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安在家就像个不省心的混世魔王, 他打定的事,总有办法做成。
他打听到王瘸子家在草湖村,知道自己一个人去危险, 就以钓鱼的名义、骗上几个同窗同行。
某天学堂放学早,薛小安就带上自己听描绘画出来的地图, 竟还真将三五好友带到了草湖村。
只是薛小安脸皮薄, 不好当着同窗好友的面向村民打听王瘸子住处。
他只能先跟朋友到湖边拉杆。
当天天气骤冷,鱼儿少食, 五个人驻杆了一个多时辰都没有钓到一条鱼。
这令吹嘘草湖村鱼儿肥美的薛小安脸皮特别挂不住。
他只知道秋日鱼肥, 哪里知道还有鱼不吃食这一出。
几个同窗家境不错, 都是娇生惯养出来的小公子,众人咬牙费劲走到这里, 靠的就是钓到鱼的这股期望,眼看期望落空, 他们对薛小安的意见也多了起来。
薛小安闹不过众人起哄, 撸起袖子就要下水,企图抓上两条鱼。
同窗们也有人试探着入水,但秋日水寒,他们不敢走得太深。
反倒是薛小安,仗着自己学过一点浮水,在同窗起哄下,愣是走到胸口,将头埋了下去。
他们一行来时, 恰好是下午, 日头正缓、村里的大人都各自忙农活, 在田地里没有归家。
即便有路过的看见孩童钓鱼, 也没有人上前管束制止。
几个孩子见薛小安玩得开心, 胆子渐渐大了起来,也纷纷学着卷裤腿下水。
王采儿路过湖边时,就听到嬉闹呼叫声。
她是偷跑出来的,跟她议亲的那家人上门,王采儿不喜欢他们,趁着爷爷叫她干活的功夫,抱着所有人都看不见的白猫跑了。
她听白猫的,不敢走太远,就在村子里可能人多的地方走动。
刚说要来湖边,就听到动静。
虽然村子里的小孩总欺负王采儿是个傻子,时不时就指着她取笑,但她太过孤单,每次都忍不住偷偷去凑热闹,哪怕远远看着也很欢喜。
这次也是一样,她见湖边有人,就不自觉走了过去。
安哥,快抓住啊!快点,快点游过来!怎么办?有没有长一点的棍子?他不是会游水吗?我是看他会游水才推他的,你们要给我作证啊!此时,岸边聚集着五个着急喊叫的男孩,对着湖中扑腾的薛小安,众人面露急色。
尤其是玩笑推人入水的男孩,怕得瑟瑟发抖,抓着身边的同窗拼命向对方自辩。
他自是不知道,水下玩了数刻的薛小安身体已然受寒发热。
薛小安忍着头晕没说,上岸偷偷发抖,想要动一动疲软的手脚。
哪里想同窗玩得上头,嬉笑间一把将他从岸边推下。
他受刺激,一时心慌,水里挣扎两下,脚就抽筋了。
这一下,薛小安彻底失去了自救的能力,他没有经验,慌乱中挣扎得越发厉害,连呛几次水,整个人都沉了下去。
薛小安的几个同窗都不识水性,他们见薛小安挣扎,更是恐惧得不敢下水。
他们随手捡的木棍不过一米长,根本够不到挣扎扑腾的薛小安。
众人害怕得你一言我一语,连跑去找人求助都忘了。
此时,一道身影跃入湖中。
一只被丢在岸边的白猫焦急地原地挠爪,大声叫喊着。
可惜,无论它多着急,别人对它看不见也听不见。
系统没料到王采儿会突然下水,它根本没来得及反应,几乎是看见人落水的一瞬,王采儿就丢下它跳入水中。
王采儿会水,因为草湖村有大湖,村民总喜欢聚集在湖边或者田野小溪洗衣。
王瘸子怕王采儿凑热闹,加上自己儿子就是溺水死的,王瘸子未雨绸缪、在王采儿年幼时就教会她游水。
为了不让王采儿玩水,王瘸子还曾亲自在王采儿面前假装落水时的‘惨状’。
可是王瘸子没料到,自己时不时怀念溺水而亡的爱子,那惋惜怀念的模样,比恐惧留给王采儿的印象更深。
王采儿完全没有停顿,直接就跳水救人了。
好在王采儿虽然是女子,但总归比薛小安大了几岁,她跳准位置,一把就抓住了薛小安。
薛小安筋疲力尽呛了好几口水,万幸还有一点理智,察觉有人用手臂抱住自己的胸口,马上就停止挣扎开始配合。
王采儿能救出薛小安,完全就是幸运,稍微错一点,两人都得交代在这里。
薛小安被救出来,连救命恩人都来不及看一眼,跪在地上低头、不停咳嗽大喘气。
他耳朵进水听不清旁人的话,只觉得众人吵闹。
这一刻,薛小安感觉身边有无数双手来搀扶自己,却没有一双手,像他溺水时感受的那样纤细和柔软。
薛小安喘过气来,开始倒两耳里的水,抹眼连忙搜寻自己的救命恩人。
他看到一个侧影,有个穿粉蓝色布裙的少女,侧头梳拧着湿哒哒的长发。
纤细的十指从墨色长发中一顺而下,单薄却少女气十足的身形给了薛小安难言的震撼。
他莫名感觉自己心噗通噗通跳得极快,一向调皮捣蛋无法无天的人,这一刻竟有些羞愧不好意思。
此时的薛小安看不见周遭关心自己的同窗,他站起身,匆匆理了把散落贴在脸上的碎发,径直朝救命恩人走过去。
姐姐,谢谢你……薛小安紧张不已,一颗心仿佛都快从嘴巴里跳出来了。
他声音沙哑微弱,虽然很害羞,但还是要来谢上一句,全了他所认为的‘礼仪’。
王采儿转头过来的那一瞬,薛小安心脏骤停。
他目瞪口呆,傻傻的看着对方,被难以想象的失望淹没了。
怎么是你?比薛小安失望来得更早的,是王采儿的嫌弃。
王采儿憋着嘴瞥他,弯腰当着众人的面拧裙子,没等薛小安皱眉提醒她,她就一溜烟跑走了。
薛小安一句话没来得及说,看着她的背影人还是傻的。
不是王采儿自己想跑,是她找寻白猫,刚一对上眼、猫就迅速蹿跑了。
王采儿下意识地追猫,哪里还顾得上骂坏人。
薛小安的同窗好奇地走到他身边,问道:小安,你没事吧?安哥,你认识那个人?薛小安回过神,突然气不打一处来。
他不明白王采儿究竟是什么意思,怎么就这么嫌弃他,他还给过她糖呢!薛小安只记得自己施恩,早就忘了他拿木蛇吓人的事。
他愤愤不满,想到自己本就是要来找王采儿麻烦的,立刻变脸招呼同窗们跟上。
同窗们觉得有趣,他们不知道王采儿痴傻,对这位水性好长得好看的姐姐,生起不少好奇探究的意思。
如今薛小安发话,他们兴致勃勃地偷跟上去。
王采儿追着猫,结果刚跑离湖边,猫就自己回到了她的怀抱。
她抱着没有什么重量的猫,一路跟它说话。
我不知道是他的嘛。
我看见有人溺水……我水性好。
怎么办?爷爷知道了是不是又要打我……我要不要晚点再回去?不会生病的……王采儿知道自己犯错,一路低着头乖顺得不行。
她这幅自言自语的模样,自然也落入身后尾随的薛小安等人眼中。
她一个人嘟囔什么呢?好可怕,莫不是水鬼什么的……长得挺好看的,怎么像个傻子?小安,你真的认识她?薛小安也不明白这一刻的虚荣心哪来的,同窗们说王采儿好看,他就有些高兴,可他们说她傻,他就陡然觉得脸上无光。
不认识。
薛小安连忙撇清和王采儿的关系。
他撒谎后内心还有点愧疚,毕竟王采儿才刚救下他。
可随后想想王采儿对他的态度,他突然又有了底气。
他才不要认识这个傻子呢!你们说,她手里抱着什么?她真的是水鬼吧?同窗们讨论得越来越兴奋,薛小安倒是脸色难看沉默了许多。
他们尾随王采儿,一路到了她家。
王采儿犯错害怕,本是不敢回家的。
可是怀里的白猫威逼利诱,一会说她着凉会死,一会帮她编谎话,保证爷爷不会打她。
王采儿很好哄骗,稀里糊涂就走回来了。
哪里想到,她刚走近院子,就看见王瘸子送‘客人’出门。
王采儿下意识躲起来,等看见爷爷走后,才低着头快步走回家。
来提亲的一伙人有三个。
除媒婆外,提亲人和他的母亲都来了。
他们是隔壁村的一户人家,家里一共五个孩子,三个姐姐、两个弟弟。
他们家女孩已经外嫁,如今是来为自己的小儿子提亲的。
他们家境贫穷,大儿子似乎还在病中,因着大儿子的拖累,小儿子一直没有议亲,听说没人愿意将姑娘嫁入他们家。
王瘸子料到,媒婆口中的小病,一定不简单。
可他也明白,这样的人家,已经比自己家好太多。
王瘸子心想,无非就是让孙女嫁过去,多照顾照顾长兄,伺候他们一家,苦点累点穷点,都无妨。
虽然那家小儿子有些瘦弱,可已经由不得王瘸子挑了。
他千万个满意,连对方的聘礼都推脱着没收。
王采儿中途跑掉,王瘸子心中担忧,当着媒婆的面帮王采儿说了不少好话。
可那家似乎也并不在乎,还说话宽慰王瘸子,王瘸子就觉得,这桩亲事,再好不过了。
只是王瘸子千算万算,哪里料得到王采儿会满身湿淋淋的回来。
王采儿一路低头,那家人虽然好奇的多看她几眼,却也没反应过来。
反倒是媒婆,认出王采儿、一下抓住她,大嗓门立刻喊了起来。
王家姑娘?采儿是你吗?媒婆抓着人询问,王采儿本就心虚,被这么一喊更加害怕,连忙挣脱媒婆跑了。
媒婆小追两步,却也没有一定要抓人,只是尴尬的看向提亲的人家,问道:是王采儿吧?怎么浑身都湿了?来提亲的李氏一改在王瘸子面前的体贴模样,嫌弃地皱起眉。
她的小儿子小柱见状,连忙与母亲道:娘,要不算了吧……李氏对王采儿心有不满,但还是推了小儿子一把,让他别添乱。
媒婆见母子俩的举动,假笑着对小柱道:小柱啊,你们看到他们家,破落成什么样了,姑娘还是个傻的,能嫁什么好人家。
他们连彩礼都没要,自是愿意的。
媒婆话没说透。
可正是因为王瘸子表现良善,小柱才有些于心不忍。
李氏信神佛,大儿子多年来卧病在床,久病未愈。
李氏不知听了哪个算命先生的话,要给大儿子成亲冲喜。
小柱知道母亲有这个心思,被叫上一起提亲时也没有多想,谁知、这门亲,李氏竟然是打着他的名义来提的。
小柱是个老实人,害怕事情被拆穿,也不想骗人,全程都闭口不言,不肯配合。
只是王瘸子已经被喜事冲昏头脑,没有注意到这其中不妥。
李氏重男轻女,极溺爱两个儿子,平日里两个儿子要什么给什么。
只是这一次,算命先生说事关大儿子性命,她决不能任由小儿子乱来。
李氏绷着脸说道:算了?怎么算?你去哪不花钱给你大哥找个媳妇来?娘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要是多动银子给你大哥娶个正常姑娘,你以后娶妻怎么办?家里就这么多钱。
那个傻子,你看她爷爷,巴不得赶紧把她甩手出去,有得嫁都不错了?但是,不是我娶妻,总会被发现的啊……发现又怎样!李氏蛮横道:进了门,难道还能飞了不成?媒婆想要做成这桩婚事,忙宽慰小柱道:小柱啊,你别担心。
我已经办好了,给的聘书没点名道姓,只说是两家定亲,就算告到衙门,我们也有理的。
而且拜堂洞房,她一个傻子能懂什么?破了身的傻子还想二嫁不成?小柱知道此事不对,但他一向孝顺听话。
如今媒婆和母亲都极力促成此事,他不敢多言,只能顺从他们。
李氏推着小柱离开,几人刚走几步,就发现薛小安等人。
两边人面面相觑,李氏他们做贼心虚,但想着小孩子也听不懂他们的话,心存侥幸、快步离开了。
薛小安的同窗们确实没听懂李氏他们的话,他们心思在离开的王采儿身上,偷听都不认真。
反倒是薛小安,意识到这就是跟王采儿提亲的人家后,伸长脖子、努力将他们的对话听全。
薛小安一向聪明,立刻从对方的对话里意识到这门亲事有异。
而薛小安的同窗们见王采儿进院,兴致失了大半,加上身上多少都有些沾水,冷起来都打了退堂鼓。
尤其是那个一直念叨王采儿是水鬼的同窗,催促着同伴们离开,也不愿意再跟上去。
薛小安有些不甘心,可是他贸然进去,被发现跟王采儿认识也不是事。
薛小安最终还是听了同窗们的建议,跟随众人离开。
只是离开前、他认真记下王采儿的家,完全就是还要再来的意思。
……薛小安回家,身上湿淋淋被逮了个正着。
他跟同窗们本来已经商量好说辞,只说泼水玩的,但他念头一转,又想再见王采儿,真就老老实实交代了一天的去处。
薛掌柜气得通打薛小安,薛夫人满是感激和万幸,一家人及时请大夫,没让薛小安因此染寒。
随后薛掌柜和薛夫人挨个到薛小安同窗家,向他们的父母道歉。
原本已经撒谎躲过一劫的小伙伴,莫名被揭穿谎言、挨了一顿打。
薛夫人想要向王采儿道谢,打听到王采儿已经定下亲,便买了谢礼让伙计送上门。
薛夫人一颗玲珑心,知道王瘸子心疼孙女,此刻最缺的就是嫁妆,送的礼特别方便王采儿添妆。
此事距离薛小安挨打不过两天,被打的屁股还有些疼,可他坚持要跟着去。
薛夫人也不知道自己那一瞬间哪来的念头,知子莫若母,她就没见过自己儿子对什么事这么热衷。
薛夫人没有同意薛小安跟随,害怕他添乱。
但那天薛小安逃课了,偷摸跟着伙计的驴车,出镇子后趁其不注意,突然跳了上去。
伙计劝薛小安回去不成,又想着已经走了这么远,破罐子破摔、就带上了薛小安。
薛夫人不知道,这一趟,薛小安无论如何都是要来的。
他偷听薛夫人和伙计的对话,知道王采儿是要嫁给隔壁村的小儿子,也听说那家有个病重的大哥。
再结合他在草湖村偷听到的对话,那家可不就是骗婚。
薛小安没有将这件事跟薛夫人说,大抵是猜到自己爹娘的性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他们犹豫衡量个半天,说不定王采儿就这么稀里糊涂嫁了。
好歹王采儿也是他家亲戚,薛小安想着这层关系,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去跟王瘸子说道说道。
这不,为了报王采儿的救命之恩,他屁股还疼着呢,都坚持出了门。
薛小安是个孩子,做事没有多想,只觉得,这次王采儿说什么都得弯腰拜谢他一次。
薛小安就这么跟随伙计,一同来到了草湖村。
只是好巧不巧,此时李氏和媒婆正好就在王瘸子家。
李氏回家后,越想越心慌,她害怕夜长梦多,加上小儿子时不时念叨几句,李氏就觉得这事拖不得。
后来也不知道李氏是怎么打听的,竟然越过媒婆,打听到王瘸子跟镇子上的薛掌柜有关系,这样以来,李氏就更加不安了。
媒婆不想到嘴的肉溜走,一边安抚着李氏,一边提议将成亲的日子提前。
两人私下一琢磨,这不就到了王瘸子家。
为了让王瘸子答应将日子提前,李氏甚至撒谎、暗示自己大儿子可能不行,回头怕耽误小儿子亲事。
王瘸子一心要抓牢这门亲,当即就点头了。
谁成想,就是王瘸子坚持要留人吃饭的这点功夫,薛小安和伙计就上门了。
伙计不知内情,见状还上前恭喜了王瘸子几句。
有什么好恭喜的?她要嫁的人,不是都快病死了?薛小安故作不知,他嘴上嘲讽,眼神却别有深意的盯着李氏和媒婆。
李氏没认出薛小安,可她心虚,大儿子是她的心肝,一听薛小安这么说,立刻就动怒发狂。
你说什么!李氏声音尖锐地大喊道:你说谁死了!不是你那大儿子!薛小安面对泼妇模样的李氏,也丝毫不惧,大喊道。
伙计拦着薛小安道:哎呀少爷,不是,你弄错了……王瘸子也连忙上前,解释道:小公子,我家采儿是要嫁给这家二郎,没有生病……是吗?薛小安睨视李氏。
是你的大儿子,还是小儿子?这……李氏心虚,立刻就哑火了。
媒婆连忙来打哈哈,故作生气道:哪里来的小孩,一点规矩都没有?王瘸子,你是什么意思?好心来做媒提亲,不想结了不就一句话的事,怎么还诅咒人家儿子呢?是啊!李氏应和道:你派人来诅咒我儿子做什么?王瘸子此时还没回过神,弯着腰赔笑,一副赔罪道歉的模样。
李婶子,别生气。
小孩子不是故意的,没什么坏心……本来就是!薛小安被伙计推到身后,挣扎坚持露出个头来,道:她到底是嫁你家大儿子还是小儿子,有什么不敢说的!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啊!正好我们也做个见证!胡闹!媒婆立刻变脸,大骂道:王瘸子,你在做什么,还不快怕这小孩赶走!薛小安底气比媒婆更足,他大喊道:你敢赶我,我是薛家布铺掌柜的儿子,你拿小儿子骗人成亲,我拉你告衙门去!顿时,媒婆和薛小安大吵起来。
王瘸子边拦边有些愣神,他扭头看了眼李氏,发现对方眼神飘忽、模样紧张,心顿时凉了半截。
王瘸子忍不住质问媒婆,媒婆见骗婚被人拆穿,就忍不住贬低起王采儿。
王瘸子,你自己孙女什么样你不知道?李家再怎么样,也是个正经人家,又亏待不了你的孙女。
你什么意思!你提亲的不是二郎……什么二郎,你家孙女是个傻的,你觉得她配得上?王媒婆,我们都是一个村的,你怎么能这么坑害采儿!你每回来,我不是好吃的好喝的招待你们,我还给过你介绍的媒钱……王瘸子怒火攻心,他见无论自己怎么说、媒婆都是一副厚脸皮无动于衷的模样,就将目光放到李氏身上。
李婶子,我诚心跟你家结亲,连聘礼都没向你家要……下不来台的李氏嘴硬道:什么不要聘礼,不是你知道自己孙女不配,你会不要聘礼吗?你……你什么你!李氏恼羞成怒,气说道:我家大郎怎么了?是,我家大郎是病着。
可他是我们夫妻的心肝,全家人疼着护着,若不是他在病中,你觉得你那傻孙女配得上?我本是好心,想着只要你那孙女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照顾我家大郎,我们家怎么说也愿意养着她。
你百年后,我们也亏待不了她。
如今看来,你们真是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自己孙女什么样?还敢厚脸皮,把主意打到我家二郎身上……李氏恶人先告状,完全不提自己是故意带着小儿子来,让王瘸子误会的。
王瘸子被个妇人说得哑口无言,还是薛小安看不过去,上来抓着李氏骂,嚷嚷着要叫人来明辨。
一时间,王瘸子家乱成一团。
此时,王采儿正抱着怀里的白猫,躲在屋外探头偷看。
她清澈好奇的眼神,仿佛里面的闹剧,跟自己完全无关一般。
作者有话说:留爪、留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