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 苏氏和陈名如今三五日的就会来一回,每回带着的都是上好的珍贵药品。
我看亲家比之前好了一些,你也放宽心, 老天保佑, 会越来越好的。
苏氏看着邵氏宽慰道。
一开始听闻赵赢病重, 二人还不相信, 结果后来越说越玄乎,后来得知皇帝都来国公府探望过了,陈名在城外也待不下去了,立马跟苏氏回了京城,二家到底是儿女亲家。
他还联络了不少从前的同僚同窗,让他们帮忙引荐了不少有名望的郎中, 可惜一开始都说药石无医, 赵赢病了一个多月后,府医在跟邵氏商量之后,用了一剂大补的猛药, 这才有点点好转。
过了这几个月,人还未醒,但也有了好转的迹象。
邵氏的脸色好了不少。
这段时日真的辛苦亲家了,几乎日日都来, 太医也说了,若是国公爷挺过去了, 那就没事了, 这病来的凶猛,好在, 好在如今是有好转了。
邵氏说完又红了眼眶, 哪怕知道赵赢无事, 看到夫君这个样子,她心里也难受。
世子跟婉婉快回来了吧。
苏氏忽然转换了话题,算着时日也差不多了。
应当是快了。
邵氏刚说完,管家忽然进来,面露欣喜。
夫人,世子和少夫人带着小姐回来了。
快,快让他们进来。
听闻儿子和儿媳回来,邵氏立马激动了起来,屋内有地龙,还燃着银碳,陈婉婉和赵深下了马车就迫不及待的抱着孩子朝着正屋去。
见过父亲母亲,岳父岳母。
不必多礼,快去看看你父亲。
赵深闻言立马朝着内室去,邵氏紧随其后,苏氏看着陈婉婉怀里昏昏欲睡的小闺女,立马伸出了手,小丫头忽然惊醒,看着她在看看自家娘亲,点了点头,苏氏立马把外孙女抱在怀里。
阿深,你爹不会有事情吧。
床榻上,赵赢面色苍白,但手脚变的白了一些,脉搏也比昔日有力了一些。
只要母亲按照父亲所说的做,父亲无碍。
万金购买的药是肯定没问题的,赵深探了探父亲的脉搏,跟他之前说的差不多,在一点点变好,那便是无碍。
那就好,那就好。
等你父亲醒来了看到了那丫头,定然是及其欢喜的。
赵深闻言点了点头。
婉婉啊,你们把这孩子养的可真好,看着小脸红彤彤的,一看就健康极了,不过这女儿家娇弱,还是得多注意。
苏氏看着白白嫩嫩的外孙女喜爱极了,陈名在一旁倒是没说话,时不时的朝着内室去看,他刚开始感觉这赵赢病的是真的古怪啊,好好的人忽然就大病不起,还成了这样,但宫里太医会诊都说是旧疾一起复发才会至此,想来也就是这个原因吧。
上了年纪,谁没有个三病两痛的呢,这么一想,他也就释然了。
最近这段时间辛苦亲家了,用了饭在走吧,阿深和婉婉也回来了。
好。
苏氏并未拒绝,她还想跟女儿在说说话呢,赵赢如今身子有好转,想来也会挺过去的,不过时间问题罢了。
来让你祖母抱抱你。
邵氏自是早就注意到了孙女,闻言立马把小丫头抱在怀里,看着十分的乖巧的孙女,她亲了亲她的脸颊,心里道,往后就好了一家团聚。
饭毕,赵深又启程进宫去叩谢皇恩,苏氏和陈名也回去了。
娘您放心,爹一定没事。
我知道,可我跟你爹夫妻多年,哪里见过他这个样子,当真是难受,不过日后就好了。
邵氏的眼睛一直都是红肿的,外人看了谁能不相信,知道内情的人也就是她们自家四个人罢了,苏氏和陈名都不知道。
倒不是故意不说,这毕竟不是小事,多一个人知道那就多一分风险,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的好,邵氏相信二人宁愿不知道这件事。
是啊。
你们之前住的院子娘都给你们收拾好了,你们一家三口直接住就好。
多谢娘。
御书房这一路上想来也是舟车劳顿,你们赵家戍守边疆多年,父子二人连带着老国公都是战功赫赫,有此良臣,乃是朕的福气。
御书房内,皇帝看着跪在下首的赵深,说完这一番话亲自扶起他,近来,他也听说赵赢的身子有点点好转了,到底是立了汗马功劳的老臣,他要说一点不担忧那也是不可能的,还是希望他能好起来。
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你父亲的身子,你的辞呈朕批了,这回你回来该好好尽孝道,朕听太医说了,你父亲的身子比起之前有些好转,想来也会慢慢好的。
是,微臣多谢陛下。
皇帝坐在龙椅上,让大太监送赵深出宫后,松了口气,这下赵家父子在无任何威胁了,赵深能放下兵权,二话不说的就赶回来足以可见这人眼下是没反心的,更不贪权,等赵赢在好一点,到时候他在把人安排在京城外的军营里。
这样也不浪费人才,又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他日若是边境生变,在让赵深去就行了。
随后他又吩咐身边一旁的小太监,让宫中的寺庙也开始为赵赢诵经祈福,为国,赵家父子的付出一点都不少。
消息传出去后,皇帝爱重臣子,得天下人夸赞,他又是指派太医,还亲自去看望生病的老臣,如今又让宫中的宝华寺为齐国公祈福,当真是一代明君。
阿深,这是最后四颗了,也不知道你父亲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邵氏说道这里,一脸的担忧。
吃到最后两颗的时候父亲就能醒来了。
赵深记得自家父亲给他写的信,一开始他也是不同意,哪怕就是他装病装伤都可以,父亲年轻时候在怎么勇武如今也上了年纪,他到底还年轻。
父子二人为此还起了争执,但最后为了万无一失,他能顺利回京,还是用了父亲的法子,万一皇帝为了面子,让他在边境养伤,也不撤职,他主动请辞,八成也不会允准的,那到时候就是白折腾了。
赵赢骤然重病,满朝文武,乃至天下人都看着呢,皇帝若是不允他辞官回京,那么对他大大不利,毕竟百事孝为先,如果让他回京,对皇帝来说一举两得的好事,不但成功的收回了兵权,还能得一个爱重臣子的好名声,皇帝显然也是这么做得,他也不傻。
第二日一早,皇帝在朝堂上突然开口,感念赵家多年收边,决定封赵赢为异性王,封号还是齐,昨儿思量了一晚,最后决定还是给了郡王的爵位吧,还赏赐了一座王府。
亲王都是皇帝的子嗣或者兄弟,赵家这么多年劳苦功高,但到底不是宗亲,满朝文武闻言面面相觑,但都没人表示反对,这封赏也是应该的,皇帝突然提了出来,想来也是考虑了很久的吧。
中午,圣旨到,赵深看着床榻上父亲就知道这一步是走对了,以退为进,日后打消了皇帝的顾虑,家族荣耀也不减,还能一家团聚。
恭喜王妃,恭喜世子。
郡王自是比国公要高一级的,而且封王,哪怕是异姓王,也是莫大的荣耀,郡王这爵位自是能传下去,往后赵赢去了,赵深就可承袭父亲的郡王之位,如今的邵氏也不是国公夫人,是王妃了,也比从前高了一个品级。
每年还能从朝廷领一千两银子的俸禄。
公公客气了,前院准备好了茶水,公公用了在走。
邵氏说完,随后贴身丫鬟立马塞了一个大荷包给传旨的太监。
母亲我在这照顾父亲即可,您休息去吧。
好。
别人照顾赵赢,邵氏一直都不放心,赵深回来,也能帮她分担不少,她出去后则是去看小孙女去了,眼下自家夫君卧病在床,即便是被封赏,也省得办宴席,进宫谢恩都得赵深去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祖孙二人也慢慢的亲厚起来了,见邵氏来了,小闺女立马起身咿呀咿呀的,要邵氏抱抱。
娘该去歇一会的。
没事,我来看看宝宝,看到她,我就不累了。
白白嫩嫩的女娃娃,整着个大眼睛看着她,邵氏爱的不行,又抱着孙女亲了好几口。
爹怎么样了?就快好了。
邵氏说道这里也是一脸的轻松,如今赵赢那发青的手脚都退了,身体跟往常差不多了,人虽然还昏迷着,但脉搏一日比一日有力,等用完了解药,想来就无恙了。
那就好。
春节刚过不久,赵赢就醒了,他因为常年练武的原因,身子很康健,太医在会诊过后,说他有好转的迹象,身子可能会慢慢的恢复到从前。
不管怎么样,在别人看来也是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皇帝得知了消息在次御驾亲临到了赵家看望赵赢。
爱卿好好养着身子,如今你也不比从前年轻气盛,这回病的也突然,好在你有个好儿子,得知你病重立马就递了辞呈,回来后更是衣不解带的照顾你,如此孝心,当真是让人感动,你们夫妇膝下也就这一个儿子,朕想着往后就让他留在京城吧,安排在城外的军营里,一切待遇依旧 ,这样往后也能照顾你,你也好承欢膝下。
微臣多谢陛下。
赵赢说道这里,不禁红了眼眶。
你跟朕也差不多年岁,多年来,你也辛苦了,这回该好好养着身子才是,等身子养好了,宫中几位小皇子还得拜托你教他们练武呢。
是。
皇帝走后,赵赢悬着的心,彻底放下,邵氏见他好了不少,便抱着孙女来给他看,小闺女嘴唇似赵深,薄薄的,赵赢看着她,脸上扬起了笑容。
修养了三天,他开始下床了,躺了有大半年了,好在他身子底子不错,恢复的也快。
接下来要准备的就是搬家的事情了,还得准备宴席,赵赢得了皇帝封赏,还赏赐了郡王之位,对臣子来说这可是莫大的荣耀,皇帝赏赐的王府比起他们家真不差什么,也不用在修缮,自是得搬过去。
这也是家里的喜事,肯定得办宴席庆祝,邵氏跟陈婉婉商量过后,不但给城外的寺庙捐钱表示心意,还在城外开了粥棚,给百姓施粥。
至于宴席,肯定得大办,一来正好是给孙女补办周岁,二来也是庆贺赵赢身子大好,这也是得给外人看的。
邵氏和陈婉婉自是忙了起来,苏氏跟陈名回京之后便没离开了,二人无事,倒是经常过来,一个陪着女儿,带带小外孙,一个则是跟赵赢和赵深说说话。
陈名早已经辞官,两家又是亲家,在外人看来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夫君,东西都收拾好了,明日就要搬家了。
陈婉婉说道这里,有些不舍,这院子,她从嫁过来就一直住着,没想到就要离开了。
是啊,不过那边的院子跟这边布置的是一模一样的,你放心。
娘这几日也是辛苦,天天都有应酬。
过阵子就好了。
赵赢成了王爷,赵深的身份也是水涨船高,他往后可是会承袭父亲的爵位的,赵家可就他这一个,这是毫无悬念的事情,见二人膝下只有一女,不少人如今都动了心思,想让家中女儿来给他做妾,说的好听是为了子嗣,其实也是想沾点好处罢了。
赵深自是都拒绝了,时间长了,不少人也都歇了心思了。
赵赢修养的差不多之后,赵深便去城外的军营报道去了,日子也慢慢的安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