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的暴雨期结束后, 女沙匪们在第一道围墙内种上粮种。
第一道圆形围墙内的空间进一步被改善。
女沙匪们已经在冬季又一次加高了围墙,这次加高部分的围墙上留了一些拳头大小的孔洞。
女沙匪们使用接长的麻绳在第一道围墙上拉起绳网,再使用秸秆编成粗糙的草席夹在上方的绳网上。
太阳过于炽热的正午时分, 铺设草席可以为幼苗遮挡烈阳避免被晒焦, 太阳下山之后铺设草席又能为这片土地里的幼苗保暖。
当然草席也不能一直盖着, 庄稼的成长需要阳光照射。
虽然每天都需要给这块地频繁铺上和撤掉草席,女沙匪们依旧做得一丝不苟,圆围墙内的苗株今年长得格外茁壮。
女沙匪们使用了去年保存下来的粮种, 又从周边农户手中重金购置的饱满粮种, 两者掺杂在一起种植。
至于围墙之外, 她们今年已经不打算下种, 有绿球草这种霸道的植物在, 没有任何庄稼能抢水抢过到绿球草。
雨季结束之后,女沙匪们就迫不及待巡视河道上游,准备给河道改道。
她们希望明年水龙的方向能彻底避来竹林和营地。
因为对岸又多了一个黄沙城的驻地, 河道肯定不能随便改,只能努力从上游削弱水龙。
她们准备先在上游挖掘出两个深湖泊来引流,减缓河道的水势。
准备挖掘河道的娘子们带着吃用浩浩荡荡地出发。
她们用瓦罐带了足够的绿色黏块。
这一次她们不仅打算挖掘湖泊, 还打算在上游用绿色黏块修建一个堤坝。
坚硬的堤坝能让水龙溃散一部分。
不过为了以后营地取水方便,不管是湖泊还是堤坝都不会距离营地太遥远,最多也就三日的路程。
炎热的夏季到来, 黄沙城的队伍也如约而至。
无数的木推车被骆驼和人费劲地在沙地中拖拽。
木板车不时深深陷落在柔软的沙地, 需要娘子们合力将车辕解救出来。
木板车上都是连筐带土的大树, 看树龄至少都有十年以上。
黄沙城的第一支队伍带来了数百树木。
树龄足够的大树都被栽种到河岸对面。
绿球草固沙的能力远不如这些成树。
女沙匪们帮黄沙城的娘子们把河对岸的绿球草挖出来,空出来的位置换种为大树。
挖出来的绿球草被女沙匪们带回河道的这边。
不过女沙匪们用木盆栽种了三颗绿球草送给了黄沙城的掌柜作为乔迁之礼。
默娘告诉她们, 这种草可以当做骆驼的口粮, 只要一点水就能存活, 只要有足量的水就能持续为骆驼提供食物,不过如果球体表面长出绿色的黏块绝对不能吃,若是不小心吃了,不管是人还是骆驼都会撑破肚皮。
黄沙城的管事谢过了女沙匪的乔迁之礼,回赠了一株红柳枝的幼苗。
红柳枝不仅可以喂骆驼,也能喂马。
女沙匪们至今都只有十几棵可以喂马的小树苗,完全舍不得让马匹任意啃,如今喂马的饲料主要依靠从仙长那里交换。
女沙匪们把珍贵的树苗种在客栈门外。
今年营地里的壮劳力都出门疏通河道。
女沙匪们对黄沙城的人虽有戒心,但这戒心还没强到需要留大部队在营地里的程度。
黄沙城此次总共来了三百多人,只花了五天的时间就把带来的植物就地种好。
黄沙城的管事安排人在指定的位置种好植物之后,大部分人就上马疾驰回了黄沙城。
她们回到黄沙城后,第二支队伍才会出发。
对面营地只留了三十个人和两百骆驼。
这两百骆驼里还有部分是这些人的食物。
黄沙城的管事向女沙匪们租借了客栈外的牲畜圈安置骆驼,有低矮的石墙在,不怕起风时骆驼趁乱走失。
留下来的人则开始抡开了膀子挖地基,连已经有些年纪的管事也不例外。
这位铁管事虽然已经年过四十,干起活来那把子力气不输给默娘这样的壮年娘子,吃骆驼肉的劲头也不输给任何一位年轻娘子。
挖出来的沙子都被背到更远的地方堆积,这支队伍干活非常卖力气,几乎每隔两天就要宰割一头骆驼下肚。
黄沙城的人挖地基挖到第七天的时候,傍晚时分沙漠又刮起一场沙暴。
黄沙城的人也没在外面傻傻地吃沙子,拿着行囊就过河,躲进了女沙匪的客栈里。
领头的管事给客栈里守夜的女沙匪缴了一夜的租金,双方就是和气又亲热的好姐妹。
黄沙城的行李都泡了水,在客栈里守夜的锦娘热情邀请这些娘子一起来烤火。
石屋房子十分坚固,风沙打在石墙上沙沙作响,室内的火盆完全不受影响。
凛冽的风沙全部被隔绝在外。
锦娘用木棍顶上木门,只打开了大堂里的瞭望孔。
狂风从瞭望孔里卷进来,狂风通过石孔后已经变得柔和。
黄沙城的管事不放心地从牲畜圈的方向瞭望自家骆驼,见骆驼们都自行找了有石墙挡风的位置趴好,这才能安心坐下来烤干身上的衣服。
客栈大堂角落的一个大草筐被顶开,一个明显尚且年幼的小娘子从地道里冒出头,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警惕地扫视四周,最后停在了锦娘的身上。
锦娘哈哈大笑道:铃娘来了!只有你自己吗?小娘子扒着石地板微微脸红:还有早娘和红娘。
阿姐,这个罐子有点重……小娘子似是非常不好意思自己爬不上来。
锦娘笑着起身,把小娘子连带她身后的小背篓一起从地道中抱出来,三个年幼的小娘子像是拔萝卜一样被锦娘从地里依次抱出来。
锦娘笑着向黄沙城里的娘子解释:这地道是为了狂风暴雨之时,营地和客栈能够相互支应,不过为了省料,也只有她们这个年纪的孩子能在地道里行走自如。
像她这个身高,就只能蜷着腿猫着腰从里面走,成年的娘子都不怎么爱走这个地道。
不过地道里面四通八达的,小娘子们都非常喜欢。
黄沙城的人表示理解。
白日里沙漠若是刮起风暴,那力道足以把人卷上天,有这么一条密道的确会方便很多。
若是有安全的地道,谁又愿意出门与狂风赌命呢。
三位小娘子每人都背了一个背篓,铃娘的背篓里是一罐还冒着热气的奶茶,早娘背着的是一罐乱炖,里面有骆驼肉和干菜,后面最小的红娘背着的是一背篓杂面窝头。
小娘子们早就已经吃饱,此刻也不想干坐着,就端着油灯去巡视客栈里的房间,看看有没有石孔里的稻草被沙鼠叼走。
锦娘热情地邀请黄沙城的人一起吃晚饭。
今夜这客栈里只有锦娘一个人值夜。
锦娘原本是打算啃个窝头对付一顿。
营地里突然送来这么多吃食,铁定是也准备了给黄沙城诸人的份。
黄沙城的铁管事也不客套,招呼大家一起来吃,不过她也没小气,大家坐在草席上,铁管事也就又添了几道菜。
锦娘的目光从几大陶碗的酱菜馒头上滑过,瞥了一眼铁娘子腰间的荷包,又很快把视线转开。
能任意取用东西的宝贝嘛,锦娘也不陌生,小仙长最开始有一钱箱这样的荷包,后面那些荷包变得很少,倒是玉件多了起来。
女沙匪们夜里没事也会凑到一起讨论,都觉玉器应该比荷包更好,那些荷包大概是被小仙长处理掉了。
不过自从黄沙城打算来对岸定居,营地里就不再随意讨论小仙长的事情,以防隔墙有耳害了小仙长。
黄沙城的酱菜有滋味,馒头也很软和,女沙匪的窝头虽然是粗面的,里面也掺了少量细面粉,最重要的是刚刚才上锅回蒸过,吃到肚子里也十分爽利。
骆驼奶茶和乱炖都还冒着热气。
众人刚泡过冷水,这一顿吃下来都十分舒服。
铁管事见锦娘对突然出现的饭菜没有任何异样,就知道女沙匪们大概是见惯了储物法宝,也不免好奇女沙匪怎么没向仙长求个储物袋。
锦娘拿着窝头连连摆手:这金贵儿玩意我们可买不起,再说咱们又不是仙长,有这种宝物也保不住,何必倾家荡产换这种招祸的玩意儿!铁管事旁边的几个娘子连连点头。
铁管事能拿荷包是因为铁管事也学会了仙法,她们也没信心能保住那宝贝荷包。
要不是城主说竹林里的是位大神仙,看不上她们这三瓜俩枣,她们宁愿饿一天也不会暴露这荷包是宝贝。
三十一个成年娘子把草席上的食物一扫而空。
三位小娘子检查完房间,重新背回她们的小背篓。
客栈存水不多,罐子和碗筷都要拿回营地里清洗。
锦娘把三个小娘子又一一抱回地道,然后盖好草席的草筐。
客栈里有立在墙上的木板床,木板放到地上就能睡,如今已经过了雨季,睡在木板上也不会潮湿。
都是相熟的娘子,挤一挤就能睡还更暖和。
黄沙城里的娘子们在石屋客栈睡了安稳的一晚,第二天无不夸赞女沙匪的石屋建得好,比一般的石屋要结实。
锦娘神秘一笑:我们的石屋里加了特殊工艺糯米浆,不仅结实,轻易也不会渗水。
诸位姐妹要是感兴趣可以向默娘购置。
不过这种米浆只能现配现用,米浆干了就没法救回来。
锦娘等了一个晚上,总算等到机会向众人推荐绿色黏块。
默娘说她们能不能换到供给战马食用的红柳树就指望着她了。
铁娘子果然很感兴趣,不过她想先换一点看看效果,锦娘把铁娘子引荐给了默娘。
默娘很爽快地送了一木盆米浆给管事,并言明这个材料来自于仙长。
铁管事若是要的量多,就只能向仙长买。
丹火是亲眼看着默娘调配这盆米浆的,就是原本的制作石墙的糯米浆里加了一碗绿色黏块调配的汁液。
默娘说这两种东西掺到一起后会变得更加坚固,也不容易因为烈阳暴晒而出现损耗。
有了糯米浆,别人也看不出里面绿色黏块的颜色。
铁娘子把目光转到窗户里,丹火眨了眨眼,悄悄地偷摸地蹲下身子,消失在铁娘子的视线。
默娘按捺住笑意解释:仙长大概是嫌弃制作糯米浆繁琐。
这些糯米浆通常都是由我们磨制。
铁娘子了然点头,她也是修士,看丹火的心情,便不像女沙匪看神明那样,铁娘子看丹火,更像是看一个天资上乘的同道中人,这个年纪的小娘子不喜欢枯燥无味的事情很正常。
铁娘子准备派个人去问问城主的意思,毕竟若是要买,还需要城主出钱。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