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支持你去的, 可你这真的要走了,往后咱们在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这心里啊就有点空落落的。
沈如说到这里, 眼眸里瞬间蓄满了泪水, 想婉婉往后好, 跟夫君恩爱, 儿孙满堂,但真的到分别的这一天,她还是舍不得。
好了,我又不是不回来了,我早都想好了,三年肯定会回来一次。
路途虽遥远, 但她年纪又不大, 也不是跑不动,何况这一路上也都有马车什么的。
那就好,等你回来, 我这孩儿该会叫干娘了。
沈如说到这里,擦了擦眼角的泪,看着自己小腹,面色温柔, 这孩子是他们夫妇盼了很久的,如今有了, 全家都高兴的不行。
婉婉, 你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松懈, 一时好, 不代表一辈子好, 你们如今夫妻恩爱,我知道我这话有些煞风景,但是婉婉,你多少还是得给自己留后路啊。
许君看着好友,突然开口道。
她知道世间男子多了去了,并不都是贺重那样不知珍惜,可婚后很长一段时间,二人也是恩恩爱爱,琴瑟和鸣,贺重忽然翻脸,一个是因为得不到好处,二个是因为贺母带着家里人来。
人多了,必然会有矛盾的,再者她们也不是一路人。
我知道,君君你放心,你啊也别沉闷在家里,我日后回来若是在看到你一个人,那我就亲自当媒婆带着你相看了。
到时候我跟着一起,哈哈。
姐妹三人聚在一起,告别之后,便是话家常,说说笑笑,一如往昔,但这次众人心情都有些沉重,毕竟下次在见,那是真的说不准了。
从早到晚,几人聚在一起,赵深并未去打扰他们,饭菜都是跟着父母一起用的。
你可记住了,婉婉跟你去了,怎么也不能让她生气,那地方人又不多,比不得京城,到底是养尊处优的千金小姐,你啊可别不当回事。
邵氏跟儿子丈夫吃饭,大半时间都在说这个事情。
而且我告诉你,我跟你爹就你这个一个,你若是日后在外头弄出什么庶子庶女的,我们可不认的。
赵深闻言看着自家母亲,突然感觉他这个儿子好像是捡来的,邵氏跟儿媳这么好,不过他本就没打算要庶出的子女,更没想着要别的女人,要不这几年早就有了。
这世间男女婚配上,对男子要求不多,三妻四妾的不在少说,但他觉得若是碰到心悦的,一个就够了。
眼下,母亲给儿子纳妾的数不胜数,在世人看来这种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对,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为家里好,寻常人家都把子嗣看得跟命一样,何况勋爵人家。
母亲,您想多了,别说婉婉能生,就是不能生,我也不会要庶子庶女的。
赵深这话一出,邵氏看着儿子的眼光更加温柔了,俗话说的好家和万事兴,子嗣多了,真不是什么好事,嫡庶尊卑有别,日后还牵扯到家产一系列的事情,不少富贵王侯人家都是因此败落的。
阿深也不是娘看不起庶出的,但这庶出的孩子总是比嫡出的第一头,女儿家往后婚嫁也好,混迹官场也好,真的是矮一头,这我不说,你也该知道的,我觉得与其让孩子生出来受这种不平等待遇,不如不生。
当初,有人说你父亲要纳妾,我啊都把和离书准备好了。
邵氏说完,反应过来下意识的放下了筷子,赵赢对妻子说教儿子没什么兴趣,但也听着,他觉得妻子说的对,作为嫡子他们从小是生活优渥,受人尊重panpan,这就够了。
子嗣多了,有好有坏,若是生了一堆不成器的,那还不如不要呢,再者国公府家大业大,往后分家也麻烦,一母同胞的兄弟还好,若不是,心里肯定有芥蒂,麻烦事情多了去了。
是吗?我都不知道这事。
赵赢直接放下汤勺,就要拉妻子的手,赵深见状立马找了个由头撤了,二老感情好的很,肯定也不会因此生了嫌隙的。
再者,他觉得她娘做得没错,代入一下,如果是他,八成也会这样,那时候的邵家是真的风光,老太爷还在,他可是帝师,受人尊敬。
可惜几个舅舅都被外祖母宠坏了,如今邵家是大不如前了,家里妻妾姨娘,庶出子女一堆,是人丁兴旺,可那有什么用啊,还不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
夕阳西下,即便在不舍,也有分别的时候,好友走后,看着满屋的箱子,陈婉婉在一旁发呆。
少夫人,奴婢最后都查验过了,没什么缺的。
好,下去吧,世子可在。
不知为何,她突然想赵深了。
结果下一秒赵深忽然就进来了。
当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竟不知娘子思念我到了这个地步。
昨晚二人还缠缠绵绵,恩恩爱爱的。
赵深进来后,屋内的小丫鬟都依次退了出去,他走上前直接把妻子搂在怀里,一边揉捏她的小手,一边跟人说话。
明日一早,我们在回去看看我爹娘吧,中午启程。
好。
妻子自从出生后就从未离开过京城,赵深看着他,想到了自己十四那年要孤身一人去往边境的时候,那时候邵氏一边嘱咐丫鬟收拾东西,一边拉着他的手哭。
哪怕他文武双全,邵氏依旧担心他,岳母想来也是如此,虽之前也拜别过了,但再去一次也无妨,终究是要离开了。
陛下这回从郊外的兵营点了几个跟我随行,不过你放心,他们也冒犯不到你。
好。
这一路上走的是官道,很平坦,也有驿站,你不用担心。
这个时节刚刚好,天气不冷也不热,这一路上还能看到各种美景,想到妻子跟自己去青阳县时候的激动样子,赵深想,她肯定会喜欢的。
夫君,到了之后你教我骑马吧,我听人说草原上骑马别有一番滋味。
好。
去了那边,什么规矩名声之类的,自是没京城看得这样重了,自由自在的,想到那塞北的秋日风光,最是好看。
第二日一早,拜别了邵氏和赵赢,夫妻二人便去了陈家,陈名已经上了折子,皇帝挽留了一回,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皇帝最后允准了。
但眼下礼部尚书的人选还没定,礼部主要是负责科考和祭祀,二者都不容小觑,皇帝心中是有几个合适的人选,但还没敲定最后的人选。
再者陈名管理礼部多年,从未出过差错,不骄不躁,对他也是忠心耿耿,这样的臣子他喜欢,陈名坚持要退,他直接赏金万两,让他就在京城好好养老。
陈家见过岳父岳母。
女婿不必多礼,快进来。
苏氏和陈名也没想到要走了,女儿女婿又过来了,不过孩子们一片孝心,他们做长辈的高兴都来不及呢。
你莫要担心我跟你爹,如今他乐的轻松,每日写写画画的好不快乐,你娘我呢,也省去了好多麻烦,现如今在家安心养老,多好啊。
儿媳儿子带着两个小孙孙走了,苏氏虽思念她们,但也会给自己找点别的事情做,礼礼佛,看看书,一天下来,倒也不无聊。
她本就是皇家郡主,丈夫退了在很多人看来很可惜,但她却觉得走的很好,他已经是一品大官了,基本没有生迁的可能。
皇帝本就多疑,要说荣华富贵他们家也不缺了,见好就收,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陈礼现如今外放了,将来肯定也不会逊于他的父亲的,儿女婚事都不错,她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好,您跟爹爹记得给我写信来。
放心吧。
用了午饭后,二人直接出发了,马车内,陈婉婉靠在软垫上,慢慢的睡着了,出了京城,赵深就开始骑马了。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的,估计也得小半年,再者舟车劳顿,妻子还在,他也不会日夜赶路,也没那么急,一般来说冬日里战火最多,其余季节都还好。
夜间,到了驿站就开始休息。
下人们都住在普通的厢房,雅房内,陈婉婉洗漱过后正在帮赵深准备明日的衣服,他这一路上都是骑马的,风不小,身上肯定有灰尘。
白色的中衣,蓝色的外袍,还有头上用来束发的冠冕,赵深不喜欢戴香囊玉佩,所以他的身上一直都是干干净净的。
让吴快来干就好,怎的亲自动手。
赵深擦拭过头发,穿着黑色的寝衣朝着妻子走去。
懒得叫他们,再者顺手的事情。
准备好二人明日要穿的衣服,陈婉婉就上榻吹灯,准备休息,赵深紧随其后,上了榻紧紧的拥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