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还记得那个落雪的夜晚,他的母亲德妃因一些小事被云妃罚跪,就跪在御花园寒冷的雪地上。
腊梅的香阵阵。
守着德妃的两个丫鬟时云妃的人,她们不让人靠近,他拼命的喊着母妃怀有身孕,对方还是不为所动。
母妃前夜害了喜,告诉她自己可能要有小宝宝了,就等着第二日叫太医诊脉,结果次日,还未叫太医来,就出了那档子事儿。
他寻不见父皇,就跑遍了整个后宫,那时候他也才十来岁,没人信他的言辞,只当他撒谎想叫母妃不受那罚。
他不是第一次,感到皇家的薄凉。
尤其是后宫那些女人,最是阴私歹毒之人!他还跑去了太医院,寻太医救她母妃,太医不为所动,直到有丫鬟来请人,说德妃娘娘貌似是流产了,太医这才惊慌失措的往御花园里去……可是母妃的孩子还是没保住。
那恶毒的女子,还在父皇面前装可怜,道自己并不知晓云云。
皇帝就那样饶了她。
他也是后来才知晓,父皇对她的宠爱并不是真的,只是为了稳住她,叫她那常胜将军的哥哥替他打仗而已。
怪不得,怪不得云妃十多年未曾有孕,定也是父皇动了手脚!云妃入宫的十四个年头,三十多岁,不知道怎么的,就有了孩子,那孩子也是命大,宫中之人的数次报复孩子都未落下!那孩子就是萧权景。
萧权景出生时,天地异象,掌管星宿异事的司星局大惊,他不知道父皇跟那人说了什么。
反正,那人出来之后,直言这孩子天煞孤星,有损国家气运云云,说尽了不好的话,父皇就找了个由头把人送走了。
云妃就那样疯了。
的确是疯了,旁人都以为她生下孩子血崩死了,其实还活了几年,那宫殿状似冷宫,云妃的仇人颇多,她也尝到了被人欺辱的滋味,父皇对此冷眼旁观,不管不问。
他也曾去扇过她数个巴掌,那贱人抱着枕头,以为那是她的孩子,疯疯癫癫的模样着实可笑。
他当时还是恨,因为他即使报复了,她还是那副什么都不懂的模样!那常胜将军也被困在了前线,要不然此事他定不会善罢甘休。
从那时起他开始带着温婉贤淑的母亲夺嫡,一步步压垮其他的兄弟。
父皇格外的信宠他新立的太子,也就是他。
他们父子二人一同打压云家,云家何其有幸,成为两代帝王的心头大患!当云殊祺用战功把萧权景接回来,他和父皇第一眼瞧见那孩子,就知道大事不妙了!通敌的罪名是他想法子安的,夜袭灭门也是他想出来的!萧权景从军,侥幸逃过一劫。
他从一个小卒做起,他以为,他十四五岁的年纪,很快就会死在战场上!不错,他得到消息,萧权景死了,心头大患已除。
后来,父皇病死,他登基后为帝。
他觉得他唯一遗憾的事儿就是没叫母妃当上皇后,只能从妃位,座到太后的位子上。
人生圆满。
可他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萧权景会再度站到他的面前,战功赫赫!——他假死!他迫于压力叫他封王!却始终限制他的兵权!他却能在一次次刺杀中活下来!事到如今,皇帝也不得不不夸赞他一句命大!这也是皇帝为何把萧权景当做心头大患,欲除之后快的原因。
他每每看到他,都会想起云妃那张脸!回到现实。
皇帝想到过去种种,也挑拣出一些事儿同萧权景讲了,他看着萧权景那双隐忍的眼眸,冷笑连连。
你跟她可真像!多谢夸奖。
萧权景面无表情的说道。
其实他也听过不少母亲的传闻,什么跋扈,什么蛮横。
但是他是不信的,他最信任的人是舅舅,舅舅说母亲良善,他信了几十年,便将某些不善的言论主动屏蔽了。
或者说,他是不愿意相信罢了。
不过,愿不愿意相信都没所谓了,那个女人,那个求子多年才得来他,并且拼命把他生下来的女人,他这一生都心怀感激。
旁人言语,他不反驳,但是,无他们怎么说,母亲在他心里都是圣洁的。
皇帝素来威严加身,气势凛然。
但在萧权景面前他是真的沉不住气。
多少年了,他恨死他们母子二人了,他娘那个贱人垮了台了,死了!她的儿子还要留在世上祸害他的江山!萧权景,关于云妃,有许多事儿你不知道吧。
萧权景握着匕首架在他脖颈上,他居高临下的看着皇帝,皇帝坐在龙椅上,抬头望着他,气势一点不弱。
当初云妃生下你,其实还活了几年的,不过,她疯疯癫癫的,就是最末等的奴仆也敢凑上去凌辱!皇帝顿了顿,轻描淡写的说道,当初朕去寻她,她的寝宫凄冷的如同冷宫一般,她抱着一个枕头,口中孩儿孩儿的叫着……朕上去扇打了几巴掌,她还死死的护住你,你不知道,她浑身是伤,我去的时候,她正被丫鬟婆子欺呢……你闭嘴!萧权景不想听他提起她母亲当年的难处,一个字都不想。
他的匕首扎进去了些,皇帝的血从那伤口处淌了下来。
住手!这时,宫门大开,一个年过七旬的老太太杵着拐杖,一步步的踏进了宫殿。
她满头银丝,只穿着一袭朴素的衣袍,却难掩贵气与典雅,不难看出年轻时端庄娴雅。
太后。
母后!您怎的来的?龙椅上,皇帝想要起身来迎,却突然想起自己脖子上架着匕首,他只得坐在原地,紧张的看着身形佝偻的老太太慢慢的踏进来,他道,母后怎的不带些奴仆在身边?小五,你出去,把门也带上。
老太太的声音沉稳,叫人信服,殿内之事,莫要声张,守在门外莫叫人进来。
那个暗卫突然被点名,一怵,应了一声,然后乖乖的出去了,顺便还把门带上了。
太后缓缓朝萧权景走去。
第231章 写圣旨的水平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她走的很慢,却格外的沉稳。
萧权景站在高处一些,睨着老太太小小的身影步步朝前,最后停在他跟前。
她面上布满岁月的痕迹,那褶皱一层一层的,从头发丝儿到脚尖,哪里都写着苍老的痕迹,唯有一双眼睛,很是有神,也丝毫不惧萧权景身上迫人的气势。
她道,云家和云妃的事,是老身对不住你。
母后,您怎能跟他道歉?皇帝一惊,叫道。
是云家对不住我们!你闭嘴!太后也不看他,只道上这么一句话,皇帝就不说话了。
十七皇子,你先把刀放下。
太后又看向萧权景,道。
萧权景不置一词,手上也没有动作。
太后道,你想要什么,尽管说来,能满足的老身都替你做了主了。
我若是要你儿子的命呢?萧权景淡淡道。
那你的命自然也会留在这儿。
我能夜闯皇宫,自是想好了退路。
那明日,你战王殿下将会成为全国的通缉犯!太后往后退了一小步,她捏着拐杖,腰杆子挺的笔直,道,你可以逼宫篡位,但你也莫想要用你萧权景的身份娶陆姑娘了!提到陆相安,萧权景才稍稍变了面色。
他的手一紧,太后继续道,老身并未对她做什么。
老身也是方才才知道你便是左季都的。
所以也就知道了他和陆相安。
太后深居后宫,十多年鲜少踏出过她的宫殿,更别提踏出宫中了。
也就只有立后的时候,皇帝携皇后去拜见过她老人家,那些妃子她都是不见的。
十多年的久居深宫,看似不理世事,实则从朝堂到民间,一些大事儿她知道的比皇帝还清楚。
有些事情老身不说破,你想要什么,老身现在就叫他写了圣旨给你。
鼓面捅破了,你和他可都讨不着好。
太后又道,老身也不想再受累,一面要通缉你这杀子仇人,一面还要辅佐孙子登基。
皇帝瞧着他家母后,顿时有些委屈起来,不过……他是天子!他委屈什么?!皇帝想着,仰了仰头,结果,伤口撕开的痛意又叫他把脖子缩了回去。
倘我任你只言片语便卸下刀剑任人宰割,我只怕是死了上千次了。
萧权景冷冷道。
太后闻言,顿了顿,突然,她从腰间掏出一把匕首,手起刀落,拐杖的声音一响,她丢掉匕首,随着匕首落地的,是她一根血淋淋的尾指。
母后!皇帝的眼珠子差点从眼眶里瞪了出来,他要上前,却被萧权景钳制。
你闭嘴!手上痛意袭来,太后的脚步有些站不稳,不过她还是撑住了。
没有拐杖,她就立在萧权景跟前。
行,你说,只要你不谋朕的社稷,朕都答应你。
萧氏江山,绝不允许云家沾染半分!萧权景有一半云家的血脉!萧权景凝视太后良久,他瞧着太后那血淋淋的枯手,尔后退开了一步,慢条斯理的从腰间拿出一只帕子,将断鸿擦干净,一边擦一边道,我从未想过谋你的江山,自始至终,我想要的,不过你的命。
到头来还不是有求于朕。
皇帝冷笑一声。
萧权景的确是有事要让他做,这一点太后看的明白。
他今夜是打算把刀架在人脖子上叫他写东西了,等东西一出来,明天他就可以逼宫了。
有些东西,他受得委屈,但安安不行。
第一,你写圣旨,萧权景即使左季都,我要叫他们的关系合法化。
皇帝亲手写圣旨,将左季都就是萧权景昭告天下。
所以,什么欺君,抄家,通通不要想!你这怎么合法化?!皇帝去搀着他母亲,还不等他瞧见太后的伤,便听到萧权景这一句,他惊叫一声。
那是你的事。
萧权景淡淡道。
你……皇帝说不出话来,他的目光移到太后的手上,道,母后,孩儿给你请太医!去写圣旨,你快把这档子破事儿解决了,你拖一刻,我这血就要多流一刻。
太后叫他把拐杖递给她,皇帝给她找来一张椅子坐着。
这事儿属实难倒皇帝了,他从未写过那样的圣旨。
总之,他写圣旨的水平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你这要求,属实有些刁钻,容朕思虑一夜,明日给你颁旨。
皇帝对萧权景道。
萧权景不作声。
朕金口玉言,可不似你这般人。
皇帝冷哼一声。
第二,我母亲,入皇陵!萧权景说出第二个要求。
你母亲?云妃!皇帝冷笑,她连尸骨尚且未曾留下!眼瞧着萧权景神色微变,太后给皇帝打了个颜色。
皇帝这才安分,行,朕写,你回去侯着。
第三。
还有第三?!皇帝都起身赶人了,闻言猛的转过身来,瞪着萧权景。
不过很快他又稳了下来,面无表情道,你说。
萧权景淡然的说出了第三个要求。
—次日。
陆相安这几日都住在洪府,因为洪母快要生产了。
但是她回来也不久,洪母不想拆散她和家里人,昨晚上就把她赶回去了。
陆相安昨日心头惴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入眠,今早起的晚。
还是秋霜把她叫醒了,口中喊着喜事,陆相安一惊,掀开了眼皮子,瞧着那张雀跃的娃娃脸,语气惺忪,什么喜事儿?小姐,战王殿下就是左公子一事儿公开了,皇上亲笔圣旨,说此事是朝廷的需求,战王殿下只是听皇上的要求!什么?!陆相安一下子醒了,她眼眸瞪大,拉着秋霜,当真?这……圣旨是真的,但是内容是假的。
秋霜不知道陆相安问的是什么的,便道。
内容是假的她当然知道,圣旨是真的就成!她之前还在为此事烦忧,萧权景的身份不好办,没想到……不过,萧权景是如何做到的?!叫皇帝亲手写下那圣旨!莫不是把刀架在人脖子上叫他写的?!怎……怎么可能!小姐,小姐快些起来,圣旨到了!这时,夏枝的声音传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