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火推开竹屋关闭了好多天的窗户, 看到远处茫茫好大一片雪地。
窗外竹林内的雪粒表明这些日子沙漠里又落过一场雪。
看远处雪地的形状,最近应该幸运地没有起过大风。
丹火被突如其来的寒意激得一个激灵,瞬间神清气爽。
竹屋里长久不住人, 冷得和外面没有什么区别。
丹火跺跺脚, 给自己换了一件厚夹袄, 出门先查看外面用于灌溉的灵葫芦。
虽然已经离开十几天,葫芦里的水却还有小半。
自从沙漠里开始降雪,即使葫芦里的水没有结冰, 细竹也不太吸取葫芦里的水分, 很有扎根在地底暂且休眠的打算。
丹火给每个葫芦补满水, 竹屋周边的细竹把枝干上最后的绿色都飘进丹火怀里, 彻底成为几根光秃秃的竹竿。
丹火试着从云霞玉方桌上用宝刀削下一小块玉石扔进灵葫芦里。
即使葫芦里的灵泉成功变成温水, 细竹依旧懒懒的没有吸食水分,丹火只能做最后的努力给每个葫芦扔了一块云霞玉。
丹火把屋顶和沙地上的积雪都扫在一起收入单独的储物袋储存。
然后回屋又把自己的所有储物法宝里的东西都规整好依旧放在钱箱里。
女沙匪们围起来的营地距离竹屋不过几百米,丹火一出现在竹林, 营地里便已经发现仙长的踪迹。
不过可能因为天气寒冷大家都不怎么爱动,众人也只是远远围观丹火打理竹林。
竹林外近处的沙地已经看不到什么积雪。
骆驼可以直接吃雪粒补充水分。
附近的雪粒可能都被骆驼用来解渴。
只有远处还是隐隐一片白。
丹火注意到树木的幼苗和草皮都被草料严严实实遮盖住,想来是为了防止这些植物被冻伤。
女沙匪们照料这些植物比照料骆驼还精心。
虽然女沙匪们已经很少外出, 但她们也很少频繁到丹火这里交换吃用。
夏天的时候是害怕食物存放不住腐坏,冬日里却是众人一起减少每顿饭的饭量。
女沙匪们在之前的交换中早就已经积攒了可以度过一整个冬季的炭火和粮食,并不会时常来打扰丹火。
每次竹屋的窗户关闭, 众人就知道小仙长要闭关修炼, 每次出入都会刻意绕远一些, 避免打扰到仙长修行。
不过丹火刚刚从万物堂换了很多东西,此刻正是兴致高涨的时候, 准备用自己刚刚换回来的东西换几块石头, 便主动向营地里招了招手, 催促她们过来搬东西。
众人见丹火主动招呼,便猜想小仙长又有了好东西要照顾她们,一个兴高采烈从骆驼旁爬起来,甩甩冷到发麻的胳膊腿随时准备过来搬东西。
因为围墙的缘故,如今女沙匪的营地和竹林的距离更近了,有什么事都不用再跑马,直接跑上一会儿就能到,若是有什么急事,大声招呼一声都能听到。
天气热的时候远一点的地方还有个临时营地,如今天冷,众人为了节省炭火凑在一起牲畜和人都是挤在一起取暖,天气转暖后这样可是没法住的。
女沙匪们冬日里凑在一起无事可干,便整日里商议化冻以后再起一座石墙要怎么起才合算。
天冷大家都没什么精神昏昏欲睡,看到丹火招手简直如闻仙乐,立即就精神抖擞起来。
焰娘先领了十几个机灵的小娘子过来。
丹火注意到营地里好像少了不少人,不过少的都是身强体壮的壮年娘子。
很多丹火熟悉的面孔都不在。
因为丹火一直疑惑地瞄营地里的方向,焰娘注意到便为其解释。
因为营地里少有得聚集了这么多人,冰块的消耗非常快。
众人一直贪近在天坑里凿冰取水。
现在几个天坑里的冰已经快要凿到坑底。
虽然越往下取冰越难,但其它的水源地太远,女沙匪们不想放弃这个采冰地,正在想办法破开河床上的冰封取水,要是能取玉更是万幸。
丹火了然地点头。
如果天坑里的水一直不消退,那沙漠以后怕是只有结冰的时节才有可能再次取玉。
天堑因为过于寒冷甚至不适合潜水。
不过既然她们凿冰已经凿到河床上,怕是接下来的日子女沙匪的营地里用水也会捉襟见肘,正好可以让丹火卖冰。
丹火冬季里的收获全部转移到了两个单独的玉质储物法宝里,这样天气即使变暖之后,储物法宝里也依然是个大冷窖。
见识过万物堂的储物法宝后,丹火对自己手中的这些储物法宝的价值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次更是单独挑出一部分储物法宝供自己使用。
这年头的储物法宝多为男子使用的款式,最常见的便是各种荷包、玉佩、玉坠。
前两者大都做得比较大不方便丹火携带,后一种被丹火挑出比较小巧的,用蛟筋穿在细长丝帛上,不管是缠在手上还是当做束腰都十分便利。
这一次的收获就是被收入一对双鱼佩里。
这双鱼佩可以开合,单个还没有蚕豆大,一条鱼是蜡黄色带红斑点,另一条鱼是蜡红色带黄斑点。
黄色的鱼里装的是和无名娘子交换来的东西,红色的鱼里装的是从万物堂采购的东西。
无名娘子交换来的东西里冰块比较多,丹火决定先交换黄鱼里的东西。
装了野鸡和兔子的冻雪筐,不管是野鸡还是兔子都没有褪毛。
这些猎物本身就是在雪地里捕获的,有时候猎物咽气之后还不及带回家,这些猎物就已经在野外被冻成冰坨子。
这些草筐的空隙里都是拍结实的冻雪。
两个年轻的小娘子抬起草筐,看到最上面肥嘟嘟的兔子,忍不住喉咙滚动吞咽唾液。
要不是口干得很,怕是不争气的口水都要争先恐后溢出喉咙。
丹火扔完十个大草筐的野鸡和兔子,又扔出三头狼狗大的野猪。
这三头小野猪也被冻得结实。
丹火想着牛可以生吃,猪肉却肯定不行,生猪肉里有很多虫子,如果烹饪不善就会让虫卵在肚子里孵化,就算是万重山的弟子都顶多食用一点猪油。
丹火又开始向往扔成捆的木柴,这个时候远处营地里有人向竹林方向疾奔。
有商队出现在远方。
女沙匪扛起地上的木柴,都往营地的方向集结,丹火顺手拿出几个空麻袋罩住竹屋里的玉石。
沙漠里的温度比暖阁寒冷太多,丹火只是在窗户前站了一会儿,身上的棉衣就冷飕飕扎人,冰冷的风从窗口灌进来,丹火一连打了十几个喷嚏。
看来必须要改善一下竹屋的环境。
丹火把竹屋里的玉石单独装进一个储物袋,将屋里的脚踏和木桌也收了起来。
蛋壳拽到一个最保暖的角落,蛋壳里原本的东西清空,壳里铺上一层云霞玉片坐垫。
蛋壳和窗户、门之间架上一架云霞玉石炕屏,既能遮风又能保暖。
窗户边用来站立的脚踏同样换成云霞玉石,旁边再摆一个云霞玉做成的四方小矮桌,一个低矮的圆鼓凳。
小小的竹屋因为这几件云霞玉的家具立即就不再冰冷。
丹火又从无名娘子交换来的货物里找出两挂窗帘。
这窗帘里有夹层,里面填充的蓬松的香蒲棉絮,又香又保暖。
两卷窗帘挂好,蓝黑色的土布因为絮了夹心,即使有冷风吹动也纹丝不动挡住寒风。
就是门比窗户高太多底下漏风,丹火只有又找了个小方桌把下面的空隙暂时堵上。
这下子竹屋里因为云霞玉的温度和一身厚棉衣直接热得满头汗。
丹火躲进壳里换掉一身汗湿的衣服,起身后把窗户上的蓝色挂帘撩起一个边角,冷风从窗户里灌进,室内温度正好,丹火舒服惬意地伸了个懒腰。
这个时候,远处的驼铃声已经十分清晰。
丹火从窗户里可以从围墙的缺口窥见营地内部,围墙后的娘子们已经抽刀备马,防备随时可能会出现的危险。
丹火从窗户处伸头看向女沙匪们戒备的方向。
能活着在冬日的沙漠里穿行,的确是有雄厚的资本。
丹火注意到这队商人和曾经看到过的都有所不同。
首先这个数百人的商队有很多的马,再就是骆驼比人还多。
丹火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有如此多骆驼的商队。
感觉这队人仅凭吃骆驼也能吃到黄沙城。
现在的沙漠依旧滴水成冰,所以这队人身上穿得都是皮子做得厚袄。
这些游商身上的衣服应该是专门为了极冷的天气准备。
丹火根据从无名娘子和女沙匪们口中所知道的行市价格,推测这些游商的一身行头怕是没有个几十两银子置办不下来。
不过沙漠的干旱非凡俗界的人力可以改变,所以这些人身上的皮袄看起来也是无法换洗的,每个人都是一脸的风尘仆仆。
游商和女沙匪之间气氛紧张,双方人数都有数百,这场面瞬间就焦灼起来。
不过人数相当也就意味着谁都不能轻易吃掉对方。
而且女沙匪这个冬季的吃用已经充裕到几乎不可能再饿死人,开春之后还有开水渠和向游商交换种子和植物的打算,所以整个营地的劫掠意图都不高,此刻横刀立马更多的还是为了震慑敌人自保。
真正的杀意往往很难掩饰,商队很快察觉到面前的女沙匪并没有太大恶意。
游商是为了聚集财富奔波,能和气生财的时候自然求之不得。
因为女沙匪里几百个人里都没有男子,商队里很快派出十几位娘子的马队近前交涉。
丹火打量着靠近营地交涉的十几个娘子。
这十几个人里有看起来刚刚成人的小娘子,也有骨龄三、四十的中年妇人。
不管是哪种年岁的娘子,她们骨架比女沙匪还要高大一圈,胳膊和腿上都是鼓起的肌肉,肉眼可见的结实有力,脸上虽然也长久未梳洗,但是脸颊丰满,大冷天里也十分红润健康。
不像女沙匪们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这些娘子们应当是惯常能大口吃肉,才能养出这样强壮的身板。
风中飘过来的隐隐交谈声,这些娘子应该是商队里的家眷。
这队游商是雪山里的采参客,趁着冬季穿越到黄沙城售卖雪参。
雪山里无法种植农田,仅凭山货也填不饱肚子,而且雪山不产盐,人却不能不吃盐,不吃盐会连狩猎猎物的力气都没有。
他们每隔两三年就会从雪山启程,这个季节很少会碰到沙匪和其它商队。
他们一般会在黄沙城把雪参换成盐和银两,再添置一些物件,在冬季结束前返回雪山。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