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吱呀一声, 停在了青云观的山下。
众人打着灯笼,趁着夜色,颇为艰难地爬上了山梯。
杜夫人走在最前头, 她一边提起裙子,一边噔噔噔爬山, 可见心中着急。
她的身边是杜老爷, 杜老爷随着年长,肚子也一年比一年大,他边爬边喘气, 嘴里还不停咒骂该死的猴子。
青云观大门已经敞开了,还有个稚气未脱的小男道士站在门口, 一看见人上来, 他就边喊边跑进去。
来人了!来人了!师父, 真的来人了!啪——众人先是听见一声清脆的耳光声,借着是一阵咆哮。
大晚上鬼叫什么?哪里有半点修行之人的样子!还好意思说别人, 自己不还是一样?发出嘀咕的是陆子怡, 其他人自然也听到了, 他们一进门, 便看到一个三足铜鼎, 杜家人对这铜鼎很熟悉。
杜家人逢年过节就来道观烧香祈福,杜老爷手头阔气,也够大方,年年都给青云观捐一大笔香油钱,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惹到青云观, 他们要这么害他女儿?青云观已经积满了人, 且分为两边。
一边是青云观的道士, 另一边则是桃楚。
青云观的观主是个年约五十的道士,他一头白发,面容清瘦,站得笔直,两袖迎风飘扬,有那么一点世外高人的意思。
无为道长。
杜氏妇夫先拜过那白发道士,才说明来意。
无为道长早就积攒了一肚子怒气,不过因杜家是青云观最大的主顾,这才强忍下来。
他冷哼道:杜老爷,你闲着没事叫人闯我青云观,要不是看在你平日心意虔诚的份上,早就让人将你们打出去了。
你们快把这女人带走,省得她在这里妖言惑众,胡说八道!杜氏妇夫看向桃楚,后者也看向他们。
原来无为道长年纪大了,夜里时常得起来,他正在房中解决个人问题,忽然一道黑影从墙头飞速窜过去,吓得他差点看见祖师爷。
无为道长还迷迷糊糊得,因此一时没放在心上,可等解手完躺回床上时,他越想越不对劲,道观是不是进贼了?就是进贼了!无为道长猛地从床上弹起来,头晕目眩。
谁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偷道观的东西?!青云观本就不富裕,再被盗贼光顾,那还得了?因此他提上裤子就往外追,可那盗贼早不见了踪影。
无为道长在观里寻来找去,终于找到了盗贼。
那贼走出后院,想来是已经得手了,眼看就要走进后山逃跑,无为道长一咬牙,想着人多力量大,正要叫人捉贼,却看见那贼突然蹲在一棵松树下,不知在扒拉什么。
无为道长蹑手蹑脚提了根木棍走过去,他要狠狠教训这个盗贼,让他知道本教教义之一是行窃可耻。
可还没来得及挥下棍子,那贼一转头,无为道长差点被吓个半死,回过神后怒气冲冲,如今的盗贼见人不跑也就算了,怎么还敢待在别人的道观,明目张胆地偷东西!无为道长看见的盗贼正是桃楚。
————桃楚没想到,闲聊的功夫,这猴子就死了,还死在了道观的后面。
一只猴子出现在道观,本来没有什么,青云观的背后就是山,山中有猴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可如果是死在道观附近,那就不太对劲了,尤其死因是被拧断脖子。
猴子被打伤后逃进道观,说明道观能保护他,不然为何他不直接逃进后山,偏偏留在道观?无为道长以为是道观进贼,没想到桃楚反而说他窝藏罪犯,气得半死,急忙召集道徒道孙要抓住桃楚送到县衙。
可桃楚像是一道影子,他们分明看见她就站在那里,却怎么也抓不住,直到她随手从铜鼎中捏了一把香灰,朝空中一洒,一只金色的鸟儿离开道观,往夜空飞去。
他们这才想起来害怕,一个独身女人突然出现在道观,难道是妖怪?他们在青云观打坐修行,听道讲道悟道,可谁也没见过成功飞升之人,但都或多或少的听过、见过妖怪,尤其是深山老林之中,是妖怪居住的绝佳之所。
无为道长手持一柄拂尘,甩向桃楚,色厉内荏:大胆妖怪!竟敢在青云观胡作非为,贫道不忍杀生,又念你无知,免你一死,你等还不速速退去!苏辞挑起眉,这道长看起来没有本事,倒挺会说,恐怕是他打不过桃楚才这么说。
杜夫人急道:无为道长,这是我们请来的桃大师,不是什么妖怪,那骚扰我家女儿的不是妖怪,而是猴子。
无为道长冷笑道:妇人之言!你的意思是我青云观窝藏妖怪,要害你女儿?上次你们家来青云观,害得我道友受伤,我还没跟你们算账呢!都吵吵什么呢!众人自动让开一条路,走在中间的是流水镇的衙役,原本他们在街上巡逻,累了就找个地方休息,结果听说杜家正赶往青云观闹事,又联想到最近的事,他们赶紧过来瞧瞧,生怕吵架变成斗殴,斗殴出现死人,那可就麻烦了。
无为道长一看见穿蓝衣的衙役,立马来了精神。
青云观是穷,可来的人有很多不穷的,比方说常来观里的香客就有本县县令,因此无为道长的腰板比刚才还直上许多。
两位官爷,你们来评评理!无为道长先痛斥桃楚夜闯道观,又嫌杜夫人不应该跟着瞎胡闹。
两位衙役也很为难,一边是顶头上司颇为看重的道长,一边是镇上的大户,谁也不好得罪。
两位在这里听他们说也不是办法,为何不先去看看那猴子?既然是死在道观,想来凶手还在这里。
许春武突然出声。
那两衙役一看见许春武,首先注意到的是她腰间玉佩,那是一枚凤头玉佩。
在无悲,只要有钱,人人皆可穿金戴银,但能佩戴风头玉佩的,是少之又少。
两个衙役知道她是朝廷重臣,当下膝盖一软就想下跪,听到许春武的话,他们哪敢拒绝?当下就要去道观后面检查猴子。
苏辞早钻到桃楚身边,她奇怪桃楚怎么一声不吭地站着,还是面朝正殿,难道那里有古怪?她低声道:桃楚,你怎么不说话?知道了。
桃楚突然出声,却把苏辞吓了一跳,桃楚的话明显不是对着她说,而是对着虚空说的。
苏辞不由自主抓住桃楚:你在和谁说话?桃楚瞥一眼抓住自己的手,道:轻点,手臂都要被你褥下来了。
苏辞松了口气:问你呢。
和桃楚说话的是一群依附在神像里的非人,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在正殿说得兴高采烈,可没有人听到他们的声音,只会觉得在这场吵闹之中,神像越发显得肃穆。
嘻嘻,就是他,就是他。
我听到他的心愿了,真可怕,快赶走他。
嘻嘻,嘻嘻。
桃楚背着手,看向无为道长。
观主,请问之前在观里受伤的道士是谁?无为道长警惕地道:你这妖邪怎么还留在这里?许春武道:桃姑娘,你可有头绪了?方才她一直注意桃楚,明明她是事件的中心,却一言不发,她的视线落在那些神像上,似是在听他们说话。
可神像就是死物,谁也没有动,谁也没有开口。
除了桃楚,没有人能听到神像们在交头接耳。
桃楚又看向许春武,许春武很快明白了她的意思,道:这位观主,不知那位受伤的道士在哪里?可否出来见一面?无为道长敢对富人摆脸色,也敢对不知从哪里来的女人摆脸色,可不敢对官府摆脸色,他不情不愿地道:那位道友受伤了,还在床上养伤,你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说与贫道听。
桃楚道:说给你听有什么用,难道你能替他顶罪?没走两步的衙役顿住脚步,互相对视一眼,这是什么意思?无为道长一甩拂尘,直指桃楚:你你你你这是什么意思?杜夫人也很在意:桃大师,您的意思是?桃楚在院子等了等,结果没人搭理,她正想着不如自己去抓人比较快,这时有道声音响起。
无为道兄,听说你找我?一个年轻道士出现在无为道长的身旁,他先向无为道长拜了拜,又向众人行礼,一副温和礼貌的模样。
无为道长正要同桃楚争论,哪知旁边突然出现一个人,他惊得后退一步:明阳,你不正在床上躺着,来这里做什么?明阳正是那个被妖怪抓成重伤,不得不在床上养病的道士。
他生得白静,五官端正,年约二十五。
听到无为道长的话,明阳轻轻一笑:我的伤不碍事,我在房中听见吵闹,还想着是发生了什么事,正好有道友来告诉我,说院子有人找我,我就来看看。
明阳的目光落在桃楚身上,他微微眯起眼,又道:看起来,是这位姑娘要见我?桃楚道: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不知你能回答么?明阳环顾四周,笑道:看起来若是我不想回答也不行了,姑娘请问吧。
桃楚道:第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养了一只猴子?明阳一愣,随即笑道:是,小道曾经养过一只猴子。
明阳话一出,众人皆哗然。
他们在这里站了那么久,早就打听清楚今晚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骚扰杜府的不是狐妖,而是猴子,一只猴子闯进杜府,要抓伤为杜兰若除妖的人,结果反被打伤,就跑回道观,结果猴子死了,犯人一定是在道观中。
明阳说自己养了一只猴子,犯人不是他,还能是谁?无为道长急了:你养有猴子,我怎么没见过?明阳依旧笑道:无为道友别急,请听我说。
这位姑娘,我的确是养了一只猴子,但你凭这点就要给我定罪吗?我想,这镇里养猴子的人,应该不止我一个吧?无为道长想起什么,赶紧道:对对对,镇上的马大脸家、猪大胖家,他们都养了猴子!明阳道:何况我养的那猴子是个白眼狼,我好吃好喝养了那么久,结果早就趁我不注意跑了,畜牲就是畜牲,养也养不熟。
无为道长松了口气:那就好,我们修行之人,应该专心修道,不应为这些事情分心。
桃楚道:第二个问题,大家都说你被妖怪重伤,请问你看清了那妖怪的模样吗?明阳略一思索,道:我是在睡觉中受伤,当时夜深天黑,看不清对方的模样,只感觉腥气深重,因为当时杜小姐的事,我便认为是妖邪作祟,没想到竟是一只猴子。
桃楚道:第三个问题,你是否爱慕杜小姐?桃楚问得坦荡荡,其他人听起来却是别扭非常。
他们大多数人,都希望女人温性纯良,保持天真,不应谈论与家庭以外有关的事,尤其是当众谈论爱,这与常理不符,且有伤风化。
当然也有例外,其中一位正是杜兰若。
原本她一直断断续续的在咳嗽,听到桃楚的问题,她用力忍住喉咙发痒的感觉,屏住了呼吸,下意识紧紧盯住明阳,一点也没有感到羞耻姿态。
若是以前,杜兰若听到这类问题,一定会按照别人教的那样回避,可在经过这么多天的折磨后,她已经完全不在乎什么道理风俗了,如果谁认为她一定要表现羞耻,说不定她会和那人拼命!现在她只想抓住骚扰她的人!明阳听到问题后一愣,他下意识看向杜兰若。
杜兰若目光灼灼,也在看着他。
明阳几乎是逃避似的侧过脸,他微微一笑:杜小姐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听说有许多年轻人想入赘杜家。
我是道士,身在红尘内,心在俗世外,红尘俗世皆是浮云。
这道士真狡猾,说了这么多,却没有正面回答桃楚的问题,苏辞刚要开口与他辩论,桃楚阻止了她。
桃楚道:第四个问题,派猴子骚扰杜小姐的是不是你?明阳没有迟疑:不是。
这位姑娘,你问了我四个问题,我都回答你了,那么,我是否也能问你些问题?桃楚想也不想,道:你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