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面男子与甄蓉儿沉默相视, 他从怀中拿出一枚玉令,递给甄蓉儿。
甄蓉儿警惕着接过玉令,确认后心里放松下来。
她将玉令交还, 缓声问道:是外祖父让你来的?许老爷命小的暗中保护小姐。
蒙面男子用微哑的嗓音说道,他移眸看向甄蓉儿的脚, 半蹲下来伸手要帮曲秋儿查看, 小姐的脚受伤了……甄蓉儿下意识将脚缩回罗裙里。
蒙面男子动作微顿,他从身上摸出瓶伤药, 将它放在旁边的书案上, 道:这有瓶伤药, 可以擦在伤处、揉开淤血。
小姐别看伤得不重,回头扭肿就不好了。
甄蓉儿看着药瓶, 与蒙面男子道:多谢……甄蓉儿将目光望向男子身后,蒙面男子发现甄蓉儿的视线, 与甄蓉儿解释道:是几个地痞流氓, 常年混迹在京郊……太子妃今天刚入泽安寺,便偷偷溜出去闲逛。
她出手阔绰,行事高调,才引来了这些贼人。
为何要与我说这些?甄蓉儿戒备道。
蒙面男子道:死了人,京中定会派人来调查,小姐无辜、小的不想小姐因此受牵连。
你逾矩了。
甄蓉儿话虽然说得温吞平静,却犀利直接,她道:主子们的事, 不是你应该评断的, 更何况还是东宫太子妃。
甄蓉儿温婉淑慧, 典则俊雅, 完美得令人敬佩。
哪怕是最生气的时候, 她也只会轻轻皱下眉头。
她为人和善,谁与她相处,都会说她一声‘好’,但她性格疏远,谁跟她都亲近不起来。
直接叫停下人议主,的确是甄蓉儿会做的事。
她行事守规矩,只论对错,也不在乎手下人会不会因此寒心。
蒙面男子静默须臾,恭敬回道:是,小的知道了。
甄蓉儿打量蒙面男子,因为对方是外祖父派来的人,对他还是有些回护。
甄蓉儿道:你既然这身打扮,应该也不方便出现人前。
你退下吧,这里的事,我会看着处理的。
蒙面男子用深邃的眸光凝视甄蓉儿,他起身垂眸、持剑道:是。
蒙面男子抬头,与甄蓉儿道:小姐从左侧出门,这群贼人死有余辜,但若小姐见状受惊,便是小的过失。
甄蓉儿眉眼浅笑,与蒙面男子道:你叫什么名字?蒙面男子道:小的余烬。
余烬?蒙面男子弯腰用指沾了点茶水,在案上写出自己的名字。
余烬。
余灰未尽,甄蓉儿讶异竟然真的是这两个字。
她与蒙面男子道:我记下了。
谢小姐。
蒙面男子谢答道。
他从窗户而出,来时那般突然,走了也没留下什么痕迹。
甄蓉儿起身落脚,发现脚伤有些微痛,但并不影响行走。
她带上余烬留下的药瓶,往贼人倒下的方向粗略扫瞟一眼,便出门唤人。
甄蓉儿出门发现外头的守卫都已被迷晕打倒,她借着夜里的微光,走出院子,扶着石洞门谨慎往外喊道:来人,有刺客!不远处巡逻的寺庙僧人听到甄蓉儿的叫唤,抓紧棍子招呼同伴,往甄蓉儿的方向跑去。
……泽安寺遇袭,在排除危险前,甄芙儿和甄蓉儿自然没办法再住下去。
太子先宁昭一步赶来,对着手下勃然大怒、抱着受委屈的甄芙儿百般安抚。
人毕竟死在甄蓉儿屋里,太子屏退众人,向甄蓉儿询问清楚情况。
除了甄芙儿离寺那段甄蓉儿没说,其余甄蓉儿都不加掩饰地叙述交代。
太子聪颖,观那几个贼人的衣着打扮和随身武器,也知道这和有预谋的‘暗卫刺客’无关。
最有可能就是两人入泽安寺,被京郊的贼人盯上。
与这几个贼人相比,太子对甄蓉儿手下那个下手果决、一击毙命的护卫更加感兴趣。
但甄蓉儿再怎么说也是个王妃,又言是外祖父安排的人,太子即便好奇,也觉得将问题交给肃王解惑更为妥当。
太子没有深究,放甄蓉儿离开,转而调查起寺庙的情况。
甄蓉儿坐在甄芙儿的厢房内,甄芙儿给她倒了杯热茶,担心她受惊,便主动拉着她说话。
甄芙儿道:你的护卫好厉害,我偷偷看了一眼,一点打斗的痕迹都没有,出手即结束。
太厉害了!改天啊,你让他跟林伟比比,我倒要看看,谁更厉害些!甄蓉儿道:一个习武粗人,不敢与太子近卫相比。
唉,没关系的,林伟那人好说话,输了也不记仇的。
倒是外祖父……甄芙儿说到此处,用羡慕的语气说道:外祖父对你真好啊,你都回京出嫁那么久,还惦记着、派人保护你。
可惜外祖父远在椎城,爹爹娘亲都不给我离京,害得我总共就没跟外祖父见过几面,外祖父待我、比你生疏多了。
甄蓉儿垂下眼眸,顺着甄芙儿的话安慰道:外祖父在椎城,也时常提起姐姐,只是没什么机会向您表达。
哼,嘴上提我有什么用,他可没把那么厉害的护卫派给我。
甄芙儿酸溜溜的说道。
好在甄芙儿也没什么怪罪的意思,她想一出是一出,忽然对着身边婢女、狡黠道:小雪,我外祖父不疼我,我心里难过。
我要化悲愤为力量!我想吃夜宵,我要吃葱油拌面!小雪,你帮我煮一大碗过来呗……被唤小雪的婢女神情无奈,与甄芙儿倒是亲近没距离。
她回话道:可不能再吃。
太子妃忘了,您说要减肥,要奴婢无论如何都要阻止您,绝对不能再给您吃夜宵。
啊,小雪……甄芙儿跑到小雪身边拉她手臂撒娇,晃着她道:没有一大碗,中碗也行。
小碗,我就吃一小碗!小雪,我就尝尝鲜,一点点葱油淀粉,不会长胖的……不行。
小雪……甄蓉儿默默注视着甄芙儿与婢女的互动,她坐在圆凳上,手里捧着杯热茶,安静得像个局外人。
就在这时,宁昭收到消息,从京郊大营赶来。
他违背军规、快马跑来,急的满头大汗,一进门就看见甄芙儿,连忙上前询问。
甄蓉儿见宁昭出现,下意识起身行了个礼。
宁昭径直停在甄芙儿面前,喘着粗气问道:怎么样?太子妃、您有没有受伤?甄芙儿诧异宁昭的忽然出现,她不解道:阿昭,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回营了吗?宁昭严肃道:我听说泽安寺遇袭……哎呀,我没事。
甄芙儿指着圆桌旁的甄蓉儿,摆手打趣道:你也不听清楚,是你媳妇,她被人闯了门……宁昭顺着甄芙儿的指示,冷脸看了一眼甄蓉儿。
他冷静下来,与甄芙儿道:虚惊一场,太子妃没事便好。
甄芙儿意识到宁昭对甄蓉儿有些冷淡,她摇着头,说道:我本来就没事,你也知道我胆子有多大。
甄芙儿与宁昭低声道:你也要去问问蓉儿有没有受伤啊。
宁昭低头道:是。
宁昭唤着甄蓉儿,将她带到他处。
……寺庙僻静处,宁昭负手看向甄蓉儿,眉眼尽是不满和嫌恶。
他道:说吧,你又做了什么?甄蓉儿只得把和太子说过的话,对宁昭重新说了一遍。
宁昭道:若非你在外太过张扬,区区几个普通贼人,怎么会盯你上门。
皇祖母遣你来抄经,就是要你学会安分,你惹下这些麻烦,不仅连累了太子妃,还要劳烦母后为你周旋,这么点道理你都不懂,本王看、你是越活越回去了。
甄蓉儿低着头,道:臣妾知错。
宁昭对着这样的甄蓉儿愈加恼火,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宁昭道:还有你那个护卫,什么脑子,连个活口都不留!回头案子京兆尹审不明,交给刑部把事情闹大,看你怎么收场!是外祖父交给我的人。
甄蓉儿为余烬求情,行大礼俯首道:乡野之人不懂规矩,请王爷恕罪。
宁昭早就听闻甄蓉儿与外祖家感情好,难得见甄蓉儿如此维护,虽然对她确实很不满,但也没打算深究。
毕竟甄蓉儿的外祖,也是甄芙儿的外祖。
宁昭道:既然是你的人,就该好好管教。
不懂规矩误了事,便是你这个主子没做好,你这经估计也抄不下去了,往后待在府里,没事就不要出门了。
甄蓉儿顺从道:是,谢王爷。
臣妾安分守己、如无必要,不会再外出了。
宁昭性格外放、为人健朗,对着甄蓉儿这种三句话不到、就认错把话堵死的人,只觉难以沟通。
宁昭想着,如果不是知道甄蓉儿性格就这么恶心人,他都要怀疑甄蓉儿是故意为之。
宁昭懒得搭理甄蓉儿,甩袖离去。
……甄蓉儿和甄芙儿被各自接回,抄经之事不了了之。
太后得知泽安寺之事,在后宫众妃面前,将皇后训诫了一番。
太子协同京兆尹亲审此案,查明对方是一伙埋伏踩点泽安寺已久的窃贼。
窃贼因为看到寺庙戒严,对入住香客起偷盗之心,这才误闯肃王妃厢房。
窃贼四人皆亡,言官参肃王行事狠辣,加上他违反军规强行出营,皇帝下旨、罚肃王二十棍军杖,营内操练两月。
事情尘埃落定,宁昭离府入营,甄蓉儿又被‘禁足’,整个王府因此静了下来。
这天,甄蓉儿将西屋彻底布置妥当。
日头正好,她照常在书案执笔、独自抄经。
一只异瞳白猫从门口探头观察,它小声叫唤了一下,吸引来甄蓉儿的视线。
白猫被甄蓉儿注视,仰着脑袋优雅地小跑。
它来到甄蓉儿身边,主动用头在她身上蹭了蹭。
甄蓉儿放下笔,有些受宠若惊,不敢动作怕吓着它。
过来。
屏风之后,余烬忽然显现出身形,出声道。
甄蓉儿望向余烬,白猫对着甄蓉儿‘喵喵’叫了两声,得到关注后,这才缓步垂头丧气地走到余烬身边。
余烬,这是你的猫?甄蓉儿询问道。
甄蓉儿猜到余烬会在她身边暗中保护,但对余烬的出现,还是有几分诧异。
泽安寺之后甄蓉儿一直在想,外祖父不是官场中人,平日私交也是些书生名儒,也不知道是什么境遇,竟然找来余烬这样的暗卫。
那日太子说了她才知道,余烬的武功应该很高。
余烬单手抱起白猫,走向甄蓉儿。
他半蹲下身子,将白猫放在甄蓉儿的身侧。
余烬道:附近捡的小野猫,偶尔喂过几次。
小姐若是喜欢,可以留在身边养着。
甄蓉儿望着白猫,看它乖巧地往自己身上蹭蹭,知道它是个极亲人的。
不了。
甄蓉儿惋惜地摇头道:我小时候养过一只,没养好,把它养死了……为了猫好,她不会再养。
甄蓉儿放下笔,小心翼翼伸出手,让白猫嗅闻自己。
余烬抚摸白猫的脑袋,为它顺毛,说道:它不咬人,随便小姐摸抱。
甄蓉儿难得放松与人打趣,她说道:都不是你的猫,你倒是会替它做主。
余烬听言,主动抱起白猫,将它放到甄蓉儿怀里。
怀中忽然多出一只软绵的动物,甄蓉儿浑身僵硬,抱着白猫不敢动弹。
余烬将目光落在甄蓉儿书案上,与甄蓉儿道:小姐还在这抄经。
小的听闻,太子妃为哄太后欢心,做了样稀奇糕点,轻易便将经书之事抹去……甄蓉儿摇头道:太子妃是太子妃,我是我。
余烬沉默须臾,他转头看向甄蓉儿,神情似是不解,问她道:小姐为何不将贼人的真相告知……甄蓉儿心神都被白猫夺走,她尝试着抚摸白猫,感受它身上柔软的皮毛,回道:一样的。
甄蓉儿看着余烬道:说不说都是一样的。
太子不会让太子妃离寺的事情传出,王爷即便知道真相,也一样会认下、然后拿她出气。
她说不说都一样,与其说出来惹人怨憎,不如当个糊涂人。
再说,她和太子妃同为甄家女儿,太子妃有难,于她又有什么好处。
甄蓉儿话未挑明,余烬似乎也已明白。
余烬安静话少,得到答案,复又沉默起来。
甄蓉儿抱着白猫、心情愉悦,没有因为余烬受影响。
她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与余烬说道:说起来,你为什么一直唤我小姐?我已嫁入肃王府,以后还是叫我王妃吧。
余烬情绪似乎有些低沉,他低眸回话道:是,小的知道了。
作者有话说:关于,大家说的胖妈儿子女儿名字的问题……事实上,胖妈是出了名的文名废、文案废、取名废。
每次胖妈写到一个新人物,就不愿意给他取名,实在逼得没办法需要名字了,胖妈就会打开百度,开始找百家姓。
顾瑾言:百家姓选一个姓氏,谨言慎行非常适合男主童年经历,选它!顾小碧:白玉为碧,刚好又是男主家买来的,就姓顾,婢女嘛,名字简单点,加个小字。
黎川飞:照常百家姓,武侠,性格有点飞,大川江湖,就叫这个!曲秋儿:照常百家姓,嗯,秋天,拿来暗喻女主如同落叶般的生命,又乖又软,就叫秋儿。
宁昭:日常百家姓,男主背景+性格,又是皇室,用昭这个字比较贴合,再加一个字,哎呀怎么也想不出来!想不出第三个字,算了,就叫这个。
甄蓉儿:依旧百家姓。
刚好姐妹两个,出水芙蓉,芙蓉芙蓉,一人一个,完美!至于为什么女主不是‘小’就是‘儿’,说实话,要不是男主人设不允许,不能叫他们顾言儿、黎小川、宁小昭,你们以为胖妈不会取吗?如果可以,胖妈更希望他们都叫,林大壮、张铁柱,赵四、王二……呜呜,胖妈看人家那些作者都拿诗文来取名,好漂亮的,胖妈也好羡慕。
但是胖妈这个取名废,能让男女主有个名字就不错了,呜呜……哦,差点忘了,还有大家说篇幅问题,这个故事剧情量可能比较大,也就是、额,不怎么容易养肥。
可能没办法像第二个故事那样那么快。
第二个故事本来就是因为胖妈写完第一个故事,太伤了,所以临时加个小篇幅的,给自己喘口气,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