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火浇灌竹林的时候, 几位有些年纪的娘子背着背篓牵着骆驼向竹林方向缓缓靠近。
这些人的步伐很慢很沉,脊背被沉重的背篓深深压塌。
等到这些娘子在百步外停驻,丹火也已经浇灌结束, 好奇站在竹林眺望。
一位娘子在同伴的帮助下卸下沉重的背篓, 步履阑珊地向着丹火的方向走来。
她看起来小半头发已经开始泛白, 却还没有真正迈入老迈,然而做力气活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即使是卸下背篓, 她的脊背也还是弯曲出一定的弧度, 大滴的汗水从黝黑的脸颊滚落, 落在沙地上溅成无数细小的碎片。
这位娘子干瘦黝黑, 短短的安乐时光没能给她养出太多肉, 一指长短发蓬乱如枯草,里面吹入不少黄沙粒,走到竹林外沉重喘息几声, 才勉强缓过力气陈述来意。
原来女沙匪们从沙漠的边界挖来一些生命力旺盛的野草,想试着种在周围,想着能在沙漠边界成活, 说不定也能在沙漠中心成活。
负责探查的娘子看到丹火出门,她们特意来询问是否介意将野草种在竹林之外,若是野草不利于竹林, 她们可以把野草运到远一点的地方埋下。
丹火当然不介意。
前来交涉的娘子挥手示意。
众人见丹火并没有什么异议, 在竹林百步外用农具开始挖沙坑, 然后将草编的背篓整个埋进沙地,背篓中是不知道从哪里挖来的黄土和枯黄色的植物。
这植物看上去枯黄纤细, 佝偻地伏卧在草筐里的黄土上, 看起来脆弱又倔强。
白天的沙漠还非常热, 可能是为了辛苦挖来的野草能够成活,娘子们把沙坑挖得特别深,背篓可以整个被埋进沙地。
背篓与背篓之间隔的距离并不是太远。
骆驼的背上背的同样是带有土壤的草皮。
十几个背篓埋好后,众人把草皮从骆驼背上卸下来铺到背篓之间的空隙中。
拥有了充足的吃食之后,女沙匪们这么快就打定主意开始动手改善她们居住的地方,还用了这种一时半会儿看不出什么成效的法子。
若是能成,丹火毫不怀疑她们还想开垦农田。
枯黄的野草种完,娘子们摘下骆驼身上挂着的水囊,在种有野草的黄土上滴灌一些水分。
每个浇灌者的神色都十分纠结。
浇水后野草可能会被炙热的阳光烫死,不浇水这些野草可能也支撑不到傍晚就要枯萎成干草。
丹火注意到这些水囊里的水都是浑浊的黄汤,看起来就不像是能饮用的样子。
这些水可能是从天堑里挖出来的,也可能是从沙漠之外千里迢迢运到这里。
移植完野草,娘子们又沉默牵着骆驼离开,向营地的方向走去。
离开不久之后,这群娘子又很快回转。
这一次她们没有牵骆驼,而是抱着一捆木柴和草料。
这些娘子的双手非常灵巧,仅凭木棍和草料,就为刚刚埋下的野草铺了一个简易的防晒草棚。
草棚的棚顶做得很低很轻薄,只能遮住部分阳光,日常的风沙不能轻易把草棚掀开。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三位小娘子相伴前来,为草棚扬去上面沉积的黄沙,以防止草棚塌陷。
女沙匪们看顾这一丛杂草,堪比农户精心伺候庄稼。
活泼的小娘子们前来照顾草皮时,总是喜欢悄悄从竹林旁边路过。
竹屋门口蒸腾的白雾水汽有时候会吸引到在沙地生活的动物。
有的时候是小蜥蜴,有的时候是蝎子,运气好还能抓住一两只沙鼠。
就算运气不好连橘子皮都捡不到,在最靠近玉山子的位置深深呼吸几下湿润的水汽都是好的。
何况丹火就算看到她们也从不驱逐,还会指给她们沙鼠的位置。
沙漠里没有商队和马匪的日子平静到不可思议,未长成的小娘子们的脸颊都开始丰盈起来,老人们也不再是最初皮包着骨头的干巴样子。
又是一天的夜里,即使是丹火也听到了远方营地里的欢呼声。
默娘的队伍安全归来。
这支队伍曾在半个月前回来过一次,用带回来的玉石兑换了一些吃用,然后又带着足够的口粮和马匹出发。
上一次默娘离开时留了几十位身上有伤的同伴留在营地。
距离竹林更近一些的临时营地也有了足够的壮劳力。
两个营地彼此守望,便是有一般的商队靠近也不用太过于恐慌。
现在丹火的竹屋里除了白玉蛋壳就是五筐玉石,其中有一筐半是焰娘的队伍还没有兑换的,另外两筐半是默娘那支队伍剩余的。
因为青玉峰的山顶太过于寒冷,丹火都没来得及将自己积攒的灵气玉石送给师尊。
丹火如今就盼着两支队伍再多交换一点玉石,好让自己找个机会把礼物一起送出去。
这一次归来的默娘不仅又收编了几支零散的队伍,带回了将近两百位能横刀上马的壮年娘子,且又带回了两筐玉石。
默娘带回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原本众人用来饮马的水源恢复生机。
坏消息是汹涌的水流淹没天坑,现如今天坑只能潜水下去,短时间内众人再也无法摸到玉石。
就算有人可以长时间潜水,天坑下冰冷的水流也会很快让人的躯体僵硬。
好在这并不是天坑第一次被冷水淹没,但那样的满水状态经常发生在某些春暖花开的时节,这还是第一次在秋天出现这种情况。
每次天坑的水满溢上来,女沙匪们就会将沙坑当做水井来用,只要一个吊桶就能解决所有人的用水。
水位最高的时候,人只要弯个腰就能接触到水面。
这样的好时节不是每年都有,女沙匪们会在这个时候放开让骆驼和马繁衍,众人也会在天坑附近暂时停驻。
如今虽然没有了玉石的收入,但大家有了水。
虽然不知道这水位是暂时如此还是会持续如此,喜悦还是在人群里蔓延开。
几个娘子抬着玉石草筐扔进竹林。
竹屋里实在太满,丹火把两筐不满的玉石屋子,把这两筐新的玉石搬进屋。
一个脚步快的娘子翻身上马去通知焰娘的队伍来搬东西。
因为留在这里的所有的女沙匪都赞同在这里建设营地,所以两支队伍的娘子们彼此混杂,这玉石也没有分得太细致。
如今众人虽分为两个营地,却大有混为一支的趋势。
丹火也不知道自己新到手的储物法宝里有什么急需处理的东西,干脆抱出钱箱,开始扫视新里面的物品。
钱箱置于竹屋门口,丹火精准从其中挑出一个看起来品阶最低的。
这是一个龙眼大小的小香囊,在储物袋中属于比较精巧的样式,不过只要是还在储物袋的范畴内,就比金玉更容易损毁。
不过这个小香囊的确是非常好看,大红色布料绣着金线花纹,做成百宝囊的外形,里面的空间也比普通的储物袋更大一些。
丹火抓起香囊检视内部。
这里面灵石已经消耗一空,有几根简单炮制过的低阶的灵草,甚至不值得动用玉匣来存放。
有几件攻击性的法宝,同样只有筑基期,还有十来张还没有用的符箓,全是降雨符箓,看纸墨的材料大概率来自于万重山。
再就是一瓶尚余大半的辟谷丹。
除了这些东西,储物袋里剩余的物品再没有什么修士的痕迹。
几十件换洗的衣服鞋子,大半都没有清洗,几包不知道放了多久的硬点心,一筐白面硬饼,十几罐清水,一布袋盐,一罐□□糖,几十罐封口还没有开启的不同款式的酒,有坛子装的也有瓷瓶装的,两套还残存有茶渍的茶壶茶杯,一个铁铸吊壶,一个红泥小火炉,一个砂锅小药罐,几包已经调配好的草药,一个火折子,三担木柴,十袋木炭。
丹火只把修真界的东西取出单独放入一个储物袋,又留下五袋木炭,其余东西都依次扔了出去。
虽然衣服鞋子都是明显的男子款式,可改改都能穿,何况女沙匪们只要骑行一日就能有足够的水源浣洗这些污渍。
最让人遗憾的大概就是这些衣物里有不少好料子。
好料子往往意味着不耐洗容易损毁。
丹火把空了的香囊扔到一边。
扣出一块玉石,又从钱箱里摸出一个储物袋。
这个储物袋依旧是比万物堂售卖的储物袋更精巧,是个宝蓝色的素面香囊,单看表面和凡俗界的荷包无异。
这个储物袋却是个专门用来放置衣饰。
里面除了衣饰再无其它。
不过都是些凡俗界的衣物,想来这个储物袋的主人应该也不超过筑基期。
这个储物袋里同样装满了干净的和没有清洗过的衣物,全部都是男子样式。
单单是衣袍就细致地分出了四季不同款式。
衣料更是从细棉布到绫罗绸缎应有尽有。
披风从薄款到兽毛大氅有上百件。
鞋子也是千层底布鞋到鹿皮长靴不一而足。
除了这些衣服,还有随身佩戴的香囊荷包金冠玉冠也是整箱装的。
有些能看出长时间佩戴过的痕迹,有些则是崭新得连个指印都没有。
丹火一口气从从玉石堆里数走十块玉石,然后把这个储物袋里的东西都接连抛了出去。
外面围着的娘子一面捡一面小声交流这手上的衣物若是出给商队能换回多少吃用,看样子除了细棉布的料子都打算转手。
两个装着配饰的木箱子打开后更是引来一阵阵欢呼声。
不管是玉佩、金冠还是玉冠都打造的十分精巧,既然仙长没有留用,就是和大商队换金饼子都十分合算。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