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7章

2025-03-22 08:19:03

秋猎后是太子别院的赏菊宴, 时间没隔几天。

太子想借赏菊宴为四年未有所出的太子妃正名,毕竟是太子的第一个孩子,皇帝也愿意给东宫这份特许。

皇后因为东宫子嗣问题, 在其余妃嫔面前忍气吞声多年,被太后训话叱责了无数次。

如今皇后总算是扬眉吐气, 自然要将赏菊宴大办特办。

从太子别院的后宫, 所有人都在围着这件事打转,东宫广发请帖, 没人敢不卖这个面子。

甄蓉儿自然也在应邀之列。

只是赏菊宴办大, 难免有些人心思不一、惹出摩擦。

恒王侧妃便是其中一位。

她出身将门, 父亲是西关大将,即便性格有些跋扈, 但谁也不敢当着她的面给她落脸。

恒王侧妃拉着几个闺阁小姐、连同几位皇子妃,停在满菊拥簇的湖心亭里说闲话。

恒王侧妃道:父皇对东宫真是重视, 令人羡慕。

太子妃命好, 四年未有所出,太子也不肯纳侧妃、收人入房。

本想着这次有太后出面,东宫能破了这独宠的局面,谁知太子妃偏偏就有孕了。

猎场遇袭那么大的事,太子妃和肚子里的孩子都能安然无恙,连父皇都称赞有加,想来我们太子妃未来的福气之大,享不尽呢!之前太后责罚甄芙儿, 有意为东宫选妃的事各家都听到了风声。

在场许多大臣小姐, 都为此做过准备, 太子凤表龙姿、才兼文雅, 贵为皇储还能做到专情不二, 简直就是闺阁小姐的梦中情郎。

只是事与愿违,结果甄芙儿只是有孕,事情就打了水漂。

太子甚至还大办什么赏菊宴,特意邀请她们来、落她们脸面。

这些小姐们自然心里不舒坦,尤其是几个很有希望入东宫的,更是嫉妒愤恨不已。

其余的皇子妃,常年因为甄芙儿的存在,倍感落差,现在有人挑头,当然什么都往外说。

马上就有皇子妃应和恒王侧妃的话,说道:谁说不是呢。

不过我听人说,孩子没坐稳四月,不应太过宣扬,太子妃这样大张旗鼓的,是不是不太好啊。

谁让太子妃有福,猎场那样的情况,肚子都安安稳稳的。

区区热闹,应该吓不到太子妃,只是太子妃也的确应该小心谨慎些,毕竟东宫四年无所出,皇后娘娘和父皇有多期待这个孩子,太子妃现在风光,若是出了什么差错,那可是天大的过错。

恒王侧妃忽然说笑道:若是这孩子出事,东宫不知道要收多少新人来添补,想起来都吓人。

恒王侧妃这话,难免有些挑拨人动手的意味。

这里的众皇子妃,对于甄芙儿独得恩宠的最大优越感就是她们可以生育。

如今不知道有多少人心怀歹心,盼着甄芙儿落胎,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她们都乐见其成。

恒王侧妃话说到众人心坎里,她们说说笑笑,把事情掩了过去。

说完孩子不顺利,立刻就有人说甄芙儿会生女儿,引来众人应和,整个湖心亭充斥着欢笑声。

甄蓉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路过湖心亭,被恒王侧妃眼尖看个正着。

甄蓉儿和甄芙儿同为甄家女儿,她们有多嫉恨甄芙儿,对甄蓉儿就有多不喜。

更何况甄蓉儿从不加入她们,她们自然会将她视为仇人。

恒王侧妃远远看着甄蓉儿道:咦?那不是我们菩萨心肠的肃王妃嘛。

众人的目光被吸引过去。

旁边的皇子妃道:说起来,肃王妃成亲三年,肚子也一直没有动静。

在不知情的人眼中,甄家的一对双胞女儿狐狸精似的、将太子和肃王迷得晕头转向。

两人同样久未生育,同样独受恩宠,外头传扬着不少恩爱佳话,令人嫉妒。

可能肃王妃也不急吧,毕竟原来有太子妃在前头扛着……呵。

恒王侧妃冷笑道:就怕不是肃王妃不急,是肃王没有这份心。

当年三皇子状告肃王觊觎兄嫂,失败后被遣去封地,只得了个‘安’的封号,至今未能封王。

‘安’预示着安分守己,明摆定罪三皇子当年栽赃嫁祸。

三皇子和恒王以前关系最为密切,其中内情,恒王也知晓不少。

什么一见钟情、私定终生,肃王与太子妃早相识那么多年,一见钟情、见的还不知道是谁。

如果肃王心里真的没鬼,为什么被举证的时候选择沉默不自证,最后还是甄蓉儿出面见圣,说的此事。

经历当年事的人,有多少是真信、有多少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不过是皇帝想要保太子,没人敢深究罢了。

太子为了权势真是能忍,竟然放任这么大一顶绿帽在眼前晃着,与其称兄道弟这么多年。

恒王侧妃道:走,我们去拜见肃王妃。

……甄蓉儿受拦见了众人。

今日赏菊宴,宁昭本来就无心参加,独留甄蓉儿在前厅听完一众正妃的道喜,又被不大熟悉的甄家夫人语重心长嘱咐要尽快有孕。

甄芙儿没有要费心待客的意思,赏菊宴上只有她一个人玩得最是开心。

甄芙儿不上心,事情就都积压在了甄蓉儿身上,甄蓉儿忙前忙后,等接待完人,也想着避开热闹喘口气。

可就是这样,偏偏撞上了恒王侧妃等人。

恒王在朝堂上和太子不合,他的两个妃子,正妃在前头道喜,侧妃便在后面煽风点火搞事,手段不算高明,但却十分烦人。

恒王虽然比宁昭年长,但甄蓉儿毕竟占了个‘正’字,也就受了众人拜见。

湖边长廊上,恒王侧妃领着众人跟甄蓉儿说笑道:肃王妃,今日赏菊宴,可辛苦您了。

听说许多事都是您在帮忙,要不是有您,太子妃身上有孕,只怕要腾不出手来。

恒王侧妃称甄蓉儿为‘菩萨心肠’,心里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再懂事的主母也做不到像甄蓉儿这样,圆扁任戳,还事事尽美。

在恒王侧妃眼里,甄蓉儿完美得都不像个人,就跟庙里菩萨似的。

恒王侧妃未出嫁前,听说甄蓉儿的存在,免不得赞叹嫉妒。

嫁入恒王府知道当年之事,恒王侧妃对甄蓉儿很是佩服、甚至还有点怜悯。

多可怜的人,外面再光鲜亮丽又如何,未出嫁前爹不疼、娘不爱,出嫁后也没办法讨夫君欢心,跟她比起来差远了。

这些都是我该做的。

甄蓉儿回话,平静道:林侧妃和诸位可以往前头走走,那里的菊花开得更艳丽。

累了、累了。

有个皇子妃年纪比较小,有种小孩强装大人的感觉,她直言道:这么大的别院,太子对太子妃情深义重,叫我等好生羡慕。

恒王侧妃道:我们是没这个福气了。

肃王妃,您多加把劲,我们也等着听您的喜讯呢。

是啊。

等肃王妃有孕,想必也会这么热闹。

一行人从湖边长廊走出来,甄蓉儿想领着她们到前头去,顺便摆脱她们。

却听恒王侧妃道:就是要让肃王再用点心。

真是、不知道肃王怎么想的,放着您这么一个美若天仙的王妃不见,成天跑京郊大营过日子。

唉,听说太子妃和肃王从小一起长大,拜的先生都是同一位,肃王妃何不找太子妃出出主意,别总让肃王往外面跑,这可怎么行。

恒王侧妃这句话,有心之人听得懂,但大部分人都没往深处想。

甄蓉儿也很坦然,步伐未变,眉头也没皱半分。

她疏离漠然道:王爷心系朝廷,自然做不到事事无疏漏,我身为肃王妃,理当支持王爷,不能让王爷因为顾虑我而生忧。

话已至此,谁都听得出来甄蓉儿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众人纷纷收敛了起来。

唯独恒王侧妃,见达不成目的,忍不住过激道:再怎么忙,也不应该不把子嗣放心上啊。

这不知情的,还以为肃王待您无情呢。

我可是听说,以前少年时,肃王待太子妃不是一般的用心,怎么轮到自己的王妃,反倒还不如起来……林侧妃……你在胡说八道、挑拨离间什么!甄蓉儿凝神冷言,正欲敲打恒王侧妃一番。

谁知上方土堆竹林里蹿出来一个身影,甄芙儿拨开竹子,骂骂咧咧地从土堆跳了下来。

太子妃、太子妃,您小心点!别跳啊,太子妃……跟在甄芙儿身后的婢女们急着往下跳,有两个身手不好的,还摔倒在了地上。

所有人都被忽然出现的甄芙儿吓愣住,甄蓉儿看甄芙儿一副气头上的模样,想要阻拦她,却被她指着鼻子推搡。

你走开!你这么包子,只会让这个贱人更加得寸进尺!你维护不了阿昭,让我来!太子妃。

甄蓉儿也随之加重了语气。

恒王侧妃就是为了这个来的,她见甄芙儿受了挑拨,自然要抓住机会把事情闹大。

恒王侧妃道:太子妃我说了肃王什么?我说肃王有错,有肃王妃看着,您动什么气?用您挺着肚子,这般维护……你这个贱人!甄芙儿听言猛地冲上前去,直接抓住恒王侧妃的头发,摁着她骂。

谁让你散播这些谣言的!你想胡乱诋毁我的名声是不是,告诉你,我和阿昭行得正坐得端,不怕你!甄芙儿活这些年头,印象最深最抵触的就是当年那副画,她也是那时才知道,原来在这里,‘名声’两个字,是真的会害死人。

她亲身经历了当年那件事,宁昭被软禁、她也被传成祸国殃民的狐狸精,说她勾引小叔子,一个两个逼着宁睿休妻。

当年的事才过去了多久,她现在好不容易怀孕稳定下来,这群红眼怪就是见不得她好,嫉妒她、要害她!太子妃,林侧妃不是这个意思……太子妃,有话好好说!所有人一窝蜂上去拦甄芙儿,甄蓉儿担心有人趁混乱暗中动手脚,连忙呵斥下人把其余人拉开。

太子妃,小心自己的身子!甄蓉儿不敢上前,便在旁提醒道。

甄芙儿似乎也醒悟过来,她大骂一声:靠!差点中计了!甄芙儿抓着恒王侧妃的头发,猛地将她往湖里一甩。

恒王侧妃被人当众如此羞辱,涨红脸怒上心头。

她不敢当着众人的面对甄芙儿下黑手,便在落水前顺手一抓,将坏她事的甄蓉儿拉倒、拖着甄蓉儿一起摔入湖中。

肃王妃落水了!王妃落水了!林侧妃,怎么办,快来人啊!怎么办,肃王妃沉下去了!一群人在湖边嚷嚷大叫,甄芙儿倒是识水性,但刚刚的纷乱让她很是警惕,不敢随意下水救人。

甄芙儿呵斥命令道:都愣着干嘛!没有人会水就去叫人!想办法砍些竹子来,找东西让她们抓着……甄芙儿的确是故意推恒王侧妃落水,但她没想伤害甄蓉儿。

现在这情况,她多少不占理、到底有些心虚。

眼看甄蓉儿沉入水中,有几个不识水性的婢女见情况危急,也斗胆抓着湖边大石想下去。

就在这时,一道黑色身影从尖叫呼救的众人旁一跃而下,跳入水中。

黑影的出现,没怎么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大家仍然在惊呼慌乱着。

此处的纷乱引起前厅的注意,几位在附近闲聊的皇子王爷也赶了过来,随行的侍卫得知情况,连忙下水救人。

甄芙儿在水面上已经看不见甄蓉儿的身影,她抬眼发现宁昭,急得疯狂招手、向湖对面呼唤道:阿昭!蓉儿掉进去了!快点、快点!宁昭对甄芙儿的呼唤很是敏锐,他听言脸色一变,心脏骤缩,没有多想就跳入湖中,朝恒王侧妃还在扑水的方向游去。

此时,不大不小的景湖里到处都是救援的人。

宁昭沉入水中,看见恒王侧妃被人先一步救起,他搜寻着甄蓉儿的踪迹,最终发现一个黑影托举着她。

宁昭加快速度游了过去,与两人一前一后到达湖边。

宁昭游到岸边时,只来得及帮蒙面的余烬搭了一把手。

白下水一场的宁昭,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

宁昭被岸边的护卫拉起,待他上岸查看甄蓉儿的情况,发现余烬正以一个占有欲极强的姿势、坐在地上抱着甄蓉儿。

宁昭眉头微蹙,他记得这个护卫,在猎场时他们打过照面。

泽安寺里这个护卫救过甄蓉儿,甄蓉儿说人是她外祖父派来的,对其很是维护。

宁昭压下心里那股怪异的感觉。

秋日寒凉,宁昭扯开护卫披在他身上的裘衣,将它盖在甄蓉儿身上。

宁昭无视自己浑身湿透,从余烬手中抢走甄蓉儿,将她打横抱起。

作者有话说:秋天落水,好冷好冷~。