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2025-03-22 08:18:30

◎亲自动手比较有种◎他们无非就是欺负皇上无兵可用。

论那城防营的魏提督从前也是一副忠臣良将的模样, 未曾料到有一天会毅然决然的逼宫。

霍春雷说:老魏那个人是当年在蜀中剿匪靠着战功一步一步爬上来的,耿直能吃苦,就是在当了京官之后, 放纵自己染上了一些小毛病, 好色, 好赌,偶尔贪点钱。

若不是逼到绝路, 也不会干这样的事。

谢慈:哦?是谁把他逼上绝路的?我吗?霍春雷道:以你的身份,你都已经坐到了这个位置上, 你怎么会不懂?孔孟那般的高风亮节, 举世能有几人?你自己都做不到, 凭什么要求旁人毫无瑕疵?浑浊之人才是多数,你要断了他们的生路,他们自然会拧成一股回头反咬你。

谢慈斜斜地靠在窗上,说:但我不怕死, 他们呢?他说:乱世用重典, 沉疴下猛药, 霍指挥使, 我考你几个问题。

霍春雷:请。

谢慈问道:你知道南秦的水师现在是何等雄威吗?你知道疆外北鄂十几年来, 侵吞了多少部落吗?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大燕朝的都城至今仍歌舞升平吗?霍春雷沉默。

谢慈望着他,说:因为啊——南秦皇宫里有位出身我朝的皇妃, 异国他乡,孤立无援,却一直带着儿子在坚守那张摇摇欲坠的盟约。

北疆宣定侯荆韬的部下几十年来扎根在那荒原雪山中,有家不能回, 有妻不得见, 一年三百余日, 战争摩擦却上千余场。

霍指挥使,你觉得如今的平静能维持多久呢?都是不敢往深处细想的问题。

谢慈残忍的一语道破:南秦的皇妃和皇子势单力薄,随时都会丧命在权利的追逐碾压之下,荆韬年近花甲,身上旧伤无数,新伤不断,北疆苦寒,军饷短缺,医药用金子都难买,他还能撑几年?一个妇孺,一个老兵,于艰难之处苦苦支撑,而燕京的朝廷命官却正为了吃喝嫖赌那些事儿逼宫。

谢慈:霍指挥使,你觉得我们还有徐徐图之的机会吗?春耕茶亭。

燕京城内上百名贪官污吏的罪证在学生们的手里争相传阅。

都是栾深根据芙蕖从赌坊中带出来的名单,通过各种明察暗访的手段,以及从吏部和礼部那些落马官员口中审问的情报,几个月日夜不休整理成册,其比谢慈手中的那份还要详细。

季博远拿到手中之后,命全府上下的家眷奴仆连夜誊抄,甚至府中六岁刚启蒙的孩童都拿起了笔,才累计了上百份于今日传阅在学生的手中。

燕京城乌云盖顶,若说还有什么是干净的,热烈的,估计也只有这帮稚气未脱,志气初成的学生了。

一辆马车没有随护,独自走过空荡荡的华阳大道,来到了宫门前。

城防营侍卫拔出了刀。

栾深从车里下来,站在了宫城外,与身披玄甲的他们无言对峙。

以魏提督为首的官员们,在朝晖殿外上奏,陈列了三项请求。

一请皇上诛杀佞臣谢慈,以正朝纲。

二请皇上赦免城防营等官兵今日的犯上之举。

三请皇上早日大婚,繁衍龙嗣,以固国本。

最后一条把谢慈给逗笑了,怎么听都觉得像是凑数的。

与此同时,春耕茶亭的学生们愤恨之下,当即踩着茶亭的凳子,挥洒笔墨,洋洋洒洒写下了上百篇檄文。

自古以来,各朝各代学生们都无师自通了跪宫门的本领。

他们大燕朝的学生也会。

栾深身后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能在国子监和太学里读书的学生身份可都非同寻常,多为权贵子弟,非富即贵,甚至有些学生的父亲大人此时可能就在宫里搞事呢,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了儿子口中讨伐的乱臣贼子。

学生们在宫门前跪的是皇上,请皇上务必铲除奸佞,革弊鼎新。

他们其实也知皇上现在处境不妙,即使手无寸铁,也跃跃欲试,想上前与那些黑王八碰一碰。

守门的营兵不敢擅做主张,遣人飞奔回去请魏提督的主张。

魏提督终究是官场上鬼混多年的老奸巨猾,当即哈哈一笑,扬声对殿中道:皇上,您听见了吗,燕京二白学子此刻正跪在宫门内外,与我等同心同意,向陛下请命。

请皇上务必不要寒了学生们的心。

反正隔着一道宫门和无数的城防兵。

是非黑白都靠一张嘴,随他怎么说。

手里有兵的,才是老大。

谢慈瞧着窗外的天色,说:此时倘若过夜还解决不了,那就是我等无能了,三千营到位了没有?三千营是当下朝中最精锐的骑兵,霍春雷很会选同盟。

霍春雷说:三千营随时备战,但是他们只有看到了我的信号才会行动。

谢慈问:信号是什么?狡猾如谢慈,也有他不知道的事。

明镜司的信号他就从来没听说过。

霍春雷抽出要见的宽背刀,说:明镜司为了防备有人伪传信号,影响行动,向来都是以人为信使,传递命令。

此事干系重大,得我亲自──杀出去。

谢慈:……照你这么说,我们的烽火台都是摆设,回头找个机会都拆了吧,还能省砖多盖两间草房。

霍春雷:谢大人体谅一二吧,我们替皇上办事查案的,稍有差池,就是灭顶之祸,除了我们自己,没别的人可以信任。

谢慈做了个请的手势:那你杀出去吧,于城防营的万军之中,单枪匹马破开一条出路,过了今夜,您将名震皇城上下。

霍春雷:大可不必。

谢慈嘴上说着凉丝丝的话,转头已经给芙蕖递了一个眼神。

芙蕖回身取了一把刀。

谢慈落在陈宝愈手里,辗转到江南的时候,他的刀被送回燕京,一直保存在皇帝的朝晖殿,而刀柄上镶嵌的银莲花,做为信物一直在芙蕖的手中。

芙蕖将银莲花扣在了刀柄上,珍重地递到谢慈的手中。

谢慈手腕一抖,刀锋出鞘,如一泓秋水映着他的眼睛。

托霍春雷的福,原本稳操胜券的计划平添了一场死斗。

谢慈叫住霍春雷,道:我希望你能冲出去,因为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让人知道北疆驻军有异动。

北鄂部落一旦得知消息,趁虚而入,我们也许得不偿失。

霍春雷理解了他的意思。

当他站到了魏提督的面前时,苏戎桂没想到明镜司的人也在此。

明镜司是皇帝亲信,世人皆知。

霍春雷是个狠角色,世人也知。

当他们向城防营举起刀的时候,魏提督还只以为这是一群不自量力的莽夫。

苏戎桂及时出言提醒:魏提督,他们要出宫求援!魏提督:做梦!霍春雷一双眼睛如鹰勾似的盯着他,脚下却急切地向后退去。

魏提督拎着自己重百余斤的长枪,正欲亲身追上,一把刀当空而下,魏提督提枪格挡,却觉双手一阵震麻。

谢慈的双眸里似乎透着寒星,贴在魏提督的脸侧:你想要我的命,逼宫没什么意思,亲自动手比较有种,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