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3章

2025-03-22 08:19:04

赵东家一把年纪, 在赵家却是唯一的权威。

薛小安来赵家,本意只是想给爹娘报仇,没有留下的意思。

到达阑县后, 赵财为他描绘了一个全新的天地,他心生向往, 却也没想过待在赵家。

薛小安对赵东家有怨, 毕竟如果不是赵东家的儿子,他爹也不会死。

但有些人有些事, 有足够的吸引力, 令你在无形之中被腐蚀。

在赵家的前几个月, 赵家的表族堂亲不停地出现试探薛小安,找薛小安的麻烦。

薛小安与他们产生冲突, 不知不觉就有了压对方一头的念头,加上薛小安对曾经的薛掌柜有着崇拜和追随感, 内心深处对当薛家布行的管事并未抗拒, 在赵东家的有意引导下,薛小安很快就在布行里领了差。

不过此时的薛小安,对赵家还没有什么想法。

赵东家给他的选择,他始终没有选,只不过在赵家待得越久,对两个选择他就越有倾向。

赵东家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正因为他是个强硬独断、心狠手辣的老头,偶尔对薛小安流露出关切和爱护, 变得非常打动人。

赵东家在教导薛小安一些东西, 即便薛小安不想, 却还是在埋头苦学。

薛小安此刻才深刻领悟赵财当时说的话, 薛小安现在对赵东家复杂的心情, 可能亦如当年赵东家对他。

他们都知道亲人离世不是对方的错,但都忍不住想要迁怒对方。

心中积累着怨气,实际又都无法对对方发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薛小安默认接受了赵东家给的第一个选择。

他想在赵家站稳脚跟,等到有了足够的实力,再去扳倒县令一家。

他不要赵东家的施舍,而是想凭借自己的努力,斗赢抢到他爹曾经的位置。

只是赵东家给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陷阱。

薛小安一旦加入赵家的争斗,就会陷入权利的漩涡。

区区一个管事,只是主人施舍米饭养着的一条狗。

与王爷身边的红人作对,不仅要有足够的实力,也要看自己主人愿不愿意点头。

那些来接近他的表、堂家少爷,都有着各自的盘算。

薛小安几乎是很自然地站到了赵财的位置,他在为自己挑选主人,想从表、堂几位少爷中找到一个真正英明有为的人继承赵家。

赵东家冷眼旁观着这一切,薛小安来赵家的近半年来,他都是薛小安需要什么就给什么。

他培养着薛小安,耐心十足地等待薛小安的选择。

那大概是薛小安来赵家最好过的一段时间。

他为赵家选了一个‘明主’,明确站队后,对方待他亦兄亦友,关爱教导了他许多东西。

不过正如赵东家安排的那样,他只要表现出一点点偏爱,薛小安所选定的‘明主’就立刻受人挑拨,将薛小安当做威胁,联合别人企图陷害薛小安,将薛小安赶出赵家。

被人随时抛弃、弃之如履的感觉并不好受。

信任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再恢复起来。

薛小安对赵家的几位备选‘主子’变得冷漠起来,在将曾经的兄友赶出赵家后,偶然的一个瞬间,薛小安产生了与其给人磕头,不如自己做主的想法。

赵家需要少东家,如果他们可以,为什么他不行?薛小安在赵家布行找回了自信,又在赵东家的特殊对待中产生了野心。

这一切看似是薛小安选的,实则都是赵东家安排的。

薛小安来赵家的第一年,他彻底掌控住了赵家布行,成为了人人敬畏的薛管事。

这一年,薛小安十八岁,虽然在赵东家口中样样不如薛管事,却也比当年独自走商的薛管事大不了多少。

也就是这一年,薛小安被争权的赵家堂族挖出赘婿的身份,隐藏的伤痛被赤/裸裸摆在阳光下。

赵家堂族们企图用这种方法逼退薛小安,折辱他、向赵家众管事证明他没有资格成为赵家的少主子。

在众人激烈对峙的时候,被赵东家安排在偏院照顾的王采儿被人设计带了过来。

已经二十三岁的王采儿还梳着未出阁姑娘的发髻,对着别人设计的话语陷阱有问必答,懵懂无辜地将薛小安痛苦的过去讲出来任由众人嘲笑。

薛小安不怪王采儿,他知道她是被人哄骗,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

他只恨没能保护好她,将人拉拽到身后,坚定了让嘲笑之人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想法。

傻乎乎的王采儿还在高兴薛小安的‘亲近’,眸子发亮般凝望着他。

薛小安来到赵家时,就向赵财言明王采儿是自己妻子,他们同住一屋,同桌而食,是院子伺候的人都知道的。

但不知为何,从没有人将王采儿与薛小安的关系主动说出去,连院子里的下人都对此讳莫如深。

薛小安本该发现这件事,只是他心思全在布行上面,不仅整天忙碌在外,回赵家后也时常是待在书房,账一查就是一个下午。

有时候货物交接来得急,薛小安直接好几天没回,渐渐地,外出走商也变成了家常便饭。

薛小安与王采儿本就不是正常夫妻,王采儿早睡,薛小安身心俱疲,回来也是沾枕即眠。

好不容易两人一起用饭说了话,没多久薛小安就又要走了。

薛小安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关注王采儿,王采儿也无法理解他的内心。

薛小安对王采儿最为担心的,无非就是衣食住行,院里下人是否能照顾周到。

偏偏院里的这些人都是赵东家安排的,忠诚且令人省心。

王采儿有人陪着,整天神采奕奕,下人们变着法地陪她,她玩都不腻,每天开开心心,越养越好。

薛小安见王采儿状态很好,人也活泼开朗不少,放下心也没再去特别关心她。

但是没有人告诉薛小安,王采儿每日都会问起他。

早上醒来时不见他就会问,用饭时等不到人就会想。

夜里她每次都会跟伺候的丫鬟说,记得给薛小安点灯,这样他就不会看不见路摔倒。

这还是某次薛小安在外遭算计,受伤回来瞎编给王采儿听的借口。

王采儿只是个傻子,下人们每次都将她哄骗安抚得很好,她不懂怀疑,自然也无法跟薛小安说明。

有人在刻意疏离薛小安和王采儿的关系,薛小安却没有发现。

他不知道,如今他只是随手抓着王采儿的手腕,都能被她高兴地注视很久。

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人的感情不好,薛小安只是忙,对王采儿的关心还在。

王采儿只是被转移了注意,停下来还是会问起薛小安。

只是两人这样纯粹的感情,被有心之人拿出来利用,在利益的争斗面前,想赢就得有取舍。

在争吵愈演愈烈的时候,赵东家出来发了话,将薛小安入赘王家的事,认成王瘸子为报答薛家恩情,两家迫于无奈的选择。

这种说法,让薛小安在管事面前留了面子,也让他一个入赘王家的外姓人,在赵家免去太多的尴尬。

也是因此,薛小安没有对赵东家的说法进行否认。

某种程度上来说,此事也确实属实。

只是薛小安的默认,实则斩断了他和王采儿的感情。

薛小安想要在赵家站稳脚跟,在外人眼里,王采儿就可以是他的‘姐姐’,也可以是他需要照顾的‘恩人’,唯独不能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

他可以担着赘婿之名,却不能有赘婿之实。

薛小安不知道这件事吗?他在赵东家提出这个说法时的迟疑、其实已经说明了全部。

他或许当下没有考虑得这么深远,但他隐约觉得不对,没有及时阻止,就说明了他的私心。

他不仅想当赵家布行的管事,现在赵东家重用他,有意派他去粮行。

要知道、古来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做法。

粮行看似寻常简单,实则却是赵家壮大的根基。

赵家堂族使出这样下三滥的手段,急于败坏他的名声,就是想要保下粮行。

他不能让这些人如愿,他也有野心,也渴望着更进一步。

至于王采儿,薛小安安慰自己只是短暂地放下,等到他稳下地位,一切都会恢复如初。

薛小安变回了以前那个逃避忽略王采儿的样子,他不想改变自己和王采儿的关系,但又不愿意深究、连提都不想让人多提。

此刻的薛小安内心没有情爱,权利的角逐迷失了他的双眼,他一心扑在这上面,其余都变成次要的。

在成长的路上,薛掌柜希望薛小安正直,薛夫人教导薛小安守信,王瘸子教会薛小安重义,但这些,都不如赵东家指引的权势迷人。

一个曾被踩到泥地里的人,是无法拒绝高高在上、俯视众人机会的。

过去,薛小安遵循薛掌柜的教导,对阿谀奉承者嗤之以鼻,谨记疏离小人。

而今,薛小安成为赵家布行的管事,受众人追捧,学足了利用和算计,视人为脚下蝼蚁,悟出了赢者碾压、胜者为王的道理。

他在享受赵东家为他安排的成长‘盛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于是,又是挑衅者落败而归。

薛小安没受多大的影响,却已经准备好了复仇。

他得到了粮行监事的身份,又开始投入另一个‘战场’。

而那个梳着未出阁发髻的傻姑娘只能看着,继续失望地向旁人追问,问他何时才会归来。

她不知道的是,当他归来后,赵东家已经为他另外安排了一个院子,他没有拒绝。

他偶尔来见她,却不会再跟她睡一屋了。

作者有话说:今天只有这章,胖妈晚上还有事,更完就提前发了~留爪、留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