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方面, 短时间里是不需要担心,关于后续和郭嘉的合作,安华众人一致决定走一步看一步, 反正郭嘉总不会让她们太吃亏。
老板,还有一个问题。
林安正要宣布散会,唐君雅突然说道。
什么问题?能让唐君雅特意提出来?公司现在办公点不够大了,员工宿舍也不太够用。
唐君雅无奈说道。
以前安华的工人不少都是本地人,需要宿舍的不多,但种植安华种子的本地人们越来越多, 好多之前在安华工作的人都辞职回家种地了, 导致安华在镇上根本招不到什么人。
镇上招不到人就只能去外面招,去外面招人就得准备住宿。
所以,员工宿舍是必须有的。
再买几套房子当宿舍?办公地点的话, 把这栋楼买下来?林安询问道。
唐君雅摇头, 说:过年前可能有不少房可以买, 现在好多人都回来了。
这栋办公楼也入住了很多新公司, 好些批发商都在这里设立了收购点。
这,林安有点哭笑不得,感情到头来还是安华自己造成的这局面。
那就找政府拿地, 咱们自己建吧, 正好种子地旁边不是还有一小块吗?去找政府拿过来吧。
种子地旁边的小块土地, 是一小块石子和泥土混合的地, 不适合种植, 但建房子还是没问题的。
说到建新楼, 林安灵机一动, 有了些别的想法。
新建办公楼和宿舍楼, 让人到时候把地基面积测出来, 具体设计方面我来定。
好。
唐君雅回道,心里嘀咕着,林总说设计她负责,不会把公司设计得和体验馆差不多吧?不止是唐君雅,在场很多人都这么想,不知不觉间对于未来会出现的新办公楼,多了些许期待。
会议结束后,唐君雅和财务部长商量了下招人标准,薛茜继续做安华和产品的宣传,目前她的宣传重心在矮木红樱上面。
而谭清远和林安则一起往地里走去。
地里情况和以前没太大区别,安华现在的销售额每天比以前多多了,但不同的是,以前散客居多,大多是家庭购买几颗;现在大多数是大额订单,一单少则几百颗,多则上百万颗。
林安走到种植部,种植部的部长就已经得到消息,走了过来。
红叔,为了更合理的利用土地,种植种子需要一些改变。
林安看着种植部部长肖红华说道。
肖红华也是农业大学的,年近六十的他算是安华目前最大龄的员工了。
林总,我知道,谭教授之前和我说过,我们种植部都准备好了,你一声令下,我们就马上改良种植。
他说得精神抖擞,作为农业人,他和谭清远等人不同,比起科研,他更擅长种植。
林安点了点头,他们心里有数就行:那你们两个就商量着进行改良吧,先用一块地试点,效果好,以后就按新种植方法来。
这边安华忙着种植改良、建新办公楼、筹备草种等事情,疆城那边接到商务局副局长通知,实验安华草种牧草喂养牛羊一事后,也是马上行动了起来。
沙漠和草原不同,天气比较炎热,牛羊喂养得有,但是少。
毕竟人的水都不够喝,怎么可能喂养很多牛羊呢?不过,既然上面说了要他们喂养,就只能去做。
数十头小牛犊子和小羊羔们,被圈在了屋子里,为了牛羊们好好活着,治沙人们专门给它们搭了个石头屋子。
安华的草种,草可长到半米左右,他们每天就把草割到十厘米左右,这样在保证牧草存活的情况下,也能满足牛羊的喂食需求。
等牛羊长大,更多的牧草早已经被他们种出来了。
治沙队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每天割草喂牛羊,另一部分继续种植草种。
张大福,你今天雄得起哟,种了一亩多。
你也不错,你之前种的比我们的要茂盛多了。
治沙人们互相夸赞着,乐呵呵的扛着锄头回到小屋里。
到了屋里,小小的抿了一口水,心里感慨,有了安华的草种,他们种植轻松了不少,关键是他们轻松了,治沙的效果比以前好。
想到自己这些天来陆陆续续种植出来的草地,治沙人们心里火热,要不是身体实在受不了,他们恨不得没日没夜的干。
治沙人大多是本地人,他们深深的知道治沙的重要性。
因为这满天的黄沙,他们不能像其它地区一样种植农作物,白天出太阳时,沙子被照射后温度会很快上升,天下雨后,沙子也不能像普通土地一样储存水。
一但有点风,黄沙就会被吹起来,严重的时候,人眼睛都睁不开。
没在这里生活过的人,可能很难想象到那种难受,是白天出门一不小心满头满脸的沙子,是嘴巴张大一点沙子就会进到嘴里。
现在,安华的草种,让治沙人们看到了希望,是比之前更强烈的希望。
怀揣着希望,治沙人们更加努力的种植草地。
这片沙漠,距离人们的居住地并不太远,偶尔还有游客到来,是疆城对外宣传治沙、旅游的一个窗口之一。
想要到这里来,需要穿过一片梭梭树林,路过一条哨点。
哨点是为了监控沙尘暴等存在的,也是为了治沙人们,哨点里面会有一些水和食物常年储备着。
接下来的十多天,治沙队的人都在侵泡和种植草种。
随着种植的草地越来越多,每两个治沙人一组,逐渐分开来。
每一组都带着一个帐篷和一些侵泡好的种子,种子不种完,他们是不会回到小屋的。
海城大庆旅游团,是在海城的一个秦国国内旅游团,这个旅游团有很多其它旅游团所没有的旅行线。
所以,不少年轻人也经常报名。
一行十个游客,加上旅游团导游和安保一共十三个人从海城一路走到川省,再走到疆城。
叶导游,听说你是疆城本地人,你们家是做什么的呀?这个旅游团成员,一起旅行了两个多月了,彼此很是熟悉了,面对导游他们很是好奇。
叶琳正给自己摸着防晒霜,疆城的紫外线比起其他地方高不少,不摸防晒霜很容易晒伤。
我家在疆城比较偏远的地方,我爸爸是治沙队的,家里主要靠挖掘肉苁蓉赚取一些钱来生活。
治沙人?肉苁蓉?听到这个他们之前只在网上报道中听到过的名字,旅行团一行人来了好奇心。
一个比较活泼的男生,忍不住提议道:林姐,咱们可以去看看治沙人他们吗?就是梭梭树啥的。
这个…林琳有点为难的看了看其他人,说:这个要看大家的意见。
我也想看看。
最开始询问的人马上说道。
我也想去,我还专门在软件上养了梭梭树呢,都不知道它到底长什么样。
我也……十个游客里,有八个同意去的。
剩下的两个人一看大多数人同意了,一个答应了一起去,一个则拒绝了。
那小刘你留下,陪赵姐逛逛疆城,我们去一天就回来。
林琳快速做好安排,第二天一早,旅游团除了不去的刘姐和要陪刘姐的小刘外,都出发去了治□□。
治□□就是林绿洲他们之前种植的梭梭树林。
这里栽种的梭梭树可以长到一到四米左右,随着旅游团的深入,越外围的树越矮小,这是因为外围的树是后种植的的原因。
那边有草地!一声惊呼,让所有人都精神一震。
草地?这沙漠边缘?本地人林琳同样意外,她就三个多月没回家,怎么可能多出一片草地来。
一行人一起跑过去,林琳蹲在草地上,揪了一小截草下来,看着手上绿色的汁水,整个人都震惊住了。
还真的是草地?这草是什么魔法植物吗?生长在沙漠里还长这么好?她还在不解,旅游的人们已经开始在草地上面打滚了。
这草柔软又有韧劲儿,躺上去,感觉身体下面有了点弹性,滚一滚,十分放松。
一路走来,疲惫的肌肉发出了舒服的信息。
干嘛呢!在草地上干嘛?知不知道这是治沙地?一个开着摩托车从旁边小道上路过的男人,看到草地上多了十几个人,大声的呵斥道。
努尔大叔,是我,林琳。
林琳见到来人连忙招手,叔,这边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大一片草地?发生了什么?林丫头啊,这草地是安华草种种子的,改良沙地效果特别好,现在我们都在种这个。
好种又高效。
努尔说着,竖起了大拇指,神情满意极了。
安华草种?游客都站了起来,听着导游和治沙人说话,听到安华草种的时候,小声询问:是那个卖草莓种子、葡萄种子的安华吗?努尔一边点头一边肯定的回答:是的。
就是那个安华!这,安华也太牛批了吧?!原来,安华不止是让千家万户吃到自己种植的果蔬,它还在改善着秦国沙漠环境。
和努尔来到治沙人的小屋,了解过情况,看过牛羊后,大家都被这神奇的草种惊叹,心里更是对安华升起了一些敬佩来。
原来,安华是这样厉害的一个公司。
游客们中间,一个本职是摄影师的男人,拿着摄像机,拍下了一张照片。
照片里,土地黄绿界限分明,一边黄沙满天,一边绿草如茵。
黄沙和绿草的边缘,几个零星的身影在忙碌着,创造草原,就好像他们之前忙碌着创造森林一样。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