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鹿城的火车, 到鹿城的时间是早上七点,肖姗和赵明山原来计划,先去附近的国营饭店吃个早餐, 然后再坐电车各自回家。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快。
他们一前一后刚走到出站口, 早就等候多时的肖家司机老邓用力挥了挥手臂,说道, 肖姗,这边!前天她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 田玉芝问了问做哪天的火车, 但是, 并没告诉她要让人来接呀。
其实肖姗不知道, 她从小没离开家,这猛一下子离开家, 还是去了北京这么远的地方,别说田院长了,就连肖司令都觉得不习惯, 一听说她要回来,两口子高兴得不得了, 要不是医院太忙, 田玉芝甚至想亲自来接小女儿。
肖姗笑着走过去, 问道, 邓叔叔, 你等了好长时间了?赵明山也跟着走过来, 帮着她把行李放到车上。
老邓不由仔细看了他好几眼。
肖司令和田院长都是人中龙凤, 肖家的四个孩子更是个顶个长得好,肖刚和肖强都是公认的帅小伙,但眼前这个年青人显然更帅气, 老邓甚至觉得,他以前没见过长得这么精神的小伙子。
察觉到老邓的目光,赵明山抬起头冲他笑笑,十分有礼貌的说道,叔叔你好!老邓笑着点了点头,问道,姗姗,这是你的大学同学?肖姗回答道,不是,他是北大的!老邓点点头,因为对这个年轻人印象很好,就主动说道,那,要不要捎他一程?赵明山赶紧说道,不用了,谢谢!老邓笑笑,转头说道,姗姗,天儿冷,快上车吧!肖姗调皮的冲他眨了眨眼睛,说道,那我先走了?赵明山笑着点了点头。
肖姗坐上车,目光却一直注视着车外的人,一直到吉普车越开越远,完全看不到赵明山的身影了。
临到春节,军区大院门口挂了两串大红的灯笼,门岗上的士兵似乎也比平时多了点笑模样。
肖司令和田院长都还没有下班。
听到吉普车的响声,肖刚和肖强,还有周婷婷都从屋子里走出来了。
肖刚仔细看了妹妹两眼,说道,哟,小妹儿,上了清华就是不一样啊,比以前更精神了!肖强也说道,的确是不一样了,看着像个大姑娘了!周婷婷抿嘴笑了,也夸赞道,姗姗真是越来越漂亮了!肖姗也笑了笑,带着点得意说道,大哥,二哥,你们没上清华肯定不知道,这名校的确和一般的大学不一样!她这话半是玩笑,肖强听了不以为意,肖刚有点不服气了,说道,小妹儿,你信吗,二哥要是参加高考,准也能考个清华北大!肖姗点点头,说道,我信!肖刚满意的点点头,提着行李往屋子里走。
肖强问道,姗姗,你还没吃早饭吧,想吃什么?炊事员老周从厨房走出来,也笑着问道,姗姗想吃什么?前些天做的腊肠晾好了,要不做个腊肠炒饭?家里自己做的腊肠,选用的是肥瘦适当的五花肉,用的五香粉都是自己磨制的,比肉店里卖的口味还好,肖姗很喜欢吃。
她点了点头,肖刚嘴馋,赶紧在旁边说道,周叔,麻烦你多做点,我也想吃!老周笑着答应了。
军区医院年底也忙,大大小小的总结会议比平时要多,田玉芝除了负责分管的业务,还必须在门诊坐诊,所以就更忙了,一般情况下,中午她是不会回家的,有时候在办公室午休,有时候抽空处理一些文件,有时候利用这点时间加强一下专业学习。
不过她今天惦记着小女儿,开完会,才十点多就匆匆赶回家了。
肖强和周婷婷出门逛街了,肖刚才弄到了一副完整的人体骨骼标本,窝在房间里仔细研究,肖姗吃过早饭休息了一会儿,此刻刚洗完澡,靠在客厅的暖气上晾干头发。
她看到田玉芝回来了,高兴的说道,妈!田院长仔细地打量她。
外出求学几个月,小女儿看起来一点儿也没瘦,圆鼓鼓的脸颊嫩得能掐出水来,两只大眼睛也不像以前那样慵懒和娇柔,而是透着一股子自信和从容。
女儿真的长大了。
她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姗姗,学校生活适应的怎么样?肖姗扯着妈妈的衣袖,说道,挺好的,妈妈,你最近睡眠好点没有?田院长点点头,说道,好多了,你去后院看了没有?你爸爸亲手搭了一个花棚,养的十几盆玉兰花长得可好了,不过现在不是花期。
肖姗点了点头,不由打了个哈欠。
田玉芝赶紧说道,火车上没休息好吧,你去屋里睡会儿吧,妈妈下午还要上班,一会儿就走了!肖家过年本来就很热闹,前来拜年的络绎不绝,今年更热闹些,因为肖强和周婷婷早就订婚了,大婚的日子就定在了腊月二十九。
选择这个日子主要是因为,肖瞻园和田玉芝都是大忙人,肖强更是如此,平时根本没有假期,也就过年能休几天假,而且亲戚朋友也都放假了,能搭把手的人特别多。
按照肖司令的意思,家里又不是没有地方 ,儿女成婚后肯定要住在家里,但肖强毕业后就一直住在单位宿舍,这次他结婚申请住房,法院批给他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所以新房就放在了那里。
不过家里肖强的房间,田玉芝也早让人重新布置过了,墙面重新粉刷了,家具全换成了新的,就连窗帘都换过了。
肖姗这几天正在琢磨,怎么合情合理的把赵明山介绍给自家人。
她觉得大哥结婚,是个很不错的机会。
二哥,你最近和蕙蕙有联系吗?肖刚抬起头,说道,有啊,怎么了?肖姗盯着他看了两眼,抿嘴笑着说道,那,大哥结婚,你准备让她来参加吗?说实话肖刚还没想到这个问题,不过他觉得这主意不错,就说道,好啊,我明天去找她!说完了继续低头认真摆弄那一副骨骼标本。
肖姗犹豫了数十秒,说道,二哥,有件事儿我想告诉你!肖刚头也没抬,漫不经心的问道,什么事儿?肖姗说道,二哥,我在大学里新处了一个对象,特别特别好。
肖刚猛地抬起头,转了转眼珠说道,是吗,你同学?肖姗说道,不是,他是北大的!肖刚笑笑,说道,小妹儿,你现在学坏了啊,你是不是想拿二哥和蕙蕙当挡箭牌?肖姗连连摇头,说道,没有没有,不过,二哥,你和蕙蕙真的很配,你以后是医生,她是药师,医药都占全了,多好啊!兰蕙蕙高考分数只比录取分数线高了两分,当然没能上成鹿城大学,最后被鹿城医学院录取了,学得专业是中药学。
肖刚得意的笑笑,说道,行吧,我跟大哥说一声儿,让他在宾客名单上加两个名字,你的北大对象叫什么?肖姗乐滋滋的说道,二哥最好了,他叫赵明山!再说回赵明山这边,早上他看着吉普车走远了,才转身离开。
不过赵明山并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去了附近的国营饭店,买了三个大包子和一碗豆浆。
此时是上班的高峰期,饭店人很多,不少都是买了直接拿走,即便是坐下吃,也是狼吞虎咽急匆匆的。
他啃着热腾腾的大包子,看着外面灿烂的冬日朝阳,觉得心情特别好。
坐电车回到国棉厂家属院,已经八点多了。
赵明香正在大门口和一帮小姑娘玩跳绳,她不知道大哥今天回来,高高兴兴的跑过去,说道,大哥你回来了?咱家搬家了你知道吗?赵明山拍了拍她的脑袋,几个月没见,妹妹好像长高了。
他点了点头,说道,咱爸在信上说了!赵明香扯着哥哥的衣袖,兴奋的拉着他往家走。
让厂里重新分配住房,早在丈夫赵万东回来后,徐凤兰就有这个打算了,但国棉厂住房紧张,双职工也很多,等了一年多,终于算是排上号了。
赵明香高兴的推开大门,说道,大哥,你看,咱们家比以前大多了!比起以前的房子,是大了不少,正房有两间半,还有一间厢房,方方正正的小院子,西北角墙下放着几个腌菜坛子,旁边挂着晾衣绳,上面有几件洗干净的衣服。
院子里还种了一棵石榴树。
赵明山满意的点点头,说道,是不错!外面收拾的很干净利索,屋子里也是如此,不过,即便是搬家了,徐凤兰也不舍得买点新家具,屋子里的放的还是快散架的椅子,吱吱呀呀的凳子,中间裂开纹的破餐桌,以及,徐凤兰前不久从街上捡来的破沙发。
赵明山往上面一坐,差点没闪了腰。
应该是里面的弹簧坏了。
赵明香给他倒了一杯水,用十分仰慕的小眼神说道,大哥,北京是不是特别好啊?赵明山笑笑,说道,北京是很好,你想不想去?赵明香用力点了点小下巴。
赵明山鼓励她,好好学习,到时候当哥哥的小校友,也上北京大学好不好?赵明香两眼放光,说道,好啊,大哥,我这次期末考试又考了第一名!赵明山满意的点点头,说道,明香,大哥给你带了礼物!说着从包里拿出一件粉色的围巾。
他们北京大学其实腊月十七就放假了,趁着有时间,赵明山第一时间坐上南下的火车去了一趟广州,将手里所有的钱都买成了货,他的眼光很好,几蛇皮袋衣服被一家商场全部要去了,这一下就赚了两千块。
他特意留了几件围巾。
已经在外面听了一会儿的赵明利走进来,说道,哥,你放假了?赵明山点点头,又拿出一条灰蓝色的围巾,说道,明利,这是你的!赵明利没想到自己也要,他讷讷的接过去,打量了一下赵明山身上的新衣服,问道,哥,北京是不是很冷啊,你穿的,这是羽绒服吧?鹿城国棉厂最大的优势在于各种面料,服装生产线不多,品类也不算多,羽绒服今年才刚兴起来,只有北京一家服装厂能生产。
赵明山点了点头,说道,明利,你期末考试考得这么样?赵明利摇摇头,说道,不太理想,不过,下回我会努力考好的!赵明山总觉得自己的这个二弟,没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学习上,打量了一下他身上的劳动布工装,问道,明利,你这是干什么去了?赵明香抢着说道,大哥,咱妈说厂子里年底很忙,搬卸车间招临时工,一天两块钱呢,二哥就去了!赵明山皱皱眉头正要说话,赵明利带着点自豪说道,大哥,我这是才下夜班,李组长都夸我干得好呢!他看了看二弟脸上的笑容,咽下到嘴边的话,笑着说道,坐了那么长时间的火车,我去躺一会儿啊!正房有两间半,半间算是客厅,一间是夫妻俩住,还有一间隔开,半间赵明利和赵明海住,半间是赵明香和赵明红住。
厢房留给不常在家的大儿子。
赵明山推开厢屋的门,里面的东西都是自己原来小房间的,床上的被褥也铺上了。
除了屋子里有点潮有点冷,其余都还好。
他再次醒来后,已经是下午五点了,父亲赵万东已经下班了。
看到大儿子在家,赵万东很高兴,他晃了晃左手提着的一条鱼,说道,明山,你歇着,爸给你做鱼吃!赵明利爱干活儿,他总觉得一干活儿浑身就舒坦了,虽然下了夜班此时还有些累,但他还是上前说道,爸,我来收拾鱼吧!赵万东的手的确不太方便,他笑了笑没再坚持。
赵明山给父亲倒了杯水,问道,爸,大民叔还在家具厂工作吗?赵万东笑呵呵的说道,在啊,前些天我还在街上见到他了,哎呦差点没认出来,头发全都白了!爸,明天你跟厂里请一上午假吧,咱们一起去找大民叔买家具,咱家里的这些桌子椅子沙发都该换换了!赵万东也是这么认为的,十月份搬家的时候他就跟妻子提过了,徐凤兰一开始答应了,后来一算账,要是买一全套的新家具,至少要两百多块,又死活不肯了。
明山,你说得对,不过,还是等你妈下了班,跟她商量一下吧!赵明山笑着摇摇头,说道,爸,若是让妈出钱,她肯定不会同意的,我手里有钱,买家具的钱我来出!赵万东不知道他在北京卖厂里的布料,还以为是他之前上班攒下来的钱,连忙阻止道,明山,你这才上了半年大学,还有三年多呢,说不定以后会有花钱的地方,这钱不能乱花,家具换不换不要紧!赵明山却十分坚持,说道,爸,你放心吧,我在学校还销了点厂里的货,一个月能挣些钱,家具还是换一下吧,我和肖姗处对象的事儿,她父母很快会知道了,估计,到时候会有人来咱们家里做客!赵万东又惊又喜,说道,真的?那是应该换!说完又看了看地面和墙面,十分坚决的说道,不光家具要换,屋子也要收拾一下,爸请两天假,找几个人很快就能弄完了!赵明山点了点头。
买家具的钱大儿子负担,修缮屋子也就是做做地面和刷墙,一共最多一百块就够了,徐凤兰这下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毕竟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娶儿媳妇是大事儿,尤其赵明山还是老大,她深信,大儿媳妇娶得好,下面两个小的也都差不了。
想到自家真的要跟司令家做亲家了,她又高兴又有点紧张。
第二天一大早,赵万东去单位请了两天假,和大儿子赵明山去买了水泥等各种材料,又立即托朋友请了几个工匠,再找了国棉厂的工友帮忙,将所有的家具都搬到院子里,就开始粉刷房子了。
本来的计划是地面刷一下水泥就行了,赵明山建议铺地砖,不但方便打扫,也更加亮堂,赵万东去别人家看了看,也就同意了。
房子面积不大,泥瓦工的动作很快,忙到当天傍晚,两间半正屋和厢房的地砖都铺好了,第二天上午,墙面也刷的四面雪白。
隔了一天,地砖差不多干透了,父子俩又去家具厂买了一套全新的家具。
腊月二十八,赵家人终于住进了自家亮堂堂的屋子里。
徐凤兰看看外屋气派的沙发,再看看自己卧室里崭新的木头床,还有靠墙放着的大衣柜,高兴的抹了一把泪,说道,这两天挤在他们张家,他们家床真小,我这腰疼都犯了,还是咱们家好啊,明山啊,妈没白养你,以后就指望你享福了!赵明山笑笑没说话。
这天下午,家里就迎来了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