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时节, 睢宁镇下了两天细雨,天气陡然转凉。
这让附近草湖村卖干柴为生的王瘸子开始忙碌起来。
王瘸子年轻时,是草湖村有名的猎户, 仗着年轻力壮、脑子聪明,也曾攒下不少余钱。
只是后来他老伴得病, 陆陆续续治了几年, 花光了家中的钱,人也就这么去了。
好不容易王瘸子的儿子长大, 却因为下水抓鱼意外溺死。
王瘸子花重金为儿子娶回来的儿媳妇逃回了娘家, 独留一个心智不全的孙女给王瘸子带着。
儿子死后, 王瘸子对唯一的孙女就格外上心。
孙女六岁时,王瘸子听信赤脚大夫的话, 以为只要弄来虎心,就能把孙女的病治好。
王瘸子进林待了八天, 最后被村子的人抬回来, 他一双腿被猛虎咬得血肉模糊,侥幸活下来,却瘸了一边腿。
自此以后,王瘸子就开始卖柴火。
因为跟镇上布行薛掌柜的夫人是远亲,靠着薛家的接济,勉强度日。
虽然对于薛掌柜来说,只是买柴火的一些小钱,但对于王瘸子而言, 却是救下自己和孙女的大恩。
王瘸子对薛家的柴火非常上心, 每次都按时按需, 送去的柴火都干燥整齐, 从未懈怠。
如今天气突然转凉, 王瘸子担心薛掌柜家的柴火不够用,打主意要给送去些。
但是因为下雨天寒,王瘸子的腿疾犯了,不得已,他只能托村里的人送去。
但他又怕村里人抢‘生意’,犹豫再三,便让十四岁的孙女跟车收钱。
这不是王瘸子第一次让孙女跟车,因为孙女痴傻,十四岁还跟六七岁的孩童般。
王瘸子怕出意外,不敢将孙女独自关在家中,每次出门都带着她。
好在孙女王采儿虽然脑子糊涂,其余并无不妥,偶尔还能帮王瘸子搭把手,帮忙干点活。
王采儿模样像她娘,看着也挺标致。
王瘸子不希望外人只将她当傻子,耽误她婚嫁,总是给孙女打扮得干干净净,带着干活,想尽量给村子人留个好印象。
王瘸子的努力没有白费,王采儿十四岁,已经有人上门打听过她的婚事。
对方家贫,儿子没什么出息、是个烂赌鬼,王瘸子也拒绝了对方。
但只要有人打听,王瘸子就不怕。
王瘸子将运柴火的驴车交给同村婶子,那婶子人还不错,村子里见到王采儿,也会主动搭话。
王采儿对婶子并不陌生,离开爷爷出门,像是没什么危险的概念,也没有什么不舍,头也没回就走了。
王瘸子一大早坐在家门口等,眼看夕阳西下,王采儿还没回来,急得原地打转,悔恨不已。
就在此时,院子外传来动静,王瘸子连忙拄起拐,一瘸一拐跑去查看。
这一看不打紧,怎么婶子不在,反而是薛掌柜的伙计把王采儿送回来了?王瘸子在心中大骂婶子,赶忙去迎薛家的伙计。
坐在驴车上的王采儿看见爷爷,手上拿着包糖,没心没肺、高兴地向爷爷挥手,一点都没有自己晚归的愧疚和自觉。
……原来,王采儿和婶子晌午就回来了,路上好巧不巧,遇到了薛掌柜的儿子和几个同窗。
薛掌柜的儿子才九岁,正是顽劣不听训的年纪,偷了家里的马跟几个同窗炫耀。
几个孩子对马都很感兴趣,谁都要骑一下。
再温顺的马也架不住几个孩子的胡闹,其中一个同窗就因为上马抓错了绳,被不耐烦的马甩了下来。
虽然不是在马疾行时摔的,但同窗一直哭喊屁股疼,吓得几个孩子都没了主张。
他们都是偷跑出来的,郊区偏僻也无人相帮,好在这时候王采儿和婶子驾着驴车路过,几人立马就围了上去。
薛小安是认得王采儿的。
他经常从家后门溜出去玩,撞见过王瘸子送柴。
他好奇问过娘,为什么要收个瘸子的柴火,他娘说,是因为两家也算是亲戚,虽然关系远,但离得近、能帮就帮些。
他娘还说了王瘸子的孙女,惋惜她是个傻的。
他听过后,每次看到王采儿和她爷爷送柴,就忍不住多打量两眼,好奇王采儿究竟傻在哪、和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
薛小安没跟王采儿说过话,他虽然对内顽劣,调皮捣蛋像个混世魔王,对外却也挺内敛,遇到不熟悉的人,也不敢放肆。
薛小安娇生惯养挑食得很,看上去比较偏文弱。
他穿着五两银子一匹布做的锦衣,银灰色的料子上带着细微的花纹,戴着私塾的小帽,白白净净,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孩子。
在薛小安的记忆里,全家人都顺着他,还没什么是他想要得不到的。
他知道王采儿一家是靠着自己家救济,从没想过让王采儿帮忙会被拒绝。
他理所应当地指使婶子帮忙扶人,正要将同窗扶上驴车,就被王采儿拦下了。
王采儿长得水灵,一双眼睛又大又圆,犯迷糊时会有种无辜委屈的娇态。
她梳着整齐的发髻,用一根木簪固定着。
王采儿的衣着打扮跟普通姑娘并无不同,她上身穿着蓝色小短衣,下身灰色罗裙,但因为王瘸子用心,王采儿体态一直很好。
如果不是她经常发呆,未经交流,甚至很难发现她心智痴傻。
王采儿忽然生气嘟嘴拦在薛小安面前,薛小安刚扭头就撞到她,摸摸撞疼的脑袋,抬头就看见王采儿用水灵灵的眼睛控诉着自己,一副要哭的模样。
如果说薛小安已经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他大概就会看出来王采儿傻。
可他才九岁,这一眼,只觉得眼前的人好看,有点心慌自己把人弄哭了。
你、你挡在这做什么?薛小安有点尴尬和不满。
我不给你用傻驴。
王采儿张开双臂,拦着众人不让上驴车,断然拒绝了薛小安的请求。
薛小安被家里宠惯了,还没人敢这么拒绝他,当即气得不轻。
你不认识我吗?我是薛小安,你和你爷爷不是经常给我家送柴?薛小安九岁,受他家做生意的氛围影响,已经懂得威胁上筹码了。
婶子知道薛小安的身份,也想相劝,但王采儿一根筋,说什么也不肯送他们。
王采儿摇头道:爷爷说,傻驴老了,只能拉柴。
王采儿还记得她爷爷的吩咐,她们家的驴老了,拉不了别的东西。
所以她长大后再也没有坐上车,每次只能跟着驴走。
薛小安在家霸道惯了,如今遇到王采儿,竟然有种秀才说不过兵的感觉。
你拉柴多重?我朋友才多重?你现在驴车上没放东西,送下我朋友怎么了?王采儿还是摇头,坚持认为她家驴只能拉柴。
薛小安心里有点着急,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马是他从家里偷牵出来的,同窗是他叫来的……爹娘一直跟他说骑马多危险,如果同窗真摔出个三长两短,他可就闯大祸了!你的驴多少钱!薛小安气急之下,想到要拿马换驴的馊主意。
王采儿没弄懂薛小安的问话,只挑她会的答,便道:傻驴走一趟一钱银子。
一钱银子!薛小安大呼道。
王采儿是说自己送的柴火,薛小安却误以为她在漫天要价,要一钱银子才肯帮忙。
他可是听娘说过,店里的伙计,一月工钱才二钱银子。
没有这么贵的,我给你二十文钱,你送我们到镇上找大夫!薛小安气势汹汹、仰头跟王采儿敲定买卖,随即招呼同窗将人送上驴车。
王采儿见状,不敢拦薛安,却也傻站着不肯动。
婶子听说帮忙能拿到钱,跟着松了口气。
毕竟这不是她的驴车,帮忙不帮忙可能都不讨好,但有钱拿,总归是好的。
从镇子到村里,租坐个驴车,一趟也才十文,二十文跑个来回刚好。
可王采儿不肯走,她家的驴就不听使唤。
王采儿被薛小安带偏了,她发现薛小安在瞪自己,鼓起勇气道:要一钱银子!薛小安见状只能指着婶子,对王采儿道:不信你问她,你来说,走这一趟要多少钱?婶子误以为王采儿在开玩笑,便笑说道:没错,有人还要二钱。
薛小安瞪大眼睛,气不打一处来,难道这两个人误以为他才是傻子?我在你们眼里,就那么蠢吗?薛小安大骂着。
二十文钱,不能再多了!薛小安怕王采儿后悔,又忙对王采儿道:你知不知道,你能有生意做都不错了,还不快走!要不是看他们家可怜,他回去就让他爹不收他们家柴火,看他们怎么办!婶子见薛小安动怒,意识到自己的玩笑过火,连忙推动王采儿,让她赶车。
王采儿内心充满困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野蛮的人,连二钱银子的生意,都能强买成二十文的。
但王采儿不敢抗议,现在连婶子也不帮她,她只能听话赶车。
就这样,王采儿将摔伤的薛小安同窗送回镇子,耽搁了一会时间。
婶子本来是顺路采买东西,将王采儿送回村后,自己是要到邻村娘家去的。
眼看排队等大夫,天色渐晚,薛掌柜那边也来人了,婶子便跟薛掌柜打招呼,自己先行离去。
婶子是想着薛掌柜怎么都要派人将王采儿送回去,奈何薛掌柜忙着顾店做生意,将儿子一顿好骂后,跟受伤同窗的家人一阵赔礼,就将王采儿忘记了。
王采儿在医馆陪着坐了许久,最后还是薛小安发现了王采儿。
你怎么还不走?被打哭的薛小安从他爹那诓了一包方糖,正抓着糖嚼得起劲。
你还没给我钱。
王采儿光惦记着这事了。
薛小安从对方的语气中听出了怕赖账的意思。
他可是睢宁镇最大布行薛掌柜的儿子,难道还会赖这傻子二十文钱?薛小安随即命令伙计,强借伙计二十文钱给了王采儿。
王采儿得了二十文,也不会数,卡在十二文又重复了。
薛小安就没见过这么笨的人,不耐烦地将铜板夺过来,在医馆的木桌上一个一个地帮王采儿数完给她听。
哇,你好厉害!王采儿忍不住惊呼,她看向薛小安,见他咬着糖嚼动,嘴馋一直盯着。
或许是被崇拜了,薛小安将方糖放在桌上,好心地帮王采儿将铜板放入钱袋,牢牢绑在她身上。
薛小安道:也就是遇到我们家,你这么笨,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薛小安虽然嘴上老是嫌弃他爹,但骨子里还是很骄傲自己家境的。
他仰着头准备等王采儿再称赞一下,却见她盯着桌子,根本不理自己。
薛小安生气了,一把抓起糖,护在怀里。
你干嘛!给我吃一个……王采儿馋得舔唇,她像每次求爷爷放她去玩一样,祈求地张着手、满脸的委屈和可怜。
薛小安在学堂领着同窗闹事,在家调皮捣蛋不安分,绝对地吃软不吃硬。
王采儿软绵绵地说话,用期盼的眼神求他……他一下子不好意思凶。
那你只许吃一个……薛小安将自己的糖递过去,还强调道:要不是看你可怜……王采儿立刻抓了一块糖,塞嘴里、满足得眯起眼睛。
薛小安看见王采儿这样,就想起自己上学路上面馆店养的那只小狗。
他随便丢点包子皮,那狗就扑上来一口吃掉,然后疯狂朝他摇尾巴。
薛小安看着王采儿,同情心上来,觉得她真的挺可怜的。
穷成那样,跟爷爷相依为命,人还是傻的,可能一年都吃不上一块糖。
薛小安心里有点愧疚,在王采儿准备拉驴离开的时候,还是薛小安想起她一个人不安全,让伙计去送她。
薛小安人小却机灵,他娘怕他出去玩乱跑,经常拿外面的恶人吓唬他。
抓孩子去卖的故事他听过不少,他有个同窗家是开客栈的,他曾到那里找同窗玩,听里面客人闲话,说是哪家的可怜女孩,被恶人盯上,掳走在田地里强了,等她爹娘发现,可怜得不行……薛小安已经九岁了,家里教过男女有别不能同席。
他虽然不是很理解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但也知道是姑娘长得好看,被人欺负伤害了。
王采儿还是个傻的,当然得小心。
薛小安非让伙计去送人,伙计怕耽误店里的活挨骂,还有点犹豫,是薛小安保证会跟爹娘说清楚,拍胸膛说绝对没事,才说动的伙计。
也是薛小安刚转头的功夫,伙计就把王采儿骗上了驴车。
薛小安看不久前还说驴只拉柴的王采儿这么容易被骗,还人小鬼大担心伙计欺负她,摆架子威胁伙计。
伙计也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哭笑不得道:少爷,我哪敢啊。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心里的人是小翠……小翠是薛小安的丫鬟,已经明确拒绝过伙计好几次了。
薛小安翻了个白眼,赶着伙计走。
驴车渐行,薛小安发现王采儿抱膝乖巧地坐在驴车上看自己,有种送人远行的感觉。
他心一软,就将自己刚得的糖全送王采儿了。
王采儿拿到糖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老远了还跟薛小安招手道别,让薛小安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原地目送了好久。
……王瘸子从伙计口中得知部分事情,不知道王采儿还拿了薛家的钱。
但薛家将王采儿送回来,已经足够王瘸子感恩了。
王瘸子留伙计吃饭,伙计看他家徒四壁,知道没有什么好东西吃,推脱赶回去干活,最后也没有留,王瘸子只能强塞伙计几文钱作罢。
伙计走后,王瘸子发现王采儿吃着他一年都舍不得买两块的糖,忍不住感慨道:采儿啊,回头等爷爷腿好些,你要跟爷爷一起去谢谢薛家。
薛掌柜家风可真好,小公子小小年纪,做事周全又良善,太了不起了。
如果薛掌柜知道自己家的混世魔王得了这么高的称赞,大概是一边高兴、一边不可思议吧。
王瘸子是个老实人,他先入为主,现在谁说薛掌柜儿子不好,绝对都是假话。
夜里,王瘸子才想起来王采儿卖柴的事,王采儿拿出钱袋,王瘸子一算多出二十文,追着王采儿问明白后,恨不得立刻跑到薛家赔罪。
王瘸子从未对孙女发过大脾气,那晚却是狠狠把王采儿骂哭了。
王采儿刚从薛小安那得了糖,觉得那人虽然强买占傻驴的便宜,但也不算太坏。
结果倒好,被她爷爷一骂,彻底记恨上薛小安了。
那人果然是坏人,她才不要去跟他道歉,她才不要理他呢!王采儿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正生气想着这件事,枕头旁忽然出现一只双瞳白猫。
王采儿也不害怕,她坐起身好奇去摸,发现自己根本碰不到。
可是这只猫好奇怪,它开口说话,肯定她的想法道:就是这样!宿主,千万不要理他!作者有话说:嘿嘿,每次开新故事,胖妈就忍不住兴奋。
相差五岁的年下,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