风吹来还长发乱飞,而阿圆这里纹丝不动。
期间,萧韫还派人悄悄给她送了个手炉过来。
手炉精致小巧,藏在袖中完全没人发现。
她一边优哉游哉地看热闹,一边小口小口地吃糕点。
现在离开席还早,阿圆有点饿,索性先吃糕点果腹。
娘,爹爹何时过来?宫宴上,男女不同席,男宾皆在大殿北侧入座。
一进宫门,褚大人就跟妻女分了道,他得去宣政殿与其他大人们给皇上拜年。
褚夫人坐得端正笔直,摇头道:暂不知。
你少吃点,糕点干涩,一会茶水喝多了还得出恭。
哦。
这么冷的天阿圆不想出恭,于是默默把剩余的两块放下。
陆陆续续地,各家女眷都来齐了,周围的席位也渐渐坐满。
窃窃私语的声音多起来,皆是讨论今晚宫宴的。
然而,谁人都知道,今晚宫宴的主角便是刚入主东宫的太子殿下。
如今东宫里头空空荡荡,急需填补妃嫔,今日的宫宴就是皇帝给太子选妃的最佳时机。
许多贵女们铆足劲要一展风采。
我听说长兴侯府的陈二姑娘今晚准备献舞。
她?前儿不是听说她病了吗?正是因为练舞练了大半个月累得病倒了,不知今日好了没。
我看她练也是白练,论容貌,论才学,论家世,她都比不过戴倩。
而且戴倩是曹国公府的姑娘,咱们大塑有几个国公?旁的不说,就这家世,必然是太子妃人选。
我也觉得,而且戴倩舞姿比陈二姑娘好,身段容貌在京城也是数一数二,完全胜过她。
我听说戴倩的哥哥以前还是太子殿下的伴读呢,两人算青梅竹马长大吧?戴倩和太子殿下也熟稔。
听到这里,阿圆蹙眉。
萧韫居然还跟别的女子熟稔?她生气了!然而,说曹操曹操到。
很快,门口进来一行人,内侍招呼得殷勤:国公夫人这边请!阿圆望过去,只见进来了两位衣着华贵的妇人,妇人身后跟着三个年轻的女子,其中最打眼的要数跟在国公夫人身边的那位。
她身姿高挑匀称,眉眼明净秀丽,曲线婀娜却弱柳扶风,自成一派温婉高贵气韵。
阿圆心想,这姑娘还真好看,把身边的两个姐妹都比下去了。
下一刻,耳边就听得苏玉瑶低嗤道:你看什么?那位就是曹国公的戴倩姑娘,你是不是觉得自惭形秽??......她哪只眼睛瞧见自己自惭形秽?不过阿圆懒得理她,只点头道:确实挺好看的。
苏玉瑶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不得劲得很,哼了声,转头跟别人说话去了。
戴倩跟着母亲往前走,在进殿之前却突然转头朝阿圆这边看过来。
曹国公夫人也停下,问她:倩儿在看什么?戴倩看向阿圆那边,她知道这一片坐的都是小官女子,可阿圆却在这群小官女子中格外打眼。
无论是容貌还是衣着还是气度,都很出挑。
令她隐隐不安。
她私下听说过年时,东宫曾赏赐东西去褚家,旁人只以为是因着谢世子和丞相夫人的关系,可她又不是无知少女,自然猜到里头含义。
而且今年特赦五品官员参加宫宴,可不就是想给褚家机会吗?当然,她也清楚,即便再怎么给机会,褚家女进东宫顶多是个妾室身份,碍不着她什么。
可这会儿见褚家女如此出类拔萃,心里难免不是滋味。
过了会,她收回视线:没什么。
随即抬脚进殿门。
阿圆被戴倩看得莫名其妙,她小声问姐姐褚琬:她适才是不是在看我?褚琬心情复杂:你才发现?她妹妹出众,坐下来才这么会,连带着她也被暗暗排挤。
只觉得这些小姑娘们真是无聊得很。
她看我做什么?谁知道呢。
很快,阿圆就没空想这些了。
有个倒茶水的婢女过来,在她耳边低声传话:褚姑娘,殿下让您去太华殿一趟。
现在?正是现在,陈统领在外头等着姑娘。
哦。
在宫里私会情郎,且是在阿娘的眼皮子底下,阿圆的心砰砰跳。
还挺......刺激。
她抿了口茶水,对褚夫人道:阿娘,我想出恭。
褚夫人嫌弃:叫你少吃糕点你不听,一会宫宴就要开始了可别弄出岔子。
不会的,我去去就回。
听见这句去去就回,褚琬狐疑地瞥过去。
阿圆心虚,讪笑问她:姐姐要不要出恭?不去。
哦。
阿圆出门了,走出凌霄殿,果真看见陈瑜挑着灯笼等在那。
阿圆提着裙摆小跑过去:殿下呢?姑娘,殿下还在宣政殿见皇上,不过应该快结束了,我先带姑娘过去。
嗯。
.太华殿离凌霄殿不远,穿过几个游廊就到了。
阿圆进门后,顿时一阵热烘烘的暖气扑面而来,她舒服地喟叹了下。
随后有几个婢女次序端东西进来。
是什么?阿圆问。
褚姑娘,一个婢女回道:这是殿下吩咐给褚姑娘准备的,说是怕您一会在席上饿着,先吃些东西垫垫肚子。
阿圆觉得奇怪:在宫里吃席还会饿着吗?这时,陈瑜在一旁说:褚姑娘有所不知,宫宴虽丰盛,可因着天气冷,上的菜基本都冷却了,有些荤菜甚至猪油凝结根本不能吃。
这样啊。
阿圆嘀咕:岂不是很浪费?可不是浪费,陈瑜心想,每年宫宴内务府都得开销一大笔银子。
两人这边说着话,外头就听见婢女喊太子殿下。
阿圆探头瞧出去,就见萧韫一身金边九蟒礼服大步走过来。
他剑眉微扬,眉下一双深邃的眸子似笑非笑,配着这身太子礼服,通身的矜贵气势。
走到阿圆身边时,还带了阵迫人的寒气。
何时入宫的?萧韫问。
入宫有两刻钟了。
阿圆目光在他身上徘徊,问:你吃过了吗?还未,萧韫在旁边坐下来:忙了一整日,没来得及用晚膳。
其实之前吃了点,但没吃多少就有大臣匆匆来禀事,给忙忘了。
我们一起吃?阿圆歪头看他,眼里含着笑。
萧韫刮她鼻子:几日不见,可想我?阿圆脸红,这会儿还有婢女在呢他就问这个。
她偏不回答他,只说:我也忙得很的。
你忙什么?过年自然是有许多事忙,忙着走亲戚拜年,也忙着跟周嬷嬷学东西。
婢女添了副碗筷过来,随后皆退出门。
偌大个太华殿,烛火通明,温暖静谧。
今日是元宵,在这样的日子这样的地方跟萧韫见面,阿圆新鲜又稀奇。
她还是第一次见萧韫穿太子礼服,整个人实在贵气俊朗。
吃了没两口,就抬眼打量他,打量了会又继续吃。
萧韫好笑,捏她脸蛋:看什么,不认得我?认是认得,只不过.....她眨眨眼:我以后是不是也要喊你太子殿下?人前可以这么喊,人后我还是喜欢听你喊萧韫,当然.....他眉梢挑了挑:若是喊萧哥哥更好。
阿圆努嘴:才不要,我喊萧哥哥,总忍不住想起你骗我叫沈霂的事。
......那就不喊。
两人在太华殿吃了会,没多久,有宫人在外头小声问陈瑜:太子殿下可在里头?皇上请殿下过去。
萧韫听了,停下筷子,对阿圆道:你慢慢吃,吃好了,陈瑜送你回去。
那你呢?我先去见皇上,一会直接去凌霄殿。
哦。
萧韫抬脚,走了两步又退回来,盯着她。
阿圆动作也停下:做、做什么?萧韫指了指唇,意味明显。
......不要!阿圆难为情:这是宫里呢。
快一点,嗯?见他不亲一口誓不罢休的架势,阿圆左右瞧了瞧,攀着他脖颈凑过去碰了下唇。
正要退开,后脑勺被萧韫抵住,加深这个吻。
当然,也就来得及吻一小会儿,随后萧韫意犹未尽地离开了。
萧韫一走,阿圆才后知后觉地懊悔起来——适才忘了问他是不是跟曹国公府的姑娘熟稔了。
就这么的,带着点气闷,阿圆吃完回到凌霄殿。
.阿圆前脚回凌霄殿,后脚皇上和太子以及众位大臣们就到了。
整个凌霄殿呼啦啦地跪了一地,皆在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音整齐划一,响彻整个凌霄殿上空。
阿圆低着头,来时得周嬷嬷叮嘱,不可抬眼冒犯贵人,所以半点也没敢动。
但视线里冷不丁出现一双明黄嵌珠的靴子,上头的纹路,不是太子萧韫的又是谁?这靴子也不知是故意还是怎么的,在她面前停了会,然后才抬脚离开。
皇帝一来,宴席开始,歌舞丝竹喧闹繁华。
但只有坐在殿里头的人才能瞧见歌舞,坐在殿外头的压根儿只能听点音。
所幸坐在殿外头的小官夫人们很懂自娱自乐,选妃没她们闺女的份,那就选儿媳嘛,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
作为最佳儿媳人选的阿圆,首当其冲,褚夫人今晚应付各家夫人真是忙死了。
而阿圆百无聊赖在听旁边的几个姑娘谈话,话题是关于殿里头的。
谁家的小姐跳了一支舞结果崴脚了,谁家的小姐吹了一首曲却因过于紧张漏了个音,被太子殿下指出后羞愤欲死。
啊!殿下果真是文武双全,连音律也如此精通。
那当然!贵女们献艺结束,皇上还让他评鉴呢。
那殿下觉得谁的才艺更好?阿圆心下一动,也凑过去问:对啊,谁的才艺更好?当然是曹国公府的戴小姐,她的舞姿可是京城出了名的曼妙轻盈。
这时,苏玉瑶也凑过来:太子殿下也是这么夸她的?殿下没夸她,只是鼓了掌。
但是,不是有句话叫做‘此时无声胜有声’吗?这就是评鉴的最高境界。
.......哦。
苏玉瑶听见阿圆哦了声,转头看过去。
两人对视了眼,她冷哼地别过脸去,继续兴致勃勃地问:那你说,戴小姐有没有可能成为太子妃?这我如何知道,是太子殿下选妃,又不是我。
阿圆也跟着点头。
结果就被苏玉瑶立即瞪了眼:你点什么头?反正又不是你当太子妃。
......阿圆语塞,这位苏姑娘跟她什么仇什么怨?也就此前在丞相府下了她面子,她便记恨到如今。
实在是.......不可理喻。
小姑娘们在殿外热热闹闹地八卦,而殿里头,歌舞升平其乐融融。
皇帝坐在上首,萧韫仅次其下。
等贵女们献艺结束,德高望重的老翼王率先开口:皇上,我大塑兴盛繁茂、国泰民安,且又得太子贤明储君,实在可喜可贺。
难得今日元宵和睦,何不为殿下赐婚,也全了良辰美景之意。
有了老翼王穿针引线,皇上看了眼一旁的萧韫,缓缓问:太子意下如何?正漫不经心饮酒的萧韫,动作停下,随即起身行了一礼:儿臣全凭父皇做主。
皇上睨了他一会,面上没什么情绪:既如此,今日来了各家府上的贵女,皆是才貌双全、端庄贤惠,太子若是看中,不妨指出来,朕为你们赐婚。
此话一落,殿内骤然安静下来,皆是屏气凝神等待,看萧韫如何选择。
贵女们含羞带怯,尤其适才得过萧韫夸赞的贵女,更是紧张得不行。
戴倩跳了一支舞,掌声雷动,却没得过萧韫的夸,她心情复杂,也紧张地望着萧韫那边。
她大哥是萧韫的伴读,小时候她进宫时还见过萧韫几面,自认为萧韫应该是认得她的。
如今她长成了大姑娘,而且颇有才名。
放眼望去,整个上京城没人比她更合适当太子妃。
她都想好了,等赐婚后,她会努力做他的贤内助。
在他忙时搭把手,累时解语谈心,若是得闲,还能为他红袖添香。
他喜欢的她也喜欢,他不喜欢的她通通弃之如敝履。
就连今日这支舞,也是听说他喜欢《汉宫秋月》,她特地练的。
她想,这世上再没有像她们这样的天作之合了。
在众人的期盼中,萧韫懒懒地放下酒杯,不紧不慢起身。
然后,抬脚走出大殿。
周遭疑声渐起......太子这是何意?莫是瞧不上今日献艺的贵女?对啊,他这是何意?怎么出去了?此时,大殿外灯火阑珊,竟是比殿内还热闹几分。
萧韫视线一扫,在褚家的席位上没瞧见阿圆,倒是在隔壁的席位上见着她的身影。
......这小没良心的,居然还有闲情跟别的小姑娘凑在一起聊八卦。
他无奈走过去,喊她。
阿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