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2025-03-22 08:14:32

天色愈加昏暗,雨又淅淅沥沥下了起来。

万灯茗离医馆不远,月白替温扶桑打着伞。

到了医馆后,月白收了伞,就忙着给温扶桑擦拭着衣服上的水珠。

温扶桑把衣袖稍稍抬着,方便她的动作。

待她完全弄好后,温扶桑把随身带着的手帕递给了她,你也擦擦吧。

语气温温和和,像这檐外的雨帘。

月白也是习惯了,她和往常一样,推了推温扶桑伸出的手,不甚在意,我不大紧。

其实平常月白会接受温扶桑的善意,只不过…女子的手帕到底是不同的。

在文朝,女子的儒裙内面设计有口袋,是专门用来装手帕的。

关于这个,坊间是有说法的,说是女子要是遇见自己喜欢的人,羞于说出口的话,可以把自己的手帕交付于他。

口袋设计在上衣左边,靠近心口,代表心意的意思。

故有一句言:若遇心悦人,当递怀中思。

手帕是丝织,丝与思同音。

温扶桑不是不知道这个意思,她倒没这么刻板觉得,只是不想让月白着凉罢了。

她张了张口,想说点什么。

还没说,就看见月白满脸惊喜道:清影,你怎么来了?温扶桑也看了过去,脸上的喜色不比月白,却也从嘴角扬了出去。

被唤作清影的女子一袭青衣,眉目清秀,高束起来的长发给这清秀的面庞增添了不少英气。

她怀里抱着剑,面上表情淡淡,她先是看了月白一眼,然后目光便转向了温扶桑。

她开口时的语气和她面容给人的感觉一样,冷淡无波得像是没有一样东西能引起她的兴趣,她说:主人。

温扶桑点了点头。

清影是她一年前在京城过节后返回净南寺的路上遇到的。

温扶桑还记得,当时是夜路休息,她是丞相府的小姐,护送的人不敢离她近,于是他们的休息之处在视线范围里的最远地方。

月白帮她找暖炉出了马车,温扶桑一个人坐在马车里,突然听见了微弱的求救声。

那个时候正值下完大雪后,树林里白天都是寂静无声的。

掀开车帘,头伸出去看时,就看见了满身是血的清影。

温扶桑不知她以前经历过什么,问什么,她都不回答,戒备心很强。

只能肯定一点,她是江湖中人,会武功,手上拿剑。

她不想说,温扶桑便也没有多加追问。

只是对着她柔声道:你愿意跟着我吗?若是愿意,那以后便叫你清影可好?清意为洁净,温扶桑是想对她说,以前过得不好当是过去了,以后跟着自己,就是洁净之人,远离黑暗,当是再活一次好了。

清影不唤温扶桑为小姐,唤为主人。

她这条命是温扶桑救的,那以后就无论是非对错,她都会永远追随温扶桑。

清影,我阿兄他可有为难你?只清影走过来这几步,温扶桑就看出她面色有点苍白。

清影摇了摇头, 没有,温廷尉教了我许多东西。

回答完后,她用怀里的剑柄指了指馆内,主人,丞相府上的人刚刚随我一道等你,说是有要事交代。

爹爹府上的人?好,我马上过去,温扶桑忍着疑惑应了下来,她侧首:月白,你不用跟着我。

温扶桑手碰了碰清影的左臂,不出意外,清影眉头一皱,她收回手,去帮清影把这里用药擦一下。

月白愣愣点头。

经温扶桑手一碰,她才反应过来。

清影惯用左手,而她刚刚用右手拿剑,自己擦药肯定也不方便,她快速放下手里的东西,应道:好的,小姐。

月白带着清影去了偏房,温扶桑一个人去了医馆正房。

正房里的嬷嬷看见她后,立马迎了上来,欠下身正色道:小姐。

温扶桑不在府上长大,每年仅元日过节时返回京城,故府上的人对她也不熟悉。

嬷嬷,温扶桑手扶着她,让她不必多礼,可是阿母叫你来的?嬷嬷有些惶恐,她是温家侍仆,怎能让小姐扶着自己,有失了分寸。

她后退一步,身子仍低着,不是夫人,是老爷。

小姐,她抬头看了温扶桑一眼,老爷吩咐我来叫你尽快回府,夫人也回了府上,该是要事。

嬷嬷低下头,不久前夫人就是这么交代她的,还嘱咐她道:要不这么说,小姐定不会放在心上,只会先忙着照料那些药材。

阿母也回去了?是的。

那阿兄呢?温扶桑又问。

少爷也在。

想来是大事,温扶桑不敢耽搁,她把万灯茗掌柜夫人的药方递给百子柜前坐着的伙计,带着刚到正房的月白和清影回了丞相府。

到了府上,刚刚她问过嬷嬷的人都在堂间坐着,像是一起在候着她。

三个人,主位两个,旁位一个。

颇有三足鼎立的局面,气氛不算愉悦。

温扶桑俯下身,先行了礼,见过爹爹,阿母,她稍侧身,见过阿兄。

窈窈,温平温丞相快步走过来,他身穿官服,虽头发渐白,但气色红润,精神矍铄,说道:快起来,这里又没有外人,不必行礼。

窈是温扶桑的字,取为字的重要原因是窈含在她的乳名里,自小唤到大。

阿窈,过来我这里。

主位上的另一个人,身着浅青色服裙,气质温婉,眉目大方的便是丞相府主母也是唯一的丞相夫人张氏。

张氏出身医药世家,父亲是当朝有名的张太医。

她本人也精通医术,但早已不对外问诊。

除了每年的寺庙例诊,免费帮庙里僧人治病,这也是为了当作女儿在净南寺静养的报答,时间便就是这几日。

阿母,温扶桑走近她,问道:你怎么回来了?张氏先是抬手摸了摸温扶桑的头发,慈爱笑了笑,后笑容收起,瞥了温平一眼,不咸不淡地说:我让你动了?是的,当朝温平温大丞相,是个妻管严。

没动,没动。

温丞相坐回原位,好不委屈,我这不是看见窈窈,有些开心就忘了。

温丞相声音越说越低。

好了,旁位上的人终于开口。

他的一身官服还没有换下,衬得面目比平日要正经许多。

面容俊秀,微微上挑的桃花眼也收起了温情。

不似母亲的温婉气质,他随了父亲,温润里又像带有冷淡气息,言有杀人于无形之气质。

这便是温扶桑的兄长,也是朝中廷尉,温京墨。

温京墨手指曲起,轻扣着木桌面,现在阿窈也在,刚刚提到的事就对她说了吧。

该让她自己来决定。

此话一出,气氛又回到了温扶桑刚到时的样子。

张氏看着温扶桑欲言又止。

温扶桑看了她一眼,后又看了一眼温丞相,开口:阿母,爹爹,她转头又看向温京墨,平声道:你们但说无妨。

窈窈,温丞相和张氏对视了一眼,然后说:近日荒京外使到我朝拜访,外使大有传递希望两国和平往来之意。

再有就是今日皇上突然向爹爹询问了你的情况,今夜有宫宴,爹爹怕…温丞相有些开不了口,在他领会到皇帝意思时,他就想反言说:家中小女身体常抱恙,经不住远行,不适外亲。

但皇帝没有开口,温丞相是怕皇帝今晚突然赐婚。

宫宴是迎安南侯府上的萧小将军凯旋归来而设,喜庆国安。

若是那时再拒,怕是扫了皇帝兴致,也更怕城中其他皇室权贵不住劝说。

怕……什么?温扶桑已经大致猜到,但她还是忍不住想问清楚。

怕叫你去和亲。

张氏替温丞相说了出来。

果然如此,温扶桑脸上瞬间失了血色。

她已是及笄之年,正是可以成亲的年纪。

阿窈,张氏握着温扶桑的手,安抚着,阿母不去净南寺了,阿母在替你想办法。

温扶桑另一只手紧攥着儒裙,她不是理不清这里的轻重关系。

要是真在宫宴上提到,她该怎么拒绝,她又能怎么拒绝。

温扶桑尽量稳着声调问:爹爹,荒京—只说了这几个字,她便开不了口了。

她怕再开口,声音会哽咽。

可她不知,自己的眼睛已经被泪珠沾湿。

窈窈,温丞相慌了神。

他喜爱女儿,尤其是温扶桑因体弱从小又不算在身边长大,可即便如此,他也一周去看望她一次。

爹爹是先和你说一声,宫宴上皇上要是提了,爹爹定帮你言拒。

温扶桑低着头,眨了眨眼后才觉眼眶已经湿润了。

张氏替她擦去眼泪,又像温扶桑幼时害怕黑暗时般轻抚着她的背,语气止不住的疼爱道:阿窈别怕。

温京墨也开了口:阿窈。

嗯。

温扶桑转头看他。

阿窈,念着这两个字时,温京墨身上的冷淡也消失了。

温扶桑听见他对着主位上的人说:既然阿窈知晓了,不同意了。

那爹,你说完之后有个准备,我也会替我这个妹妹拒绝。

温丞相难得看见温京墨这副正经严肃的语气和模样,他点了点头,又忙着安抚温扶桑去了,窈窈不怕了啊,爹爹一定不会让你去的。

张氏柔声道:阿窈,我,你爹爹和你兄长都会护着你的。

温扶桑咬着唇,一言不发。

她一直都觉得自己特别幸运。

即使是拖着一身病体,还是很幸运。

生来就有爹爹和阿母一直护着她,自己唯一的兄长也是。

佛书上说: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温扶桑不敢去想,自己前世是修得多少福,今生才会有这般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