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了, 凤梧宫内室的烛火明明灭灭,嘉禾侧卧在榻上,想着白日的事, 她想的入神, 连李思归走了进来都不曾察觉到, 他从背后将人抱住, 嘉禾在他怀中瑟缩了一下,却连头也没回,这深宫里敢这么做的还会有谁。
嘉禾淡淡道:陛下不在含章殿歇着, 来这里做什么?这闭门羹太过直接, 若是寻常人只怕已经恼了,李思归却抱紧了她, 将下巴搁在她脖颈间, 道:含章殿太冷。
你……我以为你今日会去为李翃讨公道?嘉禾不冷不热道:陛下不是说过,我越为他求情,你对他就会越无情。
李思归轻声道:我是该夸你乖巧懂事吗?只是嘉禾不懂, 为何他要拿先皇的陵寝来出气, 她也问了出来,李思归沉默了许久,道:若是可以,我恨不得将他揪出来鞭尸, 挫骨扬灰。
他语气平淡的仿佛说的只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可嘉禾却突然转过头来, 你疯了不成?这世间死者为大, 在她的眼里李思归这番话可以称得上惊世骇俗。
但李思归在她面前从来不曾掩饰过真实的自己, 那个阴狠、偏执的自己,他的死虽是咎由自取, 却也是我一手促成的。
怀中娇躯有些颤抖,他平视着她道:害怕了吗?嘉禾难以置信,你这是谋逆?可我成功了。
是啊,这天下已经是他的了,如今他恐怕再无顾忌。
只是,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些?李思归将手贴近她的心口,感受掌下起伏,因为我们已经绑在了一起。
第二日恰好是云翎生辰,赐封圣旨传下,云翎震惊地愣在那里,从小便服侍她的嬷嬷倒是满心欢喜,忙提醒她,公主还不快接旨。
直到宫中太监总管带人离开,云翎都还没回过神来,公主你还在愣什么,陛下封您为长公主,居众位公主之首,这可是天大的赏赐。
云翎却有些担忧,现在睿王兄蒙难,母后那里也卧病在床,高氏又倒了,我是母后抚育长大的,这让母后知道我现在欢欢喜喜地接受封赏,她心里该多难过。
淑妃娘娘是我的生母,可母后是我的养母,如今让我只认生母,不认养母,割掉我和母后的关系,在别人眼里不是忘恩负义又是什么!不行,我要去找皇兄,请求她将封赏撤除。
嬷嬷连忙拉住她,只是云翎根本不听劝,嬷嬷在后面哀嚎不止,生怕陛下责怪于她。
含章殿,云翎站在殿中,李思归看着她道:若是来谢恩的就不必了,这是你该有的。
云翎道:臣妹今天来,是想求皇兄收回旨意。
李思归瞥了她一眼,你的脾气秉性倒还真是随了李翃,荣华富贵不要,非要不识好歹。
云翎和李翃一起长大,比李思归这个亲兄长关系更为亲厚,她听闻李思归如此说道,心中有些不平,皇兄,你已经富有天下了,为何就不能放过睿王兄呢!他已经失去了皇位,你却还要他失去一切,连他心爱的女人也要夺去。
李思归冷冷道:你还知道朕是你的皇兄?朕以为你的眼中只有他才是你的兄长。
李思归的冷言冷语总算拉回云翎一丝理智,皇兄这是哪里话,我们都是父皇的子女,你是我的亲哥哥。
李思归道:你既知道,朕才是你的亲兄长,便不要在此无理取闹了。
可皇兄真要如此吗?皇兄难道不是为了享受夺走他人所爱的快感,睿王兄他如今日日借酒消愁,皇兄又怎能体会被人夺去所爱是何等滋味?李思归冷了脸,漠然道:朕当然不能体会。
不过你既然这么护着他,想必对他此刻心境更能感同身受。
哦,不对,你毕竟也没有亲身经历,不如朕给你个机会,让你也体会一番,再来好好给朕讲讲,被人夺爱是什么滋味?云翎心头一惊,皇兄,你这是……何意?李思归站起身来,你与淮南王世子的婚事还没定下,但朕听闻,玉翎公主也爱慕于他,不如朕便为他二人指婚,你意下如何?云翎脸色骤变,惊惶道:皇兄,你不能如此啊!李思归冷哼一声,道:你来为别人讨公道之前,先看看自己的软肋。
你有如此软肋在身,就不要不知天高地厚,来朕面前讨什么公道。
睿王兄他,毕竟是臣妹的兄长。
太后抚育臣妹长大,臣妹不过是报恩而已。
李思归站在她面前,让她感觉到无形的压迫,好一个报恩,不知道你的母妃听了此话作何感想。
云翎费解道:皇兄这是什么意思?朕今日封你为长公主,除了是给你的生辰之礼,也是在告慰淑妃娘娘在天之灵。
你可知道你的母妃究竟是怎么死的?云翎茫然道:母妃,母妃她不是难产而死吗?李思归冷笑一声,你的母妃便是被你叫了十几年母后之人下命杀死的,可怜淑妃娘娘刚生产完,连自己所生骨肉都没见,就被活活勒死。
你认贼作母十几年,如今还认不清吗?云翎猝然跌坐在地上,口中喃喃道: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母后待我那么好,她怎么会是我的杀母仇人。
李思归讥讽道:待你好?你不如在如今的众位公主中好好比较一番,你除了如今的地位,你的文才涵养哪一个比得过其他公主,琴棋书画样样不通,娇纵蛮横,太后不过是故意把你养歪了,所谓宠爱,不过是为了让你这么一个先帝遗女压住其他公主一头罢了。
你只是她在后宫中制衡其他妃嫔所出的工具!云翎已泪流满面,可口中仍旧坚持着:我不信,我不信……李思归道:你大可以不信,继续认贼作母。
只不过,朕今日也警告你,你若是再敢蛊惑贵妃,让她与你王兄见面,朕不介意送你去见你的母妃,让她好好教训教训你这不孝之女!云翎公主惊惧之下脱口而出:皇兄便不顾及手足之情了吗?李思归嗤笑一声,你现在倒记得什么手足之情了?——————————云姨走到嘉禾身旁坐下,嘉禾抬起头来,我以为云姨你走了。
云姨道:我本来确实要走,只是看着你们两个人这样,我实在放心不下。
可怜我明明是洒脱之人,却被你们两个搞得也跟着纠结了。
嘉禾看着窗外,春日又至,一切都是崭新的模样,云姨你放心好了,我不会有事,他也一样。
云姨道:今日我来,是想找你说些旧事。
旧事?你知道,我是静贤皇后生前好友,李思归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
嘉禾温声道: 听他说起过。
以他的性子,更多的他怕是不会说了。
当年先皇驾崩,他刚出生便被封为恒安王,而皇位却被当时的齐王占据。
静贤皇后为了保住他,也为了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便带着尚在襁褓中的他前往封地。
我一路跟随,护她们母子周全。
嘉禾静静地听着,云姨接着道:可是,你也知道,高后心思深重,喜欢斩草除根。
你只知道他靠手段得来皇位,却不知当初先皇年纪轻轻便驾崩是被自己的亲弟弟下毒逼死的,静贤皇后怀着一腔仇恨,独自抚养李思归,但高后却不肯放过她,命陈方启为幽州节度使,其实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监视控制她们母子。
嘉禾听她提起陈方启,她突然想到当初皇帝寿宴时,她在御花园假山后所看到的,陈方启对李思归似乎有愧疚,不,应该是对静贤皇后。
静贤皇后蓄谋复仇,夺回皇位,为自己的儿子取名思归,但她的一切手段在陈方启的监视之下根本无法施展。
嘉禾疑惑,那后来呢?云姨眼眶有些红,一个女子,还是一个美貌又新寡的女子,她又能做些什么呢?除了她自己。
嘉禾有些震惊,你是说……静贤皇后为了庇护李思归,委身于陈方启。
只是这些话她没能说出口,她身为一个母亲,一国皇后,为了保身,却沦落到要牺牲美色,怕是内心忍受了不少煎熬,斯人已逝,说这些对她皆是些侮辱。
云姨知道她已是猜到了,陈方启对她倒也是真心实意,对她所作所为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平日里的奏折中也多加遮掩,让高后对她们母子二人放松警惕。
嘉禾却想到了李思归,那他可知道这些?云姨道:许是因为静贤皇后在他身上寄托了太多的希望,对他从小便十分严厉,别的孩童还在享受母亲温柔呵护之时,他却只能忍受苛责,学业不能荒废,还要日夜习武,一旦懈怠,静贤皇后便亲自动手,恐怕他的背上至今还有不少伤痕,都是静贤皇后打的。
两人亲密无间之时,她确实瞧见李思归的背上有陈年伤痕,但她从不曾问过他,她以为是他练武受伤,原来竟是他的母亲所为。
陈方启和静贤皇后的往来,他小的时候并不懂这些,可是随着年龄增大,竟被他亲眼撞见过,他跌跌撞撞跑了出去,怎么都找不到他,到最后我带人在一个荒废的桥下找到了他,他那时八岁,却无助地像惊弓之鸟一般,脸上还带着未干的泪痕,我刚一走近,他抬头看我的眼睛里却是血红的,我还记得他那时说过的话,他说,他一定会亲手杀了他。
我从没有想过会在一个孩子的眼里看到过大人才有的仇恨。
他跟着我回去,却再也不提这件事。
只是平日里练习再也没有偷懒过,我曾想着,就这样一日一日过下去,也许时间久了,静贤皇后便会放弃复仇的念头。
可没想到,她每日都在李思归的耳边告诉他,他的仇人是谁,她们会有今日又是拜谁所赐!我与她不止争吵过一次,但她说得对,我不是她,又怎么会设身处地的理解她们的痛楚呢。
其实,她也是爱自己儿子的,每次打了他,她都会把他抱在怀里哭,她一个女子,肩上的担子实在太重。
嘉禾也不知道听到这些话时,心头泛起的那微涩的苦楚是为何,那静贤皇后又是怎么死的?一直到李思归长到十三岁,高后终于按捺不住,命人将李思归母子接回京城,可谁都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的,一旦回了京城,李思归成为威胁,她们母子怕是很快便会遭到她的毒手。
只是我不曾猜到,阿卿她竟然,用自己的命去换儿子的平安。
她以殉情为名,让那些老臣保住李思归,让高后不敢轻举妄动,整整几日,他抱着母亲的尸首一动不动。
而阿卿死的那日,却正是李思归的生辰。
只是后来为了掩饰,对外所称的时日晚了几日。
嘉禾想起初见那日,她跟着云翎去恒安王府送生辰礼物,无意间走到一处竹屋,他曾说过的,自己的母亲生前最喜欢的曲子,是那首《凤求凰》,所以那时的琴声,是他独自一人在竹屋中悼念生母。
明明是他的生辰,但府中却并无丝毫喜庆之色,除了那时他故意示弱,不与旁人往来之外,他根本不想过生辰,因为那也是他母亲的忌日。
云姨道:说得再多,我也只是一个旁观者。
可以几句话说尽别人的一生,但他们的苦痛仇恨却无法感同身受,我告诉你这些,也只是想让你知道,他之所以有今日的心狠手辣,并非天生便是无情之人,他是真心喜欢你,你若是能理解他几分,我便能放心离开了。
嘉禾却有些茫然了,当初哥哥的死让她发誓定要为哥哥报仇,李思归从小便被灌输仇恨,若是换了自己,恐怕也会和他做一样的选择吧,毕竟,有些地方,他们确实是相似的。
作者有话要说:云翎的行为有很多都是性格和成长环境决定的,李思归也是一样,这一章讲了他的旧事,女主也会慢慢解开心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