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短节目选曲和大奖赛一样, 是法国歌剧作品《卡门》,她身着红白考斯滕,漂亮的蓝色眼眸旁贴着闪片。
电视转播了温念在后台的画面。
她神情专注地看着屏幕, 手里抱着退场时粉丝送的轻松熊。
时凌云看着小姑娘认真的表情, 与她身旁其他国家的选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能很轻易地从别人的动作看出她们的情绪。
紧张, 担心,甚至还在闭着眼睛默默祈祷。
但温念什么都没有。
不喜不悲。
她在想什么呢?温念曾经无数次被人问过,在看其他选手比赛时会想些什么。
她给过很多模棱两可的答案, 可没有一个形容词可以回答她此时此刻的情绪。
温念现在兴致很高, 整个人被激动与振奋提上了顶点。
就好像闭着眼睛坐在过山车, 尽管并不清楚前方是俯冲还是爬高, 可在那一刻已经不重要了,内心的期待感早就胜过了一切。
丫丫她的3A一直是弱项,本来温念以为她会选择2A开场,没想到她却选择坚持3A, 只可惜落冰有些不稳, 被亮了黄灯, 不过她之后的动作都近乎完美, 可以看出这位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小姑娘心理素质非常坚强。
女单短节目都已经表演完毕。
接下来就看裁判的了。
镜头再一次给到了后台,大家以为会看见温念紧张或者祈祷的样子, 可惜没有。
她正笑着和目前短节目排名第二的香川由美聊天。
视频网站的弹幕也从原本为温念祈祷变成了感叹温念的强心脏。
其实这一次出分的时间并没有很久, 但不妨碍粉丝们的紧张情绪已经将视频网站页面铺满。
以至于在看见屏幕出分前,首先听见的是解说员们兴奋的声音。
恭喜我国选手温念以短节目第一的成绩进入自由滑!!同时也要恭喜我们另一位女单选手池如烟以短节目第16名的成绩同样进入自由滑。
丫丫短节目分数79.32。
在现场冰迷疯狂的欢呼声中,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短节目告一段落。
温念以2分的优势获得了短节目第一。
她眼睛亮亮的,耳边有很多声音, 庆祝的, 赞叹的, 期许的。
温念觉得自己的情绪被点燃,因为比赛强行冷静的心情完全打破。
她置身于这种极度幸福之中。
这四年来遇到的所有起伏,在这一刻的幸福面前都可以释怀。
并不是胜利的喜悦。
她当然知道斗争还未结束。
她只是欢欣于作为运动员的幸福,很简单,结果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战斗的过程却是无法替代的。
时凌云隔着屏幕,与今晚绝对的主角共享着她的幸福。
他看着自家小姑娘宛如蝴蝶般煽动的睫毛,黑眸中承载着无限的光芒。
手机弹出一条信息,来自方言。
【有人拍到你接受采访后离场的照片了,没关系吧?/链接】时凌云点开链接,是在他获得冠军后接受央视采访的照片。
评论里纷纷询问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播出。
在他之后一天比赛的双板滑雪运动员的专访都已经播出两天了。
为什么呢?时凌云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手指不自觉抚过嘴唇。
如果被方言看见他现在的表情,一定会以为他被什么奇怪的东西附体。
-两天之后,女单自由滑如期举行。
这一次,时凌云终于隔离期结束,可以在现场为他的小姑娘加油了。
尽管教练高寒曾隐晦地暗示让他注意影响,毕竟如果他前往现场,一定会引起不小的轰动,要是温念夺冠了也就罢了,万一没有,岂不是尴尬。
但是时凌云只当没有听出教练话里的深意,甩了甩手留下一句:那又如何。
便自顾自去找男单崔凡。
那又如何?她是成功卫冕还是遗憾惜败,那都是属于温念的荣耀,而他在意的从来只是她这个人本身。
想要陪她共赴生命中这段重要的旅程。
才是对他而言最为关键的。
温念将在全场最后一位出场,时凌云是在第三组的时候来到现场。
场上已经有不少人,举着国旗亦或是温念和池如烟的手幅。
身材修长的少年头戴着鸭舌帽弯着腰来到了前排。
拜崔凡所赐,他们有一个良好的观赛位置。
最初现场冰迷们都沉浸在激烈的比赛氛围中,并没有人注意到新科单板冠军正在现场与他们一起看比赛。
反倒是崔凡的粉丝最先发现不太对劲。
自己小男单旁边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帅哥了?看这身高明显也不是队里其他选手。
只是这背影甚是养眼,她没忍住偷偷拍了一张放到了网上。
然后就收起了手机,聚精会神看起了接下来的比赛。
轮到最后一组了。
赛前十五分钟的六练,大家都不自觉将目光放在场上唯二拥有四周跳技术的女单。
这也将是本届冬奥会花滑女单最大的看点。
平昌冬奥会冠军得主温念是否能够如愿卫冕。
俄罗斯选手尤利娅·奥尔科娃能否在冬奥赛场上成功跳出女单历史上第一个4Lutz。
即使短节目温念目前领先两分,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场胜负未定的比赛。
甚至对于温念而言,动作储备她处于劣势。
她只有两个四周跳,而丫丫在赛前给出的动作编排中,是包含4Lutz的,也就是说,她会在节目中包含三个四周跳加一个四周连跳,而温念的动作编排中包含了两个四周跳加两个四周连跳。
无论如何,从编排中她们的难度几乎已经可以与男单一决高下了,这也意味着对于其他没有四周跳的女单而言,除非温丫二位出现严重失误,不然很难依靠三周跳或者三周连跳胜过她们。
但对于其他选手而言,这仍是一场硬仗。
甚至比原本更加激烈,因为即使无法拥有四周跳,那也要成为三周跳技术最好的那个,才可能有机会登上领奖台。
比赛开始前,镜头对准着冰场上的每一位选手,她们会做什么动作,她们的成功率,都成为了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而在下一秒,明明比赛还未开始,现场却忽然议论纷纷。
只见丫丫浮腿抬高,向后倒滑了一条直线,随后用力一跳。
4Lutz!成功落冰的勾手四周跳。
就像是知道大家想看什么一样,丫丫在六练中毫不犹豫就把答案展现出来。
场上的气氛瞬间焦灼了起来。
时凌云听见身边的崔凡紧握双拳,有些郁闷地吐槽:牛啊,女单真的卷飞了。
情绪很是复杂,时凌云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勾手四周跳,基础分仅次于阿克塞尔跳跃的难度,如果俄罗斯选手能在正赛上也能如此发挥,对温念而言非常不利。
而既然她会在六练时就做出这个动作,明显对自己的成功率有很大的自信。
这是一场心理战。
对其他只有三周跳储备的选手而言没太大关系,但对于她最大的对手温念而言,如果心里不是足够强大,很可能乱了阵脚,甚至影响正式比赛的发挥。
时凌云的表情不禁染上了一丝担忧。
他当然不是担心温念心情会受影响。
在赛场上,温念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他的前辈,小姑娘如果内心不够强大,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
他只是怕她逞强。
如此难度的跳跃对她的脚踝与脚背是巨大的冲击,她才刚刚恢复没多久,不能再受伤了。
然而更多的人却是期待着温念也会在六练时刻反击,比如跳一个传说中丫丫练了很久都没出来的3A3T。
可惜没有。
六练的时候温念只是很保守地跳了两个三周跳,在最后完成了一个4F,结果落冰还有些不稳。
崔凡在旁边默念着:没关系没关系,也让那些叫嚣着温念稳拿金牌的人可以闭嘴。
确实,由于赛前媒体在各大渠道为博眼球的夸张报道,让很多人以为温念这块金牌是可以稳拿的。
但其实了解花滑的人仔细分析就能知道,温念和丫丫自由滑编排的动作基础分相当,而如果丫丫真的跳出了4lutz,很可能因为第一人这个印象让裁判打出高分。
不过无论各路声音如何议论纷纷,悬念只剩下最后一个小时。
纯白光滑的冰面,偶尔几道清晰的滑痕,见证着无数顶尖选手在此完成人生重要的一刻。
所有的人或许希望达到的成就不同。
有人希望超越自身最高记录,有人希望登上领奖台,有人希望获得金牌。
然而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去实现这一场表演的clean,拿到更多的分数。
在短暂的职业生涯中留下一场值得回忆的表演。
在最后两位选手出场之前,美国选手艾尔莎暂列第一。
她扎实的滑行能力,让她几乎与音乐合为一体。
自由滑分数152.87分。
悬念即将揭晓。
丫丫身着一席白色流苏考斯滕,伴随着灯光走上冰面。
来自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2/2拍的奏鸣曲,舒缓又柔和。
然而丫丫却是来势汹汹,在几乎一开场就炫了两个四周跳。
4T和4Lutz。
GOE都为正。
尽管4Lutz因为小小的问题没有亮绿灯,但丝毫不影响丫丫在冬奥会现场完成了女单历史上第一个正赛上的勾手四周跳。
温念在后台并没有看到丫丫是如何完成的,但她能从周围人看她的反应中猜到一二。
带着担忧而又无奈的眼神,不敢肆意袒露,只是悄悄看向她。
尤其是在看到她面无表情的脸蛋后,大概是怕她心情受到影响,她甚至还听到了一些刻意吐槽丫丫有失误的话语。
可爱又天真。
温念被陌生人的善意暖到,不禁笑出了声。
从这个周期她知道丫丫练出勾手四周跳的时候,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和拥有4Lutz的丫丫竞争。
她知道以现在的身体很难跳出新的四周跳,所以更多的是拼命把四周连跳练出来。
总有这么一天的。
她温念从来不是希冀于对手失误来获得胜利的胆小鬼。
伴随着音乐进入第二乐章,节奏逐渐加快,丫丫步调灵动地配合着音乐旋转。
温念无意间瞥到了她的表演。
丫丫进步了很多,相较于大奖赛时合乐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真好。
在追求技术提升的同时,所有人都没有忘记花滑的本质。
这是项追求美的运动。
表演结束了。
自由滑总分172.34,总分252.66。
极高的分数,比第二名高出20多分,甚至这个分数比平昌冬奥会温念获得冠军的分数都要高了近十分。
各大论坛的直播贴里甚至已经有人对金牌不抱期待。
这也太卷了,这分数都快赶上隔壁男单了。
连崔凡都因为紧张捂着脸,回头看见时凌云仍然面无表情地盯着冰面,还以为是他不了解花滑的分数,所以低声凑到他耳边说道:这分很高,有点难超了。
时凌云没有立刻回答。
她的GOE和P分有水吗?过了一会儿,时凌云开口问道。
崔凡看了看小分,说道:这场还好吧,这次抽签只有两个俄系的裁判,他们也不敢水。
之前就有俄罗斯裁判因为被质疑给本国选手打高分被取消了裁判资格。
时凌云没有再说话。
千呼万唤之中,温念终于出场了。
她今天的选曲依然是来自国家宝藏的《水龙吟》。
极具传统色彩的水墨绸缎,在古琴声中缓缓转身,画面中的女孩眼眸含水,朝着镜头眨了下眼,挠得人心痒。
而就是这样看起来娇滴滴的妹妹,以优越的滑速绕了半场,毫不犹豫完成了4F和4T。
教科书一般的四周跳。
屏幕左上方的灯带停滞了几秒,最后还是亮起了两个绿灯。
这是女单四周跳的开创者,用她近乎完美的姿态告诉所有人,什么是王者风范。
她的跳跃如风,轻盈而又高远。
随着二胡声与古筝加入,节目进入后半程。
而温念像不知疲倦一般,在后半程完成了两个四周连跳,让男单崔凡都不自觉惊呼出声。
这对体力和耐力的要求极高,连男单都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温念该花费了多少努力才能够到这一境界?没有人知道。
无数日日夜夜,与冰面为伴的日子。
孤独而漫长。
这或许就是运动员的宿命。
再顶尖与成功的运动员,终归是日以继夜的枯燥训练与屈指可数的高光时刻构成。
但那又如何呢?尽管那些高光短暂又稀少,绽放出的光芒却足以照亮他们一生。
节目结束,左上角的灯带是一排漂亮的绿色。
自由滑clean!温念听见无数人喊着她的名字,她没来得及回头,只是有那么几秒死死地盯着冰面。
结束了。
她的北京冬奥会之旅。
曾经一度觉得遥不可及的北京冬奥会,就在那么眨眼之间结束了。
她还会有下个四年吗?温念不知道。
然后她环顾四周,鲜艳的国旗飘扬,无数人喊着她的名字。
她感觉热血沸腾。
下一秒,温念眯了眯眼,不敢置信地盯着一个熟悉的轮廓。
看台距离冰面有点远,她只能依稀分辨出身型。
但是说不清原因,她好像就觉得那个人是时凌云。
他来现场看她的比赛了吗?很奇怪的,明明前面她还觉得自己能够控制情绪,却在看见那抹身影后,眼眶发热,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
并不是觉得委屈或者难过。
就是单纯的生理性泪水,浇灌着她这四年来的点点滴滴。
傅明拉着她坐在了等分区,在她耳边一直唠叨着说着什么。
说她今天的表现很完美,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不管结果如何,她都是最棒的了。
嗯,她已经很满足了。
所以在看到自由滑分数的时候,她其实以为自己拿不到金牌了。
171.98分。
她记得丫丫拿到了172来着。
但她很快被傅明激动地抱住,听见不断有人传来欢呼与庆祝,说着她是冠军。
温念再次确认了一下大屏幕的分数。
总分253.6,而丫丫总分252.66。
仅仅一分之差。
来自中国的温念获得了本届花样滑冰女单金牌。
她也是花滑女单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两届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
作者有话说:恭喜我的温温卫冕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